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5g带来了哪些技术

5g带来了哪些技术

发布时间:2022-09-27 06:19:22

A. 5G可以实现哪些技术

5G在日本提前一年开始布局,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周围的区域变得繁忙。日本一直走向2020年,但它已经向前推进了一年,服务将在2019年开始。据日本新闻报道,NTT DoCoMo,KDDI和软银三大运营商将通过贷款5G兼容终端开始有限服务,并从2020年开始在用户拥有的智能手机上使用它们。NTT DoCoMo计划在将于2019年秋季举行的橄榄球世界杯日本锦标赛上,提供免费的5G手机,此外,Rakuten作为第四家航空公司的第一个职业生涯,预计将在2020年推出5G服务。到2020年,您可以在东京奥运会场地享受最先进的5G服务。10月1日开始在美国上映。日本的5G发布绝不是全球性的早期。在美国的一些地方,Verizon于10月1日推出了全球首个商用5G服务Verizon 5G Home。虽然它不是移动设备而是家庭宽带服务,但能够以相当于通300Mbps,最大940Mbps的光纤速度进行通信是令人惊讶的。当然,Verizon最终将开始提供移动服务,而美国的其他运营商正在为这项服务做准备。最终完成了标准规范的开发5G,是目前在日本广泛使用的4G的后继技术,并且对应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通过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活动来考虑规范,其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标准化组织参与其中。这成为2018年6月的标准规范5G New Radio,内容最终确定。日本5G服务的启动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规范,以及该服务已在美国开始的事实的影响。5G商业服务计划于2019年在中国和韩国推出,特点是超高速,超低延迟,多个同时连接。由于5G是从4G开发的技术,因此通信速度自然很高。这是一个易于理解的功能到现在为止,每次从模拟类型1G到数字类型2G到3G,3G到4G过渡,通话质量越来越好,音频变得漂亮,应用程序的下载速度变得更快,时间也越来越快我能够体验到不被烫伤的效果。由于移动用户的增加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服务的增加,无线通信流量继续增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通信速度。实际上,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一直集中在这种加速和大容量上。5G增加了这种超快,低延迟和同时连接的要求。

B. 什么是5G技术5G相比上一代4G有哪些提升

所谓的5G技术其实就是2G/3G/4G的技术延伸,也就是平时说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其性能要更快,讲求传输数据的高速率,减少延迟,同时提高其稳定性,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节省能源、节约成本。

由此不难看出5G普及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像什么视频通话了,无人驾驶之类的,都会得更好更快的实现普及和应用,为满足未来需求,我国也是加大力度铺设5G网络的基础建设,加大力度研发新新一代5G系统的构建。

相信不久5G网络将在国内普及和应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C. 5G技术是什么

我们国家工信部下发通知,明确了我国的5G初始中频频段:
3.3-3.6GHz、4.8-5GHz两个频段
同时,24.75-27.5GHz、37-42.5GHz高频频段正在征集意见。
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28GHz进行试验(这个频段也有可能成为5G最先商用的频段)。
如果按28GHz来算,根据前文我们提到的公式:
好啦,这个就是5G的第一个技术特点——
毫米波
继续,继续。。。
既然,频率高这么好,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以前我们不用高频率呢?”
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用。。。是用不起。。。
电磁波的一个显着特点: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就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越差)。。。
而且,频率越高,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

D. 5g技术有哪些

5G候选技术有如下6个方面:
1、极致增密
网络增密不是新技术,在3G网络刚一开始遇到拥堵问题时,移动运营商就意识到需要在系统或多个扇区引入新的蜂窝(cell),这带动了small cell等多种类似产品的兴起,这一技术本质上是把接入点移到离用户更近的地方。简单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其他方式来大幅增加整个系统或整个网络的容量。
5G网络很可能是由多层连接组成,也就是说不同大小、类型小区构成的异构网络:对数据连接速率要求低的区域用宏站层覆盖,对传输速率要求高的区域用颗粒层覆盖,中间再穿插其他的网络层。网络部署和协调是主要的挑战,因为运营商需要以指数级增长网络层。
2、多网协同
未来会有多张网络一起为用户终端提供连接:移动蜂窝、WiFi、终端对终端连接等等。5G系统应该能紧密协调这些网络,为用户提供不中断的顺畅体验。目前,协同多张网络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Hotspot 2.0与下一代Hotspot的案例会是蜂窝与WiFi集成的一个参考。5G能否让终端设备在几张网络间顺利切换,还有待观察,如何无缝地从一张网络切到另一张上的确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3、全双工
所有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依赖双工模式来管理上传和下载,有时分双工,有频分双工,比如说LTE FDD,其上行和下行需要两个单独的信道,而TDD呢,无论上行还是下行都采用同一个信道,只是时隙不同。
要想协调好上下行,双工模式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全双工技术现在仍在讨论中。如果采用这个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这就有可能使现有的FDD和TDD系统容量翻番。
当然这项技术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需要从根本消除自干扰,网络和设备都需要巨大变化。如果克服这些挑战,整个网络容量将实现巨大增幅。
4、毫米波
现在,450MHz–2.6GHz的低频段频谱几乎已全部用于移动通信了,好在仍然有很多高频段频谱可用,这部分频谱有的高达300GHz。自然,相比运营商熟悉的低频段频谱,如何应用好这些高频段频谱,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也复杂很多,比如说频段越高,建筑物穿透就越困难,只是一面简单的墙就能成为毫米波信号的穿透障碍。
不过,还有一些高频段的GHz频谱已有占用:短距离、点对点、可视范围连接等等,它们用来为无线连接提供了更高的速率。
毫米波可以用于室内small cell(这也符合以上提到的网络增密),为一些密集区域提供高速连接。毫米波的高频段特性意味着天线会非常的小,它对设备影响的范围也相当小。然而,Ovum认为,毫米波是一项超前的技术,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研发,才能使其具备成本效益能大规模投向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也不是最新的,2009年成立的WiGig联盟旨在建立全球千兆级高速无缝传输的产业链,关注重点是60GHz频段,这个联盟汇聚了无线领域几乎所有的行业巨头;2014年6月,谷歌收购了由两位Clearwire前工程师创办的企业Alpental,这家公司致力于发展自组织、超低功耗、毫米波千兆无线技术,主要是60GHz频段。
5、大规模阵列天线
LTE-Advanced网络已经采用了MIMO技术,相比单一天线,MIMO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大规模阵列天线MIMO技术是MIMO技术的扩展和延伸,其基本特征就是在基站侧配置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从几十至几千),利用空分多址(SDMA)原理,同时服务多个用户。这一技术为网络容量提升带来的益处是非常大的,当然也存在巨大挑战。不过市场普遍对这一技术很感兴趣,一家名为Artemis的初创公司,就在开发基于大规模阵列天线的pCells新型无线技术,非常适合用在高密度的用户地区。
6、虚拟化、软件控制以及云架构
向5G演进的并行趋势还有软件和云,届时网络是由分布式数据中心驱动的,由后者提供敏捷性、集中控制以及软件升级。像SDN、NFV、云以及开放生态系统都有可能是5G的基础技术,当然行业也在继续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和体系架构的优势。尽管这些也不是新技术,但仍有可能在5G时代得到大规模应用,因为在为数十亿上百亿个设备提供连接时,网络需要利用这些技术来提升性能。
考虑到现有的技术和需求,以上提到的所有技术都有很大的潜力应用在5G网络中。Mavrakis认为,最后选定哪些技术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比较过程,哪些技术能胜出取决于:性能、部署、成本、政策等多项因素。不过做这样一个假设应当是合理的:成本最低的技术有最大的胜算可能,这和LTE-Advanced的发展情况是类似的。

E. 5g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 3GHz 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 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 MIMO 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
最近几年,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 TDD 和 FDD 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 5G 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
目前,LTE 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 可能采用 C-RAN 接入网架构。

F. 5G网络关键技术

在5G网络中主要用到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

一、可扩展的OFDM

这是一种从4G中继承同时又与4G不太一样的多址接入技术。

5G的关键技术

二、毫米波技术

利用高频段丰富的频段资源可以

G. 5g体现了信息技术中的什么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也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7)5g带来了哪些技术扩展阅读

三星电子通过研究和试验表明,在28GHz的超高频段,以每秒1Gb以上的速度,成功实现了传送距离在2Km范围内的数据传输。此前,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或机构开发出在6GHz以上的超高频段实现每秒Gb级以上的数据传输技术,这是因为难以解决超高频波长段易畸变导致传输较短等难题。

三星电子利用64个天线单元的自适应阵列传输技术,使电波的远距离输送成为可能,并能实时追踪使用者终端的位置,实现数据的上下载交换。超高频段数据传输技术的成功,不仅保证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也有效解决了移动通信波段资源几近枯竭的问题。

H. 解读 5G 八大关键技术

姓名:王珺锋;学号:20011210172;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hu.com/p/214055279

【嵌牛导读】5G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中,那么5G技术中有哪些关键技术呢?下面这篇文章简单的介绍了5G中的八大关键技术。

【嵌牛鼻子】5G 关键技术

【嵌牛提问】相对于4G技术,5G的八大关键技术有哪些新的突破?

【嵌牛正文】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我们知道 3G 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DS-CDMA)技术,手机接收端使用 Rake 接收器,由于其非正交特性,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来解决手机和小区之间的远-近问题。而 4G 网络则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技术,OFDM 不但可以克服多径干扰问题,而且和 MIMO 技术配合,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速率。由于多用户正交,手机和小区之间就不存在远-近问题,快速功率控制就被舍弃,而采用 AMC(自适应编码)的方法来实现链路自适应。NOMA 希望实现的是,重拾 3G 时代的非正交多用户复用原理,并将之融合于现在的 4G OFDM 技术之中。

从 2G,3G 到 4G,多用户复用技术无非就是在时域、频域、码域上做文章,而NOMA 在 OFDM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功率域。新增这个功率域的目的是,利用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来实现多用户复用。实现多用户在功率域的复用,需要在接收端加装一个 SIC(持续干扰消除),通过这个干扰消除器,加上信道编码(如 Turbo code 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等),就可以在接收端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号。

NOMA 可以利用不同的路径损耗的差异来对多路发射信号进行叠加,从而提高信号增益。它能够让同一小区覆盖范围的所有移动设备都能获得最大的可接入带宽,可以解决由于大规模连接带来的网络挑战。NOMA 的另一优点是,无需知道每个信道的 CSI(信道状态信息),从而有望在高速移动场景下获得更好的性能,并能组建更好的移动节点回程链路。

2. FBMC(滤波组多载波技术)

在 OFDM 系统中,各个子载波在时域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相互重叠,因而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OFDM 技术一般应用在无线系统的数据传输中,在 OFDM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从而使符号间产生干扰。为了消除符号问干扰(ISl),在符号间插入保护间隔。插入保护间隔的一般方法是符号间置零,即发送第一个符号后停留一段时间(不发送任何信息),接下来再发送第二个符号。在 OFDM系统中,这样虽然减弱或消除了符号间干扰,由于破坏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了子载波之间的干扰(ICI)。因此,这种方法在OFDM系统中不能采用。在OFDM系统中,为了既可以消除 ISI,又可以消除 ICI,通常保护间隔是由CP(Cycle Prefix ,循环前缀来)充当。CP 是系统开销,不传输有效数据,从而降低了频谱效率。而 FBMC 利用一组不交叠的带限子载波实现多载波传输,FMC 对于频偏引起的载波间干扰非常小,不需要 CP(循环前缀),较大的提高了频率效率。

3. 毫米波(millimetre waves ,mmWaves)

什么叫毫米波?频率 30GHz 到 300GHz,波长范围 10 到 1 毫米。由于足够量的可用带宽,较高的天线增益,毫米波技术可以支持超高速的传输率,且波束窄,灵活可控,可以连接大量设备。

4. 大规模 MIMO 技术(3D /Massive MIMO)

MIMO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 WIFI、LTE 等。理论上,天线越多,频谱效率和传输可靠性就越高。大规模 MIMO 技术可以由一些并不昂贵的低功耗的天线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在高频段上进行移动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它可以成倍提升无线频谱效率,增强网络覆盖和系统容量,帮助运营商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站址和频谱资源。我们以一个 20 平方厘米的天线物理平面为例,如果这些天线以半波长的间距排列在一个个方格中,则:如果工作频段为 3.5GHz,就可部署 16 副天线。

5.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s)

认知无线电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动态的选择无线信道。在不产生干扰的前提下,手机通过不断感知频率,选择并使用可用的无线频谱。

6.超宽带频谱

信道容量与带宽和 SNR 成正比,为了满足 5G 网络 Gpbs 级的数据速率,需要更大的带宽。频率越高,带宽就越大,信道容量也越高。因此,高频段连续带宽成为 5G 的必然选择。得益于一些有效提升频谱效率的技术(比如:大规模 MIMO),即使是采用相对简单的调制技术(比如 QPSK),也可以实现在 1Ghz 的超带宽上实现 10Gpbs 的传输速率。

7. ultra-dense Hetnets(超密度异构网络)

立体分层网络(HetNet)是指,在宏蜂窝网络层中布放大量微蜂窝(Microcell)、微微蜂窝(Picocell)、毫微微蜂窝(Femtocell)等接入点,来满足数据容量增长要求。到了 5G 时代,更多的物-物连接接入网络,HetNet 的密度将会大大增加。

8. 多技术载波聚合(multi-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如果没有记错,3GPP R12 已经提到这一技术标准。未来的网络是一个融合的网络,载波聚合技术不但要实现 LTE内载波间的聚合,还要扩展到与 3G、WIFI 等网络的融合。多技术载波聚合技术与 HetNet 一起,终将实现万物之间的无缝连接。

阅读全文

与5g带来了哪些技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易猫代充折扣多少钱 浏览:218
大数据基因排序实际应用于哪些 浏览:960
技术工作经历怎么填 浏览:628
中铝环保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
怎么让导出的数据不出现e 浏览:68
什么版本能收到你的信息 浏览:866
什么是碳转移碳交易 浏览:310
今日衡水市场西红柿价钱多少 浏览:532
帮人加工产品怎么入账 浏览:63
产品责任险怎么投保 浏览:577
代理记账怎么样 浏览:87
用什么地方可以查到房产信息 浏览:377
网上的兼职代理是怎么做的 浏览:319
奢侈品是怎么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浏览:173
首套房交易多少税 浏览:797
商丘哪里有小家电批发市场 浏览:873
数据库如何计算负数 浏览:61
开车技术不行怎么考科三 浏览:950
拍产品图片摄影棚怎么调节 浏览:115
美团风控怎么检测异常数据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