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羊肚菌种植的技术
种植条件:羊肚菌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合在中性或微碱土壤种植。 配制基质:用玉米芯、秸秆、腐殖土、木屑等配制发酵。 接种菌丝:基质消毒后接入菌丝,放在22-25度的环境培育。 培育子实体:菌丝脱袋覆盖腐熟土。
1、种植条件
羊肚菌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高,只能在中性或微碱土壤种植,最好在使用肥沃的黑土,适合在春秋两季种植,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环境湿度控制70%,并且既不能完全无光,也不能光照过强。
2、配制基质
羊肚菌栽培前需要调配基质,通常会用到玉米芯、秸秆、腐殖土、木屑等材料,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加入磷肥、石膏以及适量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堆积发酵20天并装入密封塑料袋中。
3、接种菌丝
将装好的羊肚菌基质放在100度的高温环境中消毒杀菌,等待8-10小时后打开塑料袋,采用两头接种的方式接入菌丝,接种后再次密封,放在22-25度环境中培育,等待30天菌丝就能长满塑料袋。
4、培育子实体
培育好的羊肚菌菌丝脱出脱袋,放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覆盖5厘米腐熟土壤,每一排放置40个菌棒,喷洒清水后再次覆土5厘米,表面盖上干燥的树叶,等待一个月就能长出子实体。
㈡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羊肚菌运用最为广泛的种植方法就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防涝和保湿,雨水可以沿着地膜,流到沟中,即便是很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不会损害到畦面上的菌丝。另外可以避免强光影响,利于土壤保温,对于羊肚菌的生长十分有利。
羊肚菌需要种植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另外还要注意温湿度,羊肚菌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湿度在70%左右。羊肚菌发育是不需要有任何光线的,强光可能会影响到菌丝的正常生产,因此还需要为其提供弱光环境。
羊肚菌可以和杂草共生,日常可以不做锄草工作,原因是第一锄草难度较大,容易伤害到土里的菌丝,影响其生长。第二因为杂草可以为子实体的生长起到遮阴的作用,松土和锄草一样可能会破坏羊肚菌的菌丝,影响出菇。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羊肚菌
㈢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羊肚菌的种植技术:
1、种植前需要先要先调制好适合的栽培料,通常是以秸秆、木屑、麸皮为主的,也可以加一些磷肥、腐殖土等配料进行调制。
2、调制好栽培料之后要加水进行搅拌,发酵20天左右装进塑料袋中,接着放到高温下进行灭菌。接下来就能接种菌丝了,采用的两头接种法,在接种后放到培养室中一个月的时间,等它长满袋之后进行栽培。
3、给它搭建好适合的生长环境,消毒后铺一层薄膜,再盖上一层土壤并压平,将菌棒的塑料袋去除,平整的放在床面上。最后,给它喷洒一些水并覆上土,一个月左右子实体就长出来啦。
羊肚菌的栽培技术:
1、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6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2-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 腐殖*,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一次即可覆*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一般一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一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 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2、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阴或半阴半阳、*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一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 匀,在底层铺一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 大小菌块,均匀撒 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覆盖。再在其上铺第二层料,厚仍为4-5cm,压平后 再以同法播种。
播完后用疏松腐殖*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一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 。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一些树枝。栽后管理编辑本段 因羊肚菌是一类喜湿的菌类,在它整个生长期保持湿度是很重要的。
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 是早春,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实体生 长良好。如果在生长期,尤其早春遇干旱,适时浇水保湿是必要的。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 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
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故在这时候要创造菌核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在早春 对羊肚菌保持一定温及适宜的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的关键。
㈣ 羊肚菌的人工种植技术是什么
如下:
第一步:我们需要需要选择羊肚菌种植的土地,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靠近水源,排水良好,附近没有污染源的田地,通常农作物生长比较良好的田地都适合种植羊肚菌。
第二步:种植羊肚菌需要搭建遮阳棚,可以根据种植规模实际情况搭建遮阳棚。一般使用直径2-2.5㎝的轻钢管搭建人字形拱棚,一个拱棚与地面面积400-800平方米为宜。
棚宽6-8米,中间高2.5米两边高1.5米,长60到90米,用遮阳网覆盖拱棚,沿棚顶层两侧加固横管走向,安装耐高压水管和雾化喷头,便于水分管理。喷头数量根据水压种植面积。确定安装密度。
第三步:将田地杂草杂物清理干净,翻耕前每亩撒50-75千克生石灰,以杀灭土壤中杂菌害虫和虫卵。若是地表长时间未耕作需要增加生石灰用量。
可调控到75-100千克左右。然后进行深耕土地。耕作深度保持在20-30厘米比较好。按照行距0.8-3.5米进行开沟,沟宽保持在0.2-0.3米,沟深0.2-0.25米,以便排水,人员行走管理方便。
第四步:菌种选择,一般我们要到正规单位购买菌种,由于购买回来的菌种是瓶装的,我们需要把菌种播撒在培养料上。
在播撒菌种之前用竹片把菌种钩出来放在塑料盆里搅拌均匀。好的菌种一般瓶壁上有少量黄色异核菌核,菌丝分布比较均匀,菌丝为淡黄色。
第五步:羊肚菌播种时间一般是每年10月到12月,菌丝在3摄氏度到25摄氏度都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到18摄氏度。低于3摄氏度或高于25摄氏度菌丝停止生长或菌丝死亡。
将预湿好的菌种,按照每亩干重150千克播撒于整理好的地块上,然后用钉耙对地块进行抖土,10-15CM使菌种和土壤均匀混合,确保菌种被土覆盖。播种完按照行宽,将黑色农用厚地膜或者草帘子覆盖在地块上,确保保温,保湿,通气。
㈤ 羊肚菌的种植方法栽培技术
1、种植条件:种植羊肚菌时要将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维持在70%,并提供弱光环境。2、配制养料:使用木屑、面筋、磷肥、石膏和腐殖质配制养料,并利用高温灭菌。3、接种培育:将羊肚菌的菌丝接种在袋装养料的两端,然后放入25度的环境中。
1、种植条件
灭菌完成后,可以向袋装养料的两端接种羊肚菌的菌丝,然后将接种完成的培养料放在25度的环境中,定期喷洒水雾,等待菌丝长满菌袋后,放入大棚或温室中,维持湿度和温度不变,一个月后子实体就会长出。
㈥ 羊肚菌种植技术
羊肚菌对于种植环境内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议使用肥沃疏松的偏碱性黑土栽植。生长环境内的温度在20℃为好,湿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响羊肚菌生长,并且随长随采,及时收成。
作为菌落实体生长的植物,有的单生有的同生,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所以要随长随采,及时采收。一来保证新鲜,二来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长的子实体被未及时收成的菌落影响。
㈦ 羊肚菌种植技术
羊肚菌对于种植环境内的土壤要求非常高,建议使用肥沃疏松的偏碱性黑土栽植。生长环境内的温度在20℃为好,湿度在70%左右。避免翻耕翻土影响羊肚菌生长,并且随长随采,及时收成。
作为菌落实体生长的植物,有的单生有的同生,整个生长过程有不规则的延续性,所以要随长随采,及时采收。一来保证新鲜,二来避免羊肚菌正在生长的子实体被未及时收成的菌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