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节能减排下电站锅炉有哪些优化运行的技术措施
从运行技术措施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锅炉尽量在设计的最经济负荷下运行。
2.、用煤最好是设计煤种。
3、调整燃烧(燃烧调整方法最好找本书看看),着重降低飞灰和大渣可燃物损失,降低排烟温度。
4、降低辅机电耗,磨煤机能3台运行不要启动第4台,前提是燃烧良好。
Ⅱ 如何调整锅炉给煤量以保证燃烧稳定
锅炉燃烧稳定的技术措施某电厂 锅炉是采用英巴技术生产的世界首批“W 火焰”超临界变压直流锅炉,无成熟的工业现场运行经验可 以借鉴,机组在运行中均出现前墙上部水冷壁严重超温的现 象,鳍片拉裂。经停炉检查后发现锅炉前墙上部水冷壁中间 管排发生局部变形、水冷壁鳍片撕裂等设备缺陷,安全生产 形势严峻,为保证锅炉稳定运行特制订本措施: 一、总则 运行人员要充分认识直流炉热容量小,参数变化快、幅 度大的特点。燃料、给水、减温水的调整操作应缓慢、小幅 进行,做到精调、细调。锅炉各参数(给水量、给煤量、磨 煤机料位、磨煤机容量风、氧量、汽温、汽压、负荷、过热 度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调节时要综合考虑,全面分 析,调整其中一个参数时, 要充分考虑到对其它参数的影响, 监盘时严密监视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参数的控制要做到超前调整,监盘人员之间要做到随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充分 发挥主动性,敢于摸索,善于总结分析。 二、锅炉燃烧稳定的技术措施 1、 减少火焰锅炉热偏差的技术措施 机组正常运行中严格控制各燃烧器二次风量均衡,维 持各台磨煤机的一次风量一致,维持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稳 1 定性。在运行中,就地观测一次风刚性的强弱,保持一次 风适当的刚性,调整火焰中心位臵以满足受热面要求。根 据煤粉细度、火焰中心、燃烧稳定性进行调整动态分离器 转速。运行中要注意各台磨煤机出力要均匀,保持同一台 磨煤机所属两台给煤机出力基本一致,两侧容量风开度要 基本一致。 通过火检信号强度和观火孔的观察,判断炉膛火焰的 “偏烧”程度,适当调整下二次风,保证炉膛的火焰中心 的位臵。严格控制锅炉水冷壁任意相邻两根管子之间的壁 温差不超过 50℃,任意不相邻两根管子之间的温差不超过 100℃。
Ⅲ 锅炉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一、应当具有与锅炉安装改造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且运转正常,见证资料齐全。
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企业宗旨,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质量控制程序图,控制环节,质量控制一览表,各级质量责任人员的职、责、权,图样资料审查制度,变更设计图样联系制度,开箱验收制度,焊材和原材料检验验收制度,材料代用制度,施工检验验收制度,技术文件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焊接工艺评定制度,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用户服务与意见处理制度,质量信息反馈与处理制度等。
二、应当具有与锅炉安装改造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
三、质量管理工程师应由工程师(3级锅炉安装改造单位可由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当,各责任人员(3级安装单位至少配备焊接、筑炉、起重责任人)应当由熟悉本岗位业务的具有助理工程师(3级安装改造单位可由技术员 )及其以上的人员担任。
四、焊接工艺评定应当能满足锅炉安装及改造工作的需要,且具有与锅炉安装改造工作相适应的符合现行规程、标准要求的焊接工艺,胀接工艺,无损检测工艺,校正、组合工艺,吊装工艺,水压试验工艺,筑炉工艺,烘、煮炉工艺,水处理设备安装调试工艺,炉排及辅机安装调试工艺,试运行工艺及典型工艺等工艺文件。对于2级及其以上的锅炉安装单位还应当有暖管工艺和施工组织设计等。
Ⅳ 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周期的技术措施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构成:
循环流化床锅炉由锅炉本体及辅助设备组成:
1、锅炉本体:主要包括启动燃烧器、风室、布风装置、炉膛、气固分离器、物料回送装置、以及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
2、辅助设备:主要包括送风机、引风机、返料风机、破碎机、给煤机、冷渣器、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烟囱等。
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特点:
流化床锅炉最为主要的结构特点是物料循环系统,由布风装置、燃烧室、气固分离器、回料装置、点火装置等设备组成。
燃烧室、分离器及回料装置被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三大核心部件,并构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颗粒循环回路,是其结构上区别于其它锅炉的明显特征,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有系统。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燃料经破碎机破碎至合适的粒度后,经给煤机从燃烧室布风板上部给入,与燃烧室炽热的沸腾物料混合,被迅速加热,燃料迅速着火燃烧,在较高气流速度的作用下,充满炉膛,并有大量的固体颗粒被携带出燃烧室,经气固分离器分离后,分离下来的物料通过物料回送装置重新返回炉膛继续参与燃烧。经分离器导出的高温烟气,在尾部烟道与对流受热面换热后,通过除尘器,由烟囱排出。
以上所述的煤、风、烟系统称为锅炉的燃烧系统,即一般说的“炉”。
另一方面,锅炉给水经水泵送入省煤器预热,再进入汽包,然后进入下降管、水冷壁被加热并蒸发后又回到汽包,经汽水分离后蒸汽进入过热器升温后,通过主蒸汽管道送到用户处。
Ⅳ 锅炉节能降耗措施有哪些
1、加强管理、注重考核锅炉房的管理人员和司炉工的技术水平对锅炉运行效率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锅炉房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强化培训,提高锅炉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实行合理的考核奖惩,开展运行班组间的节能竞赛,提高司炉人员的节能意识和责任心。熟悉掌握系统和设备功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清理水垢;在水质符合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要求基础上减少排污量,排污量应控制在5%以下,最佳为2%;应防止各种管道、阀门漏汽漏水,总泄漏量不超过2%- 3%。使系统和设备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2、 采用冷凝水回收技术节能无论煤炉或油(气)炉,它们所产生的蒸汽经过生产用热设备后生成的冷凝水,在用工业锅炉中95%以上用户未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大部分是当废水排掉了,其实这部分冷凝水温度可高达60-100℃且水质好,如果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后可节省水处理费用,也可降低油(气)耗和煤耗,从已有的冷凝水回收案例来
看,节能可达10-15%,不失为一种高效率、低投入的节能方法。
3、 隔热保温节能不少在用工业锅炉炉体、蒸汽管道及耗热设备裸露空中或只采取简易保温,大量热能在传输过程中散发。如对锅炉炉体、蒸汽管道及耗热设备实施隔热,保温节能效果明显。
4、 控制系统节能改造工业锅炉控制系统节能改造有两类,一是燃煤锅炉的主要辅机鼓风机和引风机的运行参数与锅炉的热效率和耗能量直接相关,用适当的调速技术,按照锅炉的负荷需要调节鼓、引风量,维持锅炉运行在最佳状况,一方面可以节约锅炉燃煤,又可以节约风机的耗电,节能效果是很好的。二是将原来的手工控制或半自动控制改造成全自动控制。这类改造,对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而且变化频繁的锅炉节能效果很好,一般可达10%左右。
5 、炉拱改造按照实际使用的煤种,适当改变炉拱的形状与位置,可以改善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煤消耗,现在已有适用多种煤种的炉拱配置技术。这项改造可获得10%左右的节能效果,技改投资半年左右可收回。
6 、锅炉加装省煤(油、气)器节能降耗措施烟道上加装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省煤装置,可使排烟温度降到150 以下,大大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
7 、给煤装置技术改造分层燃烧装置主要是改进炉子的给煤装置,一般是在落煤口的出口装给煤器,使落煤疏松和控制加煤量,通过分层部件将煤按粒度分离分档,使炉排上的煤层按不同粒径范围有序地分成二层或三层,即使用筛选装置将原煤中块、末自下而上松散地分布在炉排上,有利于配风均匀、合理,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灰渣含碳
量,可获得5%- 20%的节煤率,降低成本。投资很少,回收很快。
8、 锅炉加装省煤(油、气)器节能降耗措施烟道上加装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省煤装置,既不影响锅炉的正常使用,可使排烟温度降到150 以下,又可大幅度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
Ⅵ 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措施有哪些
(1)供热锅炉房的节能潜力。正常技术条件下,对于一般住宅建筑,一台0.7兆瓦的锅炉可供1万平方米暖;对于工业锅炉,每小时2~40吨容量的蒸汽锅炉或1.4~28兆瓦的热水锅炉,热效率一般为72%~80%;小于等于4吨/小时容量的锅炉的热效率为低限值,6吨/小时容量以上的锅炉,其热效率都在75%以上。锅炉运行实践证明,在正常技术条件下,一些锅炉可长期稳定在75%以上的热效率工况下运行,锅炉设备利用率较全国平均水平可提高40%,热效率提高13%。它们所产生的综合效益是,不但节约燃料、电能、运输、人力等,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节约了初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建筑投资、土地面积等)。锅炉房节能除上述指标外,还有锅炉辅机节电、降低锅炉设备和辅机的储备系数、合理利用投资等。可见,在锅炉房设计中锅炉容量配置合理的情况下,供热锅炉房节能潜力巨大。
所谓“1蒸吨供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是目前采暖技术中的通俗说法。严格地讲,锅炉容量的1蒸吨(热水锅炉为0.7兆瓦)供应若干建筑面积采暖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建筑群的热网和采暖系统的保温、系统泄漏率。热力和水力工况等基本正常,作为衡量锅炉房机组运行工况的一种尺度。二是锅炉机组以及上述技术参数在不正常状态下对热网和采暖系统的综合影响。后一种情况,如保温层严重破坏、泄漏率过大或热力和水力工况严重失调等,易于暴露,用户一般比较重视,并设法解决。
(2)供热锅炉房的重要地位。全国目前平均每蒸吨仅供6000平方米,这主要由于实际工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问题的关键是供热系统的热源——锅炉机组未达到正常技术水平。
锅炉房作为供热热源工程,是由锅炉及其辅机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锅炉房工艺设计、安装施工和锅炉房的管理运行四个主要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局,造成锅炉设备运行状态恶化。
锅炉房节能技术
锅炉房运行节能与锅炉的选型、锅炉辅机的选型、锅炉房的合理设计、锅炉的安装质量、锅炉房的运行管理及司炉的实际操作等多种条件有关。
锅炉的最大特点就是一种类型的锅炉对应一个煤种。选择锅炉炉型时,不仅根据所需热负荷量、热负荷延续图、工作介质,选择锅炉的结构形式、容量和台数,更重要的是针对用户本地供应燃料的品种选择燃烧设备,这是锅炉节能的前提。其次是按投资金额、施工进程、土地使用面积等因素选择组装锅炉或是散装锅炉。所以选择炉型时,要对该锅炉运行实例进行认真考察,并要对本地燃料特性充分掌握,选用的锅炉型号才能成为优选,否则不但浪费资金而且浪费燃料。
就供热锅炉房的锅炉辅机选型而言,我国尚未制定出明确的辅机容量指标。调查表明,对于相同容量的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等锅炉辅机的电功率最大相差可达一倍以上。建议按计算选型,计算公式可查阅各种锅炉房设计手册及有关着作。锅炉设备的辅机选型对节能的效果影响很大,设备选型合理,才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锅炉的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锅炉能否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关系到锅炉的长期运行工况和节能效果,尤其对散装锅炉更为重要。锅炉安装是锅炉制造工序的继续,炉排运行状态,烟、风道的密封性,炉排下风室间的密封性能,炉墙砌筑质量等,对锅炉能否满负荷运行及节能降耗影响很大。以下着重谈锅炉房的运行管理。
锅炉运行管理是对热力公司或管理部门而言的。一般单机容量等于或大于10蒸吨的锅炉房,大都设置较全的热工监测仪表,甚至设有微机循环检测和显示,并配置较全的技术管理部门,使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尚存在着如下问题,值得重视:
(1)配备专职司炉。司炉工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有直接影响,对热力公司而言,是第一线技工。但是,目前临时司炉工居多,这是锅炉达不到在经济状态下满负荷运行的重要原因。因为锅炉运行要针对各种煤的特性采取不同的运行手段,即使同类品种的煤,当其收到基水分变化时,煤层厚度、煤层推进速度都要相应改变,随着室外温度变化,也需要调节锅炉燃烧负荷,这些都不是用制度硬性规定能做到的。
(2)健全检测制度。某些地方对节煤下达的指标是炉渣含碳量,这就忽视了排烟热损失。由于司炉为了达到合格炉渣含碳量,运行中过于增加煤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增长炉渣区,结果使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过大,锅炉炉膛平均温度降低,排烟过量空气系数大,除尘器阻力上升,降低了燃烧的所需空气量,使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排烟热损失不是视觉所能观察到的,因而最易被忽视。
(3)建立合理的运行制度。锅炉房运行制度不合理,是造成锅炉热效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某热力公司2台20吨/小时链条热水锅炉房的运行记录中的运行时间为:
1:00~8:00(运行7小时)
9:35~12:30(运行2小时55分钟)
12:00~17:50(运行5小时50分钟)
18:30~22:30(运行4小时)
全天运行近20小时,分4次运行,根据锅炉从压火状态启运到基本稳定热工况至少需2小时,见下表。上述运行制度,低效率下的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42%,若是将上述运行时间改为每天两次运行,每次9.5小时,使不稳定工况占总运行时间的21%,锅炉负荷和热效率将有很大提高。
锅炉压火启运后热工况
时间10:15~11:1511:15~12:1512:15~16:15锅炉热效率(%)56.9764.5176.56锅炉热效率平均值(%)60.7445.56
(4)防止“大马拉小车”的运行方式。锅炉在“大马拉小车”下运行,即低负荷率下运行是锅炉浪费能源的又一重要原因。锅炉只有在70%~110%额定负荷下运行才处于经济工作状态。从下表中可看出,稳定工况下负荷率为76%时,锅炉效率最高为76.6%,连续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效率为66.09%,反而高于长期停运;负荷率为81%不稳定工况时锅炉运行效率为63.08%。
同一台锅炉在不同运行方式下测试结果
运行总时间/小时锅炉效率(%)负荷率(%)备注连续运行7266.0953见注①间歇运行37.563.0881见注②稳定工况负
荷率下运行7.6776.676见注③注:①3月18日2时开始启动,连续低负荷率下运行至3月21日8时为止。
②锅炉采取停12小时,供12小时间歇运行,3月21日8时至3月24日6时停止。
③锅炉在上述间歇运行时的某一段稳定工况的7.67小时,即3月22日18时至23日6时止。
总之,锅炉房系统工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互相影响,紧密相关,如某一环节中的某一主要因素失控,就会影响锅炉的经济运行,使得每蒸吨容量供暖面积下降。
Ⅶ 燃煤锅炉除尘有哪些方法
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烟一般指的是烟炭(炭黑),是不完全燃烧的低挥发有机物,通常是由极微细的炭粒和飞灰组成,其粒径一般均小于微米。尘通常指在燃烧过程中由烟气带出的飞灰(灰粒)和一部分未燃尽的煤粒,其粒径大小为1~100μm(或更大)。
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是由煤炭在炉内燃烧后产生的,随烟气离开锅炉经烟道进入大气。因此,工业锅炉除尘技术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1)炉内除尘,是指在锅炉内部(从炉排至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减少烟尘的产生,收集烟尘的方法。这可以通过改进燃烧方式、加装部件、合理配置二次风等措施达到消烟除尘目的。
(2)炉外除尘,是指在锅炉外部(从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至离开烟囱)收集烟尘的方法。这可通过安装除尘设备和采用高空扩散技术等来达到。
一、工业锅炉除尘技术
工业锅炉常用的除尘器有袋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和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等。
1、袋式除尘悉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多孔过滤介质分离捕集气体中固体或液体粒子的净化装置,分为内部过滤式和外部过滤式。其滤介质运行一段时间后形成粉尘初层(为主要过滤层),本身滤料层起到粉尘初层的骨架作用。袋式除尘器对于粒径为0.5μm的尘粒捕集效率高达98%~99%,是一种高效过滤式除尘器。最常用的袋式除尘器有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和脉冲袋式除尘器。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采用机械运动装置周期性地振打滤袋,以清除滤袋上的烟尘。清灰时,通过振动机构使上部框架水平运动,将滤袋内的烟尘脱落,掉入灰斗中。
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流由灰斗的进烟气口进入,导流板使烟气气流向上流动,部分大颗粒灰尘在惯性力作用下被分离出来,由狭窄缝直接落入灰斗。含尘烟气从中箱体上部进入装满滤袋的过滤区,灰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了的烟气在滤袋内向上经过滤袋口进入上箱体,由排烟气口排出。
2、旋风除尘器
旋风除尘器是利用含尘气体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含尘气体由进气口沿切线方向进入后沿外壁由上向下运动(向下旋转运动的烟气流称作外涡旋),同时还有少量气流沿径向运动到中心区域。外涡旋转到达底锥体底部后沿轴心向上旋转(向上旋转的气流称内涡旋),最后从排出管排出。外涡旋与内涡旋的气流方向是相同的。在外涡旋中,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边壁移动,到达壁的灰尘在下旋气流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从烟气中分离出来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适用于净化大于5~10μm的非黏性、非纤维的干燥粉尘。
3、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是使含尘气体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利用水滴和颗粒的惯性碰撞或利用水和粉尘的充分混合作用,以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或使颗粒增大、留于固定容器内达到水和粉尘分离效果的装置。湿式除尘器可以有效地将直径为0.1~20μm的液态粒子或固态粒子从气流中除去,对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的除尘效率高,同时也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
4、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是利用高压电场使颗粒荷电在库仑力作用下使颗粒与气流分离沉降的装置。静电除尘器捕集粒径范围在0.01~100μm,粉尘粒径大于0.2μm时除尘效率可高达99%以上。由于静电除尘器利用库仑力捕集粉尘,流经除尘器的阻力很小,可处理从低温、低压到高温、高压的含尘气流。
5、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是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有机结合,利用静电除尘器的第一电场作为一级除尘单元,除去烟气中80%~90%的粉尘颗粒,再用布袋作为二级除尘单元,除去剩下的微细颗粒。该除尘器充分发挥了电除尘器捕集粉尘量大、运行阻力低等优势,克服了袋式除尘器的固有缺点,实现了集电除尘-粉尘预荷电-布袋过滤为一体的除尘机制。对微细粉尘其除尘效率可在99.9%以上,出口粉尘浓度低于30mg/m2,且能保持长期稳定高效运行。
Ⅷ 通过什么技术改造可以提高锅炉的效率
减小锅炉的各项热埙失,提高可利用的有效热量,锅炉技术改造,是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唯一途径。降低排烟热造成的埙失,控制受热面结渣和积灰合理,运行煤粉燃烧器一次风粉喷口沿炉膛,高度布置有数层,控制送风机入口空气温度,注意给水温度,避免进去锅炉的风量过大,注意制粉系统运行的影响。减少固体未完全燃烧热埙失,合理调整煤粉细度,控制适量的过量空气系数。.重视燃烧调整,保证锅炉燃煤质量。减少汽水埙失,保证锅炉的给水品质,提高汽水分离装置的安装和检修质量运行中保持锅炉负荷,水位,汽压等参数稳定
坚持锅炉小指标监督管理,锅炉热效率的提高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而且节省了企业单位生产运营的成本,从某些角度上还减少了污染的排放。
Ⅸ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引言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煤炭,特别是被作为工业锅炉燃料用得更多。
二、锅炉各项热损失的构成
燃煤锅炉正常运行时存在一个能效转换问题,它输入的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的利用热,产生一定量的热损失。
热损失有五项,但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二项损失相对比较小,二者之和不到总损失的5﹪,
1.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
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时,这部分损失不大,而采用固体燃料的链条锅炉,q4损失就较大,它由灰渣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漏煤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以及飞灰。
2.排烟热损失q2
从锅炉出口排放到大气中烟气的热焓无法回收,它所造成的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绝大部分。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αpy,二是排烟温度θpy。
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
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气体如CO、H2、CH4和重氢化合物CmHm未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热损失,而重氢化合物残留的含量很少。q3值的大小与过量空气系数αpy有关。由于炉内的燃料和空气不可能混合得绝对均匀,为了避免排烟中残留更多可燃气体,通常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均大于1,以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三、锅炉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
我们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锅炉热损失的因素很多,它不仅与燃烧方式、炉膛结构、炉膛热负荷等设计因素有关,还与燃料特性、过量空气系数、运行情况等调整因素有关。现在工业锅炉选择的基本上是链条炉排锅炉,那么我们排除设计上的因素,单纯从选择和调整方面来考虑。
1.选择有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锅炉
省煤器是用锅炉给水回收锅炉出口烟热量的设备,它可以提高锅炉效率4~6%;空气预热器是将锅炉及省煤器排出的烟气用燃料所需的空气来回收热能的设备,它能使锅炉效率提高3~8%,锅炉厂采用的这两项措施都是减少排烟的热损失。现在我们公司在用的锅炉只有省煤器而没有空气预热器,在新改造锅炉房选购锅炉时要进行综合评价,适当地选用具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这两种结构的锅炉。
在运行方面更要利用好这些设备,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流通截面清洁、不积灰,要做好运行保养,定期清理设备烟气流通截面,保证这些设备的传热效果,达到很好的吸收烟气热量。
2.控制炉膛过量空气系数
从热损失公式中可以看出,过量空气系数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炉膛过量空气系数不仅影响排烟热损失q2,而且也影响到化学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和q4。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排烟热损失q2增加。但过小时会增加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和q4。因而炉膛过量空气系数有一个最佳的范围,可使q2+q3+q4为最小。一般最佳炉膛过量空气系数推荐范围为1.2~1.5。
对过量空气系数的控制,体现在运行操作上就是送入炉内风量的控制。控制风量大小的措施有两个:一是分段风门调整,根据煤层厚度调整各段风门开度,配风方式大致上是炉排前后风量小,而中间逐渐增大。炉排前部主要是利用少量通风和炉内辐射热使燃煤迅速干燥和着火,炉排后部为火床的燃烬段,亦应减少通风使维持适当的火床长度,并避免燃烬的床层吹洞增加过量空气,使排烟热损失q2增大。对挥发分高的煤种,例如链条炉排锅炉正常燃用的烟煤,挥发分相对较高考虑它较易于引燃,且一旦着火即需供给充足的空气,故供风量最大的部位在炉排的中间偏前,该区域风段风门应全开。对挥发分低的煤种,它则着火较迟,且主要是焦炭燃烧,前半部要维持较小风量以逐步提高燃烧温度,故分段风门的开度由中间部位以后逐渐加大,甚至到后拱的部位才能开大。一般在正常运行时煤种变化不大,分段风门开度的调整幅度不应过大,且主要调整炉排后半部的分段风门以维持火床长度,到达老鹰铁前的燃烬段应为发红的热炉渣。如果炉渣中尚有余火,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会增大,可开启最末一道风门尽量吹烧;二是做好维护保养,封堵炉体各个漏点,减少经炉膛及各烟道不严密处的漏风量。冷风的漏入特别是烟道的漏风,它不但不能参与燃烧还使烟气温度水平降低、与受热面的'热交换变差,更使烟气容积增大,使排烟热损失增加,引风机电耗增加。如果这部分损失存在,存属管理不善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体现在检测手段上,设置烟气电子自动分析仪来测定烟气中的RO2。因为一般链条锅炉采用的煤种基本上是烟煤,如果燃料一定,根据燃烧调整试验可以确定出对应于最佳过量空气系数下的三原子气体RO2含量值,运行中保持这样的RO2就可以使锅炉处在经济工况。从而达到即能保证着火稳定、燃烧均匀、火床平整、燃烬区位置适宜和不跑火,又能使烟气量最小。3.调整燃煤水分
在燃用外在水分不大的末煤和混煤时,需进行燃煤水分的调整。在链条炉排上,当末煤和混煤水分过小时,煤层容易吹洞,造成煤粉的大量飞扬,会增加灰渣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而水分过大会推迟引燃,形成跑红火,并增加排烟热损失。末煤和混煤的应用基水分在6~8﹪时,堆积比重才能达到最小,床层疏松孔隙多通风均匀阻力低,因此不易吹洞起堆,可以提高入炉煤的燃烬度,获得最高的燃烧效率。
就现在而言,现在公司新购小块烟煤,就燃煤效果来看,燃烧提前易燃,比较多年来使用的烟煤,今年煤的挥发分更趋近于褐煤。在燃烧过程中可以根据煤质工业分析的指导数据适当的加水,对燃烧会有所收效。
3.分段分时差供汽节约消耗燃料
在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同时,减少锅炉的燃煤量。从配汽管理方面,对于采暖供汽,动力站内部要摸清用热单位热负荷的大小,根据天气和用热单位工序情况,可以采取分段、分时差间断供汽的方法,避免同时供汽造成高峰时汽量不够平时汽量又多的局面,这样既平衡了供汽热负荷保证锅炉满负荷运行,又节约了燃煤,避免高峰时开多台炉谷时停炉的频繁起停炉状况,提高锅炉热效率。
分段分时差就是按顺序循环给用热单位供汽,按锅炉产汽量对远距离的和有预热工序的用热单位提前供汽,达到一定温度后关闭或减少供汽,转为对其他单位供汽,来回循环供汽,始终保持热负荷处于平稳状态。这需要多做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逐步摸索认真调配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4.完善计量、测试手段,综合考核锅炉运行成本。
锅炉现在运行手段很简单,技术含量、管理含量低,只是保证生产、采暖用汽完成全年费用承包指标,没有对锅炉单台经济指标的考核,工人只管完成任务不管耗煤的多与少,从管理上要实行锅炉单耗的考核和重要参数的监控。
建立燃煤常规分析项目分析机制:我们知道,对于燃煤锅炉,有了燃煤成分的分析,可以知道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应用基元素值等基本计算数据和其燃烧特性,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计算效率和燃烧调整做参考,比如:可以根据煤外在水分的分析数值来调整煤加水量的多少而保持外在水分含量在最佳值;根据煤挥发分的大小控制着火点调配风门开度和炉排速度;根据灰分和灰熔点调节煤层厚度及受热面吹灰装置,以保持匀整的火床及防止炉膛受热面结焦等。
健全烟气分析监测系统:恢复炉体各个取样点,完善取样、分析仪器设备,有了烟气成分的分析,可以测得烟气中RO2、O2、CO的气体含量,就可以计算出炉膛和烟道内的过量空气系数α和q3热损失以及运行中对燃烧的调节。
恢复灰渣定期采样分析制度:有了灰渣采样分析,就可以分析出灰渣中含碳量高低,灰渣含碳量是构成q4热损失的主要部分,是单耗考核的最主要参数。
完善安装测温系统:现在的测温系统都没有正常工作,有了温度的测量,知道炉膛温度和烟道内的烟气温度,可以计算出q2热损失,也可以根据排烟温度变化来判断尾部受热面沾污程度。
提高水质化验水平,完善水质化验制度:正确的水质化验分析,可以有效地指导锅炉运行,考核锅炉排污率的高低和锅炉管结垢情况。正常情况下每台锅炉的排污率最少在5﹪以上,一般10T/h以下的锅炉很少有排污水回收再利用装置,所以排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这就要求水质化验人员具备较高的水平、熟练的技术,指导控制排污量的操作。每一台锅炉运行的好与坏,效率高不高,是否节能降耗,用指标考核用数据说话,综合评价建立起良性循环机制。
测试手段的完善与实施,不但可以对锅炉进行单台考核,正确指出燃料的热量有多少被有效利用、有多少成为热损失,这些热损失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同时,还可以判断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找出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的途径。
四、结束语
工业锅炉的节能措施除在运行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还应在新技术采用上下功夫。首先,锅炉辅机电机小时耗电量每个锅炉房都有340kw左右,采用节能电机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在有计划进行锅炉更新改造的同时,适当地对热水采暖地区安装热水锅炉以及环保锅炉,减少换热损失。只要我们人人提高节能意识,节能降耗就会大有成效。
;Ⅹ 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哪些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对设备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锅炉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①选用合适的防磨材料、合理设计磨损部件结构;②金属表面特殊处理技术、增加防护套、合理施工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设备,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以其高效率低污染的高性能更是突飞猛进。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CFB锅炉已成为当前最有前途的燃烧设备,但是CFB与其它锅炉相比,磨损比较严重,磨损在工程上常被理解为由于机械原因产生的颗粒剥离脱落引起的材料表面所不希望的逐渐变化,如减薄,开裂。锅炉常见的磨损即高速的灰粒子从不同的角度冲刷碰撞炉墙或受热面而引起的种种变化。有资料介绍,磨损量与烟速的3.22次方成正比,并随灰粒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单从理论上讲,降低磨损应从降低烟气流速,减小灰粒子浓度和减小粒子的颗粒直径入手。床体燃烧室部分因颗粒直径大,物料浓度高对炉壁造成的磨损最严重。若风室和床体为非水冷壁结构,因炉墙太厚造成的热应力和物料的磨损常常导致墙体内表面产生脱落和出现裂纹。通过把拐角处用圆角代替方角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因是该处的截面形状发生了变化,导致烟气在此形成涡流区,加速了管子的磨损。我们顺势利导,把水冷壁下部的炉墙做成和膜式壁一样的截面,使炉壁在竖直方向上没有截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