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航天技术由哪几部分组成
航天技术包括运载器、航天器和地面测控技术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运载器
运载器主要是运载火箭。运载火箭有箭体结构、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由于采用的推进剂是化学推进剂,单级火箭无法把卫星和飞船送入轨道。
2、航天器
航天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是人造地球卫星,还有空间站、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探测器等。
3、地面测控技术
地面测控系统在地面对航天器进行跟踪、遥测、遥控和保持通讯联系。通过地面测控系统人们可以获得航天器运行的各种信息,并可以对航天器进行控制,调节它的运行状态,以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它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涉及各类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发射和应用。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前沿。
(1)航天的航天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是在太空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行并完成一定使命的各种飞行器的总称或空间系统。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空间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航空航天技术
B. 航天技术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航天技术由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三大部分组成。
1、运载器技术(运载火箭技术)
运载器技术,是指克服地球引力,将航天器送到外层空间的运载工具技术。航天运载器仅有火箭,所以,航天运载器技术亦称火箭技术。
2、航天器技术
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是在太空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行并完成一定使命的各种飞行器的总称或空间系统。
3、航天测控技术
航天测控技术是为保证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地面与航天器进行遥测、遥控、跟踪和通信的技术。航天测控由航天器所载测控分系统和地面测控系统共同组成。
(2)航天的航天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意义:
由于发展空间技术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上空间技术又极大地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活动中的地位,所以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把航天列上本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
因航天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全球利益,所以国际上讨论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与它有关,并成立官方与民间的各种组织,联合国还设立外层空间委员会,以协调各国之间的航天活动,制定各类涉及空间活动的国际条约、法律和规定。
中国的航天事业将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比起世界航天大国,我们属于航天低投入国家。因此,我国只能在部分航天领域做出贡献。
为了使我国在世界航天领域有相称的地位,应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中国提倡各国联合和平开发利用宇宙空间,平等互利,共同为全人类的利益做出贡献。
C. 我国的三大航天技术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我国的三大航天技术是:
一箭多星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两颗以上的卫星。这就需要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掌握星——箭分离技术,解决各颗卫星的各种无线电设备互相干扰问题等。我国1981年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发射了3颗卫星,是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同步卫星技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35800千米的轨道上已有100多颗同步定点人造卫星,它们在通信、导航、电视传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我国1984年1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卫星。1991年4月7日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天。这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及地球同步卫星技术方面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卫星回收技术:返回式卫星在返回过程中,大体上要经历脱离运行轨道、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再入大气层、着陆等四大阶段,技术难度很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
D. 关于航空航天的知识有哪些
1、航空航天技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跨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其基础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制造工艺技术、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航空航天是目前最活跃和最有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其产品有极高的附加价值,带动着其他高新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航空航天一词指进行航空航天活动所必须的科学,同时也泛指研究开发航空、航天器所涉及的各种技术。
4、航天飞机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左右。
5、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里,所有液体包括水是(球)状。
E. 三大航天技术
我国的三大航天技术是人造卫星技术、航天器技术、发射与测控技术。(即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
卫星应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导弹武器,形成了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手段,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构筑了坚固的钢铁屏障。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飞行器的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研制并发射的卫星,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载人航天:我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四艘无人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在当代航天高科技的重要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跻身于世界前列。
深空探测:我国正在进行的月球探测工程,拉开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帷幕。最近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就是我国深空探测的开端。
F. 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G. 中国航天技术有什么
进入空间的能力,即火箭制造技术,发展航天事业首先要进入空间。我们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现在一共有12种能够满足不同高、中、低轨道的要求。
卫星的制造技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科学实验卫星等几大系列,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提供优质服务。我们要搞卫星数据应用首先要有数据源,所以卫星就是我们的数据源。
载人航天技术。从1999年我们国家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之后,连续发射了神舟2号、神舟3号、神舟4号,在此之后我们又发射了神舟5号、6号、7号载人飞船并取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四是空间探测技术,嫦娥一号,二号已经成功发射,未来我国还将发射萤火一号,对距离更远的火星进行探测。
航天的基础与保障能力,即火箭发射和测控技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测试能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我们也建设了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和山西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和覆盖广泛的航天测控网,卫星打上去以后要看得见,还要控制它,要按照规定的路线,所以这个测控网也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全局覆盖。
H. 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2020年,中国航天全年共执行39次发射任务,发射载荷质量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34次发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拉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任务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面投入应用发射,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由5.5吨级到14吨级的跨越。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此次实验,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I. 我国的航天技术有哪些
1、空间技术:
人造卫星: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运载火箭: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航天器发射场
航天测控
载人航天
2、空间应用
卫星遥感
卫星通信
卫星导航定位
3、空间科学
日地空间探测。
微重力科学实验和空间天文观测
空间环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