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薪级工资 级别工资 职务工资 岗位工资的区别
事业单位各岗位等级如何对应起点薪级
各岗位等级对应的起点薪级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两部分,薪级工资主要体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不同岗位所对应的起点薪级不同,了解薪级工资与岗位工资之间的关系,就对同岗不同酬,低岗酬高的一系列问题有所认识。
1、管理岗
管理岗分为十个等级,设置65个薪级,每一岗位等级都有其起点薪级,对应着不同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具体:
一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46级;二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39级;三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31级;四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26级;五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21级;六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17级;七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12级;八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8级;九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4级;十级管理岗位起点薪级1级。
2、专业技术岗
专业技术岗分为十三个岗位等级,设置65个薪级,每一岗位等级都有其起点薪级,具体:
一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39级;二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25级;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16级;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9级;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5级;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起点薪级:1级。
三、工勤岗
工勤技能岗分为技术工人岗和普通工人岗,技术工人岗分为五个岗位等级,普通工人岗位不分等级,不同的岗位等级对应的起点薪级不同,具体:
一级技术工岗位起点薪级:26级;二级技术工岗位起点薪级:20级;三级技术工岗位起点薪级:14级;四级技术工岗位起点薪级:8级;五级技术工岗位起点薪级:2级。
普通工岗位的起点薪级为1级。
如由低岗位等级聘任到高岗位等级的,薪级未达到高岗位等级起点薪级的,直接按照高岗位等级起点薪级确定薪级,但次年不再晋升薪级。
2. 事业单位十二级工资具体情况是什么
各管理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46级,二级岗位39级,三级岗位31级,四级岗位26级,五级岗位21级,六级岗位17级,七级岗位12级,八级岗位8级,九级岗位4级,十级岗位1级。
工资标准表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
离退休人员每月增加离退休费的标准:
从《关于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看到离退休人员每月增加离退休费的标准,以离休人员为例:行政管理人员,省部级正职及以上1400元,省部级副职1140元,厅局级正职900元,厅局级副职730元。
县处级正职570元,县处级副职480元,乡科级及以下400元;专业技术人员,教授及相当职务820元,副教授及相当职务540元,讲师(含相当职务)及以下职务400元。不过,相应级别退休人员增加的额度标准分别低于离休人员。
3. 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是多少
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是多少?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方案,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属于工勤岗位,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补贴、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由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组成。津补贴一般包括通讯补贴、物业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取暖补贴、提租补贴、高温补贴、教护补贴等,不同地区津补贴并不相同。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组成。
相对于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来说,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并不高。所以很多技术工人都想通过转岗来提高自己的待遇,有的技术工人转岗到管理岗,有的技术工人转岗到专业技术岗,但是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转岗成功率非常低。
4.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中岗位工资十一级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中岗位工资十一级等级工资的意思。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分两个档次就是12级和11级。
事业单位工资等级:
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6,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690,十级550。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830,二级690,三级615,四级575,五级545。普通工540。 事业单位新旧岗位工资对照。
参公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与行政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来说,二者编制管理不同,但是实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务员制度。原则上,我国公共部门根据不同的编制类型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编制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然而,参公事业单位就是我国编制管理和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例外,也就是说,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编制仍然在事业编制序列,然而却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审批办法》第6条规定,实行参照管理的单位,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对人员进行登记、确定职务与级别、套改工资,并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规的规定,对单位内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参照管理的单位不实行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另外,虽然参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实行公务员制度,但是一般来说,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公务员”,而参公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参公人员”。
5. 十三级专技和十级专技岗岗位工资是多少
摘要 十一级的绩效工资比十二级每个月多50-80元,各地有所不同。每升一个级别就会高出50多元钱。 事业单位工资等级 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6,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690,十级550。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830,二级690,三级615,四级575,五级545。普通工540。
6. 事业专业技术岗位级别工资标准
法律分析: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以及构成,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政策与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水平,需要与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国家需要创建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人员利得财富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7. 岗位工资等级如何划分
一、事业单位岗位等级: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二、事业单位的薪级
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其中岗位工资是由职称或职级决定的,而薪级工资是由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和工作时间决定的。
可计算工龄的在校时间是指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从入学的那一年起计算工龄。比如学历是本科,工龄就从本科入学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时间计算。再者,晋升岗位的时间也决定了薪级工资的档次,假如晋升职称的时间比别人要晚的话,工资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工资不一样,一是要看学历和入学时间,二是看晋升职称的时间。
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薪级工资标准由相应的“薪级”确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对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而“薪级”需要由“不同级别的岗位上的具体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两个信息确定。
8. 事业单位岗位工资级别十一级和十二级有什么区别
十一级的绩效工资比十二级每个月多50-80元,各地有所不同。每升一个级别就会高出50多元钱。
事业单位工资等级:
管理岗位(岗位工资):一级2750,二级2130,三级1640,四级1305,五级1046,六级850,七级720,八级640,九级690,十级550。
专业技术岗位:一级2800,二级1900,三级1630,四级1420,五级1180,六级1040,七级930,八级780,九级730,十级680,十一级620,十二级590,十三级550。其中一到四级是正高,五到七级是副高,八到十级是中级,十一级到十三级是初级。
工勤技能岗位:技术工一级830,二级690,三级615,四级575,五级545。普通工540。 事业单位新旧岗位工资对照。
(8)技术管理岗1级多少钱一个月扩展阅读:
全额拨款: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稳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业单位,即人员费用、公用费用都要由国家财政提供。采用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收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事业单位的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差额拨款: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非固定部分为4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差额拨款单位要根据经费自主程度,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财政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过渡。
自收自支:
自主事业单位又称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不断膨胀的趋势。
参考资料:事业单位-网络
9. 事业单位管理岗和技术岗比,薪资待遇差别在哪
事业单位管理岗和技术岗的工资待遇需要按级别来比较。
一,普通管理岗和初级技术岗的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差距不大。
二,中级技术岗的工资待遇相当于管理岗的副科级别待遇,比管理岗副科级别的待遇略高。
三,高级技术岗的薪资待遇相当于副处级管理岗,比管理岗副处级别的工资待遇略高。
总结,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岗和技术岗是走的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你偏向技术型,比较喜欢学习,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那么建议你选择技术岗考取中级和高级职称,来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如果你是属于善于人际交往,协调沟通的能力强。那么建议您选择管理岗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级别,从而来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
另外,同级别的事业编和公务员相比,公务员的待遇略高于事业编。那么有机会的话,建议您
还是考取公务员编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