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描写钢笔
写作思路:打比方就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把钢笔比喻成好朋友,然后把这个“好朋友”详细的描写一下,比如这支钢笔高高瘦瘦,头上戴着圆圆的银色帽子。它穿着黑色的T恤衫,银色的鞋子等等。
正文:
我有一支钢笔,这支钢笔是我的好朋友,甚至还是我学习的监督员。
这支钢笔高高瘦瘦,头上戴着圆圆的银色帽子。它穿着黑色的T恤衫,银色的鞋子。帽子旁有一只手臂,细细的,像一个魔术棒。
打开帽子,就会露出灰色的笔尖,包围在皮肤里。转到反面,中间有一个嘴巴,保护着笔尖。脱掉T恤衫,可以看见它的吸水器。只要捏一捏,墨水就会一拥而入,被它“咕噜咕噜”喝下去。当我写字时,它会毫不犹豫地来到我手中,为我效劳。它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帮助我写出一个个流畅工整的好字。
要是写完字了直接一放,钢笔不由得流着眼泪,因为我没有把帽子给他戴上;如果用到一滴墨水都没有了,他就无精打采了。
有时候,它陪我太久了,肚子饿了,就对我说:“我肚子饿了,给我一点东西吧!”我就喂它喝墨水,它喝饱精神饱满了,便又来陪我。
这支钢笔寄托着家人对我的期望,我将更刻苦学习,并且倍加爱惜它。
⑵ 虹吸管雨量计的使用原理是什么
在降雨时,当承雨筒内水量增加时,浮筒上升,笔尖向上移动,自记纸上划出线条。随着时钟的走动,雨量的增加,所划的线就成一条曲线。如果在某一瞬息间雨量很大,线条就表示出直线上升,气象台工作人员从自记纸上的曲线变化,就可以读出任何时刻的雨量。
当承雨筒内的雨水满了以后,由于虹吸作用,这些水就都会从虹吸管中流走,浮筒随之下降,笔尖也回到起始点,重新记雨量。这样,雨水一次一次地充满承雨筒,虹吸管又一次一次把水排走,笔尖就一条一条地在自记纸上划出了线条。人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线条知道任何一段时间的总雨量和雨量强度了。
⑶ 墨水是怎么吸进钢笔的。
就是利用了“真空吸水”的“虹吸现象”原理把墨水吸入刚笔囊中。
钢笔出水利用的是“毛细现象”,笔尖出水的地方足够细,不至于使墨水一下子都流出来。
⑷ “虹吸”这个命名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是在《考工记》 《梦溪笔谈》或《天工开物》中吗,抑或是某一本译书中
这是我查到的一点资料,我个人认为,“虹吸”,不是出自《太平广记》,就是《武经总要》了。
虹吸原理的发现和应用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虹吸原理。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中,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峻岭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中国古代还应用虹吸原理制作了唧筒。唧筒是战争中一种守城必备的灭火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中,记载了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把盐水吸到地面。其书载:以竹为筒,“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明代的《种树书》中也讲到用唧筒激水来浇灌树苗的方法,对于虹吸原理,中国古代也有论述。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气)不降则(水)不升。”有两个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如果闭住一个小孔,另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压力会比瓶里水的压力大,水就流不出来。唐代王冰《素问》注中,有关大气压力的物理现象记述得较清楚,王冰曰:“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汇,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指出一个小口的空瓶灌不进水是因为瓶里气体出不来。宋代俞琰在《席上腐谈》中补充了前人的发现,说;“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在空瓶里烧纸,由于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瓶放在水里,水就立即涌入瓶里。明代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中也指出把葫芦勺倒压入水中,水并没有进入葫芦里,这是因为葫芦里有空气。
⑸ 三年级如何使用钢笔
钢笔的选择
1.小学生一般选择8-20元的学生专用钢笔即可。(学生专用钢笔不管从粗细、轻重还是握位来说都比较适合孩子的年龄)
2.建议选择笔尖在0.38-0.5的粗细标准。
1.新买的钢笔最好先吸温水几次,再挤出,清洗笔管和虹吸式吸管。
2.建议使用6-10元的蓝黑色墨水。(蓝黑色的墨水不易氤纸,好的墨水不易堵笔)
3.建议每一个月用温水清洗一次笔。
4.钢笔尽量每天都用,长时间不用了需要清洗干净放置好。
5.写完字一定记得随手盖上笔帽,防止笔摔坏。
6.当笔不出水时,请不要乱甩,那样会把墨水甩在他人身上。建议在废纸上用较大力量画波浪线尝试。
⑹ 自来水笔是怎么个工作原理
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的钢笔
自来水笔
从醮水钢笔到自来水笔的诞生,其间又有一番经历,文献中也有多种记载。自来水笔起始于公元1884年,美国刘易斯.爱迪生.华特门(Lewis Edison Waterman)应用毛细原理设计成具有毛细作用的零件--笔舌,它与钢笔尖紧密互配,然后用滴管将墨水注入空心的笔杆,依靠毛细引力作用,使用墨水自动流向笔尖,形成了自来水笔的雏形。后来又经过了不少改进,做成了具有弹性的橡胶笔胆,运用大气压差原理设计成吸水结构,代替了滴管注水。此外还做成了笔套,笔夹,使自来水笔具有保护和随身携带佩挂的功能。由此奠定了自来水笔的基础,开创了新颖书写工具--自来水笔制造的新纪元。
自来水笔也叫钢笔,是我们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书写工具之一。
在自来水笔发明以前,欧洲人千余年使用的一直是翎管笔(也称羽毛笔),它是使用鸡、鸭、鹅、鹰等鸟类的翅羽毛制作的,最常用的是鹅翅羽毛。英语中自来水笔一词 “pen”就是从拉丁语 “羽毛”一词演化而来的。但翎管笔的寿命很短,笔尖很容易磨秃或劈裂,一支笔能写几千字就很不错了。后来,人们在翎羽毛笔尖上包上一层金属薄片,诞生了金属笔尖。随后,木杆、金属杆又逐渐取代了鸟翅羽毛,演变成为蘸水笔。
笔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但每写几个字就要蘸一下墨水,人们思考对它进一步变革。1809年,英国人福逊发明了笔杆中可以灌注墨水的笔,笔杆上部有一小孔,小孔关闭时笔尖写不出字,只有打开小孔墨水才能流至笔尖。同年,由另一个英国人布莱姆改进的蘸水笔具有一个很薄的银制笔杆,要象使用带橡皮囊的玻璃管一样用手挤压笔杆,笔尖才能写出字来。在1800—1900年约100年的时间里,不少发明家创造了不少各式各样的自来水笔,前后申请的专利达400余项,并曾有过手工制作的、靠滴管贮存墨水的书写用笔。但由于墨水常常凝结而堵塞笔尖,有时出水过多,有时还会漏水,使用很不方便,因而均未能得到普遍使用。
初具今天自来水笔结构的发明距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是1884年由美国人沃特曼·艾奇逊发明的。
沃特曼当时从事保险工作,在工作中常常因为笔漏墨水而花了很大精力绘制出的表格作废,所以他想应该重新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墨水下泄,使用更加方便的自来水笔。于是,他放弃了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开始潜心研究自来水笔。1884年左右,研究取得了结果。他利用毛细管的作用,用一条长形的硬橡皮,连接笔嘴和笔内的贮墨水管,又在硬橡皮上钻了一条细如毛发的通管,可容少量的空气进入贮管,以保持贮管内的气压平衡。这样,在笔嘴受到压力时,墨水会徐徐不断地流至笔尖,有效地解决了墨水的突然滴漏。此后,又有人对沃特曼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将加装墨水的滴管改成了能自动吸墨水的胶皮软管,使用更加方便。
还在自来水笔发明以前,人们就在翎管笔和其它墨水笔上使用钢制笔尖。钢制笔尖廉价,但笔质硬,书写不适,且不耐墨水中化学成分的腐蚀;金制笔尖书写流利,耐腐蚀,但价格昂贵。1852年,英国人荷尔斯寻找优质而廉价的笔尖材料,他在澳大利亚的托斯尼亚发现了一种耐磨的天然造铱合金矿石。他将铱合金经过加工制成笔尖,结果既耐磨耐腐蚀,又书写流利,造价低廉,大受人们欢迎。后来这种铱合金笔尖被使用于自来水笔上,即被称为 “铱金笔”。但由于需要量过大,天然的铱合金矿石供不应求。于是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替代材料,逐渐采用钨、钼、铼等难熔金属配入钴、镍等韧性高的金属,制成笔尖所需的材料。这种笔,尽管没有使用金属铱,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其为 “铱金笔”。
1 分类和级别
1.1 自来水笔分金笔和铱金笔两类。金笔尖用金合金制成,笔尖尖端焊有铂族合金,铱金笔尖用不锈钢制成,笔尖尖端焊有铂族合金或耐磨 硬质合金。
1.2 铱金笔分高难度级铱金笔和普通铱金笔两种。
2 技术要求
2.1 各级自来水笔的指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名称
金笔
铱金笔
高级品
普级品
笔尖滑度
主要书写面:正面偏左30、偏右30光滑,反面一般好写(参照实样)
主要书写面:正面偏左30;、偏右30光滑,反面一般好写(参照实样)
主要书写面:正面偏左30;、偏右30光滑,反面一般好写(参照实样)
抗漏水性
70mmHg 高不滴漏水
50mmHg 高不滴漏水
30mmHg 高不滴漏水
连续书写
30min 不断水
间歇书写
20min 不断水
15min 不断水
10min 不断水
笔尖夹着力
疲劳前不大于200g,疲劳后不小于50g
疲劳后不小于40g
抗蚀性
镀铬层
外表件4min不露底,内部件3min不露底
外表件3min不露底
铝氧化 膜层 外表件40s不起泡,内部件20s不起泡
外表件20s不起泡
字迹粗细
不大于0.30mm
不大于0.40mm
明尖型不大于0.35mm
吸水量
笔杆口径大于11.2mm的不少于1.2ml,大于10.5mm的不少于0.8ml,小于10.5mm的不少于0.6ml(特殊 结构吸水量例外)
外 观
1.表面光洁
2.字迹、商标能识别
3.配件平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