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技术方案动态分析不涉及的指标是
一、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评价技术方案宏观经济效果好坏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纯收入(利税)和国民收入(净产值)。因此,宏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两个系列,一个是纯收入系列方法,另一个是国民收入系列方法。
二、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微观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有利润系列,4种基本方法是:
1、超额利润法(财务净现值法);
2、超额投入产出率法(利润);
3、超额利润率法;
4、超额附加投入产出率法(利润)。派生方法有资金利润率法(财务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16种。
(1)经济技术方案动态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1、科学性。即指标的设计必须同技术经济范畴的科学含义相一致,指标的数量应取决于实际经济部门的需要和理论研究的完善程度。
2、实用性。即指标设计应适应于经济发展水平、计划水平、统计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与经济的相应变动;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技术实践,其指标设计应有不同,各有侧重。
3、可比性。即指标设计应在统计数据、满足需要、时间、价格、消耗费用等方面可比的条件下进行,要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
⑵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哪些
技术经济指标既属于经济指标,但又区别于经济指标,如消耗总量、产品产量等单纯表示资源消耗与经济成果的指标不是技术经济指标,只有将两个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经济指标才是技术经济指标。技术经济指标的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种:
①双计量单位表示法。即将消耗与成果进行比较时所得到的指标,如产值能耗、棉布用纱、劳动生产率等,用双计量单位表示:产值能耗用“吨/万元”表示,棉布用纱用“公斤/百米”表示,劳动生产率用“价值量(实物量)/人(人年、人日、人时)”表示。
②百分率表示法。即在某一总体中某一部分所占比重,如优质品率、材料利用率等均用“%”表示。
③指数表示法。即在两个相关指标中,用“一个为100时,另一个为多少”表示。如百元产值提供利润、百元资金提供产值等都是用这种方法表示。
⑶ 经济技术指标是什么
经济技术指标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各种设备、各种物资、各种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的度量标准。
它是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的数量反映。技术经济指标可反映各种技术经济现象与过程相互依存的多种关系,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成果。各部门和企业都有一套与本部门、本企业的技术装备、工艺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动力以及产品特点相适应的技术经济指标。
内容包括
1、用地面积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筑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2、总建筑面积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3、建筑密度建筑物底层占地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率。
4、绿化率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5、日照间距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⑷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分为: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绝对数量指标与相对数量指标、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1、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
前者是以价值形态反映出来的指标,后者是以实物形态反映出来的指标。
2、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
前者如成本指标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工资等各种消耗费用,后者如每百元燃料动力费用提供的产值等。
3、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
前者是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进行评价的标准,后者是从企业经济角度进行评价的标准。
4、绝对数量指标与相对数量指标
前者如国民收入、利润总额等,后者如产值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成本利润率等。
5、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
前者如国民总收入等,后者如人均国民收入等。
6、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前者如能源节约额、资源节约额等,后者如质量等级、优质品率、合格率、废品率等。
⑸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长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过2%
3.房屋维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维修人员劳动生产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质量合格品率:100%,其中:优良品率30-50 %
6.维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年职工负伤事故频率:小于3‰
8.小修养护及时率:99%
9.房屋租金收缴率:98-99%
10.租金用于房屋维修率:不低于60-70%
11.流动资金占用率:小于30%
12.机械设备完好率:85%
拓展资料:
设计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分为:
①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前者是以价值形态反映出来的指标,后者是以实物形态反映出来的指标。
②综合指标与单项指标。前者如成本指标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动力、折旧、工资等各种消耗费用,后者如每百元燃料动力费用提供的产值等。
③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前者是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进行评价的标准,后者是从企业经济角度进行评价的标准。
④绝对数量指标与相对数量指标。前者如国民收入、利润总额等,后者如产值利润率、投资收益率、成本利润率等。
⑤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前者如国民总收入等,后者如人均国民收入等。
⑥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前者如能源节约额、资源节约额等,后者如质量等级、优质品率、合格率、废品率等。
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①科学性。即指标的设计必须同技术经济范畴的科学含义相一致,指标的数量应取决于实际经济部门的需要和理论研究的完善程度。
②实用性。即指标设计应适应于经济发展水平、计划水平、统计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与经济的相应变动;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技术实践,其指标设计应有不同,各有侧重。
③可比性。即指标设计应在统计数据、满足需要、时间、价格、消耗费用等方面可比的条件下进行,要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
项目主要技术:就是指你们公司正在研发的项目的技术参数、技术流程 、详细的技术介绍 、是如何实现产品的生产的 。
技术经济指标:就是项目发展期内能产生的各种效益、比如产值、产量 、交多少税 、这个项目拨下来要以这个签指标、几年之内达到什么样的产量。
⑹ 主要常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是什么
所谓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就是借助于一系列经济指标,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之间最的最佳关系,使设计方案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有机地统一,进而作出决策。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①决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以直观判断为基础,用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使综合评价定量化,并以得分高低判断其优劣。常用的决定型评价法有评分法、图形表示法、检查表法、实数法、效用评价法等。
②经济型分析评价法。它是以经济观点评价技术方案的优劣,以经济效果最大化为准则进行选优。常用的经济型评价法有效果分析法、效益费用比率法、效益费用现值比较法、内部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等。
③不确定型分析评价法。它主要采用盈亏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方法,确定可行的技术方案。
④比较型分析评价法。它通过对实现同一目标、满足同一技术要求的各种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计算、分析比较、论证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⑤系统分析法。它是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分析与综合,找出各种可行方案,供决策者选择。分析时应考虑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⑥价值分析法。通过对产品功能成本的分析,在保证产品达到必要功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
⑦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对投资决策前进行的预先分析与估计,通过研究比较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方案,确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界限。
⑺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哪些
主要经济指标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2、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⑻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有哪些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有1、投资收益率,2、总投资收益率,3、资本金净利润率,4、投资回收期,5、财务净现值等。
5、财务净现值
技术方案动态分析指标,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是绝对指标,指标>0,说明除了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 的盈利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
6、财务内部收益率
技术方案动态分析指标,反映投资过程的受益程度。
7、基准收益率
技术方案动态分析指标(p26),是可接受的技术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本质上体现了投资者对技术方案资金时间价值的判断和对技术方案风险程度的估计,是判断技术方案在财务上是否可行和技术方案必选的重要依据。
8、借款偿还期
技术方案静态分析指标,反映技术方案借款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适用于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的技术方案
9、利息备付率
技术方案静态分析指标,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企业偿付债务利息 的能力,表示企业使用息税前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 率。一般不低于2 适用于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的技术方案
10、偿债备付率
技术方案静态分析指标,表示企业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一般不低于1.3.
11、盈亏平衡点
分析技术方案成本与收入的平衡关系,判断技术方案 对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产销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 能力。能从市场适应的角度说明技术方案风险的大小,但不能揭示产生风险的根源。
12、敏感度系数
提供了各不确定因素变动率与评价指标之间的比例,不能直接显示变化后评价指标的值,需编制敏感性分析表列示各因素变动率及相应 的评价指标值
13、敏感性分析表
根据原来的评价指标和不确定因素变动后的评价指标画出直线。直线反映了不确定因素不同变化水平时所 对应的评价指标值,斜率越大敏感度越高。不能连续的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14、临界点
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将不可行。技术方案能都接受的判据是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能否达到临界值。超过最大允许变动幅度,表面该因素即为技 术方案的敏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