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是什么目前有那些种类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和接受无线电波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现代雷达可以同时探测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形状和目标类型等等。
雷达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非常复杂。一般为军用雷达。通常可以按照雷达的用途分类,如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无线电测高雷达、雷达引信、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及防撞和敌我识别雷达等。
1.按照雷达信号形式分类,有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部压缩雷达和频率捷变雷达等。
2.按照角跟踪方式分类,有单脉冲雷达、圆锥扫描雷达和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等。
3.按照目标测量的参数分类,有测高雷达、二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和敌我识对雷达、多站雷达等。
4.按照雷达采用的技术和信号处理的方式有相参积累和非相参积累、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边扫描边跟踪雷达。
5.按照天线扫描方式分类,分为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雷达等。
6.按雷达频段分,可分为超视距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等。
②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有几种核心技术
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激光材料研究的突破。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的突破。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的突破。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激光成像技术的突破。
③ 常规侦查雷达有几种
5种,主要包括战场侦察雷达;警戒雷达 ;超视距雷达 ;侧视雷达 ;相控雷达。
1、战场侦察雷达
探测地面活动目标的雷达。主要装备于陆军部队,用于警戒、侦察敌方运动中的人员、车辆和坦克等目标,测定其方位、距离和活动路线,提供敌军地面活动的情报。根据雷达作用距离的不同,战场侦察雷达分为近距离(对车辆10千米左右)便携式和中远距离(对车辆20~40千米左右)车载式2种类型。
根据雷达发射波形的不同,又有连续波和脉冲波2种体制。这种雷达一般采用3厘米或更短的波长,以提高精度和减少体积、重量。由于目标周围环境中常伴有很多地物,这种雷达常采用动目标检测技术,以便将活动目标信号从强烈的地物杂波中检测出来。
2、警戒雷达
警戒雷达分为对空警戒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用于发现和监视海面、空中目标,与敌我识别系统相配合判定目标的敌我属性,给导弹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提供目标指示等。这是一种对海警戒雷达,当时对海上舰船的探测距离仅8公里。世界上最早实用舰载雷达的是德国研制的“海上节拍”式对海警戒雷达。
3、超视距雷达
超视距雷达,天波雷达(英语:Skywave OTH radar, Skywave Over-the-horizon radar,或称BTH, beyond the horizon),天波 (Skywave)是指从电离层(上层大气的带电层)反射或折射回地球的无线电波的传播,
由于它不受地球曲率的限制,天波传播可以用于在洲际距离上超越地平线,它主要使用短波频段,通常为1.6-30MHz兆赫(187.4-10.0m米)。它使雷达系统能够发现非常远的目标,通常长达数千公里。
几个OTH雷达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部署,用于部分的早期预警雷达系统,但是这些一般都被空中早期预警雷达系统代替了。随着冷战结束,精确远程追踪的需求不那么重要,因为可用于海上侦察和禁毒执法,较为便宜的地面雷达重新受到关注,于是OTH雷达最近又恢复使用。
4、侧视雷达
侧视雷达简称SLR,视场方向与飞行器前进方向垂直,用以探测飞行器两侧地带的一种工作于微波波段的成像雷达。飞行器上的侧视雷达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传感器、数据存贮和处理装置等部分。
早期使用真实孔径雷达探测目标,它借直接加大天线孔径和发射窄脉冲的办法来提高雷达图像分辨率。60年代后,采用合成孔径技术,使雷达探测分辨率提高几十倍至几百倍。现代侧视雷达在1万米高度上的地面分辨率已达到1米以内,相当于航空摄影水平。
5、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是一种新型的有源电扫阵列多功能雷达。它不但具有传统雷达的功能,而且具有其它射频功能。有源电扫阵列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直接向空中辐射和接收射频能量。它与机械扫描天线系统相比,有许多显着的优点。
例如、相控阵省略了整个天线驱动系统,其中个别部件发生故障时,仍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万小时,而机械扫描雷达天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小于1000小时。下面主要介绍先进的相控阵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