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米途中跑技术有哪些技巧
途中跑是 短跑 全程中距离最长和速度最快的阶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100米途中跑技术,希望你们喜欢。
100米途中跑的技术技巧
(1)下坡跑
放松能力必须在高速跑中进行。利用下坡跑统共了一个高速条件,使运动员充分体会到肌肉的放松感觉,在下坡跑时,要求步子轻松,步幅要大。
(2)顺风跑
道理与上 面相 似,有利于提高运动员高速运动时的感觉能力,顺风跑时要求风速在2~4米/秒以上进行。要求跑时动作大、放松,能跑出快的步频的大的步幅。
(3)匀速放松大步跑
通常,强度在70%~80%的中速跑最利于发展肌肉的放松能力。一般采用跑道或草地上进行80~120米中等强度的加速跑、重复跑来体会放松跑技术,建立放松跑的意识、概念。要求用舒展、协调、富有弹性的动作,充分摆髋,适宜的快频进行。
鲍威尔堪称放松跑的典范
(4)节奏跑
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信号或跑的节奏来训练运动员的快速放松能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根据教练击掌频率的快慢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或者运动员按某一规律行的节奏跑动,使其产生韵律感,这种感觉既能发挥速度,又能节省体力,提高兴奋性,达到技术的放松与合理化。例:一般采用变速跑(一段快一段慢)。但在经过慢跑的几步放松调节之后,在高频率的基础上,要求快跑要更富有弹性和放松感,以提高运动员放松跑的感觉能力。
100米途中跑分析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和速度最快的阶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途中跑每一个单步的组成都由支撑时期的着地缓冲、后蹬和腾空时期的折叠前摆、下放摆落动作组成。
着地缓冲:
是指从脚着地瞬间至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垂直上方时为止。在支撑腿的缓冲过程中应依靠摆动腿的快速有力向前上方摆动和踝关节的主动用力以及髋关节的伸展来加速身体重心的前移,这有利于缩短缓冲阶段的时间和减少着地时的阻力。当身体重心移至支撑点垂直上方时,支撑腿的膝关节角约为135°—140°,踝关节背屈约为85°—90°。这样有利于下肢伸肌群的预先拉长和弹性势能的储备,为后蹬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的稍前部。这时的大小腿折叠角度约为30°,脚跟几乎碰到臀部。大小腿充分折叠,能缩小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
后蹬:
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后,支撑腿开始积极主动地后蹬。同时,摆动推屈膝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动,带动同侧的骨盘前移,大腿摆至于水平面约成15°—20°角。后蹬可以有力地推动人体向前,而前摆则可以使步幅加大。
腾空时期的折叠前摆与下放摆落:
支撑腿结束后蹬后,即进入了无支撑的腾空时期,支撑腿离地后自然折叠做摆腿准备,而原摆动腿在腾空过程中摆腿幅度达到最大限度小腿随大腿的下压惯性先前下方自然摆出前脚掌做“扒地”式准备姿势,此时支撑腿的折叠角度接近最小。而扒地鞭打动作是途中跑的关键技术,为减小着地时的阻力,运动员要做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与脚的积极后扒动作,以减小脚于地面的相对速度,这可使腿提前进入支撑的积极状态,从而加大前蹬阶段的支撑动力成分,形成支撑时期的单高峰型,以提高支撑效果.
重要因素之一是,该动作必然要求肌肉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收缩。而使神经处于肌肉高度紧张状态时难以持久保持速度。因此,途中跑的过程需要放松跑。
跑步的基本类型
长跑
长距离跑简称长跑,英文是long-distance running。最初项目为4英里、6英里跑,从19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据记载,现代最早的正式长跑比赛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职业比赛,英国的杰克逊以32分35秒0的成绩夺得6英里跑冠军。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5000米跑和10000米跑。男子项目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短跑
短跑是田径径赛项目中的一类,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 接力跑 ,4×400米接力跑等几项;其运动特性:是人们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在确定的跑道上跑完规定的距离,并以最先跑完者为优胜的项目;在人体机能供能方面,表现为人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本能,并以无氧代谢供能的方式供能。
中长跑
中长跑(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ace),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属800米以上距离的 田径运动 项目。中距离跑项目有男、女800米和1500米;长距离跑项目有男子5000米和10000米,女子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中长跑是历史悠久且开展普遍的运动项目。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有中长跑比赛。19世纪,中长跑在英国已盛行,后来世界各国也都相继开展起来。中国从1910年起也有了中长跑的比赛。
猜你喜欢:
1. 100米短跑摆臂技巧
2. 100米短跑怎样才能跑得快
3. 100米短跑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4. 100米短跑怎么才能跑得快
5. 100米短跑起跑技巧
2. 当代短跑途中中跑技术有哪些特点短跑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途中跑技术是短跑技术中最精华的部分,开阔的步幅,良好的节奏,快速的步频,正确有力的摆臂是途中跑的技术特点。
一) 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使得身体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 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前腿蹬离起跑器到进入途中跑姿势之前的一个跑段。起跑后的加速跑应尽快接近最高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的任务是:充分利用起跑获得的初速度,在较短距离内尽快获得更高的速度。
(三) 途中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展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途中跑的每一单步结构均由支撑期和腾空期组成。支撑时期支撑腿的腿部动作可分为着地、垂直缓冲和后蹬;腾空时期的腿部动作分为随势动作、向前摆动和下放动作。
(四) 终点跑冲刺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终点跑的技术,要求运动员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时,尽力加快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当运动员离终点线前一步距离时,上体急速前倾,双手后摆,用胸部或肩步撞终点线,跑过终点后逐渐减速
3. 短跑比赛时保证最佳成绩最重要的技术动作是
在短跑比赛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起跑!还有途中跑步时候的呢一定要放松,腿抬高,两个手臂一定要摆的幅度大,这样的话能加快跑的速度。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将所有的力度啊放在前脚掌,这样的话可以将速度拉到最高。以下为题外话仅供参考。
在日常生活以及饮食习惯上,也要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特别是不要熬通宵,因为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是肌肤护理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的美容觉可是一刻值千金。平时生活中也要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愉快的心情可以让体内循环更顺畅,内脏也更健康。此外,还要记得多喝水,不要用饮料代替水,因为水是促进新陈代谢最好的物质。
干性肌肤
皮肤特征:肌肤干燥缺水,秋冬季尤为明显,是色斑形成的根源。容易长皱纹、细纹,不易长痘。
美白公式:从补充肌肤水分入手,保湿是第一位的工作。以充足的水分营养滋润肌肤,维持肌肤正常代谢,抵抗干燥与色素的沉着。
美白建议:美白产品大多具有美白保湿双重功效。除美白护理的基础课以外,在晚间使用特润型的美白晚霜,可给予肌肤充足营养,美白滋养两不误。
小贴士:特别干燥的肌肤在去完角质后,使用保湿面膜,效果特佳。一周至少做两次保湿面膜。另外,可在涂美白乳液前使用保湿精华液,提高肌肤含水量。
中性肌肤
皮肤特征:不油不干,恰到好处。
美白公式:这类肌肤的美白是三类中最简单的,并不需要使用完整的美白产品,着重白天的防晒和夜间的保湿。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肤色自然白皙、透明。
美白建议:每天坚持清洁、爽肤、营养。晚间使用美白晚霜。
小贴士:一周一次美白面膜。
当然,肤质相同的人也会因年龄和环境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所以,在了解肤质情况后,你还得了解自己处于哪个级别的美白类型。
油性肌肤
皮肤特征:油腻易长痘,毛孔粗大,且大多数属于油而缺水的类型,长斑的可能性小。
美白公式:使用无油型的美白乳液,既为肌肤提供营养,又不用担心会加重肌肤负担,堵塞毛孔。
美白建议:坚持白天、晚上使用美白洗面奶、爽肤水和乳液。日间使用T部位专用控油产品和防晒产品,预防黑斑的生成。夜间使用美白精华液,为肌肤提供充足营养,修复肌肤日间损伤。
其实跑步有两种,一个是100米短跑,另一个是200米短跑,一般为短跑的时候啊,一般是掌握起跑的速度以及中途的。摆臂动作两百米那是最重要就是弯道的过程中。
4. 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要领
一、什么是途中跑
途中跑是在起跑后经过一段距离的加速跑后,达到并保持一个最高速度的过程。
二、途中跑技术的要点
跑的周期由支撑阶段和腾空阶段组成。支撑腿的有力后蹬,为身体重心快速腾起和摆动腿的充分摆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摆动腿的快速摆动又能给予后蹬动作以积极的影响。前进时,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两臂作前后摆动,配合腿部动作,保持跑动中的平衡。短跑的途中跑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并富有力感;中长跑则表现为自然、协调,富有节奏感。
三、容易出现的问题
1、摆动腿前摆过低或方向不正。纠正方法:首先要讲清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并且反复做大小腿折叠前摆的辅助性练习;加强大腿屈肌群力量和伸肌柔软性;上体要保持正直,髋关节处于前移的姿势,便于摆动腿前抬,可结合高抬腿、上坡跑、跑台阶等练习来加强效果。
2、踝关节紧张,脚落地时有制动现象。纠正方法:原地做小步跑练习,感觉膝、踝关节放松技术,强调跑的过程中踝关节放松,同时在落地时要向后扒地。注意发展踝关节的柔软性和力量。
3、踢小腿跑。纠正方法: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摆动腿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先高抬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反复做高抬腿跑。
4、后蹬无力,蹬摆不协调。纠正方法:除了反复讲解动作要领之外,还要多做一些启发性示范,采用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多看多想,加深体会,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并最终形成动力定型。
5、摆臂紧张,姿势不正确。纠正方法:多进行徒手或持轻器械做摆臂练习,以肩关节为轴;做原地压肩等柔软性练习。
6、弯道跑时身体没有内倾。纠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加速跑,强调躯干内倾和外侧摆臂用力,多做下弯道跑练习,消除动作紧张状态
5. 短跑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技术要点
1.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听到"各就位”口令后,下蹲,两手的4指并拢与大拇指成八字形置于起跑线后沿,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上,脚掌紧贴起跑器,脚尖触地面。背、颈部自然放松,两臂伸直同肩宽,后腿膝部支撑身体。听到“预备”口令后,臀部抬起,与肩同高或稍高,肩部稍超出起跑线,体重主要落在两臂和前腿上,前后小腿趋于平行,两脚紧贴起跑器抵足板,整个动作要求连贯、协调而有力,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有力地做前后摆动,两腿依次用力猛蹬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后腿迅速屈膝向前上方摆出,同时前腿快速有力地蹬伸髋、膝、踝三个关节,以较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向前推进。
2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一个跑段,这段距离一般为25~30 m左右。起跑后,两臂加快用力摆动,摆幅较大,两腿交替用力蹬伸,步长不断增加,步频逐渐加快,两脚着地点逐渐合于一条直线上,。 上体逐渐抬起自然进入途中跑。
3.途中跑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到终点。跑是周期性活动,在一个跑的周期中,包括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缓冲等动作阶段。
(1)后蹬与前摆阶段:当身体重心移过支点垂直面时,就进入了蹬地腿的后蹬与摆动腿的前摆阶段,这时,摆动腿的膝关节(大小腿折叠姿势)超越支撑腿开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并且带动同侧骨盆前送,大腿与水平面约成15°~ 20°角,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踝关节,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这是途中跑的关键。
(2)腾空阶段:当支撑结束后蹬,即进入腾空阶段时,小腿随着蹬地后的惯性和大腿的摆动,迅速向大腿靠拢,形成大小腿折叠前摆的动作。与此同时,摆动腿以髋关节为轴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随摆动下压的惯性自然向前下方伸展,准备着地。
6. 短跑的途中跑技术要领有哪些
爆发力只是在起跑中用到!
短跑分为起跑,途中跑,冲刺三个部分!
途中跑需要大腿高抬到与地面平行!后蹬腿要全力蹬地!然后快速摆动!双臂要快速有力的摆动,从而带动腿部的频率!上身要略微前倾,跑动中髋关节要保持水平!
7. 短跑的关键技术正确说法
1.前摆阶段
大腿带动小腿向前上方积极摆动,小腿向大腿折叠,使脚跟贴近臀部,这一折叠动作可缩小前摆的摆动半径,从而加快摆动速度。前摆要求大腿摆得高,而且向前,同时带动同侧髋前送,领先于异侧髋前送,领先于异侧髋,这样就会增长步幅和加强后蹬力量。前摆动作速度快慢,摆的高低和参加工作的主动肌收缩力量和速度及对抗肌放松程度有关。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运动员在跑进中,腰背始终很直,显得很紧张,这是造成前摆不好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2.下压阶段
前摆结束即进入下压阶段,下压动作是大腿迅速向下摆,小腿在摆动惯性作用下顺势向前下方快速做“鞭打”式脚趴地动作,用前脚掌着地。鞭打式趴地是跑得快的关键。
3.着地缓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