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国目前的航空航天技术水平如何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属于最早一批开启太空探索之路的国家,在强大的资金链与科技水平的支持下,美国不论是航天活动范围还是航空航天技术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
美国航空航天产业企业数也是世界最多的。据“航空产业网”的统计与产业研究,全世界航空产业企业总数约为2.2万家。其中美国有8800余家,约占40%。另外据美国专业机构AeroDynamic在2018年的研究,美国约占全球航空航天产业总产值的49%。
可见,美国航空航天行业产值占全球40%-50%的估算是基本准确的,几乎是其占全球GDP比重25%的2倍。与之对比,我国的航空航天相关企业(不含航空公司与机场相关企业)约有1000家左右,希望能在“大飞机”、“两机”专项的利好下加速发展。
美国143亿美元的对外出口中,终端产品仅占不到四成(36%),约六成是相关系统与零部件出口。其中,民用航空航天(“大飞机”相关产业为主)又占了航空航天与国防产业出口总额的86%。
世人都知道,美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军火商,但实际上,对美国来说,民机及周边产业是比卖军火贡献更多贸易顺差的基干产业。
B. 航天技术的现状是怎样的
全球航天产业规模再创新高
近年来,在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驱动下,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迎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阶段,靠国家包揽包办的发展模式已然发生改变,商业航天成为助推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生重要力量。全球着名的航天科技公司SpaceX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射、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达成了航天史上的标志性成就,其推出星链宽带(专网通信)、卫星发射(卫星代工)以及商业载人航天和运载等新商业模式拓宽了航天产业全新应用场景。以SpaceX为代表商业航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新模式推动着世界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到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收入规模为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市场前瞻与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C. 中国与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差距有多大
在航空航天领域我国对比美国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外,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同时还要借助民间企业的力量,一起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计献策,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美国的航天水平或许不再是梦。
航空航天的科技能力强大主要看这几个方面:航天运载器技术,空间载人航天器能力,航空测控技术、航天器回收技术。从这几个方面分别看出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不同能力特点,能体现出这个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综合实力:
1、航天运载器技术,说简单点就是指的火箭运输能力,一个家国的航天技术强不强最主要就是看运载火箭的技术水平。就拿美国最先进的火箭猎鹰来说,它的载重高达63吨,而我国目前最先进的火箭是长征五号载重就25吨,这样一对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猎鹰火箭几乎能满足大部分的发射需求。最为关键的是它的成本还很低。
同类型火箭我国“长征九号”重型火箭也正在研发中,预计在2030年可以完成,它的载荷量可是达到惊人的了140吨,将会远超美国猎鹰火箭,从上对比来看,中美在火箭技术上至少有10以上的差距。
2、空间载人航天器技术。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可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直到2003年我国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对比美国在这一方面则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前面,早在1962年美国就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在阿波罗计划中曾先后6次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在1969年完成了载人航天登月的成功壮举。我国至今还未实现载人登月。从时间上对比差距很大,至少40年以上的差距。
如果要说中美航天领域差距较小的,这可能是在空间站领域,以美国为首和俄罗斯、日本、巴西和欧洲众多国家联合建成的国际空间站在2010年就投入使用了。而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将会在2022年左右就可以正式建设完成,可以说双方在这个方面的差距是最小的。
航空航天领域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是相当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科技技术的产品往往最先探索太空中率先发明出来的,类如纸尿裤最先用于解决宇航员应急问题而产生的。而到如今成了婴幼儿必需品。这样由探索航天领域开发的技术应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胜不胜数。
未来战场中环境发生重要的改变,未来的战争很有可能是以外天空的最先发起的,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和人造飞行器对于掌握战争中的电磁和信息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打赢现代化信息化战争的前提,所以说航天科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重要力量。
3、发展航空航天这类尖端科技,除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外,还有对航天领域人才培养都是一大笔投入,更别说一些设备的制造费用,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在这一方面,美国的这一做法有一定的参照意义,通过引入私人资金投资,让私人企业参与航天项目,来弥补航天领域的投资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借助私人企业将最新的科技转化成民用,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造福人类。
例如,美国最成功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美国着名“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就是出自SpaceX,这充分说明私人资本的强大,在这方面,我国民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的更是少之又少。像星际荣耀这样的公司国内民营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这样投入相对整个航天领域来说杯水车薪。还是需要更多类似这样民营企业参与航天领域来。
我国在航天科技方面可以说是捷报频传: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五个月之后的2021年5月15日,咱们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探测器着陆火星。这一系列的动作,立刻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样品,无疑极大振奋了国人,那时候有不少人认为,嫦娥五号回来后,中美两国的航天技术差距被缩短到了10年。可是,当5月15日咱们的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后,又有不少人说,中国在航天科技方面已经从追赶,发展到了赶超了。
D. 我国航天技术和美国有没有差距
肯定有啊
对于太空这样的未知领域,从前苏联带头给全世界打开新世界大门之后,世界各国就开启了对太空的探索。其中美国在航天上的技术,一直都是遥遥领先于世界,他们手里总是拥有着超越时代的产物,让其他国家不管怎么追赶都摆脱不了无力感。新中国的研发能力自来都为人所称道,我们在美国等一众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下,在各个领域的研发都追了上来,甚至还有些技术领先了世界。在航天技术上我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不过和美国比起来,差距仍然还很大。
美国的重型火箭猎鹰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火箭,咱们最厉害的长征五号与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据悉中国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预计会在2030年完工,它在综合性能上超过了猎鹰。所以这就代表着中美航天技术仅仅只相差10年了吗?对此有一位老院士表态了:真实差距说出来让人不敢相信,看看你会信吗?
美国在苏美冷战时期就开始搞航天,虽然中间有一段时间被苏联压了下去,但美国靠着载人登月打了一波翻身仗。美国在上世纪中后期都拥有了可以提供载人飞船登月推力的火箭,这样的底蕴谁敢去比。
目前美国最强的火箭是猎鹰重型火箭,它在近地轨道的载荷量超过了63吨,就算是火星载荷量也有16吨。但我们最强的长征五号火箭,它的载荷量只比猎鹰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差距了。
美国的猎鹰可不只是载荷量大,关键它的发射成本很低,因为在猎鹰上使用的材料,几乎都是环保可回收,这样能够节约一大笔资金。本身搞航天就比较烧钱,像印度就是因为火箭发射成本低,他们的火箭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都卖的不错。
中国也深知和美国的差距,所以一直在追赶的路上的快马加鞭,咱们最先进的长征九号早已开始研发,这可是中国第一款重型火箭。它的载荷重可是高达140吨,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猎鹰。
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中国的长征九号完成,我们和美国在航天技术上就五五开了,但中国科学院院士坦言,在中国研发长征九号的这些年,美国可没有停下他们火箭的改进和升级,所以中美航天技术差距可是远远不止10年。
中国由于早前国情的原因,我们常年都在遭受战火的洗礼,国家根本也没啥机会搞发展。但自新中国建国以后到现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西方国家,而且咱们在稳定的继续向前冲。
美国站在金字塔尖已经快一个世纪了,虽然国家基础实力强劲,短时间内难以被超越。但这些年也在不断的崛起,只要再给中国一定的时间,我们便可以和美国站在同样的高度。
E. 世界五大航天强国,中国排第几
近日,美国媒体公布了世界前五大航天强国的排名榜单。通过这个排名榜单,我们就能看到,当今全世界各大国的航天实力究竟处在什么水平。F. 日本的宇航技术怎么样
我觉得是很不错的,比较先进,只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而已,虽然还可以,但是不是翘楚的行列。
G. 印度作为最神奇的国度,他们的航天技术到底如何
我认为印度的航天实力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第二梯队的头把交椅。
绝大多数人在关注航天技术的发展时,都会把主要目光聚焦在中美俄这三个国家上,但实际上,在中美俄之外,印度的航天技术发展也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水平。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印度的航天技术发展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导致大家对于印度航天技术发展才会感到如此陌生。
在航天技术领域,中美俄三个国家绝对属于第一梯队的档次,而在这三个国家之后,其他国家在航天技术领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印度的实力就没有亮点的地方,凭借着多年的快速发展,印度的航天科技实力完全能够跻身世界第二梯队的水平。
H. 中国近几年在航天领域有着突破进展,与美国相比,中国航天处于怎样的水平
中国现在的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次于美、俄两国,完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走在世界前列。令人惊讶的是,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基础很低,现在能够在国际社会中显示其领导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致力于空间站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中国空间站的时代,中国航天事业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的庆祝活动中,神舟十三号重新点燃了民族的激情。这一次,中国宇航员承载着中国的领空梦想,前往更大的星际空间。这是航天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中国的技术实力和航天科学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些受欢迎的科学博客作者指出,13年前,展台外的任务只持续了十多分钟。当时,刘伯明处于辅助位置的头和手都在舱外。翟志刚还经历了多次不开门等“小插曲”。这一次,刘伯明成功地完全走出机舱,平静地赞美了太空之美,反映了中国在舱外技术上的飞跃。在一次采访中,一位中国专家分析说,执行长期的客舱任务是建立和维护大型空间站的一项重要要求。2008年的退出只是在技术验证层面,这一次,退出展台的时间不仅更长,而且任务更复杂。新一代舱外航天服也得到了优化,表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