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全指标是指什么 安全指标是指啥
1、安全指标(safety targets)是指人类在生产、科学实 验活动中,为实现某种目的和目标,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和对象范围内。
2、对可能产生的伤亡、损害、破坏和失败等听确定的计划量度。安全指标是当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能实现并且人们的认识可以接受的一种量度。
㈡ 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标准有哪些
机房建设要符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62-2008
物理设备安全要符合《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52-2007
网络设备安全要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1801-2007
服务器安全要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28-2007
操作系统安全要符合《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2-2006
㈢ 施工日志里的那栏质量安全技术指标到底该填些什么
包括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基床、路堤、路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和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等,因为路基基床是路基结构的关键部位,因此基床的结构形式、技术条件和填筑压实质量是所有路基技术标准中最得要的内容。
施工日志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等有关施工活动和现场情况变化的真实的综合性记录,也是处理施工问题的备忘录和总结施工管理经验的基本素材,是工程交竣工验收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安全技术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施工日志的注意细节:
1、书写时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最好用仿宋体或正楷字书写。
2、当日的主要施工内容一定要与施工部位相对应。
3、养护记录要详细,应包括养护部位、养护方法、养护次数、养护人员、养护结果等。
4、焊接记录也要详细记录,应包括焊接部位、焊接方式(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搭接双面焊、搭接单面焊等)、焊接电流、焊条(剂)牌号及规格、焊接人员、焊接数量、检查结果、检查人员等。
5、其他检查记录一定要具体详细,不能泛泛而谈。检查记录记得很详细还可代替施工记录。
6、停水、停电一定要记录清楚起止时间,停水、停电时正在进行什么工作,是否造成损失。
㈣ 安全kpi指标包括哪些
第一条 安全绩效考核包括生产安全、经营安全、政治安全、形象安全四部分。
第二条 安全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否决指标、关键指标和控制指标。
(一) 生产安全包括人身伤亡、设备事故、机组非停次数及大修全优率等指标。
(二) 经营安全包括依法经营、资产损失等指标。
(三) 政治安全包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群体性事件、影响企业稳定和队伍稳定事件等指标。
(四) 形象安全包括损害华能形象和声誉的舆论、报道、供电供热供水、节能环保、突发事件
㈤ 衡量一辆汽车车身结构是否安全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车身碰撞变形量的大小与
汽车安全性能的指标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生态安全性。
车身碰撞变形量的大小与整备质量参数、制动性、行驶稳定性、操纵性、信息性有关。
㈥ 数据安全性二级指标有哪些
1)物理安全:主要指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包括机房的选址,机房场地安全,防电磁辐射泄漏,防静电,防火等内容;
2)网络安全:指数据中心网络自身的设计、构建和使用以及基于网络的各种安全相关的技术和手段,如防火墙,IPS,安全审计等;
3)系统安全: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在内的系统安全,以及为提高这些系统的安全性而使用安全评估管理工具所进行的系统安全分析和加固;
4)数据安全:数据的保存以及备份和恢复设计;
5)信息安全:完整的用户身份认证以及安全日志审计跟踪,以及对安全日志和事件的统一分析和记录;
㈦ 我国安全技术主要的国家标准有哪些
1.《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 5114-94)
2.《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8196-87)
3.《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 10055-1996)
4.《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 5.《柴油打桩机安伞操作规程》(GB 13749-92)
6.《振动沉拔桩机安全操作规程》(GB 13750-92)
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55)
8.《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85)
9.《起重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5972-86)
10.《安全帽》(GB 2811-89)
11.《安全帽及试验方法》(GB 2811-2812-89)
12.《安全带》(GB 6095-6098-85)
13.《安全网》(GB 5725-1997)
14.《密目式安全立网》(GB 16909-1997)
15《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1995)
1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 3787-83)
17.《安全电压》(GB 3805-84)
18.《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B 955-92)
19.《安全标志》(GB 2894-1996)
20.《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719-1996)
21.《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
22.《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84)
2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306-85)
2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0441-86)
2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86)
㈧ 用于评价安全工作的指标有哪些
安全监督“六查”::(1)查思想;(2)查制度;(3)查措施;(4)查隐患;(5)查整改;(6)查效果。 安全管理与行业管理“七挂钩”::(1)安全管理与核发审验水陆运输经营许可证;(2)与评审客货运输企业资质等级;(3)与核发审验水陆运输证;(4)与审批新增营运车(船);(5)与审验水陆运输线路:(6)与核发审验驾驶员准驾证(船员适任证书);(7)与评审车站等级挂钩简称"七挂钩"制度。 五不出站制度::(1)行驶证、驾驶证、准驾证、道路运输证、线路标志牌、超长客运派车通知单不全或不合规定不出站(2)车站对报班客车的制动、灯光、转向、雨刮器、传动系统现场例检不合格不出站;(3)酒后驾车或超长夜班客车驾驶员不足两人的不出站;(4)车辆超高、超载不出站;(5)气候恶劣不宜行车不出站; 何为“三品”::易爆、易燃、易腐蚀危险品。 把好“五关”::(1)运输市场准入关;(2)驾驶员资质审查关;(3)车辆检验关;(4)车站"五不出站关";(5)车站"三品"检查关。 何为“反三违”::(1)反违章操作;(2)反违章指挥;(3)违反劳动纪律。 安全考核“五项指标”::(1)道路运输事故率;(2)死亡率;(3)受伤率;(4)经济损失率;(5)道路源头死亡率。 “三无”船舶::(1)无船名船号;(2)无船舶证书;(3)无船籍港。 企业安全工作“五落实”::(1)机构;(2)人员;(3)职责;(4)经费;(5)装备。 “五不出港”::(1)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港航规章的不出航;(2)不适航或者不适拖的不出航;(3)发生交通事故后手续未清不出航;(4)未向主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交付应承担的费用,也未提供适当的担保的不出航;(5)有妨碍交通安全的情况不出航。 反“三超”::超速、超载、超时疲劳驾驶。 “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三单一证”::报修单、过程检查单、竣工单、汽车维修出厂合格证。 “五检查”::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情况;二、检查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情况;三、对汽车客运站的安全检查,要重点抓住"五不出站"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品"检查情况和防范火灾情况,对上述工作达不到要求的客运站,运管部门要派人蹲点,督促整改;四、对营运车辆的安全检查,重点要检查车辆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是否建立了完整的车辆技术档案,是否坚持了车辆例保制度,对技术状况不合格的车辆要坚决停运;五、要严格准驾资格认证和准驾证的发放,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要对企业在岗人员的准驾资格进行一次清查,要坚决贯彻省府关于驾驶不足3年,安全行车不足5万公里不得开客车的要求,重新审查准驾资格。 “五集中”::"车籍、户籍、驾驶证籍、准驾证籍、保险证卡"由企业集中管理。 “五统一”::统一劳动人事管理、统一生产指挥调度、统一车辆技术维修管理、统一安全统筹保险管理、统一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质量管理。 “五相符”::服务单位、道路运输证、线路牌、车门徽、从业资格证相符。 客运车辆“五定”安全管理::定线路、定车辆、定驾驶员、定车辆维修检查负责人和定运行安全监督责任人。 我国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三抓一突出”::抓基础、抓源头、抓落实、突出重点。 安全监督“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 新改扩建项目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 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内河通航水域发生的碰撞、触碰、触礁、浪损、搁浅、火灾、爆炸、沉没等引起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直接领导责任者::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其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自己应管的工作或应由其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一般领导责任者::是指对下属单位存在的重大问题失察或发现后纠正不力,以致发生重大事故,对造成的损失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直接责任者的行为有直接关系而造成财产毁损的实际价值。 直接经济损失数额::是指到立案时为止的实际损失数额。 安全管理十项制度::安全工作职责;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设备(车船)检查制度;设备(车船)检查制度;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电话记录及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内容包括:制定劳动保护法规,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经常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活动等。 “三把关一监督”::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等级关,驾驶员的资质关,加强对客运车站的安全监督。 安全技术::为了预防或消除事故的根源,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有害于工人身体安全健康或有损于机器设备的燃烧、爆炸、触电、绞辗、高空坠落、尘害污染等危险因素,从设计、工艺、生产组织、操作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采取保护的各种措施。 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有:(1)在正常或非正常精神状态下的感觉或判断错误而进行的错误操作;(2)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进行的不安全作业;(3)不使用或不按规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4)不履行确保安全的操作与警告;(5)用不安全速度操作机器和进行作业;(6)使用丧失安全机能的装置;(7)使用不安全的器具代替(安全)器具和对器具的不安全使用;(8)不安全的装载、混合和连接方法;(9)在不安全的位置进行作业及持不重视安全的态度。 企业劳动安全工作方针、原则和制度是什么::工业企业劳动安全工作,应当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制度。 企业领导的安全职责::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第一责任者,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二责任者,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第二位责任;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负技术责任;把劳动安全工作纳入任期内目标管理,不得违章指挥。 企业安全职责有哪些::企业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配备相应的安全技术人员,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劳动安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使用劳动安全措施经费,不得挪作他用。 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时”::安全生产“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安全教育的分类及内容::安全教育一般分为:干部安全教育、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四新”(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工种变更(调岗)安全教育、安全活动月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等八类。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纪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先进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等。
㈨ 安全技术包含哪些内容
(1)机械伤害的预防。
(2)物理及化学性灼伤、烧伤、烫伤的防护。
(3)电流对人体伤害的预防。
(4)各类火灾的消防技术。
(5)静电的危害及预防。
(6)物理及化学性爆炸的预防。
(7)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防护装置、保护装置、信号装置、安全警示牌、各种安全控制仪表的安装各种消防装置的配置等技术。
(8)各种压力容器的管理。
(9)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各种安全技术规程并监督企业严格按规程施工及作业。
(10)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编制阶段性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拨安全技术经费,保证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11)按时按量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及保健食品,教育职工认真佩带、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量食用保健食品。
㈩ 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是什么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是:
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2、死亡人数,
3、直接经济损失。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指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他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起来应将安全寓于生产之中;
“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指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评优创先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仍无法实现项目的最优化,安全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三同时”原则: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的简称;
“五同时”原则: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的支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
“三个同步”原则: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