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微波炉是谁发明的
美国的雷达工程师斯彭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年),美国的雷达工程师斯彭塞在做雷达实验时偶然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块融化发粘,他怀疑是自己的体温引起的,后来在连续多次的试验中才发现了微波的热效应。
利用这种热效应,1945年美国发布了利用微波的第1个专利,1947年美国的雷声公司研制成世界上第1个微波炉—雷达炉,在40年代微波炉大多用于工商业。经过人们不断改进,1955年家用微波炉才在西欧诞生,60年代开始进入家庭。
微波炉的常见误区
误区1:用微波炉烹饪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
错误。在所有食物的烹饪过程中,营养都会有所流失,尤其是维他命和抗氧化物。如果用微波炉加热带汤汁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会流失到汤汁里面。将食物汆烫过后再入菜可以尽可能保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但如果想要使用微波炉烹饪食物,要尽量减少食物中的水分。
误区2:使用微波炉增加人体患癌几率
错误。没有相关研究能证明这件事的真实性。长期使用微波炉与人体癌症没有直接联系。有些人在工作中不得不每天与微波炉打交道,他们的患癌几率也没有明显提高。
Ⅱ 微波炉是怎样发明的
微波炉最早的名称是“爆米花和热团加热器”(Popcorn and Hot Pockets Warmer),它的发明纯属偶然,源自一个武器研发项目。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宾塞(Percy LeBaron Spencer),二战爆发后,他在一家公司从事雷达技术开发。这项技术在当时听起来很像具有科幻色彩,其实只是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磁电管,可以发射高强度辐射光束。
显然,就像身边朋友给他起的外号,斯宾塞喜欢吃甜食。他或许还是个奇怪的盲目崇拜者。一天,他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一块巧克力棒粘在了短裤上。斯宾塞注意到,当他运行磁控管时,裤子上的巧克力棒融化了。一般人可能认为,是他身上的体温降巧克力融化,斯宾塞没有按照这种逻辑思维去判断这件事,相反,思维敏捷的他给出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解释:肉眼看不见的辐射光线“将其煮熟了”。
任何一个理智的人此时都会停下来,因为这些神奇的辐射光线离斯宾塞阴囊很近。事实上,在场大多数军事专家可能就梦想将这些射线应用到战场上。但是,同科学史上每一位发明家一样,斯宾塞对他的发现充满了好奇,将其作为一种新奇事物看待。他利用这种装置让鸡蛋爆裂,还去烤爆米花。
斯宾塞继续实验磁电管,最后,他用箱子将其包装起来,作为一种烹饪美食的新工具推向市场。最早上市的微波炉大约有6英尺(约合1.8米)高,重达750磅(约合340公斤),做必须用冷水冷却。在之后的岁月里,技术人员不断缩小微波炉的尺寸,今天,微波炉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Ⅲ 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1921年,美国物理学家哈尔发明了用电磁波产生热量的装置——磁控管。哈尔是一家武器公司的雇员,他的这项发明被用于武器的研制之中,就是说,只是被用来杀人。
哈尔这位武器专家的大名之所以能出现在我们这篇记载烹饪用品的小文中,要归功于另一位研究武器的专家。
1946年,美国电工专家斯潘塞在雷西恩公司供职,他的任务是装设军用雷达天线。美国人嗜好巧克力,斯潘塞的工作服口袋里也常常装有这种高热量的食品,时不时地往嘴里塞上一块,工作就更来劲了。不久,斯潘塞发现了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装在口袋里的巧克力即使在冬天也常会融化,就像被火烤过似的。
起初,斯潘塞还疑心是工作时身体发热或流汗的关系,但是有一次,他刚刚爬上雷达的塔台,掏出巧克力一看,发现那东西已在开始融化了。看看四周,没有炉子,只有雷达在发出强大的电磁波。于是,他推测电磁波具有加热食物的功能。
经过实验研究,斯潘塞证实了他的推测:雷达发生的电磁波中有着微波,微波可以穿透巧克力块,引起巧克力的分子振荡;分子的剧烈振荡产生了热,于是,巧克力融化了。
既然微波能加热巧克力,自然也能加热肉、蔬菜和其他食物。雷西恩公司对其雇员的这项发现大感兴趣,公司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研究班子,开始从事新型烹饪器的研制工作。1947年,雷西恩公司将哈尔当年的发明——磁控管用在了新型烹饪器中,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波炉,并在市场上进行试销。
从此,人类有了一种全新的烹饪方法。传统的烹饪离不开火,而微波炉里没有火;传统的烹饪方法是从食物的外部加热,等待热慢慢地传到内部,而微波炉是内外同时加热,从一开始就穿透到食物的内部!
尽管这种前所未有的炉子没有火焰,不燃烧,能使人们对讨厌的油烟说声“再见”,但它在市场上却乏人问津。原因既出乎发明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人们对微波炉的从食物内部加热的特殊方式,对食物熟了而炉壁依然发冷的特别现象深感神奇而又恐惧!就这样,被人们视如怪物的微波炉很快就从商店的柜台中消失了。
1960年,日本的夏普电器公司认为微波炉将是个赚钱的产品,便向美国购买了专利技术,将微波炉正式投入商品化生产。可微波炉时运不济,再次受到冷遇。直到1974年,屡遭失利的微波炉才时来运转,成为热销产品。因为此时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这个“怪物”已能接受了。
微波炉的兴衰不免使人联想到发明的时代性:一项发明的诞生必定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一项发明的推广使用也必定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科技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Ⅳ 微波炉首次问世是什么时候它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微坡炉是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厨房用具,那大家知道它首次问世在什么时候,发展历史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国的微波炉发展在80年代以前都处于探索阶段,在此之后,我国不断的对微波炉进行探索。终于,在1982年中国第一台微波炉在南京诞生。这就是微坡炉的发展史,微波炉比普通加热炊具更加的省电,并且加热能够更加的均匀,食物也不会出现外焦内生的情况。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微波炉。
Ⅳ 微波炉是怎样发明的简要概括
尽管用微波炉热出的饭菜并不可口,但这也很难阻挡微波炉成为现代厨房里的标准配置。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组成的,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 微波炉最早的名称是“爆米花和热团加热器”,它的发明纯属偶然,源自一个武器研发项目。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自学成才的工程师珀西·勒巴朗·斯本塞,斯本塞于1921年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城。1939年,他参加了海军,半年后因伤而退役,进入美国潜艇信号公司工作,开始接触了各类电器,后又进入专门制造电子管的雷声公司。由于工作出色,1940年,他由检验员晋升为新型电子管生产技术负责人。天才加勤奋的结果,他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发明,令许多老科学家刮目相看。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斯本塞萌生了发明微波炉的念头。1945年,他观察到微波能使周围的物体发热。有一次,他走过一个微波发射器时,身体有热感,不久他发现装在口袋内的糖果被微波溶化。还有一次,他把一袋玉米粒放在波导喇叭口前,然后观察玉米粒的变化。他发现玉米粒与放在火堆前一样。第二天,他又将一个鸡蛋放在喇叭口前,结果鸡蛋受热突然爆炸,溅了他一身。这更坚定了他的微波能使物体发热的论点。雷声公司受斯本塞实验的启发,决定与他一同研制能用微波热量烹饪的炉子。几个星期后,一台简易的炉子制成了。 斯本塞用姜饼做试验。他先把姜饼切成片,然后放在炉内烹任。在烹任时他屡次变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选择最适宜的温度。经过若干次试验,食品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房间。1947年,雷声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炉。可是这种微波炉成本太高,寿命太短,从而影响了微波炉的推广。1965年,乔治·福斯特对微波炉进行大胆改造,与斯本塞一起设计了一种耐用和价格低廉的微波炉。1967年,微波炉新闻发布会兼展销会在芝加哥举行,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此,微波炉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
Ⅵ 什么是微波技术 微波技术介绍
1、微波技术是关于微的波产生、放大、发射、接受、传输、控制、测量以及应用的技术。
2、微波技术是高温超导材料近期内可能得到重要应用的领域。近几年我国开展了多种超导微波器件的研究,制成的超导滤波器、超导天线、迟延线、振荡器、超导结型混频器等器件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如为适应航天通讯需要研制的4.5GHz的YBCO超导体圆极化微带天线,在77K温度下,匹配良好,都达到航天部超导磁窗项目要求。2010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微波技术》出版发行。该书以场路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当今微波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微波电路的相关基础知识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Ⅶ 微波炉是怎么诞生的
微波是一种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通常指300~30000兆赫兹的电磁波。微波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烹饪食品的厨房器具。微波炉最早被称为“雷达炉”,原因是微波炉的发明来自雷达装置的启迪,后来正名为微波炉。
用微波炉煮饭,当微波辐射到食品上时,食品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是由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即使在外电场不存在时也是不重合的)组成的,这种极性分子的取向将随微波场而变动。由于食品中水的极性分子的这种运动。以及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类似摩擦的现象,使水温升高,因此,食品的温度也就上升了。用微波加热的食品,因其内部也同时被加热,放整个物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也快。
微波炉的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但是这种攸关民生的科技产品,居然跟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微波炉的原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事的原因而被发明出来的。德国潜艇屡屡偷袭盟军船舰,令盟军束手无策,为了反制德国舰艇,盟军急需一种波长较短的雷达,来侦搜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因此,1940年,英国的两位发明家约翰·兰德尔和布特设计了一个叫做“磁控管”的器材部件。后来这种磁控管就被商人运用在微波炉上面,也就造成了现在我们微波炉的盛行。
微波炉的面世主要应归功于佩西·利·巴龙·斯宾塞,他1921年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城。当时,由于英德处于决战阶段,德国飞机对英伦三岛狂轰乱炸,“磁控管”无法英国国内生产,只好寻求与美国合作。1940年9月,英国科学家带着磁控管样品访问美国雷声公司时,与才华横溢的斯本塞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他努力下,英国和雷声公司共同研究制造的磁控管获得成功。
1945年的一天,斯宾塞正在做雷达起振实验的时候,上衣口袋处突然渗出暗黑色的“血迹”。同事们慌忙地对他说:“您受伤了,胸部流血了!”斯宾塞用手一摸,胸部果然湿糊糊的。他一下子紧张起来,但稍一思索后,他立刻明白了,这只不过是一场虚惊:原来是放在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
巧克力为什么会融化呢?他抓住了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难道是微波起的作用?”于是他就用微波对各种食品进行实验,发现某些波长的电磁波的确能引起食物发热。这更坚定了他的微波能使物体发热的论点。雷声公司受斯宾塞实验的启发,决定与他一同研制能用微波热量烹饪的炉子。几个星期后,一台简易的炉子制成了。斯宾塞用姜饼做试验。他先把姜饼切成片,然后放在炉内烹任。在烹任时他屡次变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选择最适宜的温度。经过若干次试验,食品的香味飘满了整个房间。
1947年,雷声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炉。可是这种微波炉成本高,寿命短,影响了微波炉的推广。1965年,乔治·福斯特对微波炉进行大胆改造,与斯宾塞一起设计了一种耐用和价格低廉的微波炉。1967年,微波炉新闻发布会兼展销会在芝加哥举行,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微波炉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由于用微波烹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诙谐地称之为“妇女的解放者”。
Ⅷ 微波炉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微波炉的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但是这种攸关民生的科技产品,居然跟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微波炉的原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事的原因而被发明出来的。德国潜艇屡屡偷袭盟军船舰,令盟军束手无策,为了反制德国舰艇,盟军急需一种波长较短的雷达,来侦搜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因此,1940年,英国的两位发明家约翰·兰德尔和布特设计了一个叫做“磁控管”的器材部件。后来这种磁控管就被商人运用在微波炉上面,也就造成了现在我们微波炉的盛行。
Ⅸ 微波武器的研发历程
最早尝试将电磁波作为武器是二战时期,在雷达发明并成功应用于实战不久就有人创造性的提出用电磁波去攻击对方飞机。到战争后期,当时的纳粹德国为对抗处于绝对优势的盟军空中力量,其科学家提出用特的大型聚焦天线将电磁波汇焦后发射出去用来击毁盟军飞机。
纳粹德国曾经对此进行过相当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由于战争进程太快,因此纳粹德国将其电磁波武器的资料通过潜艇送到日本。当时同样饱受美军战略轰炸的日本早先也曾经对此做过研究,但由于自身技术实力实在太差〔注:在二战几个主要国家中日本军事科技实力始终倒数第一)因此始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纳粹德国资料的到来当时给日本以巨大鼓舞,日本人天真的认为自己得到一种足以改变战争进程的“超级武器”。按日本人的设想,他们将制造一种直径达15米的抛光铝制圆形巨型抛物面天线(和今天被称为“大锅”的天线类似)用来将电磁波聚焦后发射出去来击毁美军飞机。但一方面由于美军全面封锁导致资源严重不足,而战争进程远远超出日本人的预想。另一方面,日本人的技术实力实在无法全面理解纳粹德国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结果直到战争结束日本也始终没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战后,纳粹德国电磁波武器的相关资料分别被美国和苏联获得,在此基础上美、苏分别开始各自电磁波武器的研制工作,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磁波武器最终发展为目前的微波武器。 美国一直在研究利用微波技术摧毁敌方的作战能力,主要进行宽频带、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窄频带、定向微波武器的研发。1987年,美国国防部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五大关键技术之一。美国的一些重要的发展计划都列入了微波发展项目。美国现已在新墨西哥州的菲力普实验室建立了高能研究和技术设备中心(HERTF),开发研究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技术。美国在研发各种频率的高功率微波源以及可投射高功率微波天线方面具有重大进展。
根据专家分析估计,实战性微波武器中所需的高功率微波源规格为:频率1GHz以上、功率大于1GW以上。美国军方已提出多项微波武器应用概念,包括信息通信战(Information Warfare,IW)、压制敌方防御(Suppression ofEnemy Air Defence,SEAD),以及自我防卫等。
美军对微波武器有不同的要求。陆军提出战术微波武器要能装在大型履带战车上,微波天线装在直立的桅杆上,以利于最佳瞄准。空军要求武器体积小,并采用专用天线。海军的舰载微波武器要求具有高功率、大天线和远的作用距离,对微波武器在重量、空间和功率等方面提出的限制条件较小。因此,海军的微波武器极有可能在未来20年内首先投入作战使用。 作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中国始终高度致力于微波武器和激光武器的研制。据国际权威军事分析组织报道,中国在以激光武器、微波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的研制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与航空和军用发动机等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不同,中国微波武器让美台害怕。
目前中国的大型激光武器和微波武器极可能已经进入实用化。而这就为将来使用微波武器来对抗以F-22为代表的美军隐形飞机以及将微波武器应用与未来统一战争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在微波武器诸多用途中,对目前中国最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是最现实的就是用来对抗以F-22为代表的美军隐形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