⑴ 中国的防空导弹有哪些
目前我军装备有数量众多的各型便携式防空导弹,各种类型配套齐全,其中有些导弹的技术水准,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面我就给广大军迷朋友们介绍一下,水平有限,如有不妥,请谅解。
[1]“红缨”-5便携式防空导弹
是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代便携式防空导弹,它在1984年的国庆阅兵中首次出现。后来又研制出其改进型号“红缨”-5B;“红缨”-5B1;和“红缨”-5甲[又称“红缨”-5A]。近年来,我国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发展更是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号,技术和性能水平也不断提高。
[2]“红缨”-5甲便携式防空导弹
是我国“红缨”-5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最新改进型量号,主要技战指示:弹长:1.46米;弹径:72毫米;弹重:10.2千克,发射质量16.5千克,战斗部:杀伤式,装药0.5千克,引信:触发式;动力装置:1台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一具固体助推器对付目标:速度小于260米/秒的飞机;作战距离:800~4400米,作战高度~50-2500米;最大速度:500米/秒;制导体制:红外被动寻的;反应时间≤5秒(作战反应时间)≤10秒(装备展开时间)≤5秒。该型导弹只能尾追攻击。
红樱-5导弹的早期型号曾在海湾战争中被伊拉克用于攻击美军飞机和巡航导弹。
[3]前卫-1型便携式防空导弹
“前卫”-1是“前卫”家族的老大,是我国第二代单兵防空导弹,它保留了典型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主要特征,诸如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易于操作、发射后不管等。它的作战性能参数为:武器系统总重:16.9千克;导弹长:1.526米;弹径:71毫米;最大射程50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作战高度4000米,最小作战高度15米,最大斜距5000米,最小斜距500米,作战反应时间10秒,作战温度-40 60摄氏。具有全向攻击能力的QW-I(“前卫”-1)单兵便携式防弹,现在有了双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它可以与其它武器相配合形成更完善的防空系统。1997年自用军品定型,主要用于一线部队[如快反部队]。该导弹可全向攻击。其性能已超越“毒刺”导弹的早期型,人们现在所说的“毒刺”导弹实际是指其后期改进型,采用独特的红外/紫外双模制导方式,很难被干扰。
[4]“前卫”-1M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
“前卫”-1M是用于攻击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目标的全方位系统,具有极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其飞行速度不低于300米/秒。此系统可用于步兵、装甲车辆及炮兵野外防空作战,或用于要地防空,此外,这套系统还可以与其它武器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更完善防空系统。“前卫”-1M的性能参数: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15米,最大杀伤斜距5000米,最小杀伤斜距500米,武器系统重量18千克,发射筒长度1.576米,导弹长度1.526米,导弹直径0.071米。
[5]“前卫”-lA全天候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在发射前,射手都要尽可能地从上级和友邻提前获取敌机信息,以做好射击准备,提高命中率。“前卫”-lA系统,其实就是为前卫-1配备了一部单兵便携雷达[重量30千克],探测距离为15千米,能够为多个导弹射手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射手瞄准目标。作战时配置以小组形式,即两个或数个人组成一个火力小组,其中一人负责雷达,到埋伏阵地后展开配置,可以对付多个目标。提高了武器的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
独立作战时,该系统能大幅度提高导弹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命中率。前卫-1A为单兵防空作战提供/新的模式,具有便于携带,全天候作战、强大的攻击力等许多特征。通过电子导航和定位设施,该系统统结合计算机雷达搜索技术和单兵防空导弹红外技术,形成计算机补盲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化信处理,避免/肉眼搜索。该系不仅解决了单兵防空导弹全天候作战和预警的问题,而且具有便利的战术用途。这一系统能够为导弹射手提供预警信息,帮助射手瞄准目标,使装备有前卫-1A武器系统的部队具有全天候攻击能力,自动计算并攻击不同的日标,传送发射指令.使射手的操作和指挥程序简单化,提高发射效率。
[6]“前卫”-2[Qw-2]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前卫”-2是新一代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打击低空和超低空战术目标,例如战斗机、攻击机及武装直升机及巡航导弹,它可以为军事基地、政治和工业中心及其他重要设施提供有效的防空保障。该武器系统不仅具有便于携带、机动灵活、易于操作、发射后不管等传统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特征,还应用高级探测技术,最重要的是采用了最新的抗红外干扰技术,使“前卫”-2能够有效地从较强的人为干扰和复杂的环境干扰中辨别目标信号,并有效地去除干扰信号,它具备全向攻击空中目标的能力,采用了最新的抗干扰技术,可以在复杂环境和强烈干扰中跟踪摧毁真正的目标。它也可装备武装直升机用于攻击和自卫。“前卫”-2是“前卫”-1的改进型,最大射程从5000米提高到6000米,增大了攻击范围。最小射高从15米下降到10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提高了对付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的能力。虽然全系统重从16.9千克上升到18千克,弹长从1.526米增至1.59米,但这并没有给导弹的使用造成多少不便。厂家称“前卫”-2是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性能超过了“毒刺”和“西北风”。
“前卫”-2型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重:18千克;导弹长:1.590米;导弹重:11.32千克;弹径:72毫米;弹头重1.42千克,拦截高度10-3500米,最大作战斜距500-6000米,导模式为被动红外寻的,控制模式为比例导引,系统反应时间小于5秒,导弹速度600米/秒,动力系统为两级固体发动机,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3500米;最小射高10米。
[7]“前卫”-3[QW-3]激光半主动制导防空导弹系统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实际飞行高度往往不足3000米,而现在作战飞机的正常飞行高度均在8000米以上,对地攻击时飞行高度也多在3000米以上,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这类导弹根本打不着对手的飞机。海湾战争以及美军打击塔利班的战争中,美军攻击飞机在对方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射程之外就发起攻击,令对方单兵导弹无用武之地,我国新研制的“前卫”-3激光制导防空导弹,解决了这个问题。
“前卫”-3是新型的激光制导防空导弹系统,通过激光测距仪/指示器照射日标的反射光波寻的。它具有如下特点:强大的超低空防空/反导能力、对抗所有电磁干扰的能力,全方位攻击能力,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低成本、适合大规模使用。它主要用做各型水面舰船的内层反导系统,或者作为轻型车载系统遂行机动防空或要地防空/反导防御。
“前卫”-3主要性能参数:弹长2.1米,弹重23千克,速度750米/秒,最大作战斜距8000米最小作战斜距800米,最大作战高度5000米,最小作战高度4米,单发命中概率85%,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能够对抗所有光电和电磁干扰,最大跟踪角速度大于等于]5度/秒,采用激光近炸引信触发引信,弹头杀伤半径3米。
它在弹体后增加了一个较粗的火箭助推器,大幅度提高了导弹的射程和飞行速度。红外制导的防空导弹可以“发射后不用管”,但它探测距离有限。另一方面,红外制导导弹往往不能迎面拦射对手。为提高探测距离、迎射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Qw-3采用了新颖的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据说目前只有中国有这种制导方式的防空导弹。它通过激光测距仪/指示器照射目标,导弹沿着目标的反射光飞向目标。该导弹的杀伤径为3米。Qw-3激光半主动制导防空导弹有标准型和轻便型两种,主要用于执行点防空任务,也可用于野战防空。它可以对付武装直升机、歼击机书轰炸机、巡道航导弹和空地导弹等多种目标,具有强大的超低空作战能力和全向攻击能力。
[8]红缨-6[FN-6]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红缨-6[FN-6]是最新研制的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红缨-6采用被动红外寻的制导,具有全方位攻击目标和抗背景及地面干扰、红外诱饵、红外调制于扰能力。导弹采用了及x形气动布局,采用全数字四元红外探测仪及脉冲式跟踪系统,增大了其探测范围并提高了跟踪准确性。借助计算机进行信息分类、信号处理、抗干扰逻辑判断,使它可以全向攻击,并具有抗背景及地面目标干扰、红外诱饵和红外调制干扰能力。它那尖尖的金字塔形导引头有点像法国的西北风,使它具有优良的高速性及机动性,它的机动过裁18g。该系统的基本作战单元包括导弹、发射筒及地面动力系统,可附加的设备包括光瞄准具及敌我识别器。为了满足作战训练的要求和改善作战效能,还配有作战、瞄准、发射训练设备以及综合测试车。FN-6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总重/17千克;导弹长/1.495米;导弹重/10.77千克;弹径/71毫米;最大射程/55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3800米;最小射高/15米;导弹速度/大于600米秒;系统反应时间/小于5秒。
[9][我国最新在研“前卫”-4红外成像制导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
“前卫”-4红外成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我国在研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根据报道,将采用红外成像制导,能够独立拦截空中目标,或者在目标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完成拦截任务,同时也够安装在车辆或舰船上执行机动,它具有图像识别能力和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远距离探测及大空域作战的特征。前卫-4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总重/X千克;导弹长/X米;导弹重/X千克;弹径/X毫米;最大射程/6000米;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4米;导弹速度/2马赫;系统反应时间/X秒。
[10]FLV-1车载近程轻型防空导弹系统
为适应现代陆军快速机械化作战耍求,我国研制了FLV-1车载近程轻型防空导弹系统,车上配有雷达和光电设备,该车携弹量大,发射架上8枚,在车内还有8枚备用弹,能发射被动红外寻的制导或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两种导弹,由于其设计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便于大量部署。它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形成舰载系统,或与小口径高射炮组弹炮合一防空武器系统,因此具不同的毁伤机制,即精确打击和弹幕截。系统能进行综合指挥和控制,具有很高作战效能,主要用于对抗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目标,可进行要地防御,或保护前线阵地部队和行进中的部队,FLV-1的车重为11吨,最大行驶速度95千米/小时,最大行驶距离600千米,系统反应时间小于8秒,最太射程为5000米,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高3000米,最小射高30米,导弹速度600米/秒,单发杀伤概率百分之54,用激光制导导弹时,最大射程6000米,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高4000米,最小射高10米,导弹速度750米/秒,单发杀伤概率百分之85。
⑵ 中国的防空导弹有哪些
关于中国防空导弹系统,型号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属于空军的反导系统,其实用型号为红旗-9和红旗-22;二是陆军战区防空系统,如红旗-16,红旗-7和旗-17则属于野战防空系统;三是海上的区域防空系统,如海红-16等。我们在没有建成战略反导系统之前,以红旗-9来实现其部分性能。世间传唱的“萨德”,即典型的战略反导系统。战略反导系统,以美俄最为先进,为了加强我国反导系统建设,从俄罗斯进口了S-400防空系统,以参照学习,努力提高自己防空导弹性能,以期早日建立健全属于自己的战略反导体系。自2010年开始,我国开始了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有人着急,给了它一个红旗-19的编号,称之中国版萨德,是与不是,有待证实。
FD-2000出口
传说就是红旗-9的出口版,参与土耳其防空导弹系统竞争,获得土方青睐,一时叫响中国防空系统大名,这是一款可与“爱国者”和S-300齐名的防空导弹。生意没成,俄罗斯拿出最先进的型号S-400,土耳其不顾美国反对,与俄签下大单。是好装备自有人喜欢,据悉,凭自己实力赢得库曼斯坦等三个国家的订单,也见我们的防空系统之靓丽。2017年朱日和建军90周年阅兵,我们亮相一款红旗-22,射程可与红旗-9有效衔接,这是一款可以大量代替红旗-2和红旗-6系列导弹,并被大量列装的一型导弹,其最大射程有超100公里,而红旗-9最大在200公里以上,也见我国反导系统的成绩斐然。
战略反导系统的展开
俄罗斯有计划,正在实验接近成功的S-500,即整合战略反导与战区反导功能为一体,以期推进反导系统建设。现在我们列装的红旗-9,要整合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经过数次实验,证明了自己努力是有成的。将来或在空军完成部署后,在海上也可部署一道海上反导系统,以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这一步,已经为期不远,着实可喜可贺。
⑶ 中国飞蠓80防空导弹的技术性能是怎样的
FM-80防空导弹主要技术战斗性能是比较先进的。速度2.3马赫,单发杀伤概率85-90%。对凡是在每秒400米以下速度的目标均可射击。目标雷达反射面积1平方米。制导方式是红外、电视、雷达复合制导,对消极干扰、有源干扰以及地杂波、气象杂波干扰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该种防空导弹最大杀伤距离因目标飞行速度而异:当目标速度在每秒400米时,其最大杀伤距离为8.5公里;当目标速度在每秒300米时,其最大杀伤距离为10公里,目标如果是直升机时则为12公里。最小杀伤距离为500米,最大作战高度为5.5公里,最小作战高度为15米。武器系统的作战反应时间6-10秒。
该种防空导弹与外国装备的同类先进的防空导弹相比,在全天候能力、作战反应时间、作战空域、对付多目标能力等方面等均具有优势。
⑷ 防空导弹的拦劫原理是什么
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这种导弹的整个弹道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主动段弹道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轨迹;被动段弹道是导弹从火箭发动机关机点到弹头爆炸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倾角作惯性飞行的轨迹。
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研制高能发动机及其装药,加大发动机的推力和总冲量;
(2)采用双推力推进系统,使导弹可持续高速飞行。较大推力和总冲量的高能发动机以及采用双推力推进系统的发动机能够提供两阶段推力,而且重量轻,推力大,排烟红外辐射特征小,能满足提高射速的要求。
如今英制“耀星”导弹速度已达到4马赫,还有几个国家正在改进或研制超高速导弹,将导弹助推系统由原来的一级改为两级,如北约国家正在联合研制的近程/超近程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预计2010后装备部队。
⑸ 想了解下防空导弹的知识
防空导弹是指由地面、舰船或者潜艇发射,拦截空中目标的导弹,西方也称之为面空导弹。由于大多数空中目标速度高、机动性大,故防空导弹绝大多数为轴对称布局的有翼导弹;动力装置多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也可以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冲压发动机;从40年代初德国开始研究到目前经历近60个春秋,世界上的防空导弹已研制了三代,目前还在发展第四代。据不完全统计,已研制的型号达120余种,其中装备部队90多种,正在研制的有20多种。 我国的防空导弹都有远程防空导弹:红旗2、红旗9、S300、FT-2000;中程:红旗61、KS-1、飞蠓80;近程/肩扛式:红缨5、前卫1、前卫2、前卫3、飞弩6。
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主要优势为:1.造价低廉,易于大量装备 现代战争从本质上讲拚的是敌对双方的国力。它归结为拼双方的经济实力,要最终取得战争胜利需要以较小的消耗换取敌人大的代价。一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单价一般在1万美元左右,而武装直升机、固定翼攻击机、巡航导弹的单价一般在几百至几千万美元之间(如一架AH-64武装直升机超过2000多万美元,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价格也超过100万美元),因此便携式防空导弹与各种武装直升机、固定翼攻击机、巡航导弹相比,其造价是非常低的,它非常适合经济实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大量装备。 2.作战效费比高 研究表明,便携式防空导弹在解决了近炸引信和指挥系统问题后,拦截一枚巡航导弹只需3~5枚便携式防空导弹,因此依托本土,利用大量装备造价低廉的便携式防空导弹,防御来自空中的威胁,其作战效费比是显而易见的。3.在对方强大的电子干扰下,可以保持正常战斗力 无论是海湾战争,还是科索沃战争,都有一个共同定式,即在空中预警机的有力支援下,在进行轰炸前或伴随轰炸的同时,对敌方实施强大的电子干扰,并运用反辐射导弹对敌方的雷达、指挥所等核心目标进行打击,迫使对方的雷达无法工作或不敢开机,从而使需要雷达制导的地基和车载式中、大型防空导弹系统失效。而采用光学瞄准和红外制导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在发现目标后,可以正常发射,并且目标很难进行有效的飞行规避或及时释放干扰,因此在敌人强大的电子干扰下可以正常工作,保持正常的战斗力。 4.机动性、隐蔽性、易操作性和生存力强 便携式防空导弹由单兵携带,可在任何复杂地形下发射,具有较好的机动性、隐蔽性和易操作性。在对付巡航导弹时可以不用隐蔽和伪装,敌人的侦察卫星难以发现;在对付飞机时只需隐藏在丛林、灌木、高杆作物或其他障碍物下就可正常发射而又很难被发现。因此便携式防空导弹具有其他防空武器无法相比的战场生存力。 5.具有较大的作战威力 现代便携式防空导弹战斗部直径大都在71毫米以上,装药多(如法制“西北风”弹头重达3公斤),威力大(比35毫米高炮弹威力大1倍以上)。目前便携式防空导弹可以攻击和毁伤任何现有作战飞机。
虽然在现代战争中便携式防空导弹具有很多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它存有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战威力,影响了作战效果。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对巡航导弹命中率较低 由于巡航导弹体积小、发动机噪声低、采用多种隐身措施,加之常常在夜间发动袭击,因此便携式防空导弹射手很难及时发现来袭的巡航导弹,大大降低了对其的拦截概率。目前性能优异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对巡航导弹的拦截概率不超过10%,而一般便携式防空导弹对巡航导弹的命中率不足4%。 2.抗干扰能力较低 这里的抗干扰能力较低是指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后,一旦受到对方干扰,就会出现脱靶的现象。这与便携式防空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有关。如早期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一般采用红外点源制导(或红外阵列成像制导)方式和线阵光机扫描方式等,其红外探测器数量多为单元,使其抗干扰能力较低。
防空导弹-发展趋势
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的标志就是:多通道自主对付多目标、反隐身抗干扰精确打击、高速度高过载快速响应,机动灵活适应网络化作战需要。 60年前,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大力开展防空导弹的研制。防空导弹的发展从最初解决高射炮打不到的问题,到以后的提高作战效率,扩大作战范围,打击各种高中低、远中近空袭目标,发展到今天的反导、反空间目标的区域防空武器。 60年来,防空导弹已经发展到三代以上,因此,现今把第四代后的导弹称为新一代,以适应新的战术、技术的变化。世界上近30个国家开展了防空导弹的研制,超过50个国家与地区购买装备。防空导弹超过140种,现役装备有80~90种,在研与开发的有近30种。 中国的防空导弹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走过了50年的艰苦创业历程。现在的航天二院,就是由当初建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1957年分别整合国内相关单位的专家与部队组建起来,以后又经过型号归口而承担防空导弹的研究院。最早是从苏联引进和进行仿制与改进开始的;以后又广泛引进了各主要研制国家的技术和资料,开展了大量的预先研究,逐步发展以自主设计为主,与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防空导弹。经历了艰苦创业、迅速发展、基地建设,以及“文革”变迁后,十年反正与重整,使得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形成了高中低三个层次四个系列的多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这就是中高空、中低空、低空超低空和便携式导弹。 目前,防空导弹研制部门都在奋发图强,积极开拓。除了导弹武器的更新换代之外,重点开发的是按远、中、近射程来完善武器体系。所谓远程是指射程250km以上,中程为50~200km,近程则为30km以下,为实现今后信息化条件下的防空网络化作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第一代防空导弹和作战纪录 上世纪50年代末,在引进苏联SA-2的基础上,一方面装备部队,一方面仿制生产并改进形成了第一代中高空防空导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一个作战单位包括90辆以上车辆,在铁路上运送时要占据一列半货运列车,相当于一个大型的地质探测系统。一枚导弹的重量超过2吨,要用3枚导弹才能确保摧毁一个机动性不大的飞机目标。但是,这样一个系统在当时都是一个十分先进、真正能作战,而且经过了实战考验的武器。我国空军就利用这种武器(当时称红旗一号)及其改进型成功击落了数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在世界军事史上开创了防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毛泽东主席挥手赞扬:“很好!向同志们表示祝贺!”此后,美蒋停止了对我国大陆的飞行侵犯,祖国大陆的神圣领空得到了有力的捍卫。 防空导弹是在对抗中不断发展的。当时苏联提供的技术在作战中只发挥了一次作用,而且中苏关系的变故阻碍了技术更新引进,第二次以后击落U-2飞机完全是靠我们对作战方式与干扰技术的改进来完成的。这就促成了我国自主发展中国特色的防空导弹的决心。同时,积极掌握国外的发展动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作战概念成了我们的一跨越发展的惟一途径。
我国研制的第一代防空导弹
红旗一(二)号,具有中高空作战能力。另外还有中低空作战的红旗六十一号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红缨5号。它们都曾经是我国的重要装备,随着技术的发展都已走向退役,但其军事上发挥过的作用,和技术上的基础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的第二代以后防空导弹
世界上的第二代防空导弹从上世纪50年代中就开始发展了,到70年代末就形成了作战武器,由于“文革”等原因,中国在此时导弹武器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所以这时研制生产的其实是一代半,只是在70年代末才真正开展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而此时国外却已开始了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研制,因此,我们研制的是相当于国外的第二代加上部分三代技术的产品,称之谓第二代以后(不再区分第三代)防空导弹比较合适。 第二代防空导弹的主要特点是具备低空作战能力,导弹与系统小型化,导弹动力装置固体化,电子设备小型与微型化,武器系统占用的车辆数目大大减少。即由固体火箭取代液体火箭,使导弹的重量、尺寸减小,机动过载提高,从而提高了制导精度,使武器系统与第一代相比,车辆减少到原来的1/2~1/3。 而第三代防空导弹的主要特点是具备防空反导作战能力,系统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导弹进一步小型化和自主作战,武器系统能对付多目标,逐步发展多武器的协调作战,为形成防空体系作战创造条件。 当时我国正处在国际上第二代防空导弹正式装备、第三代防空导弹全面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技术上引进了许多新的思想与概念,我们参照美国、俄国(前苏联)、英国、法国等发展的第二防空导弹,“爱国者”-1、SA-10、海标枪、响尾蛇等导弹与系统的技术,发展了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防空导弹系统,如前卫便携式导弹、FM-80、FM-90等低空近程导弹。其后自主研发了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 FD-2000等型号,形成了配套齐全的防空导弹武器。 自此,我国防空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历经50年的披坚执锐,发扬蹈厉,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胜利,揭开了防空导弹发展新的序幕。 还应指出,在我们发展防空导弹的同时,我国的台湾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的协助下以“爱国者”为参照也研制了所谓的“天弓”一号、二号、三号等二代防空导弹。
新一代防空导弹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末应该作为第三代防空导弹发展与装备的标志年代,同样也孕育新一代防空武器的胚胎。因为精确打击、防区外(或超视距)发射、隐身与饱和袭击已成了空袭体系的主要作战方式;多武器配合协同、网络化指挥已成为完整体系。防空武器系统面临着多层次、多目标、隐身与非隐身、干扰与反干扰、真假目标混合饱和的精确打击,这就要求不仅单个和单类防空武器的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必须形成多种防空武器有组织的防空体系,与相应的空袭体系对抗。 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的标志就是:多通道自主对付多目标、反隐身抗干扰精确打击、高速度高过载快速响应,机动灵活适应网络化作战需要。为此,在上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与发展;提高动力装置的比冲和装药质量比,采用能快速反应的推力矢量控制,使导弹重量进一步下降,而过载上升和响应时间缩小半个量级;采用光电复合制导和成像技术,不仅可抗各种干扰,而且可使制导精度达到摧毁要害目标的目的;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与光学探测结合,使目标密度达到100~500批,识别后能精确跟踪50~100个目标,以适应多目标多方向作战的需要;采用网络化智能作战指挥系统,以合理组织与分配火力,完成防御体系的最佳作战方案。
编辑本段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正在为构建适应未来若干年军事技术发展和可能的变故而努力奋斗。防空导弹只是反空袭的一类武器,加速以往防空炮弹的制导化,发展新型的定向能武器,如激光等武器,也是防空武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扩展防空领域,实现高中低、远中近,从地面一直向空间的防御,确保国家安全,拦截各种侵犯我国领空、领海的空袭目标,这将都是我国防空导弹发展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政治和经济的竞争更加广泛与深刻,表现在军事上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更隐蔽的区域、实现更精确的打击、更凛凛迫人的威胁。这就是实现对自己高度透明、精确高效打击;对敌方隐蔽深藏不露、突然快速灵巧,掌握作战的主动权。这使得防空领域不断拓展,技术不断更新。 我国的整体工业基础、军事科研水平和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中国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会弥补这一差距,中国与先进国家齐头并进的局面,终将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⑹ S-400防空导弹的技术特点
在系统构成上,S300与S300PMU2有很大的继承性,仍以营为基本火力单位。每个火力单位主要由最多12部导弹发射车、1部多功能雷达、1部可选择加强配置的目标指示雷达、1部低空补盲雷达等构成。与S300ПМУ2一样,团是S300的基本战术单位。一个战术单位装备系统主要由1套新的战术指挥系统和最多6个地空导弹营的火力单位构成。其中,战术指挥系统的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570公里,整个系统可同时制导72枚导弹射击36个目标。
S-400首次采用了三种新型导弹和机动目标搜索系统,可以对付各种作战飞机、空中预警机、战役战术导弹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既能承担传统的空中防御任务,又能执行非战略性的导弹防御任务。 俄罗斯军方称,s—400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S-400首次采用了3种新型导弹和机动目标搜索系统,可以对付各种作战飞机、空中预警机、战役战术导弹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既能承担传统的空中防御任务,又能执行非战略性的导弹防御任务。
作为一种大量应用新技术的第4代防空系统,S-400与S—300P拉开了一代以上的距离。它继承了S-300PMUl系统结构,同样由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与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导弹系统组成,但又有两个不同点:①S—400允许作战单元远离制导雷达站(通过数据链联结),可以使火力覆盖区域大幅延伸;②S-400系统的作战单元数量增加到8个(S-300PMUl/2为6个),提高了系统的多目标交战能力。全系统可以齐射96枚导弹,同时拦截48个目标。此外,s—400还采用了模块化的系统结构,可以与S-300P系列所有型别的导弹系统组合,以新系统带动老装备,充分调动并提升了整体作战潜力。 S-400系统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可以发射低空、中空、高空,近程、中程、远程的各类导弹。这些性能迥异的导弹互相弥补,构成多层次的防空屏障。s-400可采用的导弹达8种之多,包括48N6DM、9M96E、9M96M、48N6和40N6等。但除了9M96E和9M96E2有部分数据外,其他型号导弹的数据尚未公开。导弹被冷发射至30米高度后,固体燃料发动机开始点火,在飞行的初始和中间阶段使用带无线电校正的惯性制导,在最终拦截目标时转为自动制导,装有气动系统以增强机动性。在首发导弹未命中的情况下,可发射后续导弹进行补射。用户可以选择装有5V55R、48N6E、48N6E2等导弹的标准发射装置,或装新型导弹,或新、旧型导弹混装,每一种发射装置在待发射位置均可放置4枚导弹。据称S-400已经完成所有这些型号导弹的发射试验。 总之,S-400防空导弹系统具有远、中、近程和高、中、低空防御作战能力。它与先进的对空侦察设施相结合,不仅可以应付对手提高空袭能力而对俄罗斯构成的威胁,并能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可以预计到2020~2025年,S-400“凯旋”防空系统具备完全作战能力时,将成为俄罗斯防空系统的支柱。
S-400防空导弹是俄军防空部队现役最先进的主力装备。其最大射程400公里,能同时瞄准72个目标、攻击36个目标。无论是3万米以上的高空目标,还是5米左右的超低空目标,都在摧毁之列。行军途中5到10分钟就能战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