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学习组培转化技术看什么书

学习组培转化技术看什么书

发布时间:2022-10-01 16:36:46

⑴ 花都哪里有金线莲组培的书籍卖

一般的书店基本都买卖 去图书馆看看运气好能碰到
网购吧如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等,
我上次在淘宝网输入《金线莲 组培 技术》有看到

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图书信息1

书 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者:刘振祥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月24日
ISBN: 9787122003768
开本: 16开
定价: 24.00元 本书为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除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作简明必要的介绍以外,重点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各方面的实用技术,内容包括组织培养实验室设备和使用方法、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快速繁殖与脱毒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以及果树、蔬菜、药用植物、园林及观赏植物中30余种常见品种的组织培养实用技术,其中兼顾了我国南方一些主要的组培工厂化育苗的作物种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教材专门安排了13个单元的实践训练内容,使学生能得到系统的训练,掌握实际操作技术。同时,书中还吸收了近年来植物组培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经验。教材的每章末尾附有思考题,可供学生思考、复习和练习之用。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本科院校生物、园林、园艺类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中等专业学校、大专函授、成人高校相关专业作为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植物组培技术的培训教材以及植物组培爱好者、生产者的自学用书。 绪论1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概念1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2
三、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中的应用6
思考题8
第一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条件及
一般技术9
第一节实验室及主要设备9
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原则9
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及其
功能9
三、无菌操作设备11
四、常用工具12
五、常用仪器设备13
第二节培养基14
一、培养基的种类与成分14
二、配制培养基的准备工作16
三、培养基的制备方法16
第三节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17
一、外植体的类型17
二、外植体的消毒18
三、外植体的接种与培养19
第四节无菌技术20
一、试验材料和器具的消毒与灭菌技术20
二、无菌操作要求21
三、无菌室空气污染情况的检验21
四、无菌操作技术21
第五节植物组织培养环境条件的控制22
一、温度22
二、光照22
三、湿度23
四、气体23
思考题23
............

⑶ 哪里培训铁皮石斛组培技术,或者这方面的书,光盘

江西省万年县创新组培技术应用研究所培训无菌组培技术和有菌环境条件下铁皮、紫皮、米斛组培技术

⑷ 想了解林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看什么书好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此书可以学习
目录:
第一篇林木种子的质量检验、质量分级和种子贮藏
第一章林木种子质量检验
第一节抽样
第二节净度分析
第三节发芽测定
第四节生活力测定
第五节优良度测定
第六节含水量测定
第二章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第一节林木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适用范围
第二节分级方法及分级标准
第三章林木种子贮藏
第一节影响种子生命力保存的因素
第三节林木种子的贮藏方法
第三节林木种子的贮藏条件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二苗木培育技术
第一章苗圃的建立
第一节苗圃地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苗圃区划
第三节苗圃生产控制
第二章苗圃地的土壤耕作及管理
第一节苗圃地的土壤耕作
第二节轮作
第三节育苗作业方式
第三章苗圃施肥
第一节林木苗圃施肥的必要性
第二节苗圃常用肥料与选肥原则
第三节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作用
第四节确定施肥量的科学依据
第五节氮、磷、钾肥的配比
第六节苗木需肥时期与施肥方法
第七节稀土微肥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四章苗木年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一节苗木的茎根生长
第二节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三节留圃苗的年生长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四节插条苗的年生长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五节移植苗的年生长及育苗技术要点
第五章播种苗的培育
第一节播种季节与时间
第二节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苗木密度与播种量
第四节播种方法及其技术要点
第五节播种地的管理
第六节育苗地的田间管理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六章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第一节自根苗的培育
第二节嫁接苗的培育
第七章移植苗的培育
第一节苗木移植概述
第二节苗木移植技术
第八章容器育苗
第一节容器的种类与规格
第二节营养土的配制
第三节容器育苗技术
第四节容器育苗新技术
第九章温室育苗
第一节塑料日光温室的结构
第二节塑料日光温室育苗环境控制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十章嫩枝扦插育苗
第一节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装置
第二节育苗池建立
第三节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第四节投资及效益分析
第十一章苗木抚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实验室设备和基本操作技术
第三节组培育苗技术
第十二章灾害防治
第一节苗木病虫害的发生机理及预防
第二节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
第三节苗木主要害虫及防治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十三章苗木出圃
第一节苗木出圃前的调查
第二节壮苗的条件及年龄
第三节起苗方法
第四节苗木质量分级与包装
第五节苗木保水处理与贮藏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发展简史
第二节现状
第三节特点、趋势和任务
第二章林木育种资源
第一节育种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林木育种资源工作简况
第三节我国丰富的林木树种资源
第四节种内多层次的遗传变异
第五节林木育种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三林木种子生产
第一章种子概述
第一节林木开花结实的习性
第二节林木开始结实年龄
第三节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及控制途径
第四节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子
第二章林木良种生产
第一节良种生产基地的任务及类型
第二节母树林、种子园及采穗圃经营技术
第三节林木种子区划及种子调拔
第三章种实的采集和调制
第一节种实采集
第二节种实调制
第四章林木种子生产
第一节种实贮藏
第二节林木种子品质检验
第三节林木种子休眠与催芽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4现代化育苗技术与苗木生产经营管理
第一章杂交育种
第一节人工杂交和自然杂种的作用
第二节杂交方式和亲本选择
第三节花粉技术和杂交技术
第四节杂种的测定、选择和推广
第二章无性繁殖和采穗圃
第一节无性繁殖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二节无性繁殖方法
第三节采穗圃
第四节无性系造林
第三章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一节测交系交配设计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二节双列杂交中第四种设计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三节不规则双列交配设计的分析
第四节几种交配设计配合力的估算公式
第四章林木育种中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第一节试验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试验地和试验小区
第三节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和分析
第四节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和分析
第五节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分析
第六节套式设计和分析
第七节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五章林木抗病育种
第一节抗病育种的发展
第二节林木抗病性机理
第三节林木抗病性变异和提高抗病性途径
第四节病原变异与寄主—病原—环境的平衡
第六章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一节生物技术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组织细胞、器官培养的一般程序和林木材料培养的特点
第四节展望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5育种遗传概述
第一章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选择方式
第一节遗传力的概念
第二节遗传力的估算
第三节影响遗传增益的因素
第四节几种选择方式的分析
第二章遗传测定
第一节遗传测定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子代测定和配合力
第三节交配设计
第四节无性系测定
第五节遗传测定的内容、要求和观测技术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6森林的抚育、采伐与更新
第一章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
第一节森林抚育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节林地抚育
第三节抚育采伐
第四节人工修技
第二章林分改造
第一节林分改造的意义和对象
第二节低价值人工林的改造
第三节次生林经营
第三章森林采伐
第四章森林的更新
第一节森林更新的概念和主要方法
第二节皆伐与更新
第三节渐伐与更新
第四节择伐与更新
第五节采伐工艺与更新
第六节矮林、中林作业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7林业工程管理
第一章林业工程管理综述
第一节林木种苗管理
第二节组织实施造林
第三节开展育林工作
第二章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
第一节森林资源管理
第二节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对湿地资源的保护
第三节林地、林权管理
第四节森林采伐与消耗管理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一节当前林业重点工程概述
第二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第三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第四章计划管理
第一节计划管理的意义、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林业企业计划的种类和计划指标
第三节计划编制方法
第四节计划的编制、执行与检查
第五章技术管理
第一节技术管理的任务及其基础工作
第二节科技管理
第三节设备管理
第四节质量管理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
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六章资金管理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任务
第二节固定资金管理
第三节流动资金管理
第四节专用基金管理
第五节产品成本
第六节企业盈利
第七节经济核算
第八节资金时间价值分析
第七章档案管理
第一节林业档案概述
第二节林业站的主要档案
第三节林业站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第八章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信息的处理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节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8常用造林绿化树种及其培养技术
第一章速生用材树种
第一节新疆杨、毛白杨、 杨等杨树
第二节槐树、刺槐
第三节臭椿、元宝枫
第四节白蜡、橡栎
第五节泡桐
第二章生态经济树种
第一节苹果
第二节核桃
第三节板栗、银杏、杜仲、枸杞
第四节枣、杏、柿、花椒
第三章园林绿化树种
第一节雪松、桧柏
第二节女贞、小叶女贞、桂花
第三节棕榈、石楠、海桐、广玉兰
第四节大叶黄杨、黄杨、南天竹、火棘
第五节竹类
第六节玉兰、鹅掌楸、七叶树
第七节鸡爪槭、红叶李、金丝柳、栾树、合欢
第八节樱花类、贴梗海棠、榆叶梅、珍珠梅、梅+
第九节月季、玫瑰、牡丹+
第十节紫荆、紫薇、木槿、蜡梅、锦带花
第十一节丁香、连翘、棣棠、紫叶小檗
第十二节地锦、紫藤、凌霄花、木香、金银花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四章抗性强的树种
第一节沙棘
第二节紫穗槐+
第三节柠条、花棒
第四节踏郎、沙枣、柽柳
第五节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育苗
第五章果树树种育苗技术
第一节落叶果树育苗
第二节常绿果树育苗
第六章新选育、引进的优良树种
第一节人工选择特点和选择类型
第二节优树的选择和利用
第三节优树标准和选优林分
第四节优树评选
第五节种源选择和优树选择的结合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一章苗木病害的类型、特点和防治原则
第一节苗木病害的类型
第二节苗木病害的特点
第三节苗木病害的防治原则
第二章常见苗木病害及防治方法
第一节苗木病害防治概说
第二节森林植物苗木病害及其防治
第三节经济林苗木病害及防治
第四节观赏植物苗木病害及其防治
第五节化学防治法
林木种苗育苗技术及林业工程管理实务全书
第三章根部地下害虫
第一节苗木害虫防治概述
第二节白蚁类
第三节蝼蛄类
第四节蟋蟀类
第五节金龟类
第六节金针虫类及象虫
第四章食叶害虫
第一节昆虫的形态特征
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
第三节苗木害虫的分类
第四节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第五章嫩枝幼干害虫
第一节地老虎类
第二节种蝇

⑸ 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及应用专升本必须看那些书

1.生物化学

内容提要:主要包括蛋白质化学、酶学、核酸、维生素与辅酶,生物分子的分解、合成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及调控等及有关实验。

教 材:《生物化学》 沈同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生物化学》 王镜岩编 科学出版社

2.《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 罗纪盛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物化学》 魏述众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BIOCHEMISTRY》 Trudy Mckee等 科学出版社

2.细胞生物学

内容提要:细胞质膜及内膜系统,细胞核与染色体,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细胞骨架,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线粒体及叶绿体,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等及有关实验。

教 材: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细胞生物学》 郑国锠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细胞生物学》 韩贻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细胞生物学》 汪堃仁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现代工业微生物学

内容提要:现代工业微生物学主要介绍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运,常见工业微生物类群和形态,现代发酵工业中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和培养技术,以及工业微生物的营养、代谢调控,主要微生物工业产品的生产等。

教 材:1.《现代工业微生物学》 杨汝德编 华南理工出版社

2.《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黄秀梨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3.《工业微生物学》 岑沛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微生物学》 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合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姚汝华 华南理工出版社

3.《MICROBIOLOGY》 J.Nicklin等 科学出版社

4.《工业微生物学》 岑沛霖 化学工业出版社

4.现代遗传学

内容提要:遗传三大定律,伴性遗传、数量遗传和遗传平衡,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本质,核外遗传、核质关系与个体发育,基因表达与调控,遗传物质的变异、重组机理,突变、选择与生物进化等及有关实验。

教 材:1.《现代遗传学》 赵寿元着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遗传学》 刘枯义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遗传学原理》 徐晋麟等编 科学出版社

3.《分子遗传学》 张玉静主编 科学出版社

4.《分子遗传学》 盛祖嘉等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5.《GENETICS》 P.C.Winter等 科学出版社

6.《遗传学实验》 刘祖洞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分子生物学

内容提要:从分子的角度研究生命的起源、组成、生理机能、进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本课程也讲授有关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教 材:1.《分子细胞生物学》 韩贻仁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 魏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参考书目:1.《分子生物学》 曹仪植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

2.《现代分子生物学》 朱玉贤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分子生物学》 郜金荣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3.《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 F.奥斯伯等 科学出版社

4.《MOLECULAR BIOLOGY》 R.F.Weaver 科学出版社

6.普通生态学

内容提要: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在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系统介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现代发展,引导学生用其分析现实生态现象及指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教 材:《普通生态学》 孙儒泳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环境生态学》 金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理论生态学研究》 张大勇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3.《ECOLOGY》 A.Mackenzie等 科学出版社

7. 基因工程

内容提要:该课从基因工程赖以创立的理论及技术基础出发,介绍基因研究的发展及基因的现代概念,基因研究与基因工程的相互依赖关系,最新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基因工程载体,酶切与连接,重组体DNA的导入与重组体转化子的鉴定,目的基因的分离、纯化、表达及检测。

教 材:《简明基因工程原理》 贺淹才编着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基因及其表达》 童克中编 科学出版社

2.《基因及其操作原理》 齐鹏义编着 武汉大学出版社

3.《基因工程原理》 吴乃虎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瞿礼嘉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5.《PCR技术实验指南》 C.W.迪芬巴赫等 科学出版社

6.《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习题集》 王金发等编着 科学出版社

8. 细胞工程

内容提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细胞移植、细胞融合与重组、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杂交及植物细胞工程,试管苗技术等。

教 材:《细胞工程》 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瞿礼嘉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施普林格出版社

2.《细胞工程》 焦瑞身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9. 生物工程

内容提要:微生物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它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内容涉及工业常用微生物,菌种选择,代谢产物的过量生产,微生物反应的质能平衡,微生物发酵过程,发酵动力学,发酵工艺,灭菌工程等。

教 材: 《微生物工程概论》 刘如林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参考书目:1.《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姚汝华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发酵工艺原理》 熊宗贵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0.生化大实验

内容提要:包括与细胞破碎、生化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等技术有关的实验。

教 材:自编

参考书目:《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 张龙翔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内容提要:主要内容为生物技术产物的预处理及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加工等技术的科学本质、原理、方法、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这些技术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其中生化产物和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是核心内容。下游技术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生物技术下游加工技术的科学本质和主要方法,同时熟悉各种单元操作和提纯设备的选用,从而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及设计的能力,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解决产物下游处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得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教 材: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毛忠贵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生化分离技术》 严希康编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刘国诠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3.《分离过程化学》 陆九芳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4.《生物分离技术》 梁世中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5.《发酵设备》 高孔荣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化工原理》 蒋维均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7.《清洁生产》 席德立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12.酶工程

内容提要:酶工程(酶技术)是研究酶所特有的生物催化性能,并使其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发挥作用的一门应用科学。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分为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酶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酶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各个领域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将逐步融合于其它领域。

酶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酶的结构和功能,酶反应动力学,酶的分离纯化技术,酶的固定化,酶的化学修饰,酶反应器,以及酶工程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等。

参考教材:1.《酶工程》 熊振平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9

2.《应用酶学导论》禹邦超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3.食品化学

内容提要: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组成、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科学。食品化学与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分子生物学有密切的关系。食品化学依赖上述这些学科的知识有效地研究和控制作为人类食品来源的生物物质。

教 材:《食品化学》 王璋、许时婴、汤坚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4.食品工艺学

内容提要:食品工艺学主要介绍主要工业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原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本课程共分6章,主要介绍用于食品加工的食品原料种类和处理、罐藏食品加工工艺、软饮料加工工艺、乳制品和大豆制品加工工艺、肉制品和粮谷制品加工工艺,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熟悉和掌握主要工业食品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

选用教材:《食品工艺学》(第2版) 赵晋府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5.仪器分析

内容提要:介绍生命科学研究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性能、工作原理、使用范围等。

参考书:1. 各种仪器设备使用说明

2.《实用仪器分析》 杨根元等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仪器分析》 李启隆等编 北京师大出版社

16.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技能的一门学科。近40年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和医药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

当前,植物组织培养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脱毒及离体快繁;2、花药培养和细胞育种;3、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杂交;4、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5、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

教 材:《植物体细胞遗传学简明教程》黄百渠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李俊明编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⑹ 生物技术专业的必读书目是什么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分离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药物》《药物动力学》《基因工程》
推荐书目:

《生物学》(第6版). 主编:(美)Peter H. Raven,George B. Johnson. 主译:
谢丽萍,张荣庆,张贵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DNA科学导论》(DNA Science:A First Course). (美)D.A.米克勒斯(David
A.Micklos), (美)G.A.弗里尔(Greg A.Freyer), (美)D.A.克罗蒂着;陈永青,谢建平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延伸的表现型》(The Extended Phenotype, 1982).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着;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2nd ed., 1989). (英)道金斯(Richard.Dawkins)
着;卢允中, 张岱云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孟德尔妖:基因的公正与生命的复杂》. (英)马克·里德利(Mark Ridley)着;何
朝阳,林爱兵译.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盲眼钟表匠》(The blind watchmaker: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 (英) 理乍得·道金斯(Richard.Dawkins)着;王德伦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解析彩虹:科学、虚妄和玄妙的诱惑》(Unweaving the Rainbow: Science, Delusion and
the Appetite for Wonder‎)(英) 理乍得·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张冠增, 孙
章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生命科学史》洛伊斯N.玛格纳(Lois N.Magner)着,李难等译,天津:百花文
艺出版社,2002;刘学礼主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生物学史》(法)让·泰奥多里德(Jean Theodorides)着;卞晓平, 张志红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迈尔(Ernst Mayr), 涂长晟译.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 1990
《生命是什么》(奥)埃尔温·薛定谔.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双螺旋: 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美)沃森(Watson, James D.), 刘望夷译. 北
京:科学出版社, 1984

⑺ 组培技术和应用的相关书籍哪些比较经典

植物组织培养

⑻ 谁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或者相关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上世纪30年代white首次由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验证了l902年Haberlandt提出的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所谓植物细胞全能性就是每个植物细胞就像一粒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20世纪50年代——诱导培养银胶菊愈伤组织得到天然橡胶从胡萝卜体细胞培养出完整植株。从曼佗罗花药培养出单倍体植物从而证实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存在,为后来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运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在比较简单易观察的条件下研究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繁殖、生长和分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它们的影响,从而为解决农业生产和药物生产中的某些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概念
2. 发展与成果例证
3. 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
4. 培养条件
5. 培养材料及处理方法
6. 技术流程

1. 概念
广义概念: 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长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或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狭义概念: 利用植物外植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或完整植株,即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离体培养或外植体培养。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

2. 发展与成果例证
贝母——原来繁殖率非常低,而用组织培养分化出的三个月左右的鳞茎,其大小就相当于用种子繁殖二年生的鳞茎
罗汉果——通常用压蔓繁殖,繁殖系数低、易退化且需2年以上才能结果,再生体系建成后,其组培苗当年座果率就达80%以上
从60年代开始的我国中药离体培养和试管繁殖研究,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种药用植物经离体培养获得试管植株,如贝母、百合、黄芩、红豆杉、桔梗等。其中已有相当一部分药材可利用试管繁殖技术繁殖培育种苗,如罗汉果、苦丁茶、芦荟、怀地黄、枸杞、金线莲等。

3. 培养基的组成和配制
化学合成培养基大致由6种成分组成:(1)糖类(2)多种无机盐类(3)微量元素(4)氨基酸、酰胺、嘌呤(5)维生素(6)生长素。此外,有些培养基还可添加天然的汁液,如椰子汁、酵母提取液、水解酪蛋白、麦芽浸出液等,培养基中如加入0.5~1%的琼脂即为静止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否则为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不同植物材料常需要改变配方如维持生长和诱导细胞分裂分化的培养基配方就不同,因此配方的种类很多。目前以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配方为最常用的一种基本培养基,其特点是有利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快速生长。

4. 培养条件
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的因素。
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中添加食盐、蔗糖、甘露醇和乙二醇等物质可以调整渗透压。通常1~2个大气压可促进植物组织生长,2个大气压以上时,出现生长障碍,6个大气压时植物组织即无法生存。
酸碱度: 一般植物组织生长的最适宜pH为5~6.5。在培养过程中pH可发生变化,加进磷酸氢盐或二氢盐,可起稳定作用。
通气: 悬浮培养中植物组织的旺盛生长必须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小量悬浮培养时经常转动或振荡,可起通气和搅拌作用。大量培养中可采用专门的通气和搅拌装置。

5. 培养材料及处理方法
从低等的藻类到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的各类、各部分都可采用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一般裸子植物多采用幼苗、芽、韧皮部细胞;被子植物多采用胚、胚乳、子叶、幼苗、茎尖、根、茎、叶、花药、花粉、子房和胚珠等各个部分。
材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一般用漂白粉溶液(1~10%)、次氯酸钠溶液(0.5~10%)、升汞溶液(0.01%)、乙醇(70%)或过氧化氢(3~10%)等处理后,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至净,然后在无菌室内,将所取的组织迅速置入固体培养基。

6. 技术流程
(1)无菌培养的建立:任何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都必须采制适宜的外植体。
(2)诱导外植体生长与分化:将外植体放在培养基里,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正常生长的营养和促使植物进行分化的激素,促使外植体开始分化出新芽。
(3)愈伤组织的形成:在组织培养中,受伤组织切口表面在适宜条件下长出的一种脱分化的组织堆块,称为愈伤组织(Callus)。此种愈伤组织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一定时间即能诱导生长成整株植物。因此愈伤组织既可是某种植物代谢产物的来源,又可是诱导成株的主要途径之一。
(4)促进中间繁殖体的增殖:在第二阶段培养的基础上所获得的芽、苗、胚状体和原球茎等等,数量都还不多,也难以种植到栽培介质中去,这些培养的材料可统称为中间繁殖体,它们需要进一步培养增殖,使之越来越多,才能发挥快速繁殖的优势。
(5)壮苗和生根:在材料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就使部分培养物分流,进入壮苗与生根途径。在生根壮苗培养基上,大多数植物要分离成单苗,有的可分成小丛苗。转移培养后应停止增殖,迅速生根,同时苗也长高,便于以后移栽。
(6)试管苗出瓶种植与苗期管理:经过上面几个阶段,小苗已生根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可以被移植到土壤里了。在这个阶段,湿度要求很高,以使它们适应新的环境。每天将盖在植株上的罩子移开一点,整个过程大约两个星期,让植物慢慢适应外界环境。

还有一份资料,由于字数限制,你自己去进入吧,地址在参考资料处.

⑼ 为什么通过组培方法能够快繁苗木

生长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复制生长快等性状的植株,条件人工利于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一)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背景一致
(二)经济方便,效率高
(三)培养条件可控,可周年试验或生产
(四)生长快,周期短,重复性强
(五)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我看楼主的问题都是组培的,推荐你一本书吧~
组培快繁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 : 梅家训
ISBN : 710908258X
页数 : 333
开本 : 小32开
封面形式 : 简装本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3-4-1
定价 : 18 元
本书的编写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植物组织快繁技术的实际,进行分析、归纳和消化吸收而形成的。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组培快繁的概念、原理、操作技术和在马铃薯、甘薯、葱属、生姜、花卉等作物上的应用。所介绍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提高组培快繁技术水平、加快组织快繁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与学习组培转化技术看什么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掖市哪里招聘信息 浏览:149
keil如何编写程序 浏览:260
做烤瓷牙有什么程序 浏览:580
锐捷网络出去的程序员技术如何 浏览:549
抖音小店怎么选极致产品 浏览:21
抖音新手卖农产品怎么样 浏览:97
信息技术类哪个适合女生 浏览:505
美团外卖怎么加盟和代理 浏览:93
仪器数据如何在led上显示 浏览:40
代理cpu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729
微信小程序课程不更新怎么回事 浏览:416
绑定手机银行怎么删除交易明细 浏览:290
为什么安装程序已在运行中 浏览:164
大数据二维码是什么 浏览:566
手机拍照有哪些技术 浏览:880
山西清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浏览:171
希捷是做什么产品的 浏览:497
上海做老房子交易的中介有哪些 浏览:674
数据线车载蓝牙郑州哪里有卖的 浏览:214
算法中代理模型是什么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