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画的技法有哪些
中国画技法主要:勾、皴、点、染。强调用笔、用墨,设色则重视随类赋彩。
《古画品录》说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用笔。指国画钩线、点戳,用笔应有动物的“骨力”,以比拟用笔的功力。《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赭;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2)中国古代品评人物画的标准之一。《古画品录》所举“六法”将“骨法用笔”列为第二。
用墨:墨色有焦枯浓淡干湿之分,作书使毫行笔燥润相间的技法称为“用墨”。《续书谱》称:“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竹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元代赵孟頫称:“古人作字,多不用浓墨,太浓则失笔意。”明代李君实则认为:“羲之书,墨尝积三分,何也?东坡真迹墨浓如漆,隐起楮素之上,山谷亦谓其用墨太丰,而风韵有余,然则松雪所云,特楷书耳,行书则不然。”明代董其昌对用墨独多心得,曾称:“凡强纸用墨,使墨有余,浓墨用笔,使笔勿竭。饮墨如贪,吐墨如吝,不贪则不赡,不吝则不清。”又称:“磨墨须奢,用墨须俭,渍墨须涂,用墨须浅。”其作书浓淡互用颇得用墨之秘,清代王澍评董曰:“始以画法用墨,初觉气韵鲜妍,久便黯黮无光,然其着意书究未有不浓用墨者,观者未之察耳。”用墨作风,往往因人而异,如刘墉喜用浓墨,王文治专尚淡墨,故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近人吴昌硕则善用焦墨,另具一格。
设色,是运用色彩的效果,表达物象的情境变化和韵味。古人称为“随类赋彩”、“活色生香”。
工笔花卉设色,注重物象的固有色及固有色明度的变化,不追求光影效果。设色是在熟宣或绢上进行。从配彩类别上可分为:墨彩、淡彩、粉彩、重彩。具体着色方法有:渲染(又分单色渲染、淡彩渲染、重彩渲染)、平涂、罩染、统染、立粉、积水、没骨点写、烘托等。
2. 国画有哪些技法
国画的技法:执笔法、用笔六法(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用墨“六彩”法(浓、淡、干、湿、黑、白,亦有说焦、枯、浓、淡、干、湿)、十八描(一、高古游丝描;二、琴弦描;三、铁线描;四、行云流水描;五、马蝗描;六、钉头鼠尾;七、混描;八、撅头丁;九、曹衣出水描;十、折芦描;十一、橄榄描;十二、枣核描;十三、柳叶描;十四、竹叶描;十五、战笔水纹描;十六、减笔;十七、柴笔描;十八、蚯蚓描。)、白描、线画法、湿笔、干笔、渴笔、枯笔、焦笔、颤笔、皴法、钩斫、矾头、三远(后人称为“六远”)、七观法、小景、山水林石、柏树法、 层染法、 衬托 、点垛 、点苔 、点叶法 、钉头鼠尾描 、斧劈皴、 高古游丝描 、勾勒、 勾填 、骨法用笔、 烘晕、 混描 、积水法 、夹叶法、 兼工带写 、减笔描、 接染法、 界画 、金碧山水 、枯柴描、 柳叶描 、鹿角树法 、乱麻皴 、蚂蝗描、披麻皴 、铺殿折枝 、浅绛山水 、琴弦描 、青绿山水法、 三矾九染、水口法、 松树法、 套染法、 题跋、 题款 、题月 、铁线描 、吴带曹衣 、先铺后染 、先染后铺、蟹爪树法 、行云流水描 、徐黄异体 、雨点皴、 远山法 、云头皴 、枣核描、 战笔水纹描 、折带皴、 折技 、折芦描、 芝麻皴、橛头描 、皴法等。
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重彩、浅绛、白描、水墨等技法形式。
设色法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线条和墨色的变化法,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
3. 中国画有哪五种技法
1、勾,即先用非常干的浓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
2、皴,在勾出山水的外形轮阔上,再用略干的稍淡的墨侧锋进行皴;
3、擦,用墨比皴淡,比皴湿一点,侧锋进行擦;
4、染,用墨非常淡,比擦还要湿,大面积染,一般用来画远山,表现山雾迷蒙的感觉;
5、点,在勾出的山上,点上象征的各种树形。
点之后,再略加修饰,一般一幅山水画就可以完工了。在画山石和树干时,勾完轮廓,用沾了淡墨的干毛笔的侧峰,在轮廓边内“摩擦”,制造出纹理,凹凸,折皱的效果。
(3)中国画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画的临摹方法:
首先是选好临本。一种是就自己喜爱的画风,选自己仰慕的画家,特别喜爱的作品有利于自己画风的发展。一种是根据自己创作需要、丰富表现技法选择临本的。一种是为纠正自己的用笔习气选择临本的。不管是从哪个目标出发选择临本,都以笔迹清晰的原作为好,至少是质量较好的印本。
其次是读画。仔细观赏临本,领略画意。为此,也要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材料,特别是与此画有关的评论。注意画面的题跋、款识、印章都有助于画意的理解。
4. 中国画技法有哪些
国画有许多技法,除了一般说的没骨法、双钩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技法,例如撒盐法、水冲法、弹洗洁精法等等。使用这些特殊技法有时能够达到某些特定效果。
1、撒盐法。是把盐粒撒在所作的画面上,利用盐粒渗化出现一些肌理。画时虑把明胶水加入墨和颜色中,如果不加少许胶水特殊效果不明显;尤其表现鸟兽皮毛质感更需色、墨、胶的调和。
使用撒盐法画面太湿效果不好,干了也不出效果,在画面没有太多水分时,撒上盐,效果最好。
把背景刷完后,就用盘子调一点洗洁精,用硬毫或小刷子蘸洗洁精洒在未干的背景上,加些清水弹洒过几秒钟就会出现一些痕迹,这些斑痕就是冰雪融化的效果,表现初春的雪景效果很好。
5. 中国画的技法有哪些
中国画的技法有以下这些: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
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
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
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
将纸中间提起,握紧其他部分,再展平,刷墨色后,可呈放射状。
6.压纸
将画纸折成或横或竖,喷湿后,滚压,再展平着墨色,可呈更细碎纹理。
二.扎染法
1.画前扎染
扎后浸墨色,或者用笔涂墨色。
2.画后扎染
3.干后展开
4.趁湿展开
三.拼贴挖补法
生宣纸:用干净水将不要的部分圈出,趁湿撕去,理顺毛边后,用另笔蘸白净的浆糊刷上边口,再将同样型号的宣纸粘贴,水洇,撕去多余部分即可。
熟宣纸:剪去多余部分后,洇湿边口,轻撕薄边,粘纸。
也可在补贴后,边缘处略加几点浆糊,使之大体固定,而后补笔或渲染进行调整,使之神完气足,完成后装裱即可。
四.纸板遮挡法
1.纸筋法
在画纸上加上纸筋,用水粘贴,画后撕掉,可表现山石的纹理与质感。也可在拓印材料上加上纸筋。
2.刻版遮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