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的大豆、花生和玉米的主产中心分别在哪个省
中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东北省(区) 内蒙古 、黑龙江、吉林 、辽宁 、河北
华北 山东 、河南 、安徽
华东 江苏 、浙江
华南 广东 、广西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产省、区。 黄淮、东南沿海、长江流域是相对集中的花生三大主产区,花生单产水平较高的省份依次是山东、江苏、湖北、河南等省。
Ⅱ 中国的玉米,大豆生产基地
东北和华北是我国两大玉米生产基地。其中又数东北为大。
黑龙江省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但在华北也有一些。
Ⅲ 玉米深加工都可以加工什么产品,关于玉米的加工项目有哪些
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复合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末,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功能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
(2)变性淀粉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 如: 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 ,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
(3)玉米淀粉糖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统称淀粉糖。淀粉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500多年的《齐民要术》中就提到糖,而且详细地描述了用大米制糖方法。
(4)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5)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乙醇不仅是优良的燃料,它还是优良的燃油品改善剂。其优良特性表现为:乙醇是燃油的增氧剂,使汽油增加内氧,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乙醇还可以经济有效的降低芳烃、烯烃含量,即降低炼油厂的改造费用,达到新汽油标准。
关于玉米的加工项目:
(1)特制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脂肪氧化作用产生不良味道。经加工而成的特制玉米粉 ,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质,粒度较细。适于与小麦面粉掺和作各种面食。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添加 制成的食品营养价值高,是儿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来兴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的特点,不仅 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种快餐食品,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制作其他食品,还可采用不同佐料制成各种风 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汤冲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加工产品包括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三种。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质含量与稻米接近而低于大麦、淀粉含量与稻米接近而高于大麦,故为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
(3)玉米大豆加工技术在哪里扩展阅读:
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玉米经济系统。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 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径,使其变成一个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价值。
Ⅳ 大豆玉米的套作技术
答:
吉单159是可以在四川种的,但东北离你们那里较远,盲目引种可能会影响产量,而且抗病虫能力也可能会下降,所以建议您慎重在挑选品种时慎重考虑。
玉米与大豆的套作,理论上是可以的。玉米大豆套作荫蔽对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会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玉米株型不同会造成大豆生长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差异 ,从而影响了大豆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玉米紧凑的株型能够减轻对大豆前期生长的荫蔽伤害 ,并为玉米收获后进行光合补偿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 ,保证较高的产量。虽然良好的田间配置能降低弱光对大豆生长的伤害,但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大豆的耐弱光性,植株倒伏现象不可避免,其产量无法与净作大豆相比。因此,如果确实想这样种植,筛选优良的耐荫大豆品种或使用生长调节剂改善其植株形态对提高玉米大豆模式下的大豆产量可能有实质性突破。
不过,考虑其实际操作性,我们不建议您这样套作。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Ⅳ 大豆加工利用有哪些途径
丝片类、干类、熏制类、油炸类、炸卤类、炸卤炒类、豆腐类、面筋类等传统大豆加工制品。大豆蛋白饮料、大豆蛋白仿肉制品、起泡性植物蛋白粉等新型大豆加工制品。
(一)传统大豆加工制品
传统大豆加工制品的品种很多,综合可归为以下几类产品:1、丝片类,2、干类,3、熏制类,4、油炸类,5、炸卤类,6、炸卤炒类,7、豆腐类,8、面筋类等。
1、丝片类:具有代表性的成品有豆丝、豆片等。
豆腐片可以再加工生产出许多种衍生产品,如素鸡、辣鸡片、熏鸡、元鸡等。如辣鸡片是将精选后的豆片经过抄白→卷制→煮活→打包→切制→调味→回凉→辣鸡片
2、干类: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白干、菜干、五香干、模型干、茶干、苏州干等。
生产工艺:豆浆经凝固后,破脑→上活→压榨→切块→白干→卤制,既可制成各种干类。
以五香干为例:用0.5cm的板干,切成4×4cm的方块,调味是采用50%的酱油对入50%的五香盐水,盐水浓度5%,煮30分钟后捞出,凉至表面水分微干,即可。
3、熏制类:它是干类和片类成品经成型为半成品后,经过抄白再放入熏炉内熏制,然后调味而成。抄白的目的是溶解一部分表面蛋白,使熏制出的成品表面有光泽。
以五香熏干为例:将厚度为2.5cm的板干切成2.5×5cm的长方块,抄白→回凉→熏制→调味→成品
一般用3%~5%的五香盐水,渥煮30分钟;干类生产应注意渥煮,有些干类为什么要渥煮,如果开锅煮,有些干类产品就会煮烂,或者影响其质量。
4、油炸类:主要产品有豆泡、炸豆腐、炸素虾等。
生产工艺特点为,在豆浆点浆前加入1/3~1/5的冷水;油炸类产品生产的各方面要求比干类要高,对于原料、点浆的老嫩、加水量的要求都比较更为严格。
炸素虾生产工艺:烧熟的豆浆→加冷水→点浆→破脑→上活→压榨→切块→油炸→调味→油炸→成品
5、炸卤类:炸卤类的产品由于各地风味不同,品种也是各式各样,主要是炸后再经调味,如卤花干、元鸡、素鸡腿、素肉、啤酒豆腐等。
6、炸卤炒类:产品经过炸、卤制后再炒制而成。目前软包装、罐装产品的主要品种。炸卤炒产品主要有辣干、甜干、干尖、卤制干、麻辣豆腐等。
辣干生产工艺:将板干切成5×1×1cm的调,然后用120℃~140℃的热油炸至外皮微焦,捞出控油待用,将锅内按1:1的比例放入酱油、五香盐水,将锅烧开放入辣干坯,将其煮透控汤代用,将炒锅内放入适量油,油热后放入辣椒粉,炒至变色(不要过火变黑)放入控完汤的坯子翻炒,放入糖及其他调味料,翻炒均匀除锅即成。
7、豆腐类:豆腐大致可分为三种,即北豆腐用盐卤作为凝固剂,南豆腐用石膏作凝固剂,内酯豆腐以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近年来,在制作方法上也有了一些变化,使用混合凝固剂的产品逐渐增多,如盐卤+石膏、石膏+内酯等。生产豆腐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与凝固剂的使用,在有些地区凝固剂的用量比一般值高出一倍还多。
得州豆腐:提起豆腐,人们大都熟悉的是南北豆腐、以及内酯豆腐。得州豆腐即得克萨斯生产的豆腐,它是世界上销售地域最广的豆腐,在北美洲各超市都能见到其身影。其货架期可长达45天,保鲜时间长为其他豆腐所望尘莫及。它口感润滑而细腻,北美各餐馆都用它来做汤,因而又有高级汤用豆腐的美誉。得州豆腐也分为硬、中、软三种,大多数人喜欢中硬度的,它既能做汤又可炒菜用,深受北美地区人民的欢迎。
其配料中需要加入少量的果胶,生产工艺为:
大豆浸泡→磨浆→煮浆→过滤→调配→烧浆→凝固→成型→包装→灭菌→成品
8、面筋类:产品主要是炸面筋、水面筋,在加工的面筋产品有油浸面筋、香茹面筋等。
(二)新型大豆加工制品
作为素食人群,补充蛋白质的最好来源就是大豆蛋白质;近年来新型大豆蛋白食品的开发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
1、大豆蛋白饮料:
(1)酸豆乳饮料
是以豆粕为原料,经过磨制→适度酶解→加热杀菌→调整pH值→调味→灭菌→灌装→成品
添加有机酸调整到适当的pH值,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最后的灭菌环节掌握好工艺条件,就可以不用添加防腐剂。
(2)果汁豆乳饮料
其生产原理与酸豆乳饮料相同,但可以不经过酶解。由于水果中的有机酸成分各不相同,后期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3)脱脂大豆清凉饮料
脱脂大豆清凉饮料是以豆粕为原料加工制造的。其生产关键是有效去除饮料中的豆腥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在较大的幅度内进行调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加以精制,并用树脂柱进行脱色。后期调味是本产品加工的关键工序。
(4)豆乳饮料
以豆粕为原料,经加热使豆粕中所含的大豆蛋白适度变性,用有机酸调整pH值,经酸性蛋白酶作用使蛋白水解,将水解后得到的蛋白降解产物经过离心分离、过滤,再经过风味蛋白酶的进一步分解所得到的富含多肽与氨基酸的大豆蛋白水解液。后期经过风味调整、灭菌等工序制得成品。
(5)豆乳乳酸饮料
是豆乳经过发酵得到的乳酸饮料。该乳酸饮料的特点是,具有酸奶酪的风味,同时还含有低酒精发酵产生的碳酸气体,其风味较为独特。根据对产品的不同需求,可以适当增稠调整凝固程度。
生产工艺:5~7波美的豆乳→添加适量奶粉→加热灭菌→接入发酵菌种→培养10~12小时→无菌灌装→成品
2、大豆仿肉制品
(1)风味蛋白肉:
以大豆分离(或浓缩)蛋白为主要原料,配合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原料、肉类风味剂,经科学加工而成的风味植物蛋白肉制品。通过改变原料配比和变换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可以制得不同口味的素食仿肉制品。
(2)植物蛋白素肠
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植物蛋白素肠,无论从口感还是风味上都可以和肉肠相似,而在营养方面则更高于一般的肉肠。由于大豆蛋白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所以加工后的调味技术显得格外重要。
(3)素肉松
以脱脂大豆蛋白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挤压膨化得到疏松状蛋白制品,然后添加多种调味料,经过进一步加工而制得。产品口感与肉松几乎毫无差异。
3、食品添加剂
起泡性植物蛋白粉
大豆蛋白经酶处理,加水分解时,分子量变小,即使加水加热也不会形成凝胶,而起泡性增强,可是,进一步水解,则分子量变小,起泡性消失,最后形成氨基酸。
制造工艺:
将豆粕放在水中浸渍,溶出蛋白质,去掉豆渣得到豆乳,将豆乳pH值调整到4.2~4.5,使蛋白质等电点沉淀,在除去乳桨的凝乳中加酸,将pH值调整到1.5,使之溶解,通过蛋白分解酶等蛋白酶的作用后,加水分解,中和后加热,使酶钝化,最后喷雾干燥,得到起泡性粉沫状植物性蛋白。工艺概略如下:
豆粕→豆乳→酸沉大豆蛋白→蛋白酶水解→酶钝化→干燥→粉碎→成品
部分加水分解(酶处理)的植物性蛋白粉与普通的蛋白粉不同。无论在酸性溶液中还是在碱性溶液中都能溶解,既使在热桨状态下也不会凝固。这种大豆蛋白粉不具有植物蛋白粉所特有的凝胶性。根据这一发现,起泡性大豆蛋白粉可用于新的领域,如与卵白蛋白或全卵合用,作为起泡速度、体积和稳定性的改良剂,用于糕点、糖果和冰激淋等食品的加工等方面。还可用作冷冻烹调食品的油炸用粉等。
(三)制约豆制品发展的主要问题
制约豆制品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豆制品的货架期短,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豆制品生产厂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在国外建厂生产豆制品,当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豆制品货架期太短。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相应保质期,从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厂房条件、所用添加剂、生产操作管理等诸方面同时进行改进。如:设备要求必须采用具有一定标准的不锈钢材质,所用添加剂必须达到企业规定的卫生标准,厂房必须密封并配有排送风和空调设备等。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为了促进大豆的生产与利用,在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资助下,开发试制了一系列新的大豆加工产品。本文仅举数例,供有关部门参考。
1、用大豆粉制造聚氨酯聚氨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绝缘材料,小到运动鞋、保龄球,大到汽车及飞机零部件、建筑材料均可用到聚氨酯。目前,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已试验成功用豆粉制造坚实耐用、质优价廉的聚氨酯泡沫材料。这种用豆粉制成的聚氨酯泡沫绝缘材料含有大豆成份7%~10%。
2、用豆油制作润滑油由美国大豆基金会(USB)新产品开发部赞助的用豆油制成的若干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将于1~2年内面市。目前正在研究解决的问题还有:①研究能在水溶液中进行生物降解,以利保护水源,更适应欧洲市场的需要;②研制用豆油制作四轮驱动车发动机的机轴箱润滑油;③研制可用于割草机等两轮驱动发动机,并在使用过程中滴落在地面或水面的润滑油得以降解。上述各项研究均已获得很大进展。用豆油制作的机轴箱润滑油和水溶性润滑油2~3年内即可上市。
3、研制用大豆制作的新型油漆涂料美国大豆基金会(USB)出资赞助东密执安大学及密苏里一若拉大学等机构,与油漆厂商合作研究开发用豆油及原有设备,生产持久耐用的金属、木材两用水溶性涂料。这一产品应对热塑性塑料、聚乙烯及其它产品有竟争力。东密执安大学负责研究开发能与乳胶竞争、持续期为两年的豆油涂料;密苏里一若拉大学的科学家则负责开发无有害气味的豆油涂料,以及用微波生产大豆涂料。
4、用大豆皮净化污水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开发了用大豆皮将废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新技术。其工艺原理是:将大豆皮转化为非碳化的金属吸收剂,或转化为活性金属碳。他们发现,用次氯酸钠(家用漂白剂)之类的氧化剂处理豆皮,即可得到金属吸收剂。豆皮对金属的亲和力还能除掉水中的镁和钙,将水软化。这一新产品将在今后两年内问世。
5、用豆油制作军用烟雾剂美国密苏里大学与美国国防部共同开发食用豆油制作军用车、船及军队的掩护用烟雾剂,代替过去使用的石油制剂,这样即可保护环境,又取材方便,减少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并可为国内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价格上又有竞争力。
6、从大豆提取有益心脏健康的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是从若干种植物油中提取的,而豆油是提取维生素E的最佳原料油。西方国家最近掀起的这一“维生素E热”,使美国生产维生素E的最大厂家伊利诺斯州的ADM公司,将其生产能力扩大了50%,开足马力生产这一产品。
7、研制可防癌的大豆食品伊利诺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提高大豆食品的抗癌能力的研究。他们已从一种大豆副产品中鉴定出一种具有保护哺乳动物细胞免遭致癌因子侵害能力的物质。这项研究成果将为美国的大豆产品开发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并扩大对大豆产品的需求。不久的将来,即可生产具有药用价值的某种类型的大豆。
8、用豆油制作聚氯乙烯美国巴特勒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赞助下,正在研制用豆油制作聚氯乙烯管。巴特勒公司的研究目标就是对豆油的分子结构进行化学改造,克服其脆弱性,使增塑工艺中的豆油用量增至25%。这项分子结构改造工作是用计算机分子模型来调控的。
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3、配套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还需要掌握的配套技术包括:苗前封闭除草、烯效唑干拌种、调肥控旺、控旺长、防病控虫等。
Ⅶ 我们这里有大量秸秆,玉米,大豆,怎么深加工,利润,和销路
玉米秸秆用处多
每到秋冬季,农村大量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积腐烂
,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也给农作物病
虫害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因此,笔者建议农民充分利
用玉米秸秆。
发展养牛业。玉米秸秆含有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可作养牛业氨化饲料的原料。
栽培食用菌。玉米秸秆可用来栽培食用菌。将菌种
植入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可繁育出优质食用菌。
作工业原料。玉米秸秆属纤维类植物,也可用于造
纸、板材加工等工业原料。
制作沼气。玉米秸秆为碳水有机物,经过封密沤制
,可生产沼气充当燃料,缓解目前农村电力、燃料紧张
的局面,节约开支。
作土壤肥料。即用作沤制农家肥的原料,可引进切
秆粉碎机和与之配套的深耕农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翻
耕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地力。
“桔秆焚烧”和燃煤烟气造成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了寻求根本的解
决途径,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利用玉米
桔秆等生物质资源研制热解油和混合有机钙盐脱硫脱硝剂”技术研究课题。日前,该成
果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具有领先水平。
据了解,目前的大气环境污染,除秸秆焚烧造成的烟雾污染外,主要是煤烟型污
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是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根源。
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可是尚无一种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能够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另外,若想取得同时脱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的效果,必须在低钙条件下,可有机钙的高生产成本却无法为市场所接受。因而利用含
有有机质的各种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枝叶、锯末、污泥、造纸黑液等高浓度有机废
液,通过热裂解工艺制备热解油,再合成能够处理煤炭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的
有机钙产品的工艺便应运而生。它具有“以废治污”、“以污治污”、价格低廉、原料
易得的优点,是工农业结合治污的新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技术将玉米秸秆处理以后得到了中热值煤气、热解油和生炭,没有任何废物。其
中煤气的值与城市煤气相当;热解油可脱硫脱硝剂,实现废物资源化;物炭可用作绿色
肥料、脱水剂、释剂。它具有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的可行性;可大量消耗玉米秸秆从根本
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而具有农村建得起,农民用得起,易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市场竞争
势。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兼用农产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作为食品,大豆是一种优质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资源,它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类食品。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35%-45%,比禾谷类作高6-7倍。氨基酸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种人体所必要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张、豆瓣酱、豆腐乳、酱油、豆豉等,食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东亚国家的传统副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极力主要发展大豆食品,以解决目前发展中国家蛋白质资源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美、日等国家竞相利用脱脂大豆制作食用脱脂豆粉,提取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用以制造人造肉、点心、饼干等高蛋白食品,以预防由于食肉过多而引起的心脏病或肥胖症。
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每1吨大豆可以制出大约0.2吨的豆油和0.8吨的豆粕。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主要食用植物油。作为大豆榨油的副产品,豆粕主要用于补充喂养家禽、猪、牛等的蛋白质,少部分用于酿造及医药工业。
Ⅷ 玉米和大豆怎么种 种大豆的技术措施
1、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环境因子要求
冬春季光、热、水资源充足,温度和日照能满足玉米、大豆生长发育需求,具备良好灌溉条件,土壤肥沃,质地轻,适宜发展冬季作物的地区。
2、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结构模式
(1)复合播幅18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50cm,每667平方米株数4940株;在大行间内间种两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株距6~7cm),玉米与大豆行间距60cm,每667平方米株数1.1万株。
(2)复合播幅21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80cm,每667平方米株数4240株;在大行内间种3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每667平方米株数1.6万株。
(3)复合播幅24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210cm,每667平方米株数3700株;在大行间内间种4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每667平方米株数2.2万株。根据德宏州农科所对冬玉米间种大豆以上三种结构模式比较分析,每667平方米产量以复合播幅180cm较高,每667平方米玉米产420.8kg,大豆68.7kg,复合产量489.5kg;产值以复合播幅210cm较高,每667平方米复合产值800.5元,净产值627.5元;投入产出比以复合播幅240cm较高,净产值626.3元,物化投入161元,投入产出比13.84。应根据作物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及市场需求确定种植结构模式。
3、冬玉米间种大豆的技术措施
(1)选用良种。优良的品种是增产的内因。玉米选用掖单2号、中单2号等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大豆选用适应立体多熟种植、抗病高产的中品661。
(2)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早晚与产量密切相关。根据冬玉米、冬大豆的生育情况,在确保开花不受低温冷害影响确定播种时期。在德宏州坝区冬玉米、冬大豆适宜的开花期是3月下旬,相应的播种期为11月25日至12月20日,播种过早,开花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播种过晚,收获期间雨量多,难于收获,且影响后作水稻栽插。播种前精选种子,并把好播种质量关,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3)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基肥是保障玉米、大豆苗期及开花前对营养的需求,能早出苗,长壮苗。基肥的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施,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000kg,玉米施三元复合肥25~30kg,大豆施三元复合肥10~15kg;追肥,玉米4~5叶期(定苗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9~10叶期施尿素15~20kg,大豆初花期施尿素3~5kg。
(4)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工作重点是中耕除草、施肥、灌水,防治病、虫、鼠害。冬玉米中耕除草在9~10叶期,冬大豆中耕除草在5~6叶期,开花期灌水是冬玉米间种大豆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就德宏州而言,3月中、下旬降雨量偏少,通过灌水保证冬玉米、冬大豆开花期的需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冬玉米间种大豆种植模式,使高秆须根系的玉米与矮秆直根系的大豆合理组配,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加了绿色层,充分利用了光、温、时、空,提高了土地、光能利用率。由于两种作物吸收养分种类有差异,具有营养差异效应,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两种作物的高矮合理搭配,具有边行优势补偿效应,能体现复合群休的互补关系,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Ⅸ 玉米深加工有哪些项目
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复合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末,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功能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
玉米深加工原料
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玉米经济系统。
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 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径,使其变成一个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