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项目人员分派是哪个过程的技术

项目人员分派是哪个过程的技术

发布时间:2022-11-23 00:28:30

㈠ 科研项目中的人员分工一般有哪些



1、项目经理。从职业角度,是指企业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对项目实行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和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设立的重要管理岗位。它要负责处理所有事务性质的工作。也可称为“执行制作人”。
2、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一般指建设领域、生产制造领域、电子商务领域,负责全过程的技术决策、技术指导。取得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者可称为技术总工程师。
3、研究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职称管理评审制度规定,职称是对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表述,是由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的。研究员职称系列包括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㈡ 项目任务分解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方法:任务分解法,是一种处理方法,指的是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原则:横向到边即百分百原则指WBS分解不能出现漏项,也不能包含不在项目范围之内的任何产品或活动,纵向到底指WBS分解要足够细,以满足任务分配、检测及控制的目的。

无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还是在PMP考试中,工作分解结构(WBS)都是最重要的内容。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

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WBS同时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项目范围是由WBS定义的,所以WBS也是一个项目的综合工具。

(2)项目人员分派是哪个过程的技术扩展阅读

有关任务分解结构的军事标准规定整个军事武器装备系统分为飞机、导弹、空间系统、船舶系统、地面车辆、电子装备、兵器等7大类。

每类按需要再划分成若干个分系统(或层次),每个分系统又可再进行划分,直到分解成若干个既可合成又便于管理的元素为止。

每个分系统或元素都制定有各自的标准性能参数,据此制定研制进度计划和经费预算等。任务分解结构根据不同的系统管理需要分为概览性任务分解结构、型号管理性任务分解结构和合同厂商使用的任务分解结构。

㈢ 制定WBS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如何确定工作分解的详细程度

一、 项目工作分解的步骤(WBS)
在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的时候,一般遵从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先明确并识别出项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即明确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一般来讲,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管理的本身。在进行这一步时需要解答的问题是:要实现项目的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一般情况下,项目的主要工作是指贯穿项目始终的工作,它在项目分解结构中主要被列在第二层。)
2.第二步的工作是:确定每个可交付成果的详细程度是否已经达到了足以编制恰当的成本和历时估算。“恰当”的含义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程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对于将来产生的一项可交付成果进行分解也许是不大可能的。对每个可交付成果,如果已经足够详细,则进入到第四步,否则接着进入第三步——这意味着不同的可交付成果可能有不同的分解层次。
3.确定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元素。组成元素应当用切实的、可验证的结果来描述,以便于进行绩效测量。与主要元素一样,组成元素的定义应该根据项目工作实际上是如何组织和完成的。切实、可验证的结果既可包括产品,又可包括服务。这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完成上述各组成部分,有哪些更具体的工作要做。对于各组成部分的更小的构成部分,应该说明需要取得哪些可以核实的结果以及完成这些更小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
4.核实分解的正确性。即需要回答下列问题:(1)最底层项对项目分解来说是否是必需而且充分的呢?如果不是,则必须修改组成元素(添加、删除或重新定义);(2)每项的定义是否清晰完整?如果不完整,描述则需要修改或扩展;(3)每项是否都能够恰当地编制进度和预算?是否能够分配到接受职责并能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单元(例如部门、项目队伍或个人)?如果不能,需要做必要的修改,以便于提供合适的管理控制。
如果大家还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再现在项目范围管理中,我们介绍范围定义的工具——分解时所画的流程图,那么对于工作分解结构的创建步骤就可以了然于胸了。
二、 实际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对于实际的项目,特别是对于较大的项目而言,在进行工作分解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清楚地认识到,确定项目的分解结构就是将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组织和过程这三种不同的结构综合为项目分解结构的过程。项目经理和项目的工作人员要善于将项目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结构进行划分、按照项目的阶段划分以及按照项目组织的责任进行划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项目的WBS、PBS以及OBS组合起来综合运用。
如图4-5所示,WBS、PBS与OBS合在一起,就提供了费用估算的结构,构成费用控制立方体(Cost Control Cube)。其实,任何两个分解结构结合在一起,都可以形成一个矩阵:WBS与OBS形成责任矩阵,OBS与ABS形成帐户代码,WBS与CBS形成费用估算表。
OBS,组织分解结构是项目组织结构图的一种特殊形式,描述负责每个项目活动的具体组织单元,WBS是实现组织结构分解的依据。CBS——费用分解结构和ABS——帐目分解结构,都是按照与WBS与OBS相适应的规则将费用进行分解而形成的相应的、便于管理的分解结构。ABS为组织单元承担分项工作而对其费用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可以作为项目费用测定、衡量和控制的基准。
2.对于项目最底层的工作要非常具体,而且要完整无缺地分配给项目内外的不同个人或者是组织,以便于明确各个工作块之间的界面,并保证各工作块的负责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努力的目标和所承担的责任。同时,工作如果划分得具体,也便于项目的管理人员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业绩考核。
3.实际上,进行逐层分解项目或其主要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也就是给项目的组织人员分派各自角色和任务的过程。
4.对于最底层的工作块,一般要有全面、详细和明确的文字说明。因为,对于项目,特别是较大的项目来说,或许会有许多的工作块,因此,常常需要把所有的工作块的文字说明汇集到一起,编成一个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词典,工作分解结构词典中一般包含工作包描述以及计划编制信息,如进度计划、成本预算和人员安排,以便于在需要时随时查阅。
5.并非工作分解结构中所有的分支都必须分解到同一水平,各分支中的组织原则可能会不同。任何分支最低层的细目叫做工作包。工作包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要求的一个特定的、可确定的、可交付以及独立的工作单元,需为项目控制提供充分而合适的管理信息。任何项目也并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的工作分解结构,例如同一项目按照产品的组成部分或者根据生产过程分解就能作出两种不同的工作分解结构)。

㈣ 项目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工作流程

一、 组建项目部:

责任人: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

参与人:分公司职能部门

工作重点:确定项目部的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

二、 图纸会审:

责任人:技术负责人

参与人:项目部所由技术人员及各班组长

工作重点:1、承包范围内的图纸是否齐全

2、确定施工重点、难点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3、在可以满足设计功能的前提下,从经济角度可否对图纸进行修改

4、图纸会审的手续办理

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责任人:技术负责人

参与人:项目部所由技术员、班组长、预算员、资料员

、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进度计划

工作重点:

1、工程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2、周转材料、材料计划

3、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4、劳动力需用计划

四、施工现场管理:

责任人:项目经理

参与人: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安员、保管员、施工员、各工种班组长

工作重点:

1、技术控制方面

放线、抄平:由技术员进行实测并校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抽检,合格后签字进行下道工序。

技术交底:由技术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批准,对重点工序施工的操作工种做培训交底后签字。由分公司职能部门过程监督实行。

技术资料管理:由资料员负责整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编制试化验台账,并做好施工日记记录。做到及时准确,分公司职能部门监督执行。

图纸变更管理: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和设计、甲方、监理对接,并办理手续分发给相关技术人员、班组、资料、预算员及报总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

新工艺新技术:由所在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时整理,并安排合理时间对分公司成员培训学习。

2、质量控制方面:

(1)基础填土、设备基础定位、验槽等均由项目技术员验收、技术负责人复核,报分公司职能部门验收后进入下道工序。

(2)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支撑体系由项目质检员验收、技术负责人复核,报分公司职能部门验收后进入下道工序。

3)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数量,由项目技术员验收,技术负责人复核报分 公司职能部门验收后进入下道工序。

(4)质检员负责检查验收外加工箍筋、板筋的尺寸及规格型号。钢筋绑扎过程中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接头长度、位置、马凳垫块数量均由项目质检员、技术员验收,技术负责人复核后报分公司职能部门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

(5)框架梁板等模板拆除由项目技术员现场用回弹仪实测强度并送拆模试块试验,技术负责人复核后报分公司职能部门验收后进入下到工序。

(6)主体砌筑阶段及装饰装修阶段和楼地面等工程在施工前由技术员监督施工人员做出样板,报分公司职能部门及相关方进行验收,经签字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

(7)装饰装修阶段 对于抹灰的平整度 阴阳角方正 线盒方正以及细部的处理 每天由项目的质检、技术员按验收规范检查验收。

(8)装饰装修阶段 对于抹灰瓷砖、外墙保温、内外墙粉刷、幕墙等的平整、垂直、阴阳角方正、规方细部处理的工作。每天由项目质检技术员检查验收,技术负责人抽查,分公司职能部门监管,对提出整改的项目进行验收。

(9)楼地面铺设 对于砂浆、面砖、石材、耐磨等楼地面的平整 排砖 空鼓的质量控制,每天由项目质检技术员进行验收,技术负责人复查,分公司职能部门监管,对提出整改的项目进行验收。

(10)屋面 卫生间的质量控制 对于找平层 找坡层 保温层 防水层的的材质厚度 坡度由项目技术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复查技术交底的相关产品及材料合格证 检测报告由技术员监督、备齐、传递给资料员,对于配套工程技术员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做好工序交接手续,并在交接时报分公司职能部门检查验收.

(12)给排水及采暖系统

给排水及采暖应严格按图施工,不允许私自改动,如现场情况与图纸有矛盾应上报项目技术员、技术员负责人并报分公司职能部门,与甲方办理变更方可变动。

给水、采暖等各种承压管道,施工完毕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或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压力实验,并由技术负责人上报监理及分公司职能部门,合格后签字进行下道工序。

排水等各种非承压管道,施工完毕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或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灌水实验,并由技术负责人上报监理及分公司职能部门,合格后签字进行下道工序。

排水管道施工完毕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通球实验,并由技术负责人上报监理及分公司职能部门,合格后签字进行下道工序。

(13)电气系统

电气接地工程 埋地电缆铺设后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接地电阻测试,隐蔽验收等工作,质检员检查报分公司验收后进入下道工序。

(14)重点隐蔽工序:由技术员、质检员、技术负责人、技术主管共同签字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方面

责任人:项目经理

参与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施工员 各工种班组长

工作重点:

安全生产

安全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编写交底 安全员监管工人实施。安全防护措施由施工员负责组织实施 安全员监管监察;施工机械保养维护由施工员进行检查并对隐患进行整改监督。

特殊工种

由安全员监督是否持证上岗和遵守公司相关操作规程及其他规程进行作业。

安全教育:

所由分包工程者进入项目,由技术负责人和各工种班组长组织分公司职能部门配合,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参与所由人员要签到,安全员统一整理备案。

安全检查

分公司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由分公司职能部门质安员 项目经理共同参与,检查中发现隐患由技术员和质安员监督整改。

文明施工

现场施工材料及周转材料由施工员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分类堆放整理并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安全标牌悬挂由安全员监督布置,要求合理美观。

4、材料控制

责任人:技术负责人

参加人:核算员、技术员、材料员、保管员、各施工班组长

(1)周转材料:周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材料计划、工程进度计划,由技术员、核算员协同各施工班组长根据实际情况将工程所用周转材料提出并提前报公司生产处进行审计。

(2)原材料 :拿到图之后分发给各施工班组,由各班组长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所需材料数量并报项目核算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核算员技术员及格班组长对所提出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报公司经营处审批,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由技术员负责整理并及时通知核算员、施工班组长对材料计划进行调整。

(3)现场材料管理:材料员、保管员认真执行材料验收、发放、退料、回收制度。建立健全原记录和各种台账,按日组织盘点,抓好业务核算。做好与预算员沟通做好成本控制。

5、签证办理: 工作重点:技术.核算员负责收集签证.资料.编制内外部核算

资料.资料员做出相应的配合。技术负责人分公司职能部门审查,项目经理分公

司经理批准通过后办理。

6、竣工验收:

责任人:项目经理

参加人: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分公司职能部门。

工作重点:技术人员负责检查施工中的重点交接给施工员安排人员维修,质安员监督实施并验收报技术人员复查合格后报分公司职能部门进入下一道工序。

㈤ PMP-项目资源管理

规划资源管理

定义:定义如何估算、获取、管理和利用团队以及实物资源。

规划资源管理的工具:

数据表现(层级型、责任分配矩阵、文本型)
确保每个工作包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全体团队成员都清楚的理解其角色和职责。一般有三种格式:层级型、矩阵型、文本型。

层级型组织图:是自上而下的显示各种职位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明确高层级的角色。 (OBS:公司组织分解结构)

文本型:适用于记录详细职责。

矩阵型:责任分配矩阵(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Matrix,简称RAM),是用来显示分配给每个工作包或者活动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

旨在所有工作落实到人,确保任何一项任务都只有一个人负责,避免职责混乱。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责任分配矩阵的一个例子是RACI矩阵,每一项工作都只有一个A在负责。(R=执行(Responsible) A=负责(Accountable) C=咨询(Consult) I=知情(Inform)每项活动,可以有很多个R,很多个I,很多个C,但是只能有一个A)

组织理论

阐述个人、团队、组织单位的行为方式。
每一个团队、组织都有一套自己的潜规则,描述了人员在里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式。根据组织理论灵活运用领导风格,以适应项目生命周期中团队成熟度的变化。

规划资源管理的输出:

资源管理计划
是项目管理子计划之一。是关于如何分类、分配、管理和释放项目资源的指南。包括:

识别资源
获取资源
角色和职责
项目组织图
项目团队资源管理:关于如何定义、配备、管理和最终遣散项目团队资源的指南
培训
团队建设
资源控制
认可计划:将给予团队成员哪些认可和奖励,以及何时给予
团队章程(班规;团队之间指责;有人乱来)
团队章程:为团队创建团队价值观、共识和工作指南的文件。

规定团队的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工作规则。使团队成员对什么行为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建立和保持基本一致的认识。
团队章程应该由团队成员通过共同讨论来制定,而不能由少数人制定出来再强加给大家。团队章程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可接受行为确定了明确的期望。尽早制定并遵守明确的规则,可减少误解,提高生产力。
讨论诸如行为规范、沟通、决策、会议礼仪等领域,有利于团队成员相互了解彼此重要价值观。规则一旦建立,全体项目团队成员都必须遵守。

估算活动资源

定义:估算执行各项活动所需的团队资源,以及材料、设备和用品的类型和数量。
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
自下而上估算
先估算每个活动所需的团队资源和实物资源,然后汇总,得出整个项目的资源需求。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出:
资源分解结构
是把整个项目所需要的资源按照类别、类型进行展现
获取资源

定义:获取项目所需的团队成员、设施、设备、材料、用品和其他资源。

获取资源的工具:

谈判Negotiation
许多项目中,通过谈判完成人员分派,是组建项目团队最主要的一个方法。

项目管理团队需要与下列各方谈判:
1)职能经理:获得普通、一般资源。
2)执行组织中的其他项目管理团队:竞争特殊、稀缺资源。
3)外部组织、卖方、供应商、承包商等:获得特殊资源。
谈判:它的目标很明确,需要什么资源就和谁谈判

预分派Pre-assignment
事先选定已经分配到位的人,不由项目经理决定。

三种情况:
1)标书中规定了;
2)项目章程中说明,高层指定;
3)特定人员的专有技能,项目离开他就做不了;

虚拟团队Virtual Teams
有共同的目标,很少或没有时间面对面工作的一群人,比如有些人在国外、有些人工作班次和时间不同。
缺点:虚拟团队可能产生孤立感,团队成员之间难以分享知识经验,所以当采取虚拟团队的时候,沟通规划就非常重要。

获取资源的输出:

实物资源分配单
记录了项目将使用的材料、设备、用品、地点和其他实物资源。

项目团队派工单Project Team Assignments
记录了团队成员及其在项目中的角色职责 需要包含项目人员名称,相关的文件包括:

项目团队名录(directory)
项目组织图
进度计划

建设团队Develop Team

定义:提高工作能力,促进团队成员互动,改善团队整体氛围,以提高项目绩效。
目标:个人能力的提高,提高团队凝聚力。建设团队是为了让团队成员更加有活力、更加有氛围凝聚力。

塔克曼团队发展阶段理论(阶段一般按顺序进行,但有时也会发生逆转或跳跃):
A、形成forming–相互认识,了解项目情况与职责;相互独立,不开诚布公;(重新加新人,会回到该阶段)
B、震荡storming—相对独立,开始从事项目工作,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能采取合作和开放的态度;
C、规范norming—协同工作,按团队需要调整各自的工作习惯和行为,相互信任。(一起协同工作了,并调整各自不好的)
D、成熟performing—有序工作;相互依靠,平衡高效地解决问题;
E、解散adjourning—完成所有工作,团队成员离开项目。

建设团队的工具:

集中办公Colocation
把项目团队成员安排在同一个物理地点工作,也称为紧密矩阵、作战室War Room。张贴进度计划,增强团队工作能力、加强沟通、培养集体感。
团队建设 (Team Building)
旨在帮助各团队成员更加有效地协同工作。
培训
培训包括旨在提高项目团队成员能力的全部活动,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可以是计划内也可以是计划外。
1)计划内培训:项目团队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技能,应该按资源管理计划中的安排来实施预定的培训;
2)计划外培训:根据管理项目团队过程中的观察、交谈和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开展必要的计划外培训。
建设项目团队的输出:

团队绩效评价
随着项目团队建设的开展,项目管理团队应对项目团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可包括:
 个人技能的改进
 团队能力的改进
 团队成员离职率的降低
 团队凝聚力的加强
事业环境因素更新 ???
管理团队(关注团队成员)

定义:跟踪团队成员表现,提供反馈、解决问题,并协调各种变动,以便优化项目绩效。

管理团队的工具:

冲突管理
在项目环境中,冲突不可避免。冲突的来源很多,不一致的需求、对资源的竞争、技术意见、个性等等。

成员之间对需求的不一致意见引发冲突;
对资源的竞争引发冲突;
个性不同引发冲突
冲突处理顺序:
i. 首先依靠冲突者自己解决问题
ii. 自己解决不了,依靠PM去解决(5种冲突解决方法)
iii. 如果PM解决不了,只能再找他的直接领导协调解决

5种冲突解决优劣顺序排列:

合作/解决问题(面对)Collaborate/Problem Solve/Confronting:直面问题、引导各方达成共识,双方都满意;
妥协/调解Compromise/Reconcile:各退一步、双方一定程度上满意,比如去买东西时讨价还价,你说100,我说80,最后各退一步90成交;
缓和/包容Smooth/Accommodate:强调一致而非差异即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有共同点);
撤退/回避Withdraw/Avoid:从实际问题和冲突中退出,问题先不谈;
强迫/命令Force/Direct:利用权力来强行解决问题。(一般紧急情况使用)。
控制资源(只针对实物资源)

定义:确保按计划为项目分配实物资源,以及根据资源使用计划监督资源实际使用情况,并采取必要纠正措施的过程。
确保所分配的资源适时适地可用于项目。
与管理团队过程关注团队成员不同,控制资源过程关注实物资源。

㈥ 项目结构分解的项目结构分解

1.先明确并识别出项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即明确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一般来讲,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和项目治理的本身。在进行这一步时需要解答的问题是:要实现项目的目标需要完成哪些主要工作?(一般情况下,项目的主要工作是指贯穿项目始终的工作,它在项目分解结构中主要被列在第二层。)
2.第二步的工作是:确定每个可交付成果的具体程度是否已经达到了足以编制恰当的成本和历时估算。“恰当”的含义可能会随着项目的进程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对于将来产生的一项可交付成果进行分解也许是不大可能的。对每个可交付成果,假如已经足够具体,则进入到第四步,否则接着进入第三步——这意味着不同的可交付成果可能有不同的分解层次。
3.确定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元素。组成元素应当用切实的、可验证的结果来描述,以便于进行绩效测量。与主要元素一样,组成元素的定义应该根据项目工作实际上是如何组织和完成的。切实、可验证的结果既可包括产品,又可包括服务。这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完成上述各组成部分,有哪些更具体的工作要做。对于各组成部分的更小的构成部分,应该说明需要取得哪些可以核实的结果以及完成这些更小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
4.核实分解的正确性。即需要回答下列问题:(1)最底层项对项目分解来说是否是必需而且充分的呢?假如不是,则必须修改组成元素(添加、删除或重新定义);(2)每项的定义是否清楚完整?假如不完整,描述则需要修改或扩展;(3)每项是否都能够恰当地编制进度和预算?是否能够分配到接受职责并能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具体组织单元(例如部门、项目队伍或个人)?假如不能,需要做必要的修改,以便于提供合适的治理控制。
假如大家还能在脑海中清楚地再现在项目范围治理中,我们介绍范围定义的工具——分解时所画的流程图,那么对于工作分解结构的创建步骤就可以了然于胸了。
实际操作中注重的问题对于实际的项目,非凡是对于较大的项目而言,在进行工作分解的时候,要注重以下几点:
1.要清楚地熟悉到,确定项目的分解结构就是将项目的产品或服务、组织和过程这三种不同的结构综合为项目分解结构的过程。项目经理和项目的工作人员要善于将项目按照产品或服务的结构进行划分、按照项目的阶段划分以及按照项目组织的责任进行划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将项目的WBS、PBS以及OBS组合起来综合运用。
WBS、PBS与OBS合在一起,就提供了费用估算的结构,构成费用控制立方体(CostControlCube)。其实,任何两个分解结构结合在一起,都可以形成一个矩阵:WBS与OBS形成责任矩阵,OBS与ABS形成帐户代码,WBS与CBS形成费用估算表。
OBS,组织分解结构是项目组织结构图的一种非凡形式,描述负责每个项目活动的具体组织单元,WBS是实现组织结构分解的依据。CBS——费用分解结构和ABS——帐目分解结构,都是按照与WBS与OBS相适应的规则将费用进行分解而形成的相应的、便于治理的分解结构。ABS为组织单元承担分项工作而对其费用进行治理的一种工具,可以作为项目费用测定、衡量和控制的基准。
2.对于项目最底层的工作要非常具体,而且要完整无缺地分配给项目内外的不同个人或者是组织,以便于明确各个工作块之间的界面,并保证各工作块的负责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努力的目标和所承担的责任。同时,工作假如划分得具体,也便于项目的治理人员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业绩考核。
3.实际上,进行逐层分解项目或其主要的可交付成果的过程,也就是给项目的组织人员分派各自角色和任务的过程。
4.对于最底层的工作块,一般要有全面、具体和明确的文字说明。因为,对于项目,非凡是较大的项目来说,或许会有许多的工作块,因此,经常需要把所有的工作块的文字说明汇集到一起,编成一个项目工作分解结构词典,工作分解结构词典中一般包含工作包描述以及计划编制信息,如进度计划、成本预算和人员安排,以便于在需要时随时查阅。
5.并非工作分解结构中所有的分支都必须分解到同一水平,各分支中的组织原则可能会不同。任何分支最低层的细目叫做工作包。工作包是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要求的一个特定的、可确定的、可交付以及独立的工作单元,需为项目控制提供充分而合适的治理信息。任何项目也并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的工作分解结构,例如同一项目按照产品的组成部分或者根据生产过程分解就能作出两种不同的工作分解结构。

㈦ 项目管理的5大过程,9个知识领域,44个定义都是什么(急)

项目管理五大过程 :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

项目管理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 其中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是项目管理的四大核心领域。

项目管理44个过程:

1.制定项目章程。

2. 制定初步范围说明书。

3.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4.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5. 监控项目工作。

6. 整体变更控制。

7. 项目收尾。

8. 范围规划。

9. 范围定义。

10. 制定WBS。

11.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12.制定进度计划。

13.规划成本管理。

14.估算成本。

15.制定预算。

16.规划质量管理。

17.规划资源管理。

18.估算活动资源。

19.规划沟通管理。

20.规划风险管理。

21.识别风险。

22.风险定性分析。

23.风险定量分析。

24.规划风险应对。

25.规划采购管理。

26.规划相关方参与。

27.指导管理项目工作。

28.管理项目知识。

29.管理质量。

30.获取资源。

31.建设团队。

32.管理团队。

33.管理沟通。

34.实施风险应对。

35.实施采购。

36.管理相关方参与。

37.监控项目工作。

38.整体变更控制。

39.确认范围。

40.控制范围。

41.控制进度。

42.控制成本。

43.控制质量。

44.控制资源。

45.监督沟通。

46.监督风险。

47.控制采购。

48.监督相关方参与。

49.结束项目或阶段。

(7)项目人员分派是哪个过程的技术扩展阅读:

项目管理失败的案例:

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整个项目已经进行了5年之后项目何时结束还是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因为用户不断有新的需求出来,项目组也就要根据用户的新需求不断去开发新的功能。这个项目实际是一个无底洞,没完没了地往下做,项目成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实在做不下去只能跑了。大

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一开始没有很明确地界定整个项目的范围,在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又没有一套完善的变更控制管理流程,任由用户怎么说,就怎么做,也就是说一开始游戏规则没有定好,从而导致整个项目成了一个烂摊子。

项目管理成功的案例:

同样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比上面案例讲到的项目要小一些,这时候公司已经开始实施CMM对软件开发活动进行管理,有相对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过程。项目在一开始就先明确用户需求,而且需求基本上都是量化的、可检验的。

而且项目组在公司CMM的变更管理过程的框架指导下制定了项目的范围变更控制管理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变更都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过程执行。因此,这个项目完成的比较成功,项目的时间和成本基本上是在一开始项目计划的完成时间及成本的情况下略有增加。

阅读全文

与项目人员分派是哪个过程的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是煤化工煤化工产品有哪些 浏览:310
三星自动同步数据在哪里设置 浏览:562
细莫食品怎么代理 浏览:570
广东米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浏览:343
延庆区防水技术服务有什么 浏览:812
旋转小火锅市场如何 浏览:697
怎么用前端技术软件 浏览:128
怎么将小程序传到朋友圈 浏览:727
交易税如何提高免税 浏览:285
创造与魔法交易红马怎么交易 浏览:570
怎么回复微信的数据 浏览:838
护胃的电子产品有什么 浏览:87
传感器数据如何传输到阿里云 浏览:105
哪些产品是低热量 浏览:173
怎么下掉商品橱窗内的产品 浏览:259
wps数据图有哪些 浏览:699
农业产品交易app有哪些 浏览:671
北京医院患者信息保留多久 浏览:277
代理奶粉有哪些品牌 浏览:692
市场调查法有哪些因素 浏览: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