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技术 > 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

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2-02-08 00:40:52

⑴ 如何理解新媒体技术的特征

如何理解新媒体技术特征?答:新媒体技术的涵义比较多,在众说纷纭中,我们认为,作为数字时代的象征,新媒体技术的核心传媒是互联网。互联网优势表现在:(一)数据通信正逐步取代语音通信。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和融合方向发展,数据通信正逐步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程度的加剧,网络接入的软硬件环境在不断优化,网络接入和用户终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使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二)具有高粘性和高传播性。一旦用户接触互联网之后,流失率极低;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论坛、交友等应用具有极强的互动功能,这些功能会推动相关应用的传播,这种传播既包括向网民的传播,也包括向非网民的传播,而向非网民的传播将推动网民规模的扩张。(三)网民规模扩张与网络价值同步。网民规模的扩张推动网络价值的提升,而网络价值的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其扩张能力。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在对大学生使用的前三种网络应用的调查显示,使用最多的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

⑵ 专利中“技术特征”“技术方案”怎么理解

给你举个例子:一种汽车,包括四个座位,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这是一个技术方案,其中的“四个座位”、“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分别为他的三个技术特征

⑶ 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特征

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的二重性: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两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知识体系,反映了管理活动的科学性。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也就无所谓艺术。
(3)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⑷ 简述技术思维及其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

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1、动作思维阶段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宝宝矮小够不着,这时他发现旁边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过来,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苹果拿到手。儿童学会借助别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到三岁的儿童以动作思维为主,思维在动作中进行。

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6岁的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缺少立体感和空间感。这时,家长可在儿童拆装玩具或积木时,帮助他们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和儿童玩图片分类和比较游戏,让儿童从具体中学会归纳和抽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等。

3、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6-11岁是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一只狗有4条腿,两只狗有8条腿,三只狗有多少条腿?这种问题属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题。家长要注意让儿童学会独立思考,不要给儿童现成的答案。

儿童思维五大特点

1、模仿思维

儿童喜欢模仿,这是他的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儿童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在模仿。他们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但只是简单地模仿。所以在儿童面前,你要更好地约束自己,避免那些不好的坏习惯让儿童模仿。

2、单向思维

如果你教给儿童1+1=2,但你千万别认为他已经懂得2-1=1,因为他只能从左边推到右边,不能从右边推到左边。因为这时他还不能很好的利用运算来解决问题,而利用的只是他们仅有的直观经验。所以在传授儿童知识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也能自己做一些逆向思维。

3、形象思维

在儿童简单运算的时候,如果您说一支铅笔加上一支铅笔,等于两支铅笔;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时候,也还是要借助实物的。经过形象思维的积累,他才能从一个一个的实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数字概念。所以在教宝宝学数学更要利用直观教具,让幼儿自己从实物中得到抽象概念。

4、主次不分

一个妈妈对儿童说:“留神别吃下苹果里的虫子。”宝宝说:“为什么我要留神呢?该让它留神我才是。”这也是儿童的可爱之处,所以,幼儿说话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家长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倾听。

5、单维思维

学前儿童只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这些初级概念是学习者从具体实际经验中获得的,学前儿童不能进行可逆性的思维,不能掌握什么是守恒,不能进行真正的逻辑运算。比如说儿童正在吃冰淇淋,大人告诉他冰淇淋有一只虫子,大人的意图自然是让他别把虫子吃到嘴里,而儿童却会说:“冻死他!”儿童的思维与大人是迥然有别

⑸ 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如何认识技术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不好意思我对这方面不懂帮不了你!

⑹ 技术特征的简介

技术特征是构成技术方案的基本元素。以机械领域产品为例,技术特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件,这里指技术方案中包括的主要部分;零件,部件或者产品中包括的零件;零件的结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或位置关系;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或位置关系。
对于方法,技术特征可以是:步骤;步骤的顺序;步骤中的条件、步骤的客体等。

⑺ 怎样理解技术价值技术价值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是什么

技术的价值负载,使我们必须对技术本身作出伦理上的反省:技术依据的认知基础是主体际的建构事实,技术在本质上是与风险相伴的不确定性活动;同时,作为技术的核心机制,在设计和创新中,伦理和价值因素往往受到忽视。为了使技术造福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道德伦理制约应该成为现代技术不可或缺的内在维度;换言之,技术活动应视为统一的技术—伦理实践,技术变迁应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1 技术的价值负载
海德格尔认为,在有关技术的哲学思考中,曾流行一时的观念是雅斯贝尔斯对技术所作的工具性和人类学诠释〔2 〕:①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手段;②技术是人的行动。这种观念认为:“技术仅是一种手段,它本身并无善恶。一切取决于人从中造出什么,它为什么目的而服务于人,人将其置于什么条件之下。”〔3〕
由于这种观念把技术与技术的运用后果割裂开来,从这种技术工具论或价值中立论的立场出发,需要规范的只是利用技术手段所要实现的目的和实际达到的后果;换言之,对于技术这种人类行为,一般的伦理准则即可对之加以规范,无需特殊的伦理考量。
然而,有关技术的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与技术的运用和后果并非绝对分立,技术本身是负载价值的。有关技术非价值中立的讨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律的力量,即技术按自身的逻辑演进,“技术命令”支配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技术是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技术决定论强调技术的价值独立性,甚至将现代技术视为一种自主地控制事物和人的抽象力量。埃吕尔指出:“技术的特点在于它拒绝温情的道德判断。技术绝不接受在道德和非道德运用之间的区分。相反,它旨在创造一种完全独立的技术道德。”〔4〕
对此,乐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认为,科学是对自然实体逐步逼真的描述,技术作为科学的应用,沿着与科学进步相类似的逻辑体现了效率和技术合理性的不断提升,因而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效率,反映了一种类似于生命进化的客观自然趋势。由此,技术进步应该是人性进化的标准,而一切由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包括各种形式的异化),将为新的科技进步所弥补,科技发展最终将促成道德伦理体系的新陈代谢。
悲观主义的技术决定论者则认为,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有一种非人道的价值取向。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最大危险是人们仅用工具理性去展示事物和人,使世界未被技术方式展示的其他内在价值和意义受到遮蔽;如果现代技术仍作为世界的唯一展示方式存在下去,道德对技术的控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悲观论者对技术进行了浪漫主义和意识形态式的批判,呼吁人们反思技术的本质,认清技术对人和事物的绝对控制,以寻找对现代技术的超越。与乐观论者相反,悲观论者对现代技术具有的独特价值取向持根本否定态度。
与技术决定论相对应,技术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发展根植于特定社会情境,技术演替由群体利益、文化选择、价值取向和权力格局等社会因素决定。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强调人在支配和控制技术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责任。在现实社会情境中,技术的相关行为主体(相关社会群体)是有具体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具体人群。不同行为主体的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一方面,可能使某项具体的技术成为相关社会群体价值妥协和利益制衡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某项技术成为处于优势的相关社会群体所追求的东西。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看,各项技术的相关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的分立,使技术决策成为一种分立性的行为;因其往往不顾及整体和长远后果,加剧了由主体认知局限性和其它复杂性因素造成的技术后果的多向性、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

⑻ 如何区分必要技术特征与附加技术特征

一:1.技术特征:解决发明创造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称为技术特征。

2.必要技术特征:解决发明创造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特征称为必要技术特征。缺乏任一必要技术特征,技术问题不能解决。

3.非必要技术特征:解决发明创造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中可有可无的特征称为必要技术特征。缺乏任一非必要技术特征,技术问题仍旧可以解决。

4.区别技术特征:以区别对比文件的技术特征。

5.特定技术特征:指每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为整体,对现有技术作出贡献的技术特征。一般指权1中的特征部分。

二:如何写技术特征

  1. 首先列出你发明创造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

  2. 2.然后从列出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中筛选出两类必要技术特征A、与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B、区别与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

  3. 3.撰写独立要求=主题名称+A类必要技术特征+其特征在于:(其特征是:)+B类必要技术特征。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⑼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第一,以定量的方式刻画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新古典经济学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命题,以特定的参数形式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量的扩张已经改变了经济系统的宏观性状,也改变了科学技术本身的社会功能。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理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数量,其核算公式是:经济增长%=劳动增长%+资本增长%。这一公式表明,劳动和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但是,关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如果根据这一公式计算,这些国家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这些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还有一个很大的“余额”。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的研究表明,美国1948-1969年的全部国民收入的增长,减去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还有一个45.5%的“余额”,其中30.9%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美国1948-1981年GNP年均增长3.2%,其中投入贡献占1.1%,资本和劳动分别占0.5%和0.6%;总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占2.1%,这之中教育又占0.6%,知识和其它要素的进步占1.5%。这些事实说明,科学技术和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已经成为经济系统宏观性状变化的基本因素。
关于科学技术是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定量表达与测度,20世纪30年代数学家查理斯•柯布和经济学家鲍尔•道格拉斯提出了生产函数的非约束形式,区分了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同因素,为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索洛50年代提出了增长速度方程,在此方程中科技进步的作用可以定量测算:科技进步速度(%)a=Y-αK-βL
。其中,a是科技进步的平均增长速度,Y是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K是资金的年平均增长速度,α是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可以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是:E=a/Y×100%
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直接体现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以每千克产品的出厂价格计算,如果钢筋为1,小轿车为5,彩色电视机则为30,计算机为1000,集成电路高达2000。据统计,20世纪初,发达国家提高生产率,只有5%—20%来自于科学技术;50年代以后,则60%—80%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已达到1/3,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则达到了14.7%。科学技术与经济过程的一体化不再是一种定性的表达,而是一种量的确定形式。

第二,以创新理论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与宏观转化机制,动态地说明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这一方面表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在发展机制方面臻于成熟,另一方面也表明其理论的研究也在深入。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在量的方面的体现是以两者之间质的转化机制的存在为条件的。对这一机制,熊彼特用技术创新的理论给予说明。熊彼特认为,所谓技术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新配置,或者说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原来不曾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内容是:
(1)引进新产品和产品的新质量;
(2)引进新技术或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市场;
(4)开辟和利用原材料供应的新来源;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熊彼特正是从这五个环节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在企业层面的转化机制。以此为基础,熊彼特又进一步说明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转化机制。他认为,随着某些企业创新的出现,其它企业为了分享创新利益对新产品、新技术、新组织进行模仿和推广,引起技术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所以,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熊彼特对这一动力作用作了周期性的描述:由创新引起模仿形成创新的第一次浪潮,出现繁荣;创新浪潮引起需求增大,促进了“过度投资行为”,盈利机会逐步消失,导致经济开始衰退;由于没有新的创新推动,产品价格重新受到生产费用支配,经济走向失衡阶段——萧条;此后对过度投资行为进行调整,转入复苏,为再度创新进入新的繁荣作准备。所以,熊彼特所说的创新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过程,就是经济的增长过程,或者说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内在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
创新理论对经济增长过程的说明,一方面映证了科学技术确实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另一方面也解释了科学技术这种“质”如何转变成了经济这种“质”。在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迅速产业化,成为新的经济现实。近几十年来,高新技术的迅速产业化,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出现了IT产业,电子工业、光学工业、高分子工业、新的材料工程、生物工程等等。新的科学技术发明或发现同时就是经济领域新质的出现。这就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在质的方面的统一性。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们转化机制的成熟及其表达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据研究,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时间,在18世纪大体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40年代后大约为7年,而现在在电脑产业,产品的更新周期已经下降到3—6个月。这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势,也说明了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理论何以渐趋成熟。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在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继续发展。1987年,英国技术经济学家弗里曼在总结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为辅助的的系统性创新。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国家创新系统》的报告,提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国家内公共或私营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该国家扩散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影响着该国家的创新业绩和经济发展的绩效。最近则有人提出,创新是新经济的发展动力,知识包括概念、创意、专利、许可证等将变得比成熟的技术更为重要。

第三,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结果,是所谓网络经济的出现。网络经济或新经济的概念内容反映了这种经济的基本特征。尽管新经济或网络经济处于初始阶段,但它的确是科学技术与经济一体化的一次质的飞跃。不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从两者相统一的角度给出解释,其运行规则也具有了新的内容或新的质。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技术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荔西北职业技术学校多少学生 浏览:165
怎么挣钱代理 浏览:359
理工男技术男什么意思 浏览:668
数据线如何变成指示灯 浏览:406
品牌产品如何合作 浏览:292
500克珍珠粉市场售价多少钱 浏览:795
梁溪区公证信息咨询服务哪个好 浏览:198
制药行业的技术有哪些 浏览:273
党建信息宣传稿一般包括哪些 浏览:229
大学生当兵学什么技术 浏览:789
天刀原木怎么交易 浏览:920
退社保需什么程序 浏览:107
如何投资交易网站 浏览:570
陈村兰花市场有什么买 浏览:854
河间市图书交易市场在哪里 浏览:276
武警里有哪些技术兵 浏览:157
如何申请学校代理 浏览:669
杭州海外发展如何代理 浏览:527
淘宝下单说交易关闭是什么原因 浏览:918
如果一个人以技术入股怎么分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