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八大航天技术是什么
高精度定轨技术:定轨精度优于百米量级,是我国近地航天器定轨30年来的重大突破。
高精度轨道机动控制技术:打破俄美的技术垄断,将世界最优控制理论应用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飞船轨道控制的关键技术,使飞船实际运行轨迹同理论轨迹完全吻合。
精确返回控制技术:这是载人飞行任务安全成功的核心技术之一,中心独创性地研究了返回控制参数计算与返回落点预报方法,在目标落点计算精度、准确性和可靠性上优于任务总体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测控过程可视化技术:中心运用了当今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数字建模技术,使飞行控制操作实时逼真。
飞行控制自动化技术:中心创造性地实现了遥控发令、数据注入、轨道计算预报等软件运行的高度自动化,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和指挥效能。实现了在2秒钟内把指令发送到飞船。这种透明控制方式在中国航天领域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航天测控领域也属一流。
软件构件化技术:在国内创造性地采用平台化、构件化、开放型的开发设计思想,建成了拥有140余万行源程序、7000多个模块、关键软件模块1100余个的庞大而有序的软件系统。
智能化故障诊断技术:中心采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航天飞行器重要状态和故障诊断的自动识别。
应急救生控制技术:基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大气层外应急救生控制技术,使航天员能够在任一圈次选择安全返回地面,被誉为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技术创新,填补了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一项空白。
⑵ 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1、航空航天技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跨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其基础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制造工艺技术、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航空航天是目前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其产品有极高的附加价值,带动着其他高新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航空航天一词指进行航空航天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航天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
4、航天飞机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左右。
5、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里,所有液体包括水是(球)状。
⑶ 什么是航天技术
航天技术(space technology) 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事航天技术,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才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⑷ 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1.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2.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3.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空,重量 12.91 吨,甚至远远超过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8.6 吨)。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也是世界上目前现役的最大最强的货运飞船。
4.长征五号火箭被网友昵称为 " 胖五 ",受尽万千宠爱。可就在 2017 年 7 月 2 日的第二次发射中,我们的 " 胖五 " 在第二级火箭工作期间发生异常,导致折戟半空。魂归太平洋,与它一同坠毁的,还有 " 好闺蜜 " ——通信容量高达 70 Gbit/s 的实践十八号卫星。而这次事件之后,中国航天开始了全面的质量管理检验和 " 归零 " 复查,进入了短暂的 " 低潮期 "。但随着两个月后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我国遥感 -30 系列卫星,中国航天再次进入正常轨道。
5.2017 年 11 月 5 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与北斗二号的区域导航不同,北斗三号可是面向全球的导航系统。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⑸ 我国的三大航天技术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我国的三大航天技术是:
一箭多星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两颗以上的卫星。这就需要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掌握星——箭分离技术,解决各颗卫星的各种无线电设备互相干扰问题等。我国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是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同步卫星技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35800千米的轨道上已有100多颗同步定点人造卫星,它们在通信、导航、电视传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1984年1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卫星。1991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天。这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及地球同步卫星技术方面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卫星回收技术:返回式卫星在返回过程中,大体上要经历脱离运行轨道、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着陆等四大阶段,技术难度很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