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停电 2验电 3合接地刀或挂接地线 4悬挂指示牌和装设遮栏。
相关如下
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工作,严禁使用挫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弹等工具。
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部分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上杆前应分清相、零线、选好工作位置。人体不得同时接触两根线头。带电部分只允许位于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
Ⅱ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断开开关。
2、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验电:必须用电压等级相同而且合格的验电器。
3、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
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在工作地点、施工设备和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为:
(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在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为:
(1)停电。
(2)验电。
(3)装设接地线。
(4)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Ⅲ 电气作业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电气作业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就是利用技术手段来保证安全的措施,包括: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装设遮栏和悬挂警示牌。
电气安全措施是指为保证电气作业安全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分析触电事故可以知道,很多触电事故在现有条件下是可以避免的。为了避免可以避免的触电事故,必须做大量的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技术工作和组织工作,对应的就是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Ⅳ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措施有那些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 工作票制度 2 工作许可制度 3 工作监护制度 4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1.停电 2.验电3.挂接地线 4.悬挂标示牌,装设临时遮拦
Ⅳ 电力系统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具体: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1停电。
1.2验电。
1.3装设接地线。
1.4使用个人保安线。
1.5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上述措施由运行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人员执行。
2 停电
2.1 进行线路停电作业前,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2.1.1 断开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闭所、配电站(所)(包括用户设备)等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
2.1.2 断开线路上需要操作的各端(含分支)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2.1.3 断开危及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交叉跨越、平行和同杆架设线路(包括用户线路)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2.1.4 断开有可能返回低压电源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2.2 停电设备的各端,应有明显的断开点,若无法观察到停电设备的断开点,应有能够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和机械等指示。
2.3可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机构上应加锁,不能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应悬挂标示牌;跌落式熔断器的熔管应摘下或悬挂标示牌。
3 验电
3.1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前,应先验电,验明线路确无电压。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
直流线路和330kV及以上的交流线路,可使用合格的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验电。验电时,绝缘棒或绝缘绳的金属部分应逐渐接近导线,根据有无放电声和火花来判断线路是否确无电压。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
3.2 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时可用工频高压发生器等确证验电器良好。如果在木杆、木梯或木架上验电,不接地不能指示者,可在验电器绝缘杆尾部接上接地线,但应经运行值班负责人或工作负责人许可。
验电时人体应与被验电设备保持表5-1的距离,并设专人监护。使用伸缩式验电器时应保证绝缘的有效长度。
3.3 对无法进行直接验电的设备、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和雨雪天气时的户外设备,可以进行间接验电。即通过设备的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等信号的变化来判断。判断时,应有两个及以上的指示,且所有指示均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无电;若进行遥控操作,则应同时检查隔离开关(刀闸)的状态指示、遥测、遥信信号及带电显示装置的指示进行间接验电。
33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可采用间接验电方法进行。
3.4 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禁止工作人员穿越未经验电、接地的10kV及以下线路对上层线路进行验电。
线路的验电应逐相(直流线路逐极)进行。检修联络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或其组合时,应在其两侧验电。
4 装设接地线
4.1线路经验明确无电压后,应立即装设接地线并三相短路(直流线路两极接地线分别直接接地)。
各工作班工作地段各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工作地段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要验电、装设工作接地线。直流接地极线路,作业点两端应装设接地线。配合停电的线路可以只在工作地点附近装设一处工作接地线。装、拆接地线应在监护下进行。
工作接地线应全部列入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应确认所有工作接地线均已挂设完成方可宣布开工。
4.2 禁止工作人员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接地线位置。如需变更,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并在工作票上注明变更情况。
4.3 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挂接地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先挂近侧、后挂远侧。拆除时次序相反。
4.4 成套接地线应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组成,其截面不准小于25mm2,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
禁止使用其他导线作接地线或短路线。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禁止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4.5 装设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应可靠。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人体不准碰触未接地的导线。
4.6 利用铁塔接地或与杆塔接地装置电气上直接相连的横担接地时,允许每相分别接地,但杆塔接地电阻和接地通道应良好。杆塔与接地线联结部分应清除油漆,接触良好。
4.7 对于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可采用临时接地体。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准小于190mm2(如φ16圆钢)。接地体在地面下深度不准小于0.6m。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如岩石、瓦砾、沙土等,应采取增加接地体根数、长度、截面积或埋地深度等措施改善接地电阻。
4.8 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杆塔的停电线路上装设的接地线,应采取措施防止接地线摆动,并满足表5-1安全距离的规定。
断开耐张杆塔引线或工作中需要拉开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时,应先在其两侧装设接地线。
4.9 电缆及电容器接地前应逐相充分放电,星形接线电容器的中性点应接地,串联电容器及与整组电容器脱离的电容器应逐个多次放电,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也应放电。
5 使用个人保安线
5.1 工作地段如有邻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线路,为防止停电检修线路上感应电压伤人,在需要接触或接近导线工作时,应使用个人保安线。
5.2个人保安线应在杆塔上接触或接近导线的作业开始前挂接,作业结束脱离导线后拆除。装设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拆个人保安线的顺序与此相反。个人保安线由作业人员负责自行装、拆。
5.3 个人保安线应使用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截面积不准小于16mm2,且应带有绝缘手柄或绝缘部件。禁止用个人保安线代替接地线。
5.4在杆塔或横担接地通道良好的条件下,个人保安线接地端允许接在杆塔或横担上。
6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围栏)
6.1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及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处,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或“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见附录J)。
6.2 进行地面配电设备部分停电的工作,人员工作时距设备小于表3-1安全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应增设临时围栏。临时围栏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准小于表3-2的规定。临时围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35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围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隔板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绝缘隔板的绝缘性能应符合附录L的要求。
Ⅵ 用电安全措施有哪些
电气安全注意事项
1、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
2、修理机械设备,先切断电源。
3、配电箱、配电板、开关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带电部分裸露;
4、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洗电气设备。
5、安装、维修电气器具,必须由持证的电工操作,其余人员一律不许作业。
6、移动非固定安装的用电设备,如电风扇、电焊机等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移动;
7、在雷雨时,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避雷针等接地导线20米之内,以免发生触电。
8、电器使用之插头松动/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带故障运行极易造成短路,进而损坏设备影响生产并导致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
9、配电盘内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触电事故急救处置措施
触电急救的要点: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①断开电源
②迅速用绝缘良好的器具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③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④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
对症救治 (对于触电者,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①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②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人工呼吸;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③如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救治。
Ⅶ 在电力线路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内容如下:
1、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均应设专人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工作前检查工具及设备是否良好。杆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钩环。
2、放线、 撤线和紧线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或架空地线由于摆﹙跳﹚动或其他原因而与带电导线间的距离不符合邻近或交叉其它电力线路工作的安全距离规定。
3、放线、撤线和紧线工作时,应采取防止导线脱落、滑跑的安全措施。人员不得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内角侧和展放的导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防止意外跑线时抽伤。
4、紧、撤线前,应先检查拉线、拉桩、桩锚、杆根及杆塔是否牢固。不牢固时,应加设临时加固措施。
5、紧、撤线前,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有无卡、挂现象,如有应立即停止紧、撤线,松线后处理。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外侧,采用工具处理,严禁用手直接推拉。
(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压。
(3)在输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降低输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外破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Ⅷ 保证用电安全的措施有什么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一、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⒈工作票制度: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先填写工作票。 ⒉工作许可制度: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得到许可后才能进行。 ⒊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现场必须有一人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护。 ⒋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⒈停电:断开开关 ⒉验电:必须用电压等级相同而且合格的验电器 ⒊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2 ⒋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在工作地点、施工设备和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三、不停电检修 ⒈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工作,严禁使用挫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弹等工具。 ⒉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部分的措施。 ⒊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 ⒋上杆前应分清相、零线、选好工作位置。 ⒌人体不得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⒍带电部分只允许位于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