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发布时间:2022-11-24 23:56:52

❶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实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战略
从实践看,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截止到2001年,我国在19744项国家标准中,仅有8621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率仅为43.7%,而WTO大多数成员方这一比例数在70%左右;在这8621项双采标准中,绝大多数是等效或非等效采用,等同采用的比例仅在10%左右。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转化标准。既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并转化为我国等同的标准,以此来确定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的,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继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很多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反映了发达国家利益和经济技术水平,而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却寥寥无几,这对我国是不利的,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使其能反映我国的利益和要求,无疑有利于突破TBT限制。
实施企业及产品的认证战略
企业应积极开展并加强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工作。企业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重视其衍生出来的行业或专业的质量保证,有利于促进我国质量管理水平向国际水平靠拢,并获得良好的国际市场信誉;企业同时应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该认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强,很多跨国公司或政府采购,逐步对供应商提出有关环境认证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和环境产品认证,被称为“双绿色战略”的认证,是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
此外,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要非常重视SA8000的认证。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据介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家具、运动器材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都已经遇到SA8000的要求。2002年9月,广东省中山市一家鞋厂因没有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曾被客户停单两个月进行整顿。同年7月,因发生女工中毒事件,一家台资鞋厂曾一度陷入全部撤单的困境。而更多的企业则是因为达不到SA8000的要求,而痛失产品出口订单。总之,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获得认证,SA8000就会成为横在我国企业面前又一个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推进环保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环保产业优惠政策,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促使其走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因把开发环保产品作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从源头做起,保证加工原料的质量,实施清洁生产,坚持走“以质取胜”的道路,实现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强化环保执法,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
全面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战略
欧盟将于2005年1月1日实施电冰箱能效指令修订的指令(2003/66/EC),该指令增加的两个新指标为A+,A++级,达不到该指令的产品将会被逐步淘汰。而海尔产品早在1999年就率先通过了欧洲的A级能效标准,2002年又有6种型号率先通过了欧洲的A+节能标准,2003年又有4种型号产品通过了欧洲TNO检测机构的A+节能认证,并获得了节能补贴,成为中国节能电冰箱出口欧洲市场的第一个突破口。海尔电冰箱获得A+节能认证可以说是高标准、高质量、高技术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示范。所有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首先,企业必须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企业的自主开发,通过技术外溢和后发效应的协同作用,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提高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并尽快地从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其次,单纯的技术引进往往难以得到较为系统先进的复杂技术,这是因为这些技术往往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所以需要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在与外国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中,国内企业通过“边干边学”等溢出效应,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大力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市场准入的技术性“门槛”比较高,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产品市场准入的技术性“门槛”相对较低。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对产品的技术性要求不同的特点,我国企业就应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到国外去投资设厂,从而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贸易救济措施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有关规定。该协议规定各成员国有关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验制度方面实行非歧视性待遇和国民待遇,因此可以利用该协议要求主要进口国家消除歧视性、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具有明显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还可以及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妥善解决;利用我国2002年10月1日实施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定》。如果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遇到其他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或受到不公平待遇,企业可借助法律专家、技术专家、贸易专家等方面力量,进行调查取证,必要时可申请商务部对进口成员方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进行立案调查,以消除这些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利用国与国(地区)之间的协调作用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即通过进一步加大多边、双边对外协作力度,以争取能逐步彼此承认各有关机关的检验、检疫证书,以利简化手续,降低成本,便利出口;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了国家生态和经济安全,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幼稚产业,我国应参照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一方面可以使我国企业改进生产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发达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和投资向我国转移高污染产业。同时,也可使外国慑于报复的可能而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建立并充分利用现有的TBT预警机制。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TBT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收集、整理、跟踪和研究,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导向;企业则应充分利用已有的TBT预警机制,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❷ 美国对华封锁技术后又想探讨,中企用怎样的行动赢回尊重

美国当局近日以各种理由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而在这件事不久后又提出进行探讨。这是对中国的极度不尊重,而我们中国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赢回尊重呢?

❸ 我国如何面对美国等国的高技术出口限制

你好,解析如下;
自去年我国玩具被国外陆续召回以来,铅含量、小磁铁、偶氮染料、小零件等禁限物质已成为我国玩具出口的绿色技术壁垒。究其原因,既有国外方面对中国产品“妖魔化”盲目跟风的因素,同时也是玩具出口市场准入门槛风向标发生变化的结果。
当前玩具行业愈来愈注重安全与环保标准,欧盟、美国、日本等相继出台新法规,仅欧盟就有十几项专门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技术规范,RoHS指令、欧盟标准(EN71-3)均禁限铅、镉等重金属及有害化学成分使用,后者更是将玩具铅限量定为90ppm。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物质的要求更加苛刻,《禁用有害偶氮染料》规定布制或皮制玩具中芳族胺偶氮染料限量0.003%,而邻苯二甲酸盐含量限制指令则要求玩具塑料所含6类邻苯二甲酸盐浓度均不得超过0.1%。与欧盟比较,美、日两国对玩具在本国市场的准入要求相对宽松,但绝不落后于欧盟,美国最新的2007年消费品安全法将玩具铅等涂料含量限制缩小了将近10倍,仅为0.009%。其中旧金山市更是第一个禁用邻苯二甲酸盐的地方州,而日本随后也对相关法规和标准做出相应的修改。据悉,欧美日发达国家和地区启动的指令已产生了连锁效应,其他国家和地区正纷纷效仿,有些还制定更为苛刻的标准。2008年初,巴西针对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乙烯基玩具,特增补了禁止含有浓度超过0.1%的DINP、DIDP或DNOP的有毒物质测试要求。
各国玩具法规和标准除限制有毒有害物质外,玩具警告标识及环境标志也成为保障玩具安全环保的强制性要求。目前欧美日等国和地区均规定当玩具对儿童存在潜在危害时,必须加贴窒息危险、年龄段等警告说明。如美国2006年开始要求生产商在带磁铁玩具上粘贴警告标记,2008年正式生效的德国磁铁玩具标签法也规定拒绝接受未附加警告标记的磁铁玩具。环境标志方面,上述国家和地区也要求在玩具包装上印刷声明产品符合某项标准的标识,最为典型的就是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CE标志,美国的一些州甚至还要求在填充玩具上附贴进口商及产品信息标签,日本玩具行业则建立了适用14岁及以下儿童玩耍的玩具安全标准-ST标志。虽然参与ST标志系统是自愿的,但几乎所有设计用于14岁及以下的儿童玩具都贴有ST标志。
上述国外的绿色壁垒已经影响了我国玩具行业的出口,针对玩具出口面临的种种“关卡”,笔者提醒相关部门及企业应高度重视出口玩具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一是严格对玩具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备案登记,严格对生产关键原辅材料安全项目检测,严格审查首件产品设计,严格执行首件产品安全项目检测,严格落实生产企业按照输入国或技术法规、标准组织生产;二是玩具出口企业要尽快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加大技术投入和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力度,注重新产品特别是绿色玩具、益智玩具、早教类以及成人玩具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树立品牌意识,切实提高我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分散出口风险。积极进行海外市场调研,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消费力较强而技术壁垒较低的国家如韩国、俄罗斯、加拿大、拉美、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
希望对你有帮助!给个好评吧,谢谢你了!

❹ 华为能够撑过这次美国的“全面封锁”吗

可以的,国家会全力支持的。

5月15日晚,美国商务部宣布“ 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 ”,这就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对华为的打压升级了,华为的处境因此变得更加艰难。



如果按照这个时间推算,目前华为还有2个月的缓冲期,那么是否意味着华为还可以再支撑2个月呢? 当然不是了。

台积电上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从台积电购买了大概可以使用2年左右的7nm芯片,其中一部分订单还是最先进的5nm。可以说华为未雨绸缪,早就在开始囤货了。

另一方面,据日本媒体调查显示,华为最新款旗舰手机中,大概只有1%的零配件产自美国,也就是说华为已经做好了全面脱离美国的准备。而5月底,华为在美57家工厂一次性全部搬离美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华为的困境在于,国内芯片业最大的代工厂中芯国际,目前只能生产14nm的芯片,产能还有限。而台积电下半年即将量产5nm的芯片,两相比较,两者制芯技术的差距十分巨大。

假设台积电断供华为,那么华为仅仅依靠中芯国际的代工能力,手机档次至少倒退5年,将全面落后于三星和苹果。



所以华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国内芯片代工厂能不能在2年之内,把制芯能力跳进到5nm,否则,华为手机怕是要停产,除非我们有办法策反同宗同族的台积电,可惜的是台积电的股东里面,有高达80%也是欧美投资者。

但是昨天,也就是6月14日,有一条突发新闻:



三星作为全球产能仅次于台积电的芯片代工厂,如果能跟华为合作,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原因是三星和台积电一样,也是一家欧美投资者主要控股的企业,就算李健熙父子愿意帮我们一把,董事会那边肯定通不过。其次,华为本身是三星在全球市场上,智能手机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个时候三星不趁机落井下石,还要伸手相助,我们用脚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因此华为要想撑过这次美国的“升级版全面封锁”,必须自身加快研发速度,其次就是国内的芯片代工厂要争气,光刻机和芯片制造能力尽可能连夜攻关。

撑过去了,天量的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就是属于我们的,毕竟中国制造的成本是全世界最低的,但是撑不过去,中国的 科技 振兴可能就要再晚上几年了的,但是早晚,这个世界都会属于华为,属于我们民族的。

美国全面封锁针对华为,前路艰难的华为只能努力自救!

美国又对华为下手制裁了!美国当地时间5月15日(正是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周年之际), 美国方面升级了对华为的芯片管制,只要是华为设计的芯片使用到了美国的技术,在交付的时候都需要美国的许可,即便是使用了美国的技术代工也需要得到许可!而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不可能许可的!也就是说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再次升级(去年只是列入黑名单,技术指标从25%降到0%,一点美国的技术都不准华为使用,哪怕只是最后的芯片代工!) 面对美国更进一步的制裁,华为唯有自救,但是前路十分艰难!

华为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扶持国产或是必要选择!

我们要知道一个事实,华为的子公司海思,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而不是一家芯片全产业链公司,海思只负责设计不负责生产,之前海思芯片以及其他的一些高精尖的芯片生产都是让台积电等代工厂代为生产!如今,美国已经连代工生产都禁止使用美国的技术,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华为还想找台积电代工生产高精尖芯片就很难了,因为芯片的生产技术很多都是美国垄断的!华为在缓冲期结束后将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技术封锁期”,这段时间华为必须努力自救,就算亏损也要咬牙坚持撑下去!

芯片代工生产厂商也就台积电和三星跟得上技术和进步,但这两家公司现在都很难再为华为代工了,因为美国禁止!所以,华为很可能选择最笨的方法,投资国产代工厂中芯国际!但是中芯国际的技术很落后,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只有14nm,而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做到5nm甚至要开发3nm,中芯国际因为迟迟拿不到ASML的光刻机(还是美国从中作梗),7nm工艺都做不到!投资国产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这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华为能不能挺过技术积累期呢?华为能不能生存下去呢?这恐怕要打一个问号!即便华为这两年努力让手机电脑等产品实现零件和技术国产化,但仍有1.5%的产品需要用到美国的技术,就这1.5%的比例就能卡华为的脖子!

华为自己也知道未来的路会很艰难,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说得那样,华为现在还活着!我们希望华为能够克服万难,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中国 科技 企业的标杆,成为打不死的中国民族企业!加油啊,华为!我们都在支持你!相信任总!

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美国不甘心打压了华为一年,华为还生龙活虎地活着,活得还很好,于是开始下狠手了,想要切断华为的芯片供应链,彻底击垮华为。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制裁一个企业,这在 历史 上都很罕见。那么,华为能够撑过这次美国的“全面封锁”吗?

首先,国家不会坐视不管 其次,必然进行相应反制

如果美方最终实施对华为的全面制裁计划,华为也不再是孤军作战,我国必然会予以强力反击,有以下措施可以实施:一是将美有关企业纳入中方“不可靠实体清单”,二是依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三是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以此来维护我们自身合法正当权益。当然不只是这些措施,肯定会视美国动作进行相应的反制!

第三,华为还有时间备战

虽然美国发布了全面封杀华为的计划,但美国针对华为的临时许可再延长90天,以及条例生效后上游供应商仍有120天缓冲期。这样,华为还有准备时间,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抓紧备货,据悉华为已对台积电紧急追加 7 亿美元大单,用于生产5纳米及7纳米芯片,还有相关的华为供应商都在加紧给华为生产。这样,华为的硬件储备,等缓冲期到后,也能够保证今年的所需。可以利用此时间寻求别的破解方案。

结语:华为并不孤单,以华为在各个领域遥遥领先的技术优势,有十四亿中国人民无私无畏的支持,又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做坚强后盾,加上国家的支持,华为一定会渡过此次难关,突破这次美国的“全面封锁”,并且发展的更好!

那么,大家觉得华为能够撑过这次美国的“全面封锁”吗?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华为被美制裁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经济范畴,其实质是美国举全国之力,打击中国先进 科技 生产力的代表。最近有篇深度长文讲的很好: 保华为,就是保改革开放成果免遭劫掠 。在这种背景下,仅靠华为自己是撑不过去的,国家必须出手。

01、华为艰难的2019

去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及其68加附属公司列入“实体名单”,所有向华为出售技术或者产品,如果美国技术占比超过 25% ,则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同时谷歌禁止华为新发布手机预装GMS

软件+硬件的全面封锁之下,华为渡过了艰难的一年,好在台积电使用美国技术不超过25%,所以还能为海思麒麟的高端芯片做代工。虽然GMS没法预装,至少华为的手机在不使用GMS的中国还能销售,所以如果保持现状,华为至少还能缓慢前行。

02、更加艰难的2020

一周之前,美国宣布将在120天后升级对华为的制裁,也就是题主讲的“全面封锁”。这次美国是有备而来,将打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到上限:

这就相当于给华为的芯片贴了“定字符”。芯片主要分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两部分:

荷兰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更是芯片制造的核心,中芯国际高价求购了好几年也没买到。

可以这样说,如果美国新的制裁实施,华为的芯片演进之路戛然而止!

03、华为的出路

留给华为的时间不多了,留给中国政府的时间也不多了。去年5月份,中国政府就在考虑反制美国的霸权行径,并着手准备中国的“不可靠实体名单”,对那些违反市场规则对中国企业进行封锁的企业或者团队,统统拉进“黑名单”!

因此,短期内,中国政府最有震慑力的手段,就是这份 “不可靠实体名单” ,我们期望能给美国以足够警告,让其迷途知返。

04、最坏的情况

33年的 历史 中,华为遇到过很多次困难,最严重的一次要属2003年。当时华为面临内外受困的极端情况:

为了自救,华为已经把电气业务子公司和持有的合资公司股份卖掉

任正非甚至打算以 75亿美元 的价格把华为整体卖给 摩托罗拉

双方在海南亚龙湾,把草签合同签完,签完换上沙滩裤逛沙滩了,应该说基本没问题了

很不巧的是,摩托罗拉CEO突然更换,新的CEO认为75亿美元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太贵了,最终双方中断了谈判。所以, 最坏的情况,华为会被卖掉

写在最后

要知道,中国有129家500强公司,如果去掉港台企业及银行金融、电力煤炭和军工企业后,只有 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小米 等14家真正靠实力打拼出来的,其中华为就是领头羊,如果美国借此打掉华为这个“出头鸟”,那么所有中国企业就再无出头之日。

看人们如何看待所谓的“撑过”,如果美国铁了心要扼杀华为,要真的动用所有力量打击华为,那么以今时今日的华为最终可能是撑不过去的,但反过来说在这个过程里,国家不会坐视不理,华为也不会坐以待毙,合理的外交斡旋与贸易措施以及针对性的转型都是可能带来转机的方法。即便美国铁了心要搞死华为,大不了华为退一万步放弃手机业务,将通讯业务彻底国产化。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全面封锁”给华为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虽然近些年华为在手机业务上一直在去美国化,但部分核心部件依然离不开美国制造,另一方面因为美国对相关领域拥有大量专利,使得即便绕开美国生产也绕不开美国专利。而这次美国的“全面封锁”针对的就是非美国生产但在应用美国标准和美国技术的厂商对华为的供应。这使得之前华为大量避让美国供应商而选择欧洲和日本供应商的方法也变得行不通了。

对于华为来说,最受打击的就是芯片,目前在芯片IC设计方面EDA软件被美国完全垄断,如果没有了设计软件芯片将无法再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台积电也将被迫停止位华为生产加工麒麟芯片。而我国由于至今未能够采购到ASML的光刻机,使得7nm工艺的芯片将出现彻底断供,要知道目前中芯能够量产的芯片还停留在14nm水平。而如果没有了芯片,那么无论是手机还是其它产品都将无法继续生产。这还只是芯片方面对华为的影响,要知道在生产手机的过程中,无数技术专利和应用的技术至今都还是绕不开美国的,所以说影响巨大。

对于美国的行为,相信国家不会坐视不理

美国动用国家机器针对某一家中国企业说到底已经是扯破底裤了,面对如此的情况,相信我国在外交和政策导向上也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对在华美国企业的针对性措施也将会不断加码,将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就是一种做法。而进一步可能就是减少对美国产品的采购,在贸易上给予美国进一步打击。当然无论是美制裁华为,还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其实在经济上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毕竟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显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更怕疼,毕竟美国人已经太久没疼过了。

所以合理的贸易措施与外交斡旋最终应该不会导致双方彻底僵化,谈判可能还会是最终的出路,毕竟如果美国真要置华为与死地,我国也必将让美国付出巨大的代价。

美国如果铁了心要扼杀华为,也许华为只能选择涅槃重生

如果美国真的不惜任何代价要扼杀华为,甚至不惜与中国扩大摩擦承受更大的损失,那么华为也许最终只能选择蛰伏,暂时放弃手机等C端零售业务,专心搞通讯技术,然后开始完全的国产化道路,彻底摒弃一切国外技术干扰,将芯片加工等产业一步步抓在自己的手里。将过去缺失的东西重新补回来,既然别人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那么我们就创造自己的,只是这样也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失去市场和影响力。但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华为最终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心,实现真正的涅槃重生。

“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看过央视专访任正非,说过去30年任正非鲜少接受媒体采访(不超过十次)。2019开始就频繁多次接受采访,可以说华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华为的5G技术目前全球领先拥有同行无法比拟的优势。我觉得华为这次肯定能撑过去。

首先从国家层面

5G对于国家来说显然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以往我们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基础架构上的,美国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在这个领域旁观者,现在也在积极扶持高通和三星做美国自己信赖的5G。国家会在外交层面对美国施压,制裁一些美国关键领域,打蛇打七寸,长远来看美国自身企业也会深受其害。美国这一次也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华为公司层面

个人觉得华为还是有这方面的预案的,美国上一次制裁不就启动备胎计划了吗,其实华为产品在欧洲市场上不缺少买家,美国也只能在关键技术上限制华为,刚看到网上的消息台积电接了7亿美国华为芯片订单。我想这一次华为肯定能战胜封锁。

必须得!华为并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我们强大的国家支持它,以及我们这么多同胞支持华为肯定会渡过难关的!

首先对于美方的一贯伎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华为这几年的发展势头一直不错,但是外界觊觎华为的实力太过牛掰,想处处为难华为。比如禁止台积电代加工华为芯片,但是华为作为民族品牌,岂会那么容易被击败?其次, 我们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为了本土企业的 健康 长久发展,国家会采取一些反制措施的。

其次,美国主要是在芯片上面对华为进行压制,即使美国禁止台积电为华为代加工芯片,它是不是也要考虑下呢?毕竟华为是台积电的大客户啊!在商言商,台积电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么个大客户的,趁着还没有完全禁止,华为是否可以多下点订单作为库存呢?即使台积电也忌惮美国的干涉,完全不为华为代加工芯片,我们还有中芯国际啊。虽说目前中芯与台积电还有差距,但是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实在逼急了我们完全会自主研发也不是不可能!

胖哥 科技 圈观点:

华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华为精神不容易被击败。面对外界的全面封锁,在我们国家的帮助下肯定会突围! 对此您怎么看呢?您觉得华为能突出重围吗?


但是一家企业再厉害也经不住被全面的封锁打压,去年自从实体清单以来华为公司就做了大量去美化的工作,大部分的硬件已经可以脱离美国而存在了,但现在的问题是软件生态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去美化的,排在华为面前的是如何应对GMS不给授权下在海外市场继续销售自己的手机,执行力强大的华为公司在短时间内构建了HMS软件全家桶,但软件生态的形成不是靠着加班加点就能搞定的事情,所以华为公司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如果单纯从软件生态上讲即使国际市场打不开不至于让企业处于生死边沿,现在华为最不希望看到的自己芯片制造被美国封锁,因为从全球的范围内芯片制造的尖端技术除了台积电就是三星了,中低端的厂家很多高端的玩家屈指可数,而且高端的玩家肯定会用到美国的元器件或者技术,这是目前来讲对于华为公司最致命的打击,而且国内最多只能制造14纳米的芯片。

而且很多工具类的软件产权也涉及到美国虽然现在的中国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趋势,但是在很多尖端的领域中国还是存在致命的缺陷,这也是美国能够拿到制裁中国的有力武器,单纯依靠华为一个公司是很难抵挡住美国全面封锁的,这个时候需要国家的力量在帮助华为度过难关,中美之间通讯行业的战争华为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华为的存在能够缩短中美之间的差距,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华为这种硬气的公司。

整体来讲中美之间的贸易对抗对于两个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都会增加两家国家的负担,但是美国从全球化的战略考虑打压中国甚至中国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是常态化的存在,虽然华为不是政府控股的企业,但是华为中国的企业而且在很多顶尖领域都取得了突破的企业,特别是在5G技术方面华为取得了让西方国家都非常羡慕的突破,而且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还赶不上,其实美国打压华为从侧面也是对自己不自信的一种,因为估测自己的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把握超越华为于是只能采取政治的手段进行打压,起码从时间上减缓华为进步的步伐为自己的阵营企业赢得时间。

但是华为毕竟是一家企业被一个国家全面的打压的时候,即使抗压能力再强也是很难挺住,国家的支持是必然的关键如何在关键的部位补缺,现在国家通过给中芯国际注资也是一种资助方式,如果中国的产业体系里面突破了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就是对华为最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全球的供应链来获得和美国谈判的砝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信在国家的帮助下华为公司能够突破美国的限制生存下来,希望能帮到你。

一、先说结论:华为一定能撑过这次全面封锁

华为一定可以撑过美国的全面封锁,而且这将成为中国 科技 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美国为什么会全面封锁华为,并且从华为本身、中国目前的 科技 实力、国家实力等三方面分析为什么华为可以突破美国的封锁。


二、美国为什么封锁华为

在20世界80年代,日本在半导体领域达到了领先地位,威胁到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借口反倾销启动了所谓的“301调查”,最终通过签订《半导体协定》等方式,使日本半导体行业从此走向了衰败。

成立于1928年的阿尔斯通,是法国当之无愧的工业巨头,其主要从事工业、电气设备的生产和电力的供应输配,在能源、输配电、运输、工业设备、船舶设备等领域都达到了领先地位。这同样威胁到了美国在高端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先是动用政治手段逮捕阿尔斯通的高层领导,接着就是超级巨额罚款,加上无休止的诉讼官司,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最终阿尔斯通坚持不下去了,公司出现了巨大亏损。最终,美国公司通用电气成功收购了阿尔斯通能源业务,从此阿尔斯通电气巨头不再!


三、华为可以突破封锁的原因之一:华为本身的实力和战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尤其是在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据报道华为5G技术领先同类企业2~3年,拥有5G专利申请3147项,全球第一。


不仅是在5G领域,华为的业务还涉及很多其他领域,大多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华为主要三大业务模块:


其实,美国的这次禁令主要是会对华为消费者终端板块的高端产品(也就是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造成较大影响。由于华为在过去对全球运营商业务(如交换机,无线网络,4G,5G)涉及到的芯片进行了备货,因此影响会相对较小。华为也在积极的寻找替代方案,例如与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联发科、三星等合作,争取将美国禁令对华为芯片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在美国开始对华为技术封堵一年后,华为在5G技术领域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四、华为可以突破封锁的原因之二:中国目前的 科技 实力

目前中国也有一批优秀的与半导体制造有关的企业,例如上海微电子、中芯国际等。这些中国半导体制造有关的企业,是华为芯片替代方案的一个重要选项,也是华为可以突破美国封锁的底气所在。

上海微电子被称为中国光刻机的新型巨头:1)上海微电子公司对于前道光刻机、后道光刻机、制造LED/MEMS/功率器件的光刻机和制造TFT液晶屏的光刻都有研究,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该公司用于封装芯片的后道光刻机,在国内占有率达到了80%,在国际上虽然比国内差一些,但也达到了40%的占有率;3)上海微电子的客户都是在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封测大工厂;4)上海微电子公司在光刻机领域的专利达到了3000项之多,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综合排名中也在前5。据爆料上海微电子计划2021年交付首台国产28nm的immersion光刻机,通过多次曝光技术可以用于生产14nm和7nm的芯片。

中芯国际,在芯片设计、代工制造和封装测试这条产业链上,中芯国际是国内技术最强的代工厂。华为从去年开始将部分代工订单从台积电转到中芯,今年4月发布的麒麟710A处理器已经采用中芯14nm工艺。


五、华为可以突破封锁的原因之三:中国的国家实力

美国可以使用各种手段,肢解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工业巨头。但是目前的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军事依附于美国)和法国(整体国力和美国差距巨大)。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人利用政治手段,通过破坏正常的商业规则,进而搞垮我们自己合法合规的 科技 企业。要相信国家所掌握的信息比普通大众多得多,可使用的解决方式方法也会有很多,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时机而已。在这种全球疫情、美国即将大选、以及美国将中国确定为战略竞争对手的背景下,美国限制华为有自己的利益和战略考量,但是也应该会考虑中国反制措施带来的后果。


六、总结

综上所述,华为一定可以撑过美国的全面封锁,而且这将成为中国 科技 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只是这个阵痛的过程长短的问题。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❺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1、高举“倡导合作交流、反对封闭对抗”的正义旗帜。

针对美国逆全球化的做法,我国要高举“倡导合作交流、反对封闭对抗”的大旗,旗帜鲜明地倡导深度合作与协同互动。

我国高科技企业、高校特别是那些受到美国制裁的高校和企业,要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国际同行倡导合作交流,反对封闭对抗的开放式创新理念,倡导科技无国界、教育无国界,反对美国破坏科技和教育合作的种种做法。

2、实施更加开放、更为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争取更多支持。

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5)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扩展阅读:

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企图难以凑效

一是从历史事实看,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反而成为我国技术跃升的重要动力。

美国的技术封锁并没有阻止我国科技进步的步伐,相反,美国越封锁,我国越发展。我国通过自力更生和自主研发,实现了诸多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诞生了一批诸如华为、中兴、大疆等高科技公司,成为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一支最重要的新生力量。

二是从国际技术体系看,美国没有能力形成对华全方位封锁态势。

当今世界,科技国际化大趋势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在国际社会不得人心,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行为体、市场行为体、各国际组织以及美国内部社会,出于道义维护、利益确保和体系稳定等因素,都表达了对我国支持以及对美国失望的态度。

所以,尽管美国对华高科技特别是针对我国特定高科技企业的封锁越发严厉,但几乎没有国家主动加入美国对华的高科技封锁阵营。

❻ 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技术封锁颠覆了一些我们的观念。让我们终于明白了,在西方不少发达国家看来,科技是有国界的。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和一些其他西方国家对军民两用产品出口中国实行限制。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本该扔进垃圾桶的规定却仍在执行。中国企业在美国并购当地企业,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美国却把这种正常的商业行为污蔑为“技术盗窃”。

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们的应对方向应该是走自主研发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之路,扩大对非美国家的开放,坚持“开门造车”,既走出去,也请进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

为此,我们要筑巢引凤。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创建全球一流科研平台;同时在海外建立更多的研发中心。

无论是美国的蓄意阻挠还是西方的蓄意抹黑,中国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从历史上看,中国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从来就不是田园牧歌,将来也不会是。

华盛顿这次主动发起的贸易战,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中国正是在与外界复杂的博弈和斗争中,一步步强大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跨过了这次的坎,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强大、自信的中国。

❼ 美国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如何应对科技霸权主义

近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高端芯片对华出口,我们如何应对科技霸权主义成为炙手可热的问题。这一举措将会对我国一些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坏消息,这说明我国的综合实力有所提升,美国害怕我们国家的发展。事实上,美国从芯片方面对中国进行打压是蓄谋已久,比如拜登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其中就有限制中国投资的条款。还有就是“芯片四方联盟”,企图利用他们在半导体产业上的优势去推动自身科技的发展,并将中国排挤出半导体供应链,实在是居心叵测。


❽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如何运用镜像策略来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独立自主创新。
镜像策略用于单机多卡数据并行同步更新的情况,在每个GPU上保存一份模型副本,模型中的每个变量都镜像在所有副本中。这些变量一起形成一个名为MirroredVariable的概念变量。通过apply相同的更新,这些变量保持彼此同步。镜像策略用了高效的All-rece算法来实现设备之间变量的传递更新。
尊重创新,就是要有科学的创新规划,要有充足的预算和人才准备,很多老板给几个人,就急切的要求做出苹果一样的产品,这反而会扼杀创新。另外、美国封锁的这些技术专业人才,海归留学生值得花力气去引进培养。未来的稀缺性会让他们的价值更高。美欧掌握着源头的技术,日韩在应用技术上较强,远亲不如近邻,国际形势会变化改变地域政治形势,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转移平台,进行设备与技术的转移,或储备必要技术。比如,深圳畅龙_国际在中韩两国锂电池、3D盖板、机器自动化等领域积累了技术转移经验和案例。

❾ 面对技术封锁,尤其是尖端技术的封锁,我们如何应对你能做什么

多读书多看报提升自己回报祖国

我们中国人有空的时候,都喜欢聚在一起“侃大山、争胜负”,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等词语是当代国人使用率非常高的词语,前面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后面二词表达了部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作者极不情愿地使用了“部分”一词,因为当代中国人“崇洋媚外”的现象太严重。

任何国家的强大都是建立在“人才优势”的基础上的,“核心技术保密”就是维持己方优势地位的“文明手段”,现有的“科技强国”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技术优势;“战争”就是维持己方优势地位的“最恶劣手段”,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不会选择战争,同时也要有应付“外战”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由此可见,中国的“文明崛起”必须“自力更生、坚苦奋斗”,别无选择!

“洋务运动”以来,至少一半中国人民已经习惯了洋人、洋思想、洋货、洋垃圾的领导地位,连民族语言、传统节日都想抄袭洋货,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毫无上进之心,崇洋媚外的现象不胜枚举,斗志昂扬的国人必须“头脑清醒、三思后行”,这一波反华大浪带来的“技术封锁”,截断了国内“洋务派”的前进道路,反而为我们创造了“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的外部条件,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人人都象袁隆平前辈那样务实、敬业、奋发图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应该感谢科技强国的“技术封锁”。
近期美国针对华为、Tik Tok、微信等公司的频频打压,标志着从贸易战上升到科技战的中美冲突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此轮美国对华的战略意图也随之日益明朗化。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实施技术封锁由来已久,而这次与以往有何不同?目前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全球各国对“未来技术”主导权、“未来产业”主导权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同时叠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与逆全球化运动带来的全球治理危机等复杂局面,中国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拐点之上。中国的科技创新该怎么办?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走向何方?中国的科技企业该何去何从?今天的抉择不仅仅影响到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五十年后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大国崛起,也事关新一轮的全球化,事关新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新秩序,事关疫后新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华为到抖音、微信,科技战背后的美国对华战略分析
1. 封锁华为:阻止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高科技崛起
中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焦点的高科技摩擦碰撞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思科就曾起诉华为侵犯知识产权,尽管双方最终以和解收场,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角力却拉开了帷幕。此后华为、中兴等中国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商快速崛起,在世界范围内也持续迅猛扩张,几乎将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爱立信等传统大厂扫地出局,彻底改变了全球信息通信产业的竞争格局。本土信息通信科技企业的崛起支撑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使得eBay、谷歌、亚马逊等美国互联网头部公司在中国逐步陷入被动,有的甚至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随着2014年中央网信办成立、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更加完善,以谷歌、脸书为代表的美国网络科技公司面临更高的市场门槛,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游说施压日渐频繁。可以说中美两国围绕信息通信科技与产业的摩擦碰撞经历了持续增强的过程,在近几年到达了临界的状态。
特朗普执政后信息通信领域迅速成为中美科技战主战场。以民粹主义、孤立主义为特征的特朗普政府执政后四处“开战”,掀起了全球性的贸易争端。这个过程中,美国科技企业的对华政策诉求逐渐得到了白宫的支持,成为特朗普政府兑现竞选承诺、展现强硬姿态的一张好牌。进入2018年,中兴事件的爆发以及中兴的迅速就范使美国政府与科技界尝到了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甜头,也使得事情的性质从一般性的贸易摩擦彻底转变为对高科技的封杀,标志着中美科技战全面打响。美国随后明显加快了打压步伐、并且将矛头对准了正在兴起的5G龙头华为,使信息通信科技成为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2019年起,美国陆续向华为提出若干莫须有指控、将华为及关联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阻断上游高科技供应商与华为的合作,ARM、微软、谷歌、英国电信等公司纷纷响应。2020年5月15日和8月17日,美国商务部通过两次更新华为禁令,全面限制华为购买采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生产的半导体、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生产的产品,并在实体列表中增加38个华为子公司。美国的一系列打击举措将华为全面封锁在美国技术之外,并制造了孤立华为的“国际联盟”。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均宣布禁止华为参与本国5G网络建设,并将清除华为在本国网络中的设备。

阅读全文

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辨别酒水代理商 浏览:203
技术服务承诺书什么时候签 浏览:449
智慧水务信息化怎么解决 浏览:235
有一款产品应该怎么卖 浏览:15
如何进行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 浏览:997
为什么程序什么都输出不了 浏览:788
满25岁学什么技术好 浏览:252
佳炎光电技术怎么样 浏览:620
青岛满2年不满5年的房子怎么交易 浏览:538
程序放在哪个存储区 浏览:857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要考什么证 浏览: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场 浏览:238
交通运输市场怎么样 浏览: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点券 浏览:171
孩子学习美发有哪些技术 浏览:743
汉口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怎么去 浏览:495
一个产品怎么拍摄视频 浏览:644
软件开发跟程序员哪个好 浏览:454
数据营销渠道有哪些 浏览:358
湖北省市场部九十九部是什么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