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d技术是谁发明的
全世界第一台3D打印机是由Charles
(Chuck)
Hull在1983年3月9日发明的。当时还没有“3D打印”这个名字,Hull将这台机器命名为“SLA-1”,对其的功能描述为快速成型,Hull发
Ⅱ 3d是什么
3D技术:是靠人两眼的视觉差产生的。
人的两眼之间一般会有8厘米左右的距离。要让人看到3D影像,就必须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使两副画面产生一定差距,也就是模拟实际人眼观看时的情况。3D的立体感觉就是如此由来的。
主要设备:单台符合DCI技术规范的2K数字放映机,支持主动立体放映的数字电影服务器,普通高增益银幕,液晶眼镜,液晶眼镜同步信号发生器。
技术原理:放映机和播放器通过提高画面刷新率,在同一台放映机上播放左或右眼画面,通过液晶眼镜的同步开关功能,让左右眼看到不同的画面,产生立体效果。
Ⅲ 想了解下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史
1860年,法国人Francois Willeme申请到了多照相机实体雕塑Photosculpture的专利。
1986年,查尔斯Charles W Hull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3D打印设备的公司,3D Systems公司。他研发了现在通用的stl文件格式。
1988年,3D Systems推出SLA设备。
1989年,Scott Crump发明FDM技术,成立Stratasys公司
1989年,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分校C.R.Dechard发明SLS技术。陶瓷、蜡、尼龙、金属
1991年,Helisys发明LOM技术。
1992年,DTM推出SLS设备。
199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Emanual Sachs发明3DP技术。
1995年,Z.Corporation推出3DP打印机。
1996年,以上的公司统一称呼:3D打印。
1998年,Optomec发明LENS技术
2003年,EOS发明DMLS技术。
2008年,RepRap发布第一款开源桌面级3D打印机,RepRap是英国巴恩大学高级讲师Adrian Bowyer于2005年开发的项目。
2008年,Objet Geometries公司推出Connex500快速成型系统,是史上第一台能够同时使用几种不同打印原料的3D打印机
2009年,Bre Pettis创立MakerBot
2010年,Organovo公司公开生物打印技术
2011年,英国研究人员开发第一台3D巧克力打印机
2012年,Stratasys与以色列的Objet合并
从时间公司排名
3D Systems、Stratasys、RepRap、Objet、MakerBot
从时间技术排名
SLA、FDM、SLS、LOM、3DP
Ⅳ 谁能告诉我3D的发展历史
一、Web3D的发展历史
网络三维技术的出现最早可追朔到VRML。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即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RML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3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WWW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VRML这个名字。
1994年10月在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WWW大会上公布了规范的VRML1.0草案。
1996年8月在新奥尔良召开的优秀3D图形技术会议-Siggraph'96上公布通过了规范的VRML2.0第一版。它在
VRML1.0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它是以SGI公司的动态境界Moving
Worlds提案为基础的。
1997年12月VRML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998年1月正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简称VRML97。VRML97只是在VRML2.0基础进行上进行了少量的修正。
VRML规范支持纹理映射、全景背景、雾、视频、音频、对象运动、和碰撞检测--一切用于建立虚拟世界的所具有的东西。
但是VRML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推广运用,不过这不是VRML的错,要知道当时14.4k
的modems是普遍的。VRML是几乎没有得到压缩的脚本代码,加上庞大的纹理贴图等数据,要在当时的互连网上传输简直是场噩梦。
1998年。VRML组织把自己改名为Web3D组织,同时制订了一个新的标准,Extensible
3D
(X3D),到了2000年春天,Web3D组织完成了VRML到X3D的转换。X3D整合正在发展的XML、JAVA、流技术等先进技术,包括了更强大、更高效的3D计算能力、渲染质量和传输速度。
在此期间,一场Web3D格式的竞争正在进行着。在去年SIGGRAPH上,展示了超过30种Web3D格式。当然,只会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能够脱颖而出最终生存下来。在本文后半部分将会对一些有实力且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市场的格式作介绍。
最近一些厂商瞄准了一个市场,就是从二维图像生成三维物体。一般都是通过拍摄一个物体的多个方向,再由特殊的软件转化为3D网格。象viewpoint、realVIZ、Immersion。
尽管出现了如此之多的解决方案,难道让我们每个人都跳上了Web3D的列车了吗?一些困难和障碍仍然存在。
首先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每种方案都使用不同的格式和方法。Flash能够在今天大行其道是因为它是唯一的,JAVA在各平台得到运用也因他是唯一的。没有标准,3D在Web上的实现过程还将继续挣扎。
另外插件的问题也是一个困绕。几乎每个厂商开发的标准都需要自己插件的支持,这些插件从几百K到几兆不等,在带宽不理想的条件下必然限制了一部分人的使用热情。
Ⅳ 3D电影的起源地是哪里
美国好莱屋,3d电影起源也是为了抓住观众的猎奇心里,因电影技术的提升还视觉系统研究的进步(感谢美国军方),电影商家抓住了这个机会制造了3d电影,并通过那个3d眼镜,主要是就是那个眼镜,让电影观众产生立体感和带入感,这项技术最早是用于美国军方对士兵的模拟军事训练,产生带入感。老美就是有钱啊。
Ⅵ 世界上的第一台3d打印机是谁、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是美国科学家查克·赫尔(Chuck Hull),在1986年开发了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
查克·赫尔(Chuck Hull),1939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3D打印技术的发明者,也是3D System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1983年,查克·赫尔发明了SLA 3D打印技术,并将它称作立体平版印刷,3D打印技术也由此正式诞生。
1984年,查克·赫尔申请美国专利。
1986年,查克·赫尔也在加州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
2014年5月,查克·赫尔进入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发明家名人堂;还获得欧洲发明家大奖提名。
(6)3d技术起源哪里扩展阅读:
人物经历
1983年,查克·赫尔在一家公司工作时突然萌生了3D打印的想法,同年,便发明了SLA(Stereolithography,液态树脂固化或光固化)3D打印技术,查克·赫尔将它称作立体平版印刷,3D打印技术也由此正式诞生。1984年,查克·赫尔申请美国专利。
1986年,查克·赫尔获得有史以来第一件结合电脑绘图、固态激光与树脂固化技术的3D打印技术之专利证书(US 4,575,330)。同年,查克·赫尔也在加州成立了业界知名的3D Systems公司,大力推动相关的业务。
2014年5月,查克·赫尔进入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发明家名人堂。同月,查克·赫尔获得欧洲发明家奖提名。
人物评价:查克·赫尔被称为3D打印技术之父。
Ⅶ 3d技术是谁发明的
1947年,匈牙利人丹尼斯 盖博 (Dennis Gabor)在研究电子显微镜的过程中,提出了全息摄影术(Holography)这样一种全新的成像概念。全息术的成像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以条文形式记录物体发射的特定光波,并在特殊条件下使其重现,形成逼真的三维图像,这幅图像记录了物体的振幅、相位、亮度、外形分布等信息,所以称之为全息术,意为包含了全部信息。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全息图像的成像质量很差,只是采用水银灯记录全息信息,但由于水银灯的性能太差,无法分离同轴全息衍射波,因此大量的科学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却没有使这一技术有很大进展。
由于全息摄影术的发明,丹尼斯 盖博在 1971 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1962 年,美国人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术的基础上,将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应用在全息术上,发明了离轴全息技术,带动全息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技术采用离轴光记录全息图像,然后利用离轴再现光得到三个空间相互分离的衍射分量,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所需的图像,有效克服了全息图成像质量差的问题。
1969年,本顿发明了彩虹全息术,能在白炽灯光下观察到明亮的立体成像。其基本特征是,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个一定宽度的狭缝,限制再现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据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牺牲垂直方向物体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体信息,从而降低对光源的要求。彩虹全息术的发明,带动全息术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传统全息技术采用卤化银等材料制成感光胶片,完成全息图像信。
定影等后期处理,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繁息的记录,由于需要进行显影、琐。而现代的全息技术材质采用新型光敏介质,如光导热塑料、光折变晶体、光致聚合物等,不仅可以省去传统技术中的后期处理步骤,而且信息的容量和衍射率都比传统材料较高。
然而,采用感光胶片或新型光敏介质,都需要通过光波衍射重现记录的波前信息,肉眼直接观察再现结果,这样难以定量分析图像的精确度,无法形成精确的全息影像。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古德曼和劳伦斯等人提出了新的全息概念———数字全息技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时代。到了 90 年代,随着高分辨率CCD的出现,人们开始用 CCD 等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质记录全息图,并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现影像,使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真正实现了数字化。
Ⅷ 3d技术什么时候出来的
大概有5.6年的时间了吧
Ⅸ 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哪部
中国第一部3D电影是《定军山》,在1905年,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连电影都没看过,更不用说3D电影了,所以其实3D电影并不普及。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905,适逢谭鑫培60寿辰。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获得了拍摄中国人自己的电影的灵感。这一年,离狄克逊发明电影放映机过了16年,离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火车到站》过了10年。
《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汉中,并派大将夏侯渊、张郃等留守,驻兵定军山和天荡山各隘口。刘备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将进兵汉中,老将黄忠打败了驻守天荡山的张郃后,又奋勇取定军山,经法正指点,夺得定军山以西的挡箭牌山的山头,踞高临下,直取夏侯渊,夏措手不及,被黄忠腰斩,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中国3D电影什么时候开始的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