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湾与德国的电工工具谁的好
不可讳言,台湾的精密机械工业很发达,所制造的电工工具在世上也有名气,
但要与德国相比,那还有一大段差距.所以当然是德国好.
这从台湾大部份电工老师傅的工具箱大都是德或日制就知了~
德国那严谨的工艺技术与态度是二百多年的沉淀累积,就算日本也赶不上~
但~这其中存在着CP值(性能/价格比)的问题,若以此而言,台制CP值是比德国高.
德国工艺的精湛是世所公认,但其价格之高,确是让人望之却步~
㈡ 二战时期的德国都有哪些高超技术
二战时候德国科技确实很发达,当时美国、苏联、德国的军事实力排名 德国排名第一,依次为德国、美国、苏联,二战结束之后就是美国强。据说二战德国一天能造20辆坦克,每个月大约600辆。
航天方面
提到德军的航天飞行方面,不得不提冯布劳恩,他被誉为现代航天之父,发明了V-1,V-2火箭,战败后投奔美国,1969年将第一艘载人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确实是妖人,22岁一毕业就带队,毫不含糊,而且仅用了10年就搞出了完全可用的运载火箭(他那时候和从0开始也差不多),而同期其他国家还停留在科研的程度。他的同事,包括死在试验场的一堆人,也都是大师水准,像低温上面级之父埃里克当初就是东线的炮手,死前被救回佩内明德搞科研了。德国航天和其他国家的区别,打个比方吧,类似老工程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区别,一边是身经百战,一边是毫无经验。战后德国科学家实际上起到了师傅带徒弟的作用。当时的所有构想,无论是奇葩的还是可用的,德国人都交过学费了,后来者可以少走弯路。
当时纳粹德国的确有在研究飞碟与时间机器,这听起来很科幻,不过都还尚在构思设想阶段,要知道在大势已去的时候,希特勒甚至派遣了探险队远赴西藏找到能够摧毁世界的神器。
陆地方面
德国陆军的装备不仅先进,而且工业设计非常漂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收藏与参观用,而不是实战。比如坦克,很多人认为德军的虎式和豹式是二战时期最先进的坦克,但是对比于苏联的T-34和斯大林坦克,其实德式坦克真不先进。德式坦克使用垂直装甲,炮弹的杀伤力全靠厚重的装甲来吸收,而苏式坦克都采用倾斜装甲,炮弹打中后倾斜的角度可以抵消一部分冲击力,所以苏式坦克装甲不如德式的厚,但防护能力相等甚至更好,这点在斯大林坦克上体现的更明显,拥有122mm口径舰炮的斯大林坦克和拥有88mm口径高射炮的虎王坦克都可以一炮击毁对方,但虎式坦克平均装甲厚达200mm左右,重60吨以上,而斯大林坦克仅重44吨,越野时速却是虎王的两倍左右。其次德式坦克采用后驱底盘设计,而苏式坦克是全驱底盘,经过苏联战场的证明,全驱底盘对战场适应性更好,尤其是受反坦克武器的影响更小。当时德式坦克均是烧汽油的,而苏式坦克是烧柴油的,柴油坦克被击中后更不容易起火,而且冬季寒冷条件下启动会快很多。再加上德式武器机械复杂,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高的吓人,这其实说明德国坦克设计能力不足,因为真正好用的武器不仅是单挑强,也必须是易于大量装备而且简单可靠的。经过二战的多次证明,后来苏式坦克设计思路成为了战后坦克设计的主导思想,而德式坦克除了选美和比武之外是无法在实战中与苏联坦克抗衡的。虎王坦克可以一挑五、一挑十,但苏联的坦克是拖拉机厂都可以制造的,几十辆换一辆也不亏。
海军方面
与坦克相同境遇的还有德国海军,且不说德国统帅部思想怪异,戈林元帅竟然认为航母应该归空军指挥,德军在大型水面舰艇的设计思路上仍沉浸在巨舰大炮的时代,唯一比日本人聪明的就是认识到潜艇的作用是打击补给线而不是打海战,但是直到战争结束才只有一艘未完工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只能说德国海军不论造出多么大的战列舰,在整体理念上跟英美的差距实在是大。战争初期所有巨大而昂贵的建造计划消耗了大量贵重的原材料,严重影响了陆军和空军的发展和运行。加上希特勒本人对潜艇感兴趣并不重视海军,脾斯麦、提彼茨这种排水量两倍于英国皇家海军旗舰的战列舰再先进也是落后的,日本还有武藏与大和号这种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但是有什么用呢?
德国当时的军事和科技的确很发达,但真正用在实战上的似乎只有航空和坦克的一些方面,只能说是帮美苏试错了,很多完全不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当时德国人都做了。德国的航天先进性无可置疑,主要是冯布莱恩本人,V2导弹发动机完全可以算是一个里程碑,与苏联和美国前辈彻底拉开了5到10年差距,不光先进,而且特别成熟,完全可以满足第一代航天器的需要。德国只是迫于战争形势把一些还在实验阶段的武器过早的用于战争了。
㈢ 最近为了新房装修在找装饰公司,今天去了一家,他们提到一个什么锡尔特工艺,请问那是什么家装小白求问
德国锡尔特工艺是用于欧洲大户豪宅,别墅所应用的高端工艺技术。其中包括十二项特色工艺+6次施工管理机制。具体的你可以网络一下,上面都有
㈣ 百强旗舰店怎么样德国百强的板材好不好
国内外最大的基础建材卖场,品牌非常大,饰材非常全,德国工艺技术强,好评如潮。具体你可以判断了
㈤ 请问德国利施沃德钢琴怎么样
施沃钢琴非常的不错,在世界第一大乐器展法兰克福乐器展被评为中国最好的钢琴。机芯的主要部件是欧洲原产的,声音浑厚,手感适中。性价比非常的高。
㈥ 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 维盾门窗质量如何
在家居装修中,门窗的质量如何是很让业主所关心的,如果门窗质量不佳,那以后就难免有漏风漏雨的情况发性。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维盾品牌的门窗,是很受消费者所信赖的。但是有时在网上查找会有两个维盾的情况,那么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呢?而维盾门窗质量如何呢?
在家居装修中,门窗的质量如何是很让业主所关心的,如果门窗质量不佳,那以后就难免有漏风漏雨的情况发性。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维盾品牌的门窗,是很受消费者所信赖的。但是有时在网上查找会有两个维盾的情况,那么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呢?而维盾门窗质量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维盾门窗的情况。
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
随着维盾门窗近年来名气不断扩大,于是很多客户都知道“维盾”这个品牌,不少家装客户开始通过网络搜索“维盾门窗”。可是,网络搜索“维盾”,或是“维盾门窗”,首页会出现多个维盾相关的网站,到底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其实辨别真正的官网并不难,只需要记住以下任何一点即可。大家在搜索品牌名 “维盾”,或是“维盾门窗”时只要留心看下 网址后面有没有“官网”标志即可,因为真正的“维盾”官网,网址后面会有网络官方认证通过的 “官网”标志。
维盾门窗质量如何
1、维盾品牌源自德国,传承德国理念,沿袭德国标准,拥有德国品质。同时,维盾门窗是多家网络视频平台展播品牌。在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展上,凭借突破性的新产品及新技术,赢得了金轩奖发展企业提名奖。
2、维盾门窗铝型材均用原生铝锭生成,坚决不用或渗杂再生铝,原生铝型材强度高、韧性好,型材厚度达到标准要求,隔音效果更好,抗风效果更好。维盾每一道工续都是经过严格流程控制,产品通过6000h的老化检测,10万次测试使用寿命。
3、维盾铝材表面光滑,颜色稳定,膜厚均匀,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较高标准,耐候性和舒适性特别好。经验丰富的德国设计师将门窗结构的合理性和外形美观结合,每一个来见到维盾门窗店面的人都对维盾门窗的高颜值赞不绝口。
4、维盾引进德国工艺技术,维盾门窗凭借汽车级超强密封系列门窗,赢得“密封王”的口碑称号。维盾高档静音系统门窗在“密封王”的基础上,优化门窗结构,采用维盾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消钉组角方式,配以德国进口注胶,进一步提升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具有优良的隔音密封性能。
5、维盾门窗签约德国设计师,在型材加工成断桥铝门窗时,采用的是德国工艺技术,并且利用引进的德国设备进行加工制作,不仅在表面,在细节方面,做工更加细腻美观,方寸之间,尽享尊贵本色。
上面是关于维盾门窗的一些情况介绍,要说维盾的质量当然是不错,怕就怕是买到了假货,尤其是在鉴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关于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等类似问题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在了解了维盾门窗质量如何的介绍后,大家对于分辨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等情况时,会有一定的技巧的。
㈦ 中国能赶超日本或者德国的机床工业水平吗
人家研发生产和市场环境都比我们好,知识产权保护到位,技术迭代,资本积累的良性循环,关键是没有恶性竞争,这些我们国家到现在都没做到或者意识到,拿什么跟人家比?
关键是中国人口众多,又是后发国家,必须有计划的从低端至中端直至高端步步推进。参加国际竞争,必须有竞争力。要物美价廉。这几十年来,功夫不负苦心人,航天航空高铁超高压真流输电样样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让西方人感到担心,其实也是正常反应。有竞争,自然会有压力,落后就会落伍。
如果技术更新换代的够快,你看客户要不要换新?什么机床用很久,所以需求不大。这句话我真的想笑。比如你现在可以同时加工五个面,两年时间就技术升级到同时可加工七个面,精度更高,效率更快,你看客户他换不换新。轴承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在控制系统方面也是落后于日、德、美,日本的发那科和三菱的数控还有德国的西门子数控系统是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山崎马扎克1919年成立。这些,我们在五年内可赶上和超越?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的也很快,希望在未来几年能赶超欧美,繁荣昌盛!
㈧ 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 维盾门窗质量如何
在家居装修中,门窗的质量如何是很让业主所关心的,如果门窗质量不佳,那以后就难免有漏风漏雨的情况发性。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维盾品牌的门窗,是很受消费者所信赖的。但是有时在网上查找会有两个维盾的情况,那么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呢?而维盾门窗质量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维盾门窗的情况。
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
随着维盾门窗近年来名气不断扩大,于是很多客户都知道“维盾”这个品牌,不少家装客户开始通过网络搜索“维盾门窗”。可是,网络搜索“维盾”,或是“维盾门窗”,首页会出现多个维盾相关的网站,到底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其实辨别真正的官网并不难,只需要记住以下任何一点即可。大家在搜索品牌名
“维盾”,或是“维盾门窗”时只要留心看下
网址后面有没有“官网”标志即可,因为真正的“维盾”官网,网址后面会有网络官方认证通过的
“官网”标志。
维盾门窗质量如何
1、维盾品牌源自德国,传承德国理念,沿袭德国标准,拥有德国品质。同时,维盾门窗是多家网络视频平台展播品牌。在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展上,凭借突破性的新产品及新技术,赢得了金轩奖发展企业提名奖。
2、维盾门窗铝型材均用原生铝锭生成,坚决不用或渗杂再生铝,原生铝型材强度高、韧性好,型材厚度达到标准要求,隔音效果更好,抗风效果更好。维盾每一道工续都是经过严格流程控制,产品通过6000h的老化检测,10万次测试使用寿命。
3、维盾铝材表面光滑,颜色稳定,膜厚均匀,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较高标准,耐候性和舒适性特别好。经验丰富的德国设计师将门窗结构的合理性和外形美观结合,每一个来见到维盾门窗店面的人都对维盾门窗的高颜值赞不绝口。
4、维盾引进德国工艺技术,维盾门窗凭借汽车级超强密封系列门窗,赢得“密封王”的口碑称号。维盾高档静音系统门窗在“密封王”的基础上,优化门窗结构,采用维盾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消钉组角方式,配以德国进口注胶,进一步提升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具有优良的隔音密封性能。
5、维盾门窗签约德国设计师,在型材加工成断桥铝门窗时,采用的是德国工艺技术,并且利用引进的德国设备进行加工制作,不仅在表面,在细节方面,做工更加细腻美观,方寸之间,尽享尊贵本色。
上面是关于维盾门窗的一些情况介绍,要说维盾的质量当然是不错,怕就怕是买到了假货,尤其是在鉴别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关于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等类似问题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在了解了维盾门窗质量如何的介绍后,大家对于分辨两个维盾哪个是假的等情况时,会有一定的技巧的。
㈨ 里特米勒是国产钢琴吗
里特米勒是国产钢琴。20世纪90年代,里特米勒这个欧洲知名钢琴品牌融入了珠江钢琴集团,落户珠江江畔,并入了珠江钢琴全球品牌战略中,也引发了国内钢琴行业引进德国钢琴技术的风潮
秉着对品牌传承及对技术革新的追求,珠江钢琴集团迅速地汲取了里特米勒(Ritmüller)的德国钢琴制造工艺,并发扬珠江钢琴的匠人精神,以设计理念、选材和技艺,实现了里特米勒钢琴的飞跃。
(9)德国工艺技术怎么样扩展阅读
欧洲是钢琴的发源地,里特米勒于1795年在德国的哥廷根市由威廉·里特米勒创立生产,是钢琴发展早期的知名钢琴品牌之一,迄今已有220余年历史。
在秉承纯手工制作的工匠精神之下,哥特里伯·威廉·里特米勒(GottliebWilhelm Ritmülle)及其家族经过不懈努力,依靠上等的原材料、匠心独运的设计和巧妙精细的做工,使里特米勒钢琴逐渐赢得当地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也纷纷慕名前来采购。
由于业务的成功和不断拓展,里特米勒的大儿子威廉-里特米勒子承父业,成立了威廉-里特米勒父子钢琴厂(W. Ritmüller & Sohn fort.),并将生产场地搬到哥廷根Ritterplan Nr.7,现哥廷根考古博物馆Städtisches MuseumGöttingen所在地。
天赋的艺术灵感、产品的精雕细琢,使得里特米勒钢琴的每一件产品都透露出时代气息和贵族气质,里特米勒钢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知名人士青睐,开始频繁在名流集聚的社交场合被使用演出。
知名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和钢琴家汉斯·冯·彪罗经常使用里特米勒(Ritmüller)钢琴举行音乐会,而威廉-里特米勒父子钢琴厂就是这些音乐大家聚会和经常举行音乐会的地方。
在19世纪期间,里特米勒(Ritmüller)创作了世界历史上第一台的双音板钢琴,这革命性的创新震惊了当时整个钢琴乃至乐器工业界,使公司的知名度在钢琴市场上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此逐渐成为了欧洲家喻户晓的钢琴品牌。
㈩ 为什么二战后德国发展那么快
两个基本点(最重要):
1,二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给西德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德国活了过来。马歇尔计划性输血,是德国可以进行规划性和大规模战后重建的基本要素。要知道,德国在45年是彻底被打成白痴了,工业体系全毁。发动战争所造成的国际债务,货币体系崩溃。这种境遇下,如果给德国人单干,神都恢复不起来。。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不仅仅是对于德国的物资援助,财政借款,还有工业基础材料等等外贸的让利,以及用强大的战后美元信誉给德国的债务陪绑。并且通过“援欧”时期的统一协议,把整个欧洲重建统一起来。
2,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基础保障。这本质也是马歇尔计划在德国援助中,计划输出的一种“秩序”,而德国在这个秩序基础上,开始进行复苏。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在于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以及市场的有序发展,而国家也作为参与者加入其中,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框架之内发展经济。而正好马歇尔计划所引起的,欧洲趋于“统一重建”所产生的庞大市场容量,以及美元资本对于德国在外部的陪绑,此时建立社会市场经济,正好内外无缝连接,产生极大的发展动力。
两个基本保障:
1,人才储备和教育体制重建。
重新建立起技术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和技术研发为主的综合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以“需求”导向,进行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
2,科技政策的倾斜,极度扩大财政支出中的科技产业投入。政府主导产业化科技,鼓励工业企业和研究部门合作,高度市场化需求,政府用税收等政策进行配合(听起来耳熟不?我朝也是这么干的),后期转向大公司主导科技产业。
四项基本原则(对外):
战后德国的外交处境很尴尬,四处被仇视,必须改善这种困境。
1,对内肃清“纳粹元素”,摒弃绝大部分纳粹时代决策方式,在内政上否定纳粹历史,并主动严打纳粹残留。摆出一个“新德国”的姿态。
2,外交上,放低姿态,将自己定格为“罪人”,用“赎罪”的态度,对待周边国家,尤其是对于欧洲大陆上的小国,尽力弥补。
3,放弃战前所有的德国利益,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到两德统一,把历史结点定格在“新的德国”,外交上转为保守,紧跟美国老大哥的步伐,听从老大哥安排,保证跟随但可置身事外。。
4,积极解决“法德矛盾”,这是欧洲大陆上最需要解决的“大国矛盾”,法德关系缓和是德国无论经济还是地缘上都需求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以法德牵头,进行欧洲一体化的一些合作设想。在后期,想借此脱离“完全服从美国”的局面,有自己的话语权。。
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产业恢复:19世纪末,德国快速的工业成长,除了有爆发性的技术革命外,在具体措施上干了两件事情:山寨和仿冒英国产品做积累和规模化发展基础工业再图其他。。
战后的德国也干的这些事情,英美在50年代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已经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工业品输出了,那么德国最初进行欧洲大陆外贸的工业品,依然是仿照英法产品而来,通过工艺升级和成本控制,压低产品售价,对大陆市场进行竞争。。这种仿冒在格申克龙的定义中就变成了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名义上是借助已有科技然后促进科技进步,本质上就是仿冒和抄袭已有的科技成果,然后形成产业群进而消化创新成自己的品牌
其次,规模化基础工业发展,尤其是政府牵头的几个工业区,进行规模化,质量化的基础工业品生产,不到十年就在欧洲大陆市场的基础工业品的品质上占了绝对的上风,而基础工业品的发展,和外贸的成功,也推进了德国工艺技术的改进。
2,产业升级:
在依靠基础工业品和产品的外贸,有了经济基础以后,开始谋划产业升级。
首先是,工艺技术的升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炭和钢铁制造业非常兴旺,到了60年代末企业就思考如何的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核心工艺”和“核心产品”,尤其是当时德国处以中小企业围绕基础工业为经济主导的环境下,这种产业升级很有性价比。例如钢铁大王克虏伯不再做钢铁的初级生产,而要做精细加工,其中无缝钢管非常厉害,后来没有哪个国家无缝钢管的质量是超过克虏伯的(当然他后来还是悲剧了,而后重组)。再有中小企业,每个企业至少有一项核心技术或产品,
其次是,应用技术的升级。联邦德国对科技的资助激增到所有公共开支的5%。在政府的巨额支持下,大量的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开始繁荣,而工业界对于更高级产品的需求,也促进了工业部门在研究方面的参与。属于先由政府牵头,再有市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