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用航空的主要特点
通用航空具有机动灵活、快速高效等特点,作业项目覆盖了农、林、牧、渔、工业、建筑、科研、交通、娱乐等多个行业。通用航空的具体内容包罗万象,我们熟知的通用航空有以下几种:航空摄影、医疗救护、气象探测、空中巡查、人工降水等。其他类型包括海洋监测,陆地及海上石油服务,飞机播种,空中施肥等。另外公务机飞机和私人飞机都属于通用航空范畴之内。
统计数字表明。而大型民航飞机只有6万架,约40万名飞行员。因此,通用飞机在国家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将发展通用飞机列入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
据了解,近一两年,我国通用飞机的数量较以往有大幅度的增长。截止到2005年年底,通用航空全行业飞机数量达46种共570架。民航总局预测显示,到2012年我国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0,000到12,000架。预计未来5年-10年,通用航空飞机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务飞行、商用飞行、空中游览、私人驾照培训,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有了足够大的市场需求。这必然导致为之提供服务的领域呈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2. 通用航空的发展前景
中国通用航空器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
中国通用航空器的数量自2014年以来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机队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20年8月,中国内地在运营的通用航空器数量达2930架,相比于2019年底增长154架,相比与2014年的1505架几乎翻了一倍。机队规模的增速在2017年达到顶峰,并在之后的年份逐步回落。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通用航空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中国通用航空器数量首次超过运输航空,这具有怎样的意义
根据统计,中国通用航天器的数量首次超过了运输航空的数量。
目前,我国的通航机场数量已经有532个,我国的同学航天器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164架飞机,超过了运输航空器的数量,为两类航空器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调查,2020年底时登记的通用航空器中热门的前20个型号中有8个型号的通用航天器是由国内自主研发的。,相信将来中国的通用航空技术会越发的成熟。
现在,中国的通用航天器数量首次超过了运输航空器的数量,将来我国对于通用航空器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服务于全国各种不同的领域,提升地方的经济发展,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
4. 美国通用航空发展和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区别
虽然中国通用航空是瞄着美国通用航空的路子走的,但实际上差异很大。
1、空域问题,美国地理位置独特,长期没有外来威胁,空域管理较为宽松,而我国长期为敌对势力包围,空军技术能力又弱,只能用地面限制来解决;
2、资金与地域分配,美国的开发过程中,有地和有钱高度统一,辽阔的内陆和边疆(阿拉斯加)都是通航丰厚的土壤,而我国的土地集中管理,积极推进的是地方政府,资金和地域割裂;
3、历史经历不同,在美国,通用航空是摸着石头过河,法规跟着通航成长,通航跟着实践成长,一次大战的大量剩余飞机和飞行员要找出路,维稳和拉动消费的需要必须发展通航。而中国,虽然有技术的后发优势,也有文化上的后发劣势,一抓就死。对事故率看的太重,摔一架飞机等于一个公司覆灭,对“人命”的重视和社会压力比美国大的多。
其实还可以说很多,不过知道篇幅在这儿,算抛砖引玉吧。
5. 通航国际(西安)飞机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通航国际(西安)飞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6月2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通用飞机的研发(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政许可的不得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张建平
成立时间:2013-06-24
注册资本:10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1010040001096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
公司地址:西安市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蓝天路5号科创大厦515室
6. 民航通航 解释一下吧。 低空领域将来很有发展前景的。
资讯一: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军事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常在低空空域活动。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以理顺空域管理体制,使低空管理有章可循,从中可以解读到国家对空域的利用由单纯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私人飞机可以自由上天了吗?通用航空发展面临怎样的机遇?
随着私人飞机拥有数量的不断增多,“自由飞翔”的梦想照进更多人的现实。
“几乎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做过这样一个关于‘飞’的梦。梦中,我挥舞着手臂就轻轻飞了起来,飞过窗棂,飞向蔚蓝的天空。”金汇通航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何驰,一直没有放弃“飞翔之梦”,从一开始的热气球,到滑翔机,再到私人飞机,他已经摸爬滚打了17个年头。
远望蓝天,何驰一如既往地期待。这一次,他的眼神多了一份坚定和信心。
私人飞机进入公众视野
“11月15日,从广州到温州,我的飞机要光明正大地飞一次。”浙江温州商人朱松斌说。今年3月,他未经审批驾驶罗特威Exec162型直升机上天,被媒体曝光。
朱松斌最多时曾拥有十多架飞机,已经52岁的他自诩为“黑飞”明星。
“不能再未经许可‘黑飞’了!为了这次合法飞行,我在层层报批,办理电台更换、沟通协调等手续已耗去了近8个月的时间。”朱松斌坦言。
2007年,朱松斌在温州举行的飞机展销会上看中了一款飞机。他热衷越野、摩托艇等速度项目,当即决定购买这种飞机。不久后,朱松斌通过代理商向民航规划部门提出购买申请,到民航适航部门申请适航许可证、电台执照、国籍登记证(这三种证件是一架飞机的合法身份证明,简称“三证”)。接下来,朱松斌又花费20万元在广州某通用航空飞行培训学校考取飞行执照。2008年,他拿到私人飞行执照,据说是浙江第一个拿到私人飞行执照的人。
近年来,有关私人飞机的新闻不时进入公众的视野。《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的出台,让更多私人飞机拥有者寄予厚望。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买飞机容易飞上天难
拿到私人飞行驾照,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自由”飞行。除了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适航许可外,私人机主还必须提前向空管部门报飞行计划,“一飞一报”,审批的时间较长。此外,与私人飞机起降配套的机场数量也非常有限。
据介绍,私人飞机上天必须满足3个条件:获得民航局核发的飞机适航许可证,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飞行执照,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的许可。
“现在是很多人买得起私人飞机,却飞不起。修理费、保养费等支出加起来,几年之后,一架飞机的价钱已经花出去了。”一位商人说,他之前咨询过,私人飞机的价格可以接受,但年复一年的附加费用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实在是太“烧钱”。
“真正难点在飞行许可上。简而言之,就是‘离地三尺要审批’。”何驰说,“私人飞机行业要想大发展,就必须实现低空空域管理的改革,首要的是低空空域的分类划设问题。”
由于飞行许可、机场起降申请难,不少私人飞机拥有者把飞机交给航空公司托管。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改革主要完成以下任务,按照管制、监视和报告三类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标准体系,为改革提供法律支撑;改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运行管理和服务效率等。
通用航空有望较快发展
因为担心“买了飞机也飞不了”,一直想拥有私人飞机的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继柱,最终选择了放弃。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印发,毫无疑问,通用航空发展面临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化,私人飞机也会飞得更自由。”邢继柱说。
专家也表示,未来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推进,不仅私人飞机数量将会增加,医用、警用、救灾直升机较快发展都将成为现实。其他方面的牵引带动作用也将随之加大,比如飞机制造、维修,导航设备制造,航空培训以及农业高空作业、商用飞机石油勘探等都会被逐渐激活。
应当看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助推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会给通用航空带来一片广阔的天地,但并不是所有的“瓶颈”都解决了。
其中安全问题特别需要重视。由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法规不健全,部分私人飞行爱好者和通用航空飞行单位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违反规定、擅自飞行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不加以规范,将严重扰乱飞行秩序。
怎样保证飞行安全?相应的机场配套设施如何规划?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在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最新政策】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指出,适时、有序地推进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低空空域资源,促进通用航空事业、航空制造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资讯二: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呼涛 毛海峰 余里)中国将开放低空空域的消息如一石入水,激起层层涟漪。业内人士预期,此举将为中国通用飞机的上下游产业带来数千亿的市场空间。小飞机将飞出大事业。
在16日开幕的第八届珠海航展上,中国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企业——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当日即与欧洲直升机公司签署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备忘录,提升其直升机维修等业务水平。而15日,即空域开放消息公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即领涨6.87个百分点。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慢,主要原因是低空空域没有开放。低空空域开放,标志着中国以前因政策条件所限而带来的通用航空发展不足的现状将发生改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占斌说,“通用航空是小飞机的大事业。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开飞机,共舞蓝天。”
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也第一次对中国低空空域的开放排定了时间表。
意见指出,中国低空空域开放将按照试点、推广、深化三个阶段逐步推进改革,即2011年前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前在全国推广试点,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
有业内人士将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解读为,对中国私人飞机升空的“放飞”,此举将刺激并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这一天我期盼已久了,没有人想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摸摸地进行非法飞行。”浙江籍服装商人甘先生早在2008年就买了架直升机,但每次飞行前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麻烦而且耗时。因此,他和一些朋友只得找个荒郊野外练手,偷偷摸摸过瘾。
据估算,目前中国私人飞机的潜在消费者约有30万。
购买私人飞机的人都希望能随时驾驶飞机前往想去的地方,不必等待航班以及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然而,除了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适航许可外,私人机主还必须提前向中国空管部门报飞行计划,“一飞一报”,审批时间较长。
亚飞太平洋有限公司资深飞机销售经理李赫说:“自10月份传出低空空域要开放的消息,来咨询买飞机的人明显增多。截至11月上旬,公司在中国大陆卖出了10架飞机,比去年翻了一番。”
“低空空域开放的政策出台后,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通用飞机的发展,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会提前布局来投资这个领域。企业家们完全可以参照国家开放低空空域的时间表来安排投资。”精功(北京)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李晨说。
在珠海航展上,中国通用航空企业已经蓄势待发。山东潍坊天翔航空科技公司董事长成身棕说:“我的公司是生产直升机的。国家开放空域对我鼓励特别大,原来公司年产能力仅为30架,我已经做好准备从明年起提高到80架。”
业内人士也指出,低空空域开放后,中国的小飞机除了满足富豪个人休闲需要,在商务用途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很大。一些大公司可以购买小型公务飞机,开会和工作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徐占斌说,作为中国通用航空业的主力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今后会一方面整合哈尔滨、南昌、石家庄等地的通用航空力量,另一方面会在珠海加快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机型进行研制。目前,公司正在与美国商量引进一些5至6座的通用飞机先进机型,预计交易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
通用航空是指除军事、警务、海关缉私飞行和公共航空运输飞行以外的航空活动,通常在距离地面2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飞行。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私人飞机的销量仅为8架,去年售出15架,今年有望售出20多架。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意见的出台为国内通用航空产业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基础设施建设、飞机制造、人员培训、运营和后续的飞机维护等相关产业链都将从中受益。”有中国“私人飞机第一人”之称的云南星耀高科技公司董事长邓斌说,公司将斥资2亿到3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通用航空运营基地,预计明年下半年内可建成。
“低空空域开放,让中国人的飞行梦想更为切近了。基础设施建设、飞机建设、飞行员培训、运行和维护等产业链条的每一环都将从中受益,”邓斌说。
7.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同国外相比较而言有什么不同又有何值得借鉴的呢
通用航空产业要求人口密度小,资金密度大,而在我国,人口密度和资金密度在东南沿海高度重叠,亟需通航的西部却由于资本冲动不足而发展缓慢。国外的通航也是千差万别,全世界通航产业大多数在美国,和GDP一样超过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却只有全球二十分之一,领土面积世界第三,所以发展通航条件优厚,即便如此,美国通航的几次兴起,都有国家政策的直接推动。
8. 飞机制造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强烈需求所牵引,并受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形成了今天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局面。�
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军事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研制高性能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专用设备,基本建立了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的衰退,各国航空公司利润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飞机制造商。因此,他们为了生存,降低飞机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就成为了新一代民机研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冷战结束后,各国大量削减国防经费,军方难以承受高性能武器装备的高昂采购费用,如F-22战斗机每架1.6亿美元。如此高昂的采购费,限制了该飞机的生产数量,因此美国军方提出研制买得起的飞机——JSF联合攻击机(每架约3亿美元)作为相应的补充。军机的研制生产也提出了高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低成本的双重目标。�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生产等许多新理念的诞生,使得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传统技术不断精化,新材料、新结构加工、成形技术不断创新,集成的整体结构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构筑了新一代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框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这一趋势,本文介绍几种主要制造技术(本站节选其中的《先进数控加工技术》)。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应用数控技术始于60年代。近50年的数控技术发展中,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实现机加数控化、广泛采用CAD/CAPP/CAM系统和DNC技术,达到数控加工高效率,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和发展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1 基本实现了机加数控化
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数的30%~40%,而航空制造业更高,达到50%~80%。波音、麦道等飞机制造公司都配置了数量可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数控设备,特别是大型、多坐标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同时与之相关的配套设备齐全,数控化率高,基本实现了机加数控化。�
波音公司在Auburn民机制造分部建立了铝、钛、钢结构件机加车间和机翼蒙皮与梁结构件机加车间,机加设备362台,配置NC机床约180台,数控化率达50%。�
在90年代中后期,这些公司仍在进一步加强对机加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特别是多坐标高速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如波音公司在Wichita军机制造分部就新配有法国Forest Line公司43m×3m×2m高架3龙门5坐标Minumac 30TH 数控铣床,加工“空中客车”飞机结构件的英国航宇(BAe)、原德国汉堡DASA公司、负责贝尔直升机结构件制造的Remele公司等都配有数量不等的法国Forest Line公司的高速5坐标龙门铣床。其中Remele公司多达6台,主轴功率40kW,转速40000r/min,可加工零件壁厚薄到0.76mm。同时还配有Fischer机床头,主轴功率75kW,转速5000r/min,可加工尺寸很大的机翼壁板,切削效率很高。贝尔直升机公司还添置了美国费城Marwin公司用于加工飞机结构件的Automax IV双主轴5坐标高速加工中心,规格为20m×8m×9m,主轴转速24000r/min,进给速度�20m/min�。�
2 数控加工效率高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数控技术应用水平高。表现在:不仅数控设备利用率高(一般达80%),主轴利用率高(95%),且加工效率极高,加工周期短,劳动生产率是我国的20~40倍。大型机翼整体加工件加工效率约50kg/h。麦道公司制造C-17军用运输机起落架舱隔框,加工效率约30kg/h。�
[pagecute]
3 广泛应用先进的CAD/CAPP/CAM系统
广泛应用CAD/CAPP/CAM/CAE自动化设计制造应用软件以及DFX等并行工程,并有足够的工艺知识数据库、切削参数数据库、各种规范化的技术资料作为使能工具。因而设计与工艺手段先进,工艺精良,NC加工程序优质,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大大缩短了零件生产周期。�
4 DNC技术广泛应用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大多数在70年代末80年代就已经广泛地应用了分布式数字控制技术(Distributed NC,DNC)。波音公司在Wichita 军机分部建立的一个DNC系统,大约连接有分布在若干不同车间中的130多台数控设备, 包括加工中心、大型铣床、数控测量机。麦道、MBB和extron工厂等都建立了DNC系统。美国大约有2万多家小型飞机零部件转包制造商,60%~80%都使用了DNC系统。采用DNC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和技术效益,通常可提高生产率15%~20%。�
5 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高速加工(High Speed Machining,HSM)被认为是21世纪机加工艺中最重要的手段。高速切削与常规切削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加工时间减少约60%~80%,进给速度提高5~10 倍,材料去除率提高3~5倍,刀具耐用度提高70%,切削力减少约30%,表面粗糙度Ramax可达8~10μm,工件温升低,热变形、热膨胀减小,适宜加工细长、复杂薄壁零件等。
飞机大型复杂整体结构件采用高速数控加工技术是近几年飞机机加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飞机制造商添置了许多先进的多坐标高速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用于铝、钛、钢等材料的各种整体结构件加工。波音Bertsche Engineering公司的高速加工中心,用于航空航天铝合金、复合材料零件的加工。
对铝合金高速加工,切削速度可达2000~5000m/min,主轴转速达10000~40000r/min,加工进给速度为2~20m/min ,材料去除率30~40kg/h。�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对机床、刀具、控制系统、编程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对高速加工的配套技术研究和应用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看待,解决得较好,并在不断完善。�
6 应用高自动化水平的制造系统
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公司非常重视应用高自动化水平的制造系统,提高新飞机研制生产能力,加强企业竞争力。70年代末80年代先后建立了柔性制造系统(FMS)用于飞机结构件柔性加工,在新机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0年代中后期,由于高速切削机床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飞机整体加工件的增多,开始较广泛应用柔性加工单元或以柔性加工单元组成柔性生产线来加工飞机整体结构件(在汽车制造业领域也同样得到应用)。如波音Wichita军机分部用高速加工单元组成的柔性加工生产线来加工飞机整体隔框零件。达索飞机公司在“阵风”号飞机制造中也建立了一条柔性加工生产线,由4台5坐标切削中心构成,配有自动化工件装卸小车,容量达1000的机械手控制的工具库,只需配备一个操作者。
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发展数控主体技术,并注重协调发展与数控技术配套的各单元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控车间信息管理系统,从而使得数控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并达到了很高的应用水平,有力地推动了飞机制造业发展和进步。目前,发达国家飞机制造商不仅实现了高效数控加工,而且实现了数字化设计(D-D)和数字化制造(D-M)。
9. 通用航空的就业怎么样,刚出来工资能拿到多少,听朋友说很多人毕业了都找不到工作
通用航空领域包含很多方面,现在国家大力扶植小型机场的建设,急缺大量通航人才,不过通航这边学校比较少,东三省的话锐翔祥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算是龙头了吧,在美国洛杉矶也有机场的。你说的找不到工作应该不至于,通航这边都是签合同培养的,飞行员都是包分配的,现在便宜了,20来万就能全下来,各种要求也都比以前降低了,然后分配的年薪最低也有15万了,现在报名学飞行员还是挺合适的,地勤什么的好像差点,不过调度、控制台那边好像也是特别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