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量子科技领先世界多少年
5月3日,科技界迎来了一则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中国科学院5月3日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这一消息,这个“世界首台”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陆朝阳、朱晓波等,联合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研究组攻关突破的成果。中国现在发明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发射了量子卫星,量子雷达。
B. 中国的量子技术的发展
我国量子通信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虽然相对滞后,但在实验上几乎是与国外同行同步进行:
早在1995年,中国科学物理所首次以BB84协议方案在国内完成了演示实验。
2000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完成了国内第一个850纳米波长全光纤1.1KM量子保密通信实验。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通信重点实验室成功地在校园内铺设了总长为3.2KM的量子通信系统。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通过现有光缆线路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实现在125KM量子通信原理性实验。
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科研小姐,利用纠缠光子对实现了不受外界干扰的量子密码传输
2008年10月,潘建伟小组构建了基于商用光纤和诱变态相位编码的3节点量子通信网络,节点间距离20KM,实现了实时网络通话和3方对讲功能。这一成果的发布早于欧洲科学家发布的量子通信网络系统,使得潘建伟小组成为国际上报道的两个严格安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实验研究小组之一。
2016年,在我国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成功升空,其在天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为今后构建量子通信网络先行试验。
2017年,全线贯通运行的京沪干线实现了与“墨子号”卫星的连接。这条不同凡响的高铁干线采用了量子密钥和量子网络等众多技术,是全球第一条采用量子通信的铁路。
事实上,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领先欧美国家不止一个身位。世界上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面世,其计算能力远远超出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不仅如此,而且国内企业也正与研究机构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量子产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