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瓷砖的制作制作工艺及流程
陶瓷工艺流程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
陶瓷艺术品
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② 好瓷砖是怎样炼成的 瓷砖的生产工艺
好瓷砖是怎样炼成的
瓷砖的生产工艺
1、瓷质砖系列(包括抛光砖、耐磨砖等):
2、工艺流程:选料→配料→球磨制浆→喷雾造粉→压制成型→干燥→印花(渗花)→化工料→配料→球磨→烧成→抛光、磨边→分级→打蜡→包装→入库
第一环节——选料
原材料进仓要经过检验,主要包括取样、打饼试烧、物理性能检测、化学分析等步骤。原料验收员首先对新进仓的原材料取样,并检测样品水分;然后检测员将样品按程序进行制粉、打饼、试烧,并对试烧后样饼的白度、强度、吸水率等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同时,化验员从制粉环节中抽取部分粉料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原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工厂的工艺技术要求,原料的检查是非常严格的,俗话说:‘生在原料’嘛。
第二环节——粉料制备粉料制备包括配料——球磨——过筛除铁——泥浆均化——喷雾干燥制粉——料仓陈腐等过程。
首先是根据工艺配方单(包括加水量)对相应的原料进行称重配料(是按一定的比例);
然后将配好的原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研磨成浆,球磨机内按照工艺要求配好研磨介质——球石,目的是使各种块状、粗细不等的原料经研磨破碎后充分均匀混合,一方面能促进坯料在烧成过程中的物化反应,降低烧成温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原料中杂质的分离;
球磨后的泥浆经检测符合工艺质量要求放入浆池中,途中要进行过筛除铁。过筛是为了除去球磨时没有磨细的粗颗粒和一些杂质;除铁是因为铁影响瓷砖的白度,而且会在瓷砖表面形成黑点、熔洞、杂质等缺陷,所以必须经过多道严格除铁;
泥浆经过过筛除铁后,要不断的搅拌均化,是使泥浆组成更均匀,改善泥浆流动性能,增加后期制成的泥料的可塑性,提高坯体强度,减少成型、烧成时的开裂等。
均化后的泥浆经检测符合质量要求后,经高压雾化输送到喷雾塔,通过热风炉提供的热风干燥制成粉料颗粒。在喷雾造粒过程中,对粉料含水率的控制非常重要,粉料含水率的高低以及水分在粉料中分布的均匀程度,都将对压制成型操作和砖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从喷雾塔出来的粉料,由于颗粒内外水分的差异,以及各部分粉料水分不均匀,还需输送到料仓进行陈腐,以促使粉料的水分更加均匀。粉料在料仓陈腐24小时,可以说就完成了瓷砖生产的坯料制备环节,制备好的粉料将通过输送皮带送往下一环节工序。
第三环节——压制成型
制备好的粉料将送入压机工序,通过模具布料后,再对其粉料施加一定压力,这样粉料就被压制成砖坯。需要注意的是,压制成砖坯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粉料质量要求及压机的正确操作过程,否则会直接影响砖坯的质量。
第四环节——干燥和印花(印花是对渗花抛光砖有的过程)压制成型后,砖坯的强度很差,由于砖坯的水分含量很多,要经过干燥是把砖坯中的自由水蒸发掉,一方面可以提高坯体强度,减少坯体损坏,可避免废品进入印花和烧成工序,造成不必要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含水率较高的砖坯入窑烧成时,由于水分剧烈蒸发导致坯体开裂。
第五环节——烧成砖坯干燥后入窑炉烧成。砖坯在进入窑炉前要先上底浆,主要是为了防止砖坯在窑炉煅烧的高温段处于软化状态时与辊棒的粘粘。进入窑炉高温煅烧,,一般最高烧成温度不超过1250度。目前,集团拥有同行业内最长的300余米窑炉生产线,能使瓷砖的烧成时间更加充分,烧成后的产品吸水率更低、砖面更光亮平整、细腻无针孔,而且坯体白度大大提升,即使经磨边后,坯层侧边也不会产生黑边现象,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第六环节——磨边、抛光烧成后的瓷砖半成品要经过磨边——刮平——抛光——后磨边——风干等步骤,才能成为我们在展厅看到的一块块光亮平整的精美瓷砖。
在磨边工序中,严格规定瓷砖的尺码和对角线必须符合公司的内控标准,要求精度非常高,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进入抛光工序。抛光又分为粗抛、中抛、精抛三个步骤,也就是将用于抛光的磨块由粗到细排列,将经过铣平的瓷砖表面逐步研磨成具有光泽度并呈现出砖坯原有的纹理。
第七环节——分级、打蜡
分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部分,我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把关非常严格,而且在每个分厂都设有品质监理组,控制出厂前的产品质量。
最后对瓷砖表面和砖底的水分进行风干,以便于成品上蜡和成品分级检选、包装入库。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 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景德镇陶瓷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两种基本类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则称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斗彩”装饰。实际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为主要脉络的。釉里发出红色是景德镇具较高声誉和影响的名贵品种。
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为什么今天要介绍好瓷砖是怎样炼成的?瓷砖的生产工艺?这方面的知识,就是要告诉您:瓷砖的质量是靠好的生产工艺来完成的。
③ 一次烧内墙砖有哪些好处一次烧与二次烧的区别在哪里
目前市面上的墙面砖大致分为两种;最为长见的一种是两次烧内墙砖,还有一种技术较为先进的是一次烧内墙砖,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次烧:坯釉结合好,从而避免釉裂,产品在长期使用时,釉面不变色,也不透水,不吸污。釉面与坯体中间层生成完好,相互咬合,这样釉层就不容易脱落,而且膨胀系数一致,表面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有裂纹。 二次烧:顾名思义,就是烧两次,坯体烧一次,然后再上釉。这样的话就会出现坯和釉结合不够紧密,表面那层和坯体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如果长久用在厨房等冷热不均匀的地方,容易表层釉裂。 目前国内做到一次烧瓷砖的厂家不多,目前只有5家,大多集中在华东品牌和国外品牌。因为一次烧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烧不好的话,瓷砖容易变形。因此大多数品牌都是选择了比较容易的二次烧技术,当然也接受了二次烧所带来的缺点。
④ 烧瓷砖有几种窑
一 隧道窑。隧道窑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且各地政府首推的焙烧窑。隧道窑一般是平顶式,分为不可移动窑和可移动窑(这种窑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可移动窑和不可移动窑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是窑体通过圆形或椭圆形轨道不断前行,前边纳入砖坯,后边吐出成品砖完成焙烧过程。常用的是不可移动窑,窑体分为焙烧窑和干燥室,利用余热利用系统抽取冷却带热量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室的砖坯通过顶车,摆渡纳入焙烧系统。该窑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先进的能达到全程监控并自动化装出窑,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缺点是该窑投资巨大(日产量十万块标砖的规模,总投资四百多万元左右),且生产过程中维修费用过高,生产成本控制难度高。现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砖价很低,利润空间太小,竞争残酷激烈,让许多投资者对隧道窑望而生畏!特别是周边地区轮窑较多的情况下,建议不要盲目选择隧道窑,很可能会被轮窑挤得没有生存空间,搞到血本无归。二 晾晒型轮窑。该窑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比较简单且经验相对丰富,在我国各地都有存在。对砖的成型水份,成型硬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内燃的掺配比例比较随意,总之,各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生产易于掌控,部火日产量一般在四至五万块标砖(内机动力窑)。缺点是该窑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龙其是冬季和雨季比较困难;加之占地面积大(晾晒场地),人力浪费多,污染气体排放量大。属于淘汰型砖窑,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在落实关闭该类小轮窑。三 人工干燥室轮窑。该轮窑干燥和焙烧分开进行。砖坯直接进入干燥室,无需晾晒,解决雨季及多季生产困难。冷却带余热通过专用的送热风道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砖坯再装入轮窑焙烧。该窑一定要注意干燥室排潮布局,掌握干燥方法,而且砖坯易在运装过程碰撞等造成棱角变形。四 多风道轮窑。该类窑三风道,四风道,五见道,六见道都有兴建,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大同小异。干燥和焙烧同时在轮窑里进行。通过抽风风道,送热风道使冷却带的余热通过专用风道进入前边预热带并进行砖坯干燥。前烘后烧完成烧结工艺。相比干燥室来说减少了生产工序,而且部火产量高(能达到八万左右)。但是结构复杂,建窑成本相对较高。五 直型轮窑。该窑没有弧形弯管,通过在窑尾部设过火洞及升降窑门实现火的循环焙烧。结构最为简单明了,施工无地下工程。六 单风道轮窑。该窑是在多风道窑及干燥室窑综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一条主烟道, 设置内外哈风,外哈风通过下支烟道与主风道相连。结构简单,建窑成本低。产量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现在投资者的首选项目。但其焙烧技术含量较高,他通过气体对流,热传导等方法对砖坯进行干燥,焙烧细致度较大,成型硬度,成型水份,内燃掺配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高。
⑤ 瓷砖的生产工艺流程
奥斯塔瓷砖生产工艺流程:瓷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
1、配料
将一定量的粘土、砂、石粉与辅料,按工艺配方进行比例配比,混合 。(通常配料会使用喂料机来完成)
2、球 磨
等待泥、砂、石粉全部送入球磨机内部后,它们会在球磨机在高速转动下,发生碰撞、摩擦和挤压,直至细化呈浆料。
(注意:研磨细度通常需要达到筛余1~2%,(250目筛)而泥浆的水份需要控制在30-32%之间,不可过高或者过低。)
3、除铁过筛
球磨结束后,需要使用除铁棒和筛网来去除浆料里的铁杂质和其它颗粒物,这一步就叫做 “ 除铁过筛 ” 。如果铁杂质没有清除干净,那么经过高温烧制后,这些铁杂质会发生氧化(变成氧化铁),呈现在瓷砖表面,劣质瓷砖表面的黑点就是这么来的。(备注:现在全自动除铁机和振动筛会更加方便)
4、浆池陈腐
由于不同的球磨机在配料或加水时,会有些许偏差,因此从球磨机里出来的浆料也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需要将浆料汇集在除腐池,混合均匀,以达到稳定均一的效果。(类似于~皇氏工匠美缝剂施工之前需要混合均匀)
5、喷雾干燥
浆料在除腐池混合均匀后,捞出来放入喷雾干燥塔内与高温的烟气进行热能交换,同时蒸发掉多余的水份,最后变成含水率在5~6%的颗粒状粉料。
6、成 型
好,就会产生许多缺陷,例如裂纹或者分层、厚薄不一、变型......等等,所以瓷砖成型这道工序至关重要。(知识扩展:瓷砖行业在早期的时候,自动压机几乎都是进口的,不过现在国产的自动压机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如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力泰、科达......等品牌。
7、干 燥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辊道干燥器将生坯(含水率在5-6%)变成干燥的坯(含水率低于1%),在这个过程中坯体的强度会得到明显的加强,将有利于后续过线、施釉、印花等工序的开展。
8、施 釉
坯体干燥结束后,在已经干燥好的坯体的表面,淋上一层薄釉,既起到装饰的作用,又能保护坯体。
施釉常见的方法:喷釉、淋釉、甩釉、幻彩......等,可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进行选择。
9、磨 釉
加工磨釉,增加胚体美感和稳定性
10、印 花
对已施釉的坯体表面印上一定的图案、花纹,能有效增加瓷砖美感和装饰效果;另外一些特殊的图案或者花纹有丰富的含义或者寓意哦。印花的方式,综合来说喷墨印花是最佳的,丝网印花 < 胶辊印花 < 喷墨印花
11、烧 成
砖坯印花结束后,需要在高温的窑炉内烧成(通常在1200℃左右),才能达到玻化成瓷的效果。烧成工序乃整个仿古砖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如果这道工序失败,那么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因为瓷砖在进窑炉烧成之前都还是坭坯,用手一扳就断,只有经过烧成成瓷之后,才能变得坚硬耐磨。此外,烧成阶段如果把控不好,会有不少问题,比如针孔、裂纹、大小头、月亮弯......等等。
12、磨 边
大多数情况下,从窑炉内烧出来的半成品,是需要通过磨边线后才能达到符合最终标准的成品,不过也有些产品是不需要磨边,从窑炉里烧出来就是成品了。
13、分级 / 分色
成品出来后,工人按照厂内的成品合格标准,对成品进行分级和分色,并且将有缺陷的成品全部挑选出来集中处理。
14、包装
包装工人对不同类别的新产品打包,例如色号、等级不同的产品区分打包。
15、入库
将包装好的成品运送到仓库中储存,然后等待客户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