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牛蛙养殖技术如何

牛蛙养殖技术如何

发布时间:2022-10-01 15:36:56

A. 牛蛙的养殖技术

1.建造青蛙池塘。

建蛙塘,对地形和水源要求比较高,适合水源充足,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在池塘后面建围栏,防止牛蛙逃跑。如果需要高密度养殖,需要修建水泥池。贮水量视蛙体大小而定,蛙池的水要排尽,以利水分交换。

2.蛙池的清洗和消毒。

蛙池需要在水中浸泡15天进行脱碱,必须注入淡水后才能放养幼蛙;比如新开的池塘,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5~7天,然后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液清洗池底和池壁,进行水泥池养殖。用泳池里的漂白水,然后喷洒消毒。

3.幼蛙的饲养和管理。

幼蛙的大小和饲料状况要根据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如果每平方米养殖100~120只青蛙,必须喂人工饲料。一般可以饲喂蚯蚓、蝇蛆等活饲料或颗粒饲料,费用要控制合理。而且牛蛙的食量、温度、饲料都有较大差异,要合理控制投喂量。

4.饲养管理。

牛蛙食量大,环境污染会恶化水质。所以要经常清洗水泥池,注意池水的更换,保证牛蛙的水质干净。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在高温养殖环境下,要合理降低水温,保证牛蛙的正常生长。因为牛蛙有以大小争食的习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可以提高牛蛙养殖的效率。

B. 牛蛙养殖技术

选地建池: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建造池塘作养池,并且用铁丝将池塘周围围起来。 投喂食物:饲养牛蛙时要每天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或者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 水质要求:每隔两到三个月换一次水,并在池塘内栽种水草。

牛蛙如何养殖

1、选地建池

牛蛙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不能让它生活在浑浊的水质里,否则会导致牛蛙体内出现有毒物质,从而降低牛蛙的寿命,因此在养殖时需要每隔两到三个月换一次水,并在池塘内栽种水草,有利于净化池水。

C.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1、集约养殖:这种方式是用的最多的,集约养殖就是高密度化的养殖方法,既可以单独养殖牛蛙,也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大一点的水面投放幼蛙,饲料以天然的饵食为主。3、流放养殖: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这就是流放养殖。
一、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集约养殖
(1)集约养殖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密度高,既能单独养殖牛蛙,还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
(2)选择养殖场地时蛙池的水深一定要在1米左右,可以在蛙池里面放一些水生植物,这样能使其在上面栖息。
(3)还可以在蛙池中种植一些荷叶,一般放养的密度为一公顷2000-3000只左右。
2、半开放式养蛙
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比较大的水面上投放幼蛙,饲料可以使用天然的饵食,人工饲料进行辅助养殖。
3、流放养殖
流放养殖就是将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水面必须有大量的天然饵料以及水生植物。
二、牛蛙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
1、牛蛙的养殖周期是5个月左右,5个月后牛蛙可以长到250克,这时就能将其进行售卖。一般养殖7个月左右的牛蛙体重会更重,价格也会比较有优势。平常一定要做好环境的调控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2、牛蛙一般生活在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比较喜欢栖息在河沟、塘边。如果水面上长有浮水植物,它一般会则伏在水草下面,仅头部露出水面。牛蛙有群居的特征,一般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它们适应环境后,不会随便搬迁。
3、一般到了5月上旬,牛蛙的叫声就会很频繁,而且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它们会抱对产卵。产卵期到7月中旬会停止,一般会经过70天左右。牛蛙的卵呈片状,会借助水草固定浮于水面。受精卵会孵化为蝌蚪,生活在水中,慢慢的会变态为成蛙。

D.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回答
1、选场地以及建蛙池:在水源充足且干净的地方建立养蛙场,蛙池一般为长方形,面积为100平方米并将其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需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2、放养管理:先清池消毒,将幼蛙消毒后便可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一般为60-80只/平方米。3、饲养管理: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一、选场地以及建蛙池
1、选择场地
(1)要求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冬暖夏凉、远离嘈杂地区、交通便利、供电充足的地方建立养蛙场。
(2)要求水质干净且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2、建造蛙池
(1)将1个100平方米的长方形池塘平均分成4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一般需要高出池底1m,筛绢的底部应该有20-30cm被埋在土里。
(2)池埂高40cm,坡度为1:3,将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的深度一般不能低于20cm,因为蓄水量太少,易导致水浑浊,增加牛蛙患病的几率。
(3)选用口径为10-12cm的塑料管作排水管,进水溢水孔的设置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处。
(4)每个小池子里需要放有80cm×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一般可放4块。
(5)在池子的上方需要用黑色太阳网遮荫,避免太阳暴晒。
二、放养管理
1、在放苗前,干池亩用生石灰50-75kg进行消毒。
2、而幼蛙在放养前,也需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在浸洗时需要仔细观察牛蛙的状况,如果发现异常需要立马将蛙苗取出。
3、幼蛙的放养密度一般为60-80只/平方米,后期还需要根据牛蛙的体型变化进行分级分池放养,调整放养密度。当幼蛙长成成蛙时,放养密度一般为30-40只/平方米。
三、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
(1)饲料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在投喂的前半个小时可用清洁的水将配合饲料泡湿,使饵料稍微软化膨胀,既能避免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导致牛蛙在摄食饲料后发生肠胃疾病,也能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2)日投饵量一般为牛蛙体重的7-15%,而且还需根据气候、水质、残饵量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投喂量以能在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2、分级饲养
因为牛蛙会有互相残食的现象,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根据牛蛙的长势情况,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基本相同的牛蛙放到同一个池中进行饲养,避免大蛙吃小蛙。
3、巡池查看
(1)每天早中晚各巡池1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出现了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避免牛蛙外逃。
(2)注意防治老鼠、蛇等天敌,避免牛蛙被天敌捕食。
(3)仔细观察牛蛙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了异常后需要及时对症治疗。
4、日常清洁
(1)经常清扫食台上的残饵,洗刷食台并及时捞出池内的病蛙、死蛙和其他腐烂物质,保证池水的干净。
(2)每隔10-15天,可用漂白粉溶液泼洒消毒幼蛙池,用量为1g/立方米。
(3)如果发现池水开始发臭变黑,需要立即换入新水,保持池水清洁。
5、越冬方法
(1)室内越冬
1可在室内向阳处,用砖砌1个高50cm左右的池子,并在池内铺松土30cm厚,还需放1个水盆,盆缘与泥土等高,使土壤能长期保持一定的湿度。
2在池口可加盖薄膜封包,也可在池内悬一盏40W灯泡升温,保证牛蛙可安全越冬。
(2)浅水越冬
1保证水深1-1.2m,池底应有厚度6-9cm的淤泥,不能让水面结冰,方便牛蛙潜水蛰伏在淤泥中越冬。
2如果遇到了连续寒冷结冰的天气,应进行水面破冰,避免水体冻结导致牛蛙体液和血液被凝固。
四、防治病害
1、烂皮病
(1)发病原因:该病多是因为牛蛙长期摄食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所导致的,发病严重的牛蛙,皮肤会腐烂脱落,肌肉裸露并逐渐扩展至全身,拒绝摄食,不爱活动。
(2)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保证饵料的多样化,可在饲料中适当补VA和VC,在病蛙饲料中可添加抗菌消炎药。
2、红腿病
(1)发病原因:该病多发生在密度过大、水质差的池塘中,病蛙大腿腹部和前肢之间的皮肤发红,后肢无力,不吃不动,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2)防治方法:定期给蛙池消毒,保证水质清洁并适当减少养殖密度,及时隔离病蛙。病蛙可用2-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每天1次,连续泡3天。
3、肠胃炎病
(1)发病原因:肠胃炎病多是因为消化不良引起的,而且发生快,危害大,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能使牛蛙死亡。
(2)防治方法:保证饲料的干净,不能饲喂霉变的饲料,病蛙一般可用0.05-0.01%的食盐水浸泡。

E. 养牛蛙的技术方法

养牛蛙的技术方法

养牛蛙的技术方法,牛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同样它也是一种夜行动物,而且我们经常都能看到有吃牛蛙的店,牛蛙吃起来还是十分的鲜嫩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养牛蛙的技术方法的相关资料。

养牛蛙的技术方法1

牛蛙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它也是可食用蛙当中体型最大的一个种类。牛蛙在生长方面比较快,肉味鲜美、营养比较丰富、蛋白质含量又比较高。而国外养殖用的牛蛙分别是由美国牛蛙、沼泽绿牛蛙、春蛙、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等。

而牛蛙的个体重有时是可以达到一公斤以上,比较喜爱高温荫湿,它们也会多栖息在池塘边沿而近水处的一些草丛当中,特别喜欢栖息在那些池塘坑边,然后被波浪击拍而成的半干半湿的土穴当中,往往它们的下半身是会浸到水中,头部则是会露出水面,头向外。而牛蛙的鸣叫声则是酷似黄牛,一旦听到牛蛙的叫声,就可以预知到产卵期即将来临,产卵期过后牛蛙就会停止鸣叫。

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

集约进行精养:我们也可以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去采取人工方法来进行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一个养殖方式。再根据饲养场地的差别,我们也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等的几种方式。

建造蛙池:养殖场我们是应该要在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这样是以方便进行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可以说是养蛙成败的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定要水源充足,排灌比较方便,水质的要求则是需要没有污染,从而会达到渔业的水质标准。

巡池查看:每天早、中、晚都是需要进行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会出现一些破洞,如果有破损的话,一定要马上进行修复才可以,因为这样是可以防止牛蛙的外逃,从而可以保证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三百的换水率才可以。

饲料的投喂:其实饲料主要还是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的,饵料的投喂也应该要做到“四定”,那就是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投喂之前的.半个小时是需要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进行泡湿,这样是可以使饲料稍微的进行软化膨胀,也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一些污水,避免牛蛙在进食以后,它们的肠胃会发生一些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于营养方面的吸收。

分级来进行饲养:大家在牛蛙的饲养当中,为了防止牛蛙会出现互相残食的一些现象,我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及时的去将规格相差比较大的一些个体来进行筛选的分级哦,然后再规格一样的牛蛙进行同一口池来进行饲养,这样完全可以防止出现大蛙吃小蛙,也可以注意控制一些养殖密度的哦。

养牛蛙的技术方法2

牛蛙是一种两栖动物,是蛙科中体形比较大的食用蛙种。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对人身体有好处。喜欢在江河和池塘沼泽和岸边草丛中或者是洞穴内,晚上出去活动觅食,每到繁殖的季节,牛蛙常集体迁移到池塘等环境优良的场所,互相嬉戏、抱对繁衍子代。牛蛙是属于变温的动物,其体温和活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是在10月中旬以后,停止活动和摄食,潜入水底或者是比较潮湿的松土层中过冬,第二年的三月,过冬就结束了。牛蛙以动物性为主,尤其是喜欢活的饵料。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食物也不同,牛蛙也适量的吃一些少量的植物性的饵料,大多数是吃水生植物的叶片还有植物的种子。

牛蛙养殖场的选择还有建造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还有环境的因素来考虑,还要遵循经济上的投入少,然后要效益高,还要照顾到生产上的科学性,方便于管理。

(1)建场条件:

要建造防逃跑的设施,因为牛蛙擅长跳爬等,可以用塑料薄膜还有铁丝网等东西,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砖砌个围墙更牢固和持久。还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的,像江还有湖水库的水,是水质最好的氧气也高,水量也比较充足。还要建在冬暖夏凉的地方,不仅要水质非常好还要排水和换水方便,还就具备不同用途的养殖池塘。

(2)养殖池的建造:

①亲蛙池:主要用于培育牛蛙产卵用的还有分别养殖雌雄亲蛙。

②产卵池: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主要是在人工催产时候使用的。

③孵化池:也是主要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的。使用效果的话还是水泥池效果比较好

④蝌蚪池:也是分为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总面积还是要根据所需要培养蝌蚪的数量还有要发育成幼蛙的数量

⑤幼蛙池:是为方便于饲养的管理

⑥成蛙池:是要将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成蛙分开

3、养殖牛蛙的方式

①集约养殖:就是高密度的精养

②半天放工养蛙:就是可以投放幼蛙,主要以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饲料为铺。

③流放式的养殖:就是把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进行养殖。

4、温度的注意事项

牛蛙对温度十分敏感,它的皮肤曝露在外面,没有任何的防止蒸发的保护组织,所以牛蛙对干燥的环境抵抗能力非常差,特别是幼蛙特害怕日晒还有干燥。三十分钟的温度日晒就能把牛蛙致死。而且牛蛙在空气特别干燥的环境下二十小时以内会自动死亡。

5、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每天早中晚各巡视一次,检查一下网是否出现破油,如果有破损必须要马上修复,防止它逃跑。并且保证一天二十四小时内不断的流水,还要注意观察牛蛙吃饭的量还有活动的情况若是出现了异常现象,应该立马采取措施。

(2)饲料的投喂:主要是以浮水性的配合这饲料为主,还要根据天气气候的变化还有牛蛙的体重做出一些调整,做到多餐少食。

(3)分级的饲养:为了防止大的牛蛙会吃了小的牛蛙,所以要把大小相同的牛蛙放在同一地方进行喂食和养殖。

(4)疾病的防治还有措施:放养之前要进行池塘的消毒,可能用生石灰或者是漂白粉来进行消毒,要是发现病的牛蛙还有死的牛蛙要及时的隔离出,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消毒,当养成成蛙的时候,要是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的现象要及时的把它们隔离开,要大加的换水和消毒。还要做好敌害的清除,蛇鼠还有猫等都是牛蛙的天敌,必须要建立巡视制度而且采取清除措施。

F. 如何养殖牛蛙

养殖好牛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巡池、及时记录
每天早晨与傍晚必须巡视养殖池,及时记录气温、水温、水质、蝌蚪生活状况(如有无浮头现象,上次饵料吃剩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刚孵出的蝌蚪以及变态高峰期的蝌蚪,尤要注意观察及管理。

2.控制水温与水位
最适宜的水温为23~30℃,若水温高于35℃,则要及时换水。将原池水排出1/4~1/2,引进水温较低的清洁水。如水质污染,也需采取类似的换水措施。
水位一般宜保持水深40~60厘米左右。养小蝌蚪或水温较低时,水位宜低些,相反则应高些。

3.控制水质
蝌蚪池的水质应清洁,水中溶氧量应大于3毫克/升,盐度小于2‰,pH值6.6~8.2之间。水质的好坏一般可用肉眼看水色来估测:
瘦水:水较透明,水中浮游生物较少。
较肥水:草绿带黄--较混浊。水中绿球藻、隐藻类很多,还有部分黄绿藻。
肥水:淡黄褐带绿--混浊度较小。水中蛙藻、金藻、黄藻较多,还有部分绿藻。黄褐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含蛙藻。油绿色--混浊度较小。水中主要为隐藻和绿球灌。一般用发酵后的粪肥施于池水中多呈此水色。
病水:红色带棕--混浊。水中含有大量繁殖的红色甲藻。蝌蚪吃后不消化,且污染水质,使蝌蚪中毒。抢救办法是及时移走蝌蚪,然后清理池塘。
水质的恶化(病水),除因某些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引起外,还可能由于腐殖质发酵、食物残渣腐烂、水中缺氧,水源被工业及生活用水污染,蝌蚪因病虫为害致死而尸体腐烂、病菌蔓延等原因引起。
水质污染变质现象一经发现,则要采取换水的办法解决,换水时不要猛然使水温等生态因子差异太大,一般换水量为1/4~1/2,并注意掌握换水时间。养殖蝌蚪最好处在肥水及较肥水中,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处在瘦水中也可以。

4.经常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1)发现水面有悬浮杂物、浮膜、死去的蝌蚪等动物,要及时捞出处理。
(2)饵料台要经常取出洗刷、用漂白粉液消毒或日光曝晒杀菌。蝌蚪吃残后留在饵料台上的食物,要及时清除,以免在池水中腐烂。
(3)经几个月饲养后,池底如积有污泥及洒施后沉水的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

5.及时处理蝌蚪严重浮头现象
水温较高时,黎明前后蝌蚪一般在水面上浮头,此外天气异常闷热也会浮头,此时必须立即换水或开增氧机。

6.做好扩池工作,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刚孵出至10日龄的蝌蚪养殖密度以每平方米1000~2000尾为宜;11~30日龄以500~1000尾为宜;30日龄至变态为幼蛙之前以100~130尾为宜。密度的确定与蝌蚪生育期、体型大小、供饵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可因时、因地及具体条件不同而改变。

7.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
在温带地区自然条件下,一般从11月至来年3月份即进入越冬期,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1)使池水保持1米深。使底层水温可保持在5℃左右,即使表层水冻结、积雪,蝌蚪也能安全越冬。
(2)准备好补水、补氧设备及措施。如发生水位下降或水温低;底层污泥发酵而缺氧情况时,可及时灌水、充气。最好在越冬前做好池底污泥清理工作,以减少耗氧量。
有条件的池塘,可以控制水温在15℃以上,如能达到20~30℃,则蝌蚪仍能正常生长变态。

阅读全文

与牛蛙养殖技术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张掖市哪里招聘信息 浏览:149
keil如何编写程序 浏览:260
做烤瓷牙有什么程序 浏览:580
锐捷网络出去的程序员技术如何 浏览:549
抖音小店怎么选极致产品 浏览:21
抖音新手卖农产品怎么样 浏览:97
信息技术类哪个适合女生 浏览:505
美团外卖怎么加盟和代理 浏览:93
仪器数据如何在led上显示 浏览:40
代理cpu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729
微信小程序课程不更新怎么回事 浏览:416
绑定手机银行怎么删除交易明细 浏览:290
为什么安装程序已在运行中 浏览:165
大数据二维码是什么 浏览:567
手机拍照有哪些技术 浏览:881
山西清香型酒有哪些代理品牌 浏览:172
希捷是做什么产品的 浏览:497
上海做老房子交易的中介有哪些 浏览:674
数据线车载蓝牙郑州哪里有卖的 浏览:215
算法中代理模型是什么 浏览: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