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铜文明指什么商周青铜艺术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青铜文明是在河流流域文明兴起后,经过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后,通过粗浅冶炼得到铜器的第二次人类文明大发展时期,中国典型的青铜文明时代是商周,例如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出土青铜器,用于祭祀
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Ⅱ 青铜文明的资料
http://www.bronzes.cn/asp/tqsm/中国青铜器网
青铜器-华夏古文明的独特标志
--------------------------------------------------------------------------------
09/13/2004/09:29 华夏经纬网
古人在采石加工石料、使用火及制陶当中,发现了材料金属。约公元前7000年,古巴比伦人认识并利用了铜。约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也开始炼铜。但这些文明从纯铜炼制到青铜出现经历了二三千年,中国人却很快跨入青铜器时代。
我国夏代开始出现少量青铜器,古史所记“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中华青铜文明首页的标记。公元前21世纪,方兴未艾的夏王朝用各诸侯朝贡的铜铸造了9只气壮山河的大鼎,鼎上铸有九州山川名物。自此,九鼎被视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拥有九鼎,就拥有全国最高的政治权力。只是九鼎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迄今尚未发现,夏代的青铜文化仍在寻觅、探索中。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已普遍使用。青铜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华夏祖先跨过了原始阶段,而且使中华文化有了一个新的独特标志。
青铜是红铜、锡、铅等金属的合金,硬度高、熔点低,用青铜造的工具,更为耐用、有效。青铜在浇铸时气泡少,流动性好,可铸出锐利的锋刃及精细的花纹,适于制作坚实的兵器、工具及金光亮丽的容器。青铜除被制作成生产工具外,更被人用于战争。《考工记》上说,青铜冶炼在商、周时期已有6种不同比例的配方,称为“六齐”,表明当时的冶金科技已很高明。
商、周时代,军队的武装已全面依靠青铜器,这一时期的青铜武器主要有戈、�、镞、钺、剑等。各种祭祀、生活中的器皿也多以青铜制作,高1.33米、重875公斤的商代司母戊鼎和历经2000多年仍锋利无比的越王勾践剑就是当时青铜冶铸成就的典范物证。最大的青铜器制造,当在公元前200年,秦始皇收天下兵刃,铸为十二金人。秦始皇尽收燕赵齐楚诸国兵器,铸成12座巨大的青铜人像,真是青铜器浇铸史上的大手笔,可谓空前绝后之举。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工具、乐器、礼器和装饰品等大批青铜器。它所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即属夏代晚期。有的二里头青铜爵,从铸痕看,内外范多达4块,器壁薄而均匀,其工艺水平已脱离最原始状态,不能排除我国在夏代前期已掌握冶炼青铜技术的可能。
商代青铜器分为二里岗期和殷墟两大阶段。河南郑州二里岗文化的青铜器是商代前期代表,殷墟期即盘庚迁殷后为商代后期。自此,商朝国力渐强,特别是武丁时期,盛极一时。为适应其神权统治,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青铜祭品成为重要道具。因而这时青铜器铸造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体积厚重,纹饰神秘的青铜器大量涌现,成为我国青铜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四川广汉三星堆两座祭祀坑的发掘,展示了4500年前至3000多年前古蜀王国高度发达、色彩鲜明的古代青铜文化。从这里出土的900多件青铜器,器物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大型青铜人像和数十件青铜人像,以及铜树、凸目面具、眼形器、车轮状的太阳型器等充满独特诡异风格的器物更使人匪夷所思,古今中外罕见,在东方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辉煌的地位。如果把青铜器看作古代宗教习俗的道具的话,透过三星堆出土的大量有具体面部特征的青铜头像、面具和立人像,可以发现三星堆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与中原地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直接铸造神灵的偶像来进行供奉和祭祀。
中国古代青铜器有其显着的特征。其一是具有“藏礼”作用,形制有别、大小各异,纹饰多样的青铜器皿具,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搭配,被用来厘定和规范不同人物在社会中的地位,显现贵族的权威和等级法则,象征一个王朝对国家的统治。这是由于“以礼治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所独创的统治艺术,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仪体系,贯彻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影响了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形成带有鲜明礼仪特色的中华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青铜器中铭文最有名的当数“毛公鼎”,因为它有500个字。这是一个褒奖状,由周天子颁给毛公�,内中详细说明褒奖的原由及颁赐的种种物品,为后人研究周初庙堂常上的册封典赐的情况,提供了确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其二是大量青铜器上铸刻有铭文,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发展留下历史的印痕,为先秦古史、古文化、古科技史等方面研究留下了确凿的文字证据。2003年1月,从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27件青铜器,件件有铭文,证明了西周列王的世系,即从文王至历王12王的世系,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实物证明。
从祖先留下的青铜器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博文)
http://www.huaxia.com/wh/wwtd/00242284.html
http://www.bronzedynasty.com.cn/proction/jiuqi/jiuqi_200365_mfl.htm
Ⅲ 什么是青铜文明
概念
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时代是 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 4.7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历史沿革
青铜时代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之后,早于铁器时代之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编年范围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 。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已使用青铜器,欧洲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印度和埃及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也有了青铜器。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铜较晚,大约不晚于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美洲直到将近公元11世纪,才出现冶铜中心。中国则在公元前3000年前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地区
在青铜器时代,世界上青铜铸造业形成几个重要的地区,这些地区成了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中心。在古代文化发达的一些地区青铜时代与奴隶制社会形态相适应,如爱琴海地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此时都是奴隶制国家繁荣的时期。但是也有一些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便直接过渡到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的地区在青铜时代已经产生了文字。
Ⅳ 青铜文明指什么商周青铜艺术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青铜文明是在河流流域文明兴起后,经过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后,通过粗浅冶炼得到铜器的第二次人类文明大发展时期,中国典型的青铜文明时代是商周,例如出土的司母戊鼎,便是现在世界上已知的最大出土青铜器,用于祭祀
夏商周时期雕塑与青铜铸造艺术达到了高峰,商朝青铜器出现了平雕与浮雕两种技术,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当高。商朝的青铜铸造艺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大型青铜铸像是其杰作。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Ⅳ 三星堆的青铜文明举世瞩目,高度成熟的青铜冶金术起源于哪里
中国青铜文明高度发达,尤其是以三星堆为显着代表!我记得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中国的文明和其他文明早期就有了接触,这个时候,源自中亚的麦类作物,黄牛、绵羊、山羊等家禽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就穿入了中国,这条新闻肯定了青铜冶金术是舶来品这一说法,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任何的依据,也是非常不可靠的!
再者,最近几年,有证据证明了以下几个观点,中国的金属起源是仰韶龙山,而在后期发展中,龙山的青铜文化和中原分离,并且受到了西方文明的英雄。在二里头时期,外来的青铜冶金技术进一步影响北方,北方的青铜文明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青铜文明是多地共同出现,在相互交流当中共同进步的!
Ⅵ 谁最先掌握青铜冶炼技术时间 在线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网络..自己看吧..
Ⅶ 什么时期,我国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青铜器起源与青铜器时代断代 1、二里头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 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 2、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 相当于商二里冈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年代为公元前1620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冈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冈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在城的东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铜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要的发现。以上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以二里冈上层的居多。 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冈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冈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冈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巳相当厚重。 3、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 在商二里冈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间,有几批青铜器出土。这些器物有某种商代早期的特点,然而已有较多的演变;也有某些殷墟时期青铜器特点的肇始。比较典型的是河北地区藁城台西下层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豫西的灵宝东桥,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232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331、333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但这一类器物在殷墟发现并不多,而在其它地区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为典型而精好,现在还找不出像二里冈或殷墟那样生产这类青铜器的商代大都邑。盘庚迁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冈期之后,殷墟期之前这批青铜器是客观存在。由于这类青铜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过渡特点,所以有的将之断在二里冈期,有的断为殷墟文化早期。这类青铜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其时生产它们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冈文化期之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划出一个称之为商代中期的阶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约在武丁之前。 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 4、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 自武丁至于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采用邹衡的四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后的发现,大体上都没有越过这个界限。而殷墟的青铜器分期则有张长寿的三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还有-些其它的说法。 《史记。殷本纪》载盘庚至武丁时较详,阳甲时,殷衰,盘庚五迁,至小辛复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说为相,而后才能使殷道复兴。所谓殷衰,是指商王对诸侯失去控制力,诸侯不朝,即政治不从属,经济上不贡赋,因而国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经营相当时期方能达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现殷墟青铜文化的高度发展。因此,这个时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铜器和晚期青铜器的交替时期。
Ⅷ 求四大文明古国使用青铜器先后顺序排列
最早的是埃及 其次古巴比伦 再次中国 最后印度 这些是根据已知出土的文物而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