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阿森纳的打法特点是什么!主要讲一下他们的优缺点!
技术型打法,依靠球员的控球技术和配合意识,层层推进。当然随着沃尔科特等技术出众,速度超人的年轻人的成熟。阿森纳的快速反击打的也越来越有威胁。
阿森纳打法的优点是中场的控制力强,配合好,打法非常好看。
缺点是在遇到身体强悍,拼抢凶狠,死缠烂打的球队时,容易被压制。尤其是由于两名中场后腰的离开后,球队的中场防守能力下降很多。
㈡ 阿森纳的黑又硬,你们觉的他本赛季的表现如何
现在就评论托马斯这个赛季的表现如何有点太早了!毕竟英超刚踢完27轮,加纳后腰因为伤病等原因还缺席了多场比赛,作为去年阿森纳砸违约金引进的最重要新援,公平评价托马斯的表现至少应该在赛季结束后。
如果非要现在就说说托马斯的表现,博格认为应该是合格的!球迷们之所以更关注托马斯的表现有几个原因:首先他是自吉尔伯托.席尔瓦之后阿森纳最欠缺的黑又硬后腰,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多年来阿森纳被认为踢球风格偏软,重要的原因就是“腰无力”。不管是亚历山大.宋还是弗拉米尼,其实都没有帮助球队恢复到维埃拉和吉尔伯托的水准,阿森纳频频制造惨案与此不无关系!
其次阿森纳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重金引进托马斯广受关注!去年夏天阿尔特塔的球队有太多位置需要引援,而最重要的便是中场,引进后腰与创造型中场都是当务之急,但由于资金不足,阿森纳最终放弃了创造型中场奥亚尔砸违约金引进托马斯,作为新赛季前最重要的引援,加纳后腰无疑承载了枪迷们太多的希望!
最后汇总各方资料,托马斯被认为是当今足坛最优秀的后腰之一,从西甲加盟英超能否适应以及会获得怎样的成绩广受关注。并且随着阿森纳球员托雷拉租借加盟马竞,阿森纳付出5000万欧元引进的托马斯压力也很大!
但是公平的说,托马斯初入英超并不容易,由于是阿森纳压哨引援,加纳人没有时间和机会参与球队季前训练,这对球员的身体状况恢复、对新球队的适应以及适应不同的联赛都影响非常大,这也是托马斯在马竞很少受伤而来到阿森纳已经连续几次出现伤病的原因。托马斯自己也对目前的状况并不满意,他认为本赛季自己只有两场比赛的水平发挥到了100%,这也证明了球员的水平和他对自己的期待以及定位!
本赛季阿森纳经历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主帅阿尔特塔甚至处在了下课边缘,而被球队寄予厚望的托马斯、奥巴梅扬等人并没有在重要的比赛中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这也是球迷们批评他们的原因。球队目前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冲击下赛季欧战,不管是联赛前四还是欧联杯夺冠,恢复 健康 的托马斯都将是枪手最重要的球员之一!
温格时的阿森纳才是阿森纳,年年卖队长年年负投入,还可以换来一座球场,还可以年年进前四。
虽然欧冠十六郎,但却成就了无数人的青春热血,叹温格的不争,叹老板的抠门,叹范佩西的冷血……太多回忆!
喜欢阿森纳十几年,都是青春都是欢喜都是泪!
弗格森的曼联、温格的阿森纳,在没被金元足球充斥的英超,那才是单纯足球的快乐!
温格老矣,尚能饭否!没有温格的阿森纳,还是阿森纳?
托马斯小火车,在去年全球受疫情影响,各个俱乐部现金流严重受限的情况下,一向勤俭持家的阿森纳在和马竞拉拉扯扯了一夏天,最终在转会窗口关闭前豪掷5000w欧元违约金强挖帕特伊。
现年27岁的加纳后腰帕特伊身高185,体重76kg,号称枪手继维埃拉和吉尔伯托之后最好的后腰。众多枪迷对其可是寄予厚望。但是开赛至今,托马斯出场率不高,表现也是时好时坏,很少有在马竞时期的大腿级稳定表现。说说他本赛季的优缺点吧。
1.出场率不高,易受伤,以前很少受伤的黑又硬来了阿森纳也入乡随俗,本赛季已经多休息啊2次受伤休战。
2.体能不足。可能受了夏天转会传闻的影响,没有好好备战,导致体能储备不足。加上英超赛场更加拼身体,70分钟过后体能就开始下降了,上场打热刺最后十分钟场面失控就跟托马斯体能下降有关。
3.拦截出色,覆盖面大。托马斯搭档扎卡,多场比赛2人都发挥不错,尤其是扎卡。托马斯的后场预判拦截和扫荡是关键秘诀,但是他不是一个纯防守后腰。
3.盘带、带球推进出色。较之前的后腰扎卡和塞瓦略斯,托马斯的控球盘带带球推进无疑更高一档,两个人夹都很难抢下来,这对阿特塔的后场出球战术有很大帮助,跟埃梅丽时代门将后卫互相传,最后大脚开出界比,本赛季可称得上气定神闲。
4.向前传球出色。尤其是强强对抗,托马斯突然的向前给前锋和边锋传球,许多带旋转的半高球,威胁性非常大。
总的来说,本赛季的帕特伊发挥一般,相对他的身价甚至有点令人失望,但是总归是第一个赛季,而且他的能力在某些比赛中已经展现了出来,相信下赛季磨合好的话未来几年阿森纳的后腰位置可以高枕无忧!
其实我觉得他的表现很一般。没有那个扎卡好。技术优势没看出来,体力方面也好像经不住扛。
阿森纳本赛季从马竞引进的托马斯-帕尔特伊,是一名防守型中场球员。他防守凶悍,超强的预判能力,在防守站位上是他的优势。出色的抢断和拦截球能力,让他在中后场防守游刃有余。他是一名加纳球员,1.85米的身高,76公斤的体重全面的中场能力,让阿森纳花费5000万欧员将他引进。
不要说他只会防守,他的出色传球能力,能让他成为球队攻守转换的节拍器。他还有一定的远射能力。
在本赛季转会阿森纳为枪手出场18次。这个出场数据是不太让人满意的,他大伤没有,小伤不断,在阿森纳几个月时间,受伤次数已达四次。说明他还在适应英超的节奏,在英超这种强调身体对抗的联赛,必须得各方面完全适应,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球队。可以说他的表现一般,没有达到球队对他的期望。
不受伤情况下,顶级。伤病有些多,还得再看看
还不错,继续加油
不收伤就是最好的
㈢ 历史回顾:不败阿森纳战术分析
开头语:要在五大联赛里一个赛季保持不败有多难?在现在看来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是如今在法甲实力超群的大巴黎都做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说当年阿森纳拿到不败战绩是沾了英超还没有崛起的光,毕竟如今的巴黎在法甲的实力领先程度远远高于当年的阿森纳。要在一整个赛季中保持不败确实不容易,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阿森纳似乎有意维持这个纪录,在一些比赛中踢得有点保守,他们的平局的确太多了。但是,不管怎样,那支阿森纳或许是枪迷心中最好的阿森纳。
没有比赛的日子总是难熬的,我们总要寻找一些话题来维持住足球的热度。笔者是从2002年开始关注阿森纳队,并且把他视作唯一喜爱的球队,纵然是八年无冠,我与很多枪迷一样践行者“一日枪手,终身枪手”的诺言。但是,在感性的球迷,都要承认如今的阿森纳已经算不上一支豪门球队,暂时的我们只能在等待复兴的时候,缅怀一些昔日的光辉岁月,然后弱弱的说一句“我们祖上也曾经富裕过”,昨天我们怀念了温格时期的阿森纳战术变化,今天我们就来拿出温格最辉煌的一个赛季2003-2004赛季单独分析一下。
不败阿森纳时期最显着的两个标志在笔者看来应该是由亨利,皮雷,维埃拉以及维尔托德组成的法国帮,然后就是由当时世界第一左后卫阿什利—科尔+皮雷+亨利组成的左路长廊,永远都是压着对手的右路打。
当然,其他位置依然重要,只是这2个标志比较明显而已。在希曼转会之后,我们不得不说阿森纳迎来了一个他们在英超时代最强的门将——德国人莱曼。尽管他在阿森纳的 历史 地位比不了希曼,但是实力上更胜英格兰国门,尤其是他喜欢出击的技术特点,更适合阵型整体比较靠前的阿森纳。
而防线上的坎贝尔当时的水准是不亚于当时身价世界第一的中后卫费迪南德的,温格用20万淘宝来的年轻中卫图雷已经在之前一个赛季的末段成功的顶替了基翁,成为了阿森纳的主力中卫;喀麦隆国脚劳伦镇守的右路虽然不似左路那么风光,但是还算稳健,尤其是在他身前的永贝里老是内切,因此,一对一防守能力出色的劳伦确实是阿森纳右路的守护神。
中场线世界杯上一战成名的吉尔伯托席尔瓦被温格用450万欧元签下,当时巴西人有着“看不见的墙”的称号,他成为英超乃至当时世界上顶级的进攻终结者,而维埃拉更是被称作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后腰;右边前卫永贝里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边前卫,他的作用就是随时插入禁区射门得分,算是一个相当另类的边路选手。再加上锋线上的博格坎普,在当时是一个比肩齐达内的艺术家,真正的足球场上的诗人,进球不多但是各个经典。
这就是阿森纳当时的主力阵容,而彼时很多人认为阿森纳板凳深度不够,其实不然后防线上有老将基翁坐镇,还有逐渐成熟的克里希,当时法国人已经在赛季末端展露头角了;中场线防守有帕洛尔,进攻又巴西人埃杜,边路则有维尔托德这个“最佳第十二人”,锋线上原本就有尼日尔爾利亚大中锋卡努,冬天还买来了西班牙前锋雷耶斯,更是显得奢华,因此阿森纳当时的板凳实力绝对也是英超顶级的。
这些人就是当时阿森纳的主要的轮换球员,实力上无疑是英超最好的。尤其是当时曼联刚刚失去了贝克汉姆,阿布的切尔西刚刚成形,利物浦与纽卡等队虽然算是豪强,但是从未能够接近过英超冠军,硬实力上阿森纳已经是当时的NO1了。
其实2003-2004赛季算是一个处于变革与动荡的赛季。这不仅仅是因为英超失去了自己的招牌球员贝克汉姆,还有阿布带来的卢布,让英超进入了“金元足球”的时代,再就是拉捏利降临英超,让大陆足球风逐渐压倒了纯正的英伦风。
温格是阿森纳 历史 第一个非英国籍的主教练,在90年代的英超,这并不常见,如今的英超联赛,顶级球队再难找到英格兰本土的主帅了,兰帕德成了独苗,而当时情形是相反的,温格倒像是个另类,但是,你不得不否认,他带来的那些东西确实是英格兰以前从未见过的,甚至显得有些另类。
彼时的英超奉行着442不变,双中锋要么是一高一快,要么是双塔组合,总之中锋就是待在禁区里面随时等待抢点得分的,类似于希勒那样的中锋就是典范;而中场通常是一攻一守的组合,但是不论是进攻型的中场还是防守型的中场,能冲能跑是必须的,打法是大开大合,拿球就是抡大脚找边路球员,然后两个边路无限的下底传中,找自家的中锋。每个位置有着极其严格的分工,彼此配合默契但是又显得有点古板。
彼时的阿森纳也是442,但是我们更愿意说那是一个披着442外衣的4231,以博格坎普的进球数量来说他绝对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中锋,在于亨利搭档之后,他单赛季的进球数字从未超过十个,这样的前锋也值得为他树立一座雕像?
是的,他进球是不多,他进球最多的一个赛季是刚刚来的那个赛季,打进了16个进球,正当荷兰人夏天继续打磨自己身体,打算在之后一个赛季冲击20球大关的时候,温格来了,这个来自浪漫国度的主帅告诉他,你的位置不在那里,走出禁区,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从此足球世界多了一个诗人。
而这似乎成了温格对于高大中锋的常用手段,让他们走出禁区,站到前腰的位置上,利用自己身体的优势,给队友做球,博格坎普是这样,卡努是这样,后来的阿德巴约与吉鲁都是这样的,高中锋在温格那里总是显得那么的“骚”。
因此,博格坎布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前锋,真正的前锋只有一个就是亨利。而由维埃拉与吉尔伯托组成的后腰别说实在英超了,放眼整个欧洲,都难以突破,更何况他们后面还有一个坎贝尔坐镇。图雷的逐渐成熟则让阿森纳在中路的防守如同对手的噩梦,除了头球能力,科洛—图雷任何一项中卫技术都是顶级的,而这唯一的弱项却可以让坎贝尔给弥补。
当然,阿森纳主要的进攻路线还是我们说的那条左路长廊,科尔更像是一个边锋而不是一个边后卫,他最常出现的区域不是本方的左边底线附近,而是对手的右边底线附近,作为中锋的亨利也经常来这一路凑热闹,皮雷在当时堪称世界上仅次于菲戈的技术型边前卫,这三人往这一站,可以压制一切,温格也更愿意让让更多的资源向这一路倾斜,这可以看做是一种极致的单边主义。
当然,板凳上的球员也各有各的作用。卡努尽管不是一个站桩式的中锋,但是身高吨位在那里,他替换博格坎普的话,可以让阿森纳打一些简单的英式套路;而维尔托德的上场可以加快边路的速度;埃杜入替任何一个后腰,都可以让阿森纳的中场多出一个出球点;基翁则可以成为图雷与坎贝尔的坚实后盾。
既有主力的稳定,又有替补的变化在里面,阿森纳无论是在阵容上还是在打法上,都有独具一格,尤其是他们的打法不是传统的英式打法,而替补的话有不是单纯的对位换人,总是可以带来一些变化,这正是阿森纳强大的根源。
我们上面说过,传统的英式打法,就是立两根柱子在对手禁区内,随时准备砸头球,即便是类似于利物浦那样的一高一快的组合,也是在禁区至少有一颗钉子在,但是,在当时前锋拿球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射门,而阿森纳显然不是这样的。
阿森纳的攻击显得极其另类,其一就是在禁区内根本就没有“钉子”,彼时的英式后卫学习的都是怎么在禁区内与对手的中锋肉搏,怎么去封堵射门,但是却从未见过阿森纳的这种打法,他们在禁区里没有人,确切的说是没有固定的人。
阿森纳的禁区可能是冲进来的亨利,也可能是边前卫皮雷,还有可能是博格坎普,而右路那个不显眼的8号永贝里也会冲击禁区,甚至于买来了吉尔伯托之后,他的冲击头球也成了阿森纳的一种战术设置,原本只需要研究两个前锋的防线,面对阿森纳的时候却不得不去研究四到五个人的打法,这太难了。
中后卫必须有一个人随时紧贴博格坎普,另一个则不敢跟着亨利直到中场,这样就放纵亨利屡屡从对方的右前卫身后开始带球先屠右后卫再诛中后卫。更痛苦的是如果防线过分右倾协助防守亨利,留出来左肋的空档又会被永贝里斜插进来突袭.,亨利那恐怖的30+20的数据是怎么刷出来的,就是这么来的,尽管亨利的确有着不错的传球能力,但是还远达不到单赛季可以刷出20个助攻的地步,要知道就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十号齐达内都做不到,亨利的助攻很少有想象力的,大多是直来直去的。
而对于肋部空当的利用,则是当时阿森纳最为先进的地方。皮雷的疯狂内切,以及永贝里在另一侧的顺下抢点射门,都是基于对这个部位的冲击,在现在看来,这个位置往往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但是在当时,对于这个位置的关注度还远不及现在,阿森纳算是开了先河,而之后阿森纳在2004年冬天买来了雷耶斯,更是有了433的雏形。
在雷耶斯逐渐进入主力阵容之后,阿森纳的阵容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蝶形的433站位。皮雷基本拉到中路充当一个标准的前腰,而雷耶斯与亨利则随时换位,一个当中锋,一个当左边锋,永贝里位置前提,是右边锋,其余中后场的位置不变,这不就是后来乃至到现在一直流行的433吗!
锋利刀刃担任4231的左翼,最会传球配合且攻击力同样强大的2位技术性团队型选手轮流担任3的中间和1,完全让对手的防守没有重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出现在禁区里的是谁。“左前卫”皮雷出战40余场攻入23球这一被埋没了的数据即使放在当今的所有中场球员里也只有用恐怖来形容。
当时的阿森纳颠覆了传统,他们除了右路之外没有固定的站位,频繁的换位冲击让对手禁区内似乎没有人,又似乎有很多人。更为恐怖的是,这些人出现的时候并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射门的,他们左右脚均衡,能传能射,那些传统的英式中卫根本不知道这些家伙下一秒要干什么,更无从谈论防守了。
说完了进攻我们最后来说一下防守。或许后期的阿森纳依然可以在温格的率领下打出美轮美奂的进攻,甚至于比不败战绩的时候更加美丽,比如由小法,罗西基与赫莱布三个十号组成的中场,其技术含量比起2003-2004赛季来是只高不低的,但是,阿森纳的防守却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的高度了。
在笔者看来。两个人的先后离开,让阿森纳的防守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致于频频上演全场比赛围攻对手,然后被对手一个角球带走的画面。这两个人就是维埃拉与坎贝尔,一个超级铁腰,一个后防领袖。
我们上面说过,维埃拉与吉尔伯托的后腰组合相当给力,堪称当时防守层面的第一后腰组合。维埃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纯正的B2B型的后腰,可以覆盖己方禁区到对手的禁区;而吉尔伯托则是一个S2S型的后腰。可以从左侧一支防守到右侧,维埃拉覆盖纵向,吉尔伯托覆盖横向,一个完美的“十字”帮助阿森纳在中场筑起了铜墙铁壁。
维埃拉的离开开启了一段“八年无冠”的 历史 ,这其实也是一段艰辛的“壮腰”之路,阿森纳再未能找到一个类似于维埃拉的后腰了,或许卖掉维埃拉并非单纯的没钱,毕竟在卖走维埃拉的那个夏天,温格花费了更多的钱买下了赫莱布与罗西基,温格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技术含量了,他希望用更多的技术型球员充斥阵容,但是,温格却忘记了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怎么能少得了铁血与意志呢?
而在随后的一年里阿森纳放走了状态不在的坎贝尔,这个中卫铁闸的离开,让阿森纳屡屡成为对手定位球的牺牲品,阿森纳在后来从不缺乏高大的中卫,比如森德罗斯,比如默特萨克,再比如现在的帕帕斯塔索普洛斯。但是他们不是后防领袖,阿森纳的防线在坎贝尔之后,就再没有一个镇定自若的指挥者。
我们用别样的方式讲述那个赛季阿森纳的防守,像大家展示阿森纳当时的防守是多么的出色,相对应的之后的阿森纳的防守是多么的不堪,两个“黑铁塔”的离开,带走的是阿森纳的稳定与铁血,阿森纳也从此成为一支有点“软”的球队。
2003-2004赛季的阿森纳防守稳健,除了两大核心之外,劳伦不怎么参与助攻,可以使阿森纳保持住稳定的三后卫阵型不变,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阿森纳不被反击带走,无论是阵地战还是反击战,无论是运动战还是定位球,阿森纳的防守都是有模有样。
实际上终结阿森纳的并不是曼联,而是阿布的金钱与穆里尼奥,随着穆帅的到来,足坛进入了一种极其简约的风格,足球的方向标发生了转变。温格从未赢过穆里尼奥的切尔西,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2005年大战切尔西为例。阿森纳狂攻了整场,但切尔西极其果决的让出两条边路,10人回防中路,以人海压缩阿森纳的传切空间,德罗巴仅仅两次5秒钟的反击却让温格的球队饮恨,而这成了其他球队面对阿森纳时候的范本。所以,我们看到阿森纳在欧冠赛场上可以痛击尤文与皇马等豪门球队,但是回到联赛却无法面对桑德兰这样的保级球队摆出的“大巴车”,所以,让阿森纳走向神坛的不是曼联的那场2-0,而是穆里尼奥跟他的切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