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德斯·海尔斯伯格的成功路程
c#之父是Anders Hejlsberg, 一个丹麦天才。他和idsoft的John Carmack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他对语言和汇编的理解全世界没几个人能超越。 (今天偶然从网上了解到这个大牛,很仔细的找了一些他的资料,人都有这样一个爱好,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便想认识这个下蛋的母鸡,下面是关于此人的一些故事,网上得来,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
当年Philippe Kahn(Borland的创始人)和Anders Hejlsberg到美国创业时,便由Anders以汇编语言撰写了Turbo Pascal的编译器,而Philippe则包办了Turbo Pascal其他的部分。在这两位仁兄开发Turbo Pascal之后,穷得快连登广告的钱都没有了。Philippe为了在Byte杂志(还记得这个着名的杂志吗?)刊登Turbo Pascal的广告,和Anders商量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直接约Byte杂志的人到当时Borland的办公室讨论刊登广告的事情。
当Byte的人到了Borland之后,Philippe、Anders和公司的助理小姐故意忙着接电话,接受Turbo Pascal的订单,并且告诉Byte杂志的人等一下。过了一阵之后Philippe才进入房间向Byte的人道歉,说他们的Turbo Pascal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订单源源不断地到来,因此可能不需要在Byte杂志刊登广告了,接着Philippe向Byte的人展示Turbo Pascal这个产品。由于在当时的机器中Turbo Pascal能够在极少的RAM中常驻执行,又提供闪电般的编译速度,这立刻让Byte杂志的人当场震惊。凭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Byte的人立刻知道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软件,因此马上希望Philippe能够在Byte杂志刊登Turbo Pascal的广告,并且愿意以半价刊登。当然,Philippe也立刻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一个革命性的软件Turbo Pascal终于在Byte杂志刊登出来了。
当时售价49.99美元的Turbo Pascal立刻为Borland带来了大量的财富,Turbo Pascal也马上成为PC上除了基本的Basic之外最畅销的开发工具,由此正式揭开了Borland影响PC开发工具近20年的历史的幕。 Turbo Pascal是由Anders Hejlsberg亲自开发的,并且和Philippe Kahn谈好的条件是Borland每卖出一套Turbo Pascal,Anders便从中抽取一份版权费。由于当时软件的价格不算便宜,能够写编译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编译器工程师通常都能够获得优厚的报酬。因此当时Anders Hejlsberg在完成了Turbo Pascal、并且和PhilippeKahn谈好了合作条件之后,Anders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套Turbo Pascal会定价数百元美金,因为这不但是当时一般编译器的价格,而且Turbo Pascal还内含了一个开发环 境和编辑器(Editor),这是当时许多工具没有提供的。
没有想到极具商业头脑的Philippe Kahn了解到:如果把Turbo Pascal定价在数百美金,那么Turbo Pascal可能只会卖出数百到数千套,无法冲出大量的销售额。因此,Philippe Kahn以极大的勇气,瞒着Anders Hejlsberg只把Turbo Pascal定价为49.95美金。这种价格在当时对于编译器和开发工具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低价。当Anders Hejlsberg知道了Philippe Kahn的定价后,简直快气昏了。因为在这么低的价格下Anders的版税金一定少得可怜,因此当时Anders说他把最好的Pascal开发工具拿去让一个白痴销售。没有想到的是,Philippe Kahn的定价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Turbo Pascal以极佳的品质和令人不可思议的低价格成为当时最具吸引力的Pascal开发工具。当然,在Turbo Pascal卖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之后,Anders便再也不提他把专业Pascal编译器让白痴去卖这件事了。
虽然Turbo Pascal快速地让Borland在当时全世界的程序员中成为最响亮的软件新星,但是真正让Borland打入一般计算机使用人群、快速成长为软件巨人的大功臣的,却是Borland早期最重要的产品--SideKick。
在Turbo Pascal之后,Borland接着推出了SideKick这套软件。SideKick可以说是随后着名的内存常驻软件(Terminate and Stay Resident-TSR)的始祖,也是Borland跨出开发工具领域、让几乎所有PC使用者认识Borland的关键软件。SideKick在当时以许多丰富的小工具和记事功能让它成为每一个程序员爱不释手的工具。当然SideKick也很快成为了畅销软件,在全球狂卖数10万套,继续把Borland往顶尖的软件公司推进。 所谓的TSE代表Terminate and Stay Resident。这个意思是说,这类软件在执行后会隐藏在内存的某个位置中,但是并没有出现在屏幕上。不过使用者通过一个快捷键就可以立刻调出这类软件让使用者使用,在使用完毕之后又可以按一个快捷键再度隐藏它。这样的软件运行方式在当时是一项全新的创举。
以我的眼光来看,SideKick这个软件对于Borland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作品,因为我将SideKick归类成消费型软件产品。所谓消费型软件,是指可以被所有计算机使用者使用的软件,而不是只给程序员或是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凡是现今比较会赚钱或是规模比较大的软件公司大都属于开发消费型软件的公司。例如Microsoft除了有和Borland竞争得你死我活的开发工具之外,最重要的是Microsoft拥有两大消费型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这两类软件才是Microsoft最赚钱的产品。Oracle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数据库几乎是现在任何应用都需要使用的软件。同样,SideKick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软件,因为SideKick可以被所有的开发者使用来增加生产力,而不管开发者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因此当Borland推出SideKick之后,立刻在全世界狂卖,也成为继Turbo Pascal之后Borland最赚钱的产品。我认为在后来的数年之中Borland走得比较辛苦,便是因为Borland再也没有推出像SideKick一样属于消费型软件的重量级产品,而只有属于程序员和开发者小众市场的产品,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消费型软件也是到现在我仍然认为Borland应该推出的产品。
由于SideKick的TSR技术是当时独一无二的,而且是如此的好用,这引起了当时许多人的好奇,并且成了所有软件厂商模仿的对象,我还记得稍后许多的计算机信息书籍都以如何学习TSR技术作为卖点。也是因为SideKick和TSR太成功了,因此Borland立刻进行了两个工作。第一当然是马上开发下一版的SideKick,让SideKick继续执类似软件的牛耳,以防止其他软件公司推出类似的软件来分食SideKick打下的天下。 在Borland通过Turbo Pascal和SideKick大获成功之后,也因TSR技术成为大多数开发者津津乐道的软件公司,许多软件公司都开始模仿Borland的TSR技术开发大量的TSR软件。不过当TSR技术大量被运作之后。最后却造成众多的TSR软件彼此冲突,无法正确地相互共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TSR软件都使用了相同的快捷键来调出/关闭软件,或是隐藏在相同的内存位置。我还记得,当时同时使用几个TSR软件时,必须遵照一定的运行次序才可以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扰人的问题,Borland开始广邀软件公司,想要以Borland为首制定TSR的标准。如此一来,只要所有的软件厂商遵照Borland制定的标准,那么所有的TSR软件就可以彼此正确地运行在PC之中。当Borland公布了这个想法并且发表了初步的TSR标准规格之后,却立刻引起了Microsoft的紧张。因为当时TSR是如此的流行,Microsoft害怕TSR技术由Borland主导之后会让Borland成为PC软件的霸主,进而严重影响Microsoft想主宰PC的计划。
因此在Borland开始正式制定TSR标准之际,Microsoft便站出来反对Borland定义的TSR标准,并且声明Microsoft将在未来的DOS操作系统中加入对于TSR的支持,因此没有必要再额外制定TSR标准。当时的软件公司,包括Borland在内,都无法和Microsoft对抗。在操作系统厂商表明了反对立场之后,Borland的这个构想很快便迫于形势而放弃了。关于TSR的争议应该算是Borland和Microsoft之间的第一场战争。虽然在没有引起太大的烽火之前便很快收场,不过也算是Borland和Microsoft第一次真正的交手。也正是由于这次的相争,让Microsoft惊讶于Borland快速的兴起,并开始正视Borland这家在当时还算小的软件公司。 虽然在有关TSR的技术之争中Microsoft赢得了胜利,不过很奇怪的是,此后TSR软件反而开始慢慢地退烧。除了一些少数的公用程序软件仍然使用TSR之外,之后便没有什么重量级的软件是使用TSR技术开发的,这算不算是另一桩Microsoft介入之后搞砸的技术呢?
最后再叙述一个从Borland老员工处听来的有趣故事。许多人一直想要知道:Borland的总部在哪里?或是想要知道:为什么Borland会选择Scott Valley作为总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年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到美国准备开始创业时,由于没有资金,Philippe Kahn就在西餐厅打工,负责端盘子的工作,而Anders Hejlsberg则努力的在开发Turbo Pascal。
当Philippe Kahn存了一笔小钱之后,两个人便开始了创业大计。首先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公司的总部,可是要在哪里实现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心中的理想呢?虽然当时他们住在L.A.附近,但是光凭Philippe Kahn存的一点小钱是绝不够在L.A.大展宏图的,因此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决定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试试。于是这两位仁兄便开着Philippe Kahn的破车往南出发了。听说当Philippe Kahn把车开到Scott Valley附近时刚好没有汽油了,眼看四周的环境觉得还不错,就决定在这个地方展开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的创业之梦。就是这个决定让原本默默无闻的Scott Valley在数年之后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高科技盛地。 Anders在不介入Delphi的开发、并且无法主导Borland Java开发工具开发的情况下充满了挫折感。没有了Philippe Kahn的强力支援,Anders虽然是Borland最顶尖的技术人才,却也无法对抗Borland管理阶层的控制。当然这也与从Philippe Kahn离开之后、Borland开始转型有关。
Anders在Borland遇到了挫折,这对于Microsoft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在此时Microsoft展开了大规模的挖角行动,而且是明目张胆地进行,正是由于Microsoft如此大胆的行动,造成了不久之后Borland对于Microsoft的法律控诉。这次的挖角行动中,Microsoft同时锁定了数个Borland最杰出或是重要的人物,当然Anders是名列第一的对象。1996年,Microsoft终于展开了行动,使用的方式是最直 接的进攻。Microsoft直接派遣加长型的大轿车到Borland大门口接Anders吃饭,第一次Microsoft开出了年薪百万美元以上的条件。不过在Borland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也很快采取了加薪的动作,因此Anders并没有立即对Microsoft作出回应。Microsoft并未因此灰心放弃,很快就再次用大轿车接Anders。这次Microsoft提出了年薪两百万美元以上的条件,希望Anders能够首肯。对于这次的喊价,Borland可有点为难了,因为两百万美元不是笔小数目,这已经比当时Borland许多副总裁的年薪还高。此外,如果 Borland答应也加到两百万以上,那么是不是Chuck也要如此加码?其他的Delphi R&D小组要如何调整?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不过Borland很快找到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允许Anders从每一套卖出的Delphi版本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版权费。如此一来Delphi卖得愈好,Anders便能取得愈多的回馈。不过据我了解,Anders注重的并不是金钱待遇,因为在Borland创立的初期,由于TurboPascal的编译器都是Anders撰写的,当时也是卖一套Turbo Pascal就可以抽取一份版税。依照Turbo/Borland Pascal全世界销售数百万套来算,Anders早就是富翁了。薪水多一点,少一点并不是他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他心中想的是自由发展的空间。在Borland提出了Delphi的随版抽税,再加上Microsoft并不知道Anders真正想要的东西,因此Anders仍然没有响应Microsoft的第二次。不过,Anders实在是太重要的人物,而且Microsoft在面对Java与日俱增的威胁之 下,非常渴望能够有像Anders这样的人才带领开发下一代的开发工具,这当然也是由于Microsoft以前向Borland挖来的人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致。Microsoft食髓知味,当然希望能够得到Borland的镇山之宝。在Anders两次不为所动之后,Microsoft决定祭出最后的王牌,由Bill Gates亲自邀约Anders聚餐,进行最后的挖角冲刺。
不管读者喜不喜欢Bill Gates,不可否认的是Bill也是一个天才。自古英雄惜英雄,在Anders和Bill相谈甚欢的情形下,Microsoft又开出了年薪三百万以上、数万股的Microsoft股票这个超高的条件,以当时Microsoft高昂的股价来计算,真是一笔巨额财富,对于搞软件技术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了。不过这些条件并不是打动Anders的主要原因,Bill最后还答应 给Anders一个小组的人力和充分的资源,供他尽情地发挥 。这个条件可说是正中Anders的下怀,因为他最渴望的正是有人能够支持他完成新的计划和想法。我想,在软件产业中大概也只有Microsoft能够拥有这种雄厚的资源可以用来挖角吧。
在Bill Gates提了这样的条件之后,Borland再也没有本钱能够和Microsoft相抗衡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Anders离开Borland前往Microsoft再开创下一个人生的高峰。在Anders到了Microsoft之后,Bill Gates果然重用Anders,立刻让Anders负责激活Microsoft的下一轮开发工具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是Microsoft对抗SUN/Java的整体计划之一。Anders也立刻展现了实力,让Microsoft的编译器技术很快有了提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icrosoft后期的Java Virtual Machine是PC上执行效率最高的,而且在两 三年后,VJ++编译出来的虚拟机械码的执行效率不但比任何的Java开发工具还快,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原生的Windows开发工具,例如Delphi、VB、甚至是VC++还有效率。这真是令人震撼,当然Anders为VJ ++打下的基础现在也展现在.NET的C#编译器以及.NET的JIT(Just In Time)编译器之上,.NET的JIT在许多程序代码最佳化方面比Delphi还先进。因此在两三年前当VJ++即将推出之际,在Borland内部也引起了非常大的骚动,并且严阵以待,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Anders来说,到了Microsoft之后不久又再次登上了生涯的另一个巅峰。因为当初在Borland时,他还如孙子兵法中叙述的 藏于九地之下 ,虽然是不世的天才,但是仅为少数的人所知,即使是使用Borland产品的人在当时可能也不知道Anders这号人物。因为Anders和Borland的作风很像,都是行事低调,不显山露水。但是他被挖到Microsoft之后,由于Microsoft的企业文化向来是激越、张扬个性的,因此Anders也就转变为 动于九天之上,作为负责Microsoft开发工具大军的核心人物,不但广为人知 ,成为许多软件人员效法的对象,而且屡获大奖。他不但获得了信息软件业界的推崇,最后也终于获得了信息学术界的认可,可说是实至名归。
B. turbo c 是什么说明
Turbo C
Turbo C是美国Borland 公司的产品,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大公司。该公司相继推出了一套 Turbo系列软件, 如Turbo BASIC, Turbo Pascal, Turbo Prolog, 这些软件很受用户欢迎。该公司在1987年首次推出Turbo C 1.0 产品, 其中使用了全然一新的集成开发环境, 即使用了一系列下拉式菜单,将文本编辑、程序编译、连接以及程序运行一体化, 大大方便了程序的开发。1988年, Borland 公司又推出Turbo C1.5版本, 增加了图形库和文本窗口函数库等, 而Turbo C 2.0 则是该公司1989年出版的。Turbo C2.0在原来集成开发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查错功能, 并可以在Tiny模式下直接生成.COM (数据、代码、堆栈处在同一64K 内存中) 文件。还可对数学协处理器 (支持8087/80287/80387等)进行仿真。
Borland 公司后来又推出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软件包Turbo C++,它继承发展Turbo C 2.0 的集成开发环境, 并包含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
1991年为了适用Microsoft 公司的Windows 3.0 版本, Borland 公司又将Turbo C++ 作了更新, 即Turbo C 的新一代产品Borlandc C++也已经问世了。
※※※※※※※※※※※※※※※※※※※※※※※※※※※※※※
C 语言
C 语言发展如此迅速, 而且成为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 主要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功能。许多着名的系统软件, 如DBASE Ⅲ PLUS、DBASE Ⅳ 都是由C 语言编写的。用C 语言加上一些汇编语言子程序, 就更能显示C 语言的优势了,象PC- DOS ,WORDSTAR等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写的。归纳起来C 语言具有下列特点:
1. C是中级语言
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C 语言可以象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 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2. C是结构式语言
结构式语言的显着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 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这种结构化方式可使程序层次清晰, 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试。C 语言是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的, 这些函数可方便的调用, 并具有多种循环、条件语句控制程序流向, 从而使程序完全结构化。
3. C语言功能齐全
C 语言具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 并引入了指针概念, 可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 语言也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 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而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也比较强大, 可以实现决策目的。
4. C语言适用范围大
C 语言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 如DOS、UNIX,也适用于多种机型。
C. 常见的C语言编译器是什么
目前最流行的C语言编译器有以下几种:
1、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或称GCC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件),是由 GNU 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以GPL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 GNU计划的关键部分。
GCC原本作为GNU操作系统的官方编译器,现已被大多数类Unix操作系统(如Linux、BSD、Mac OS X等)采纳为标准的编译器,GCC同样适用于微软的Windows。GCC是自由软件过程发展中的着名例子,由自由软件基金会以GPL协议发布。
2、Microsoft C 或称 MS C
Microsoft C 是c语言的一种IDE(集成开发环境),常见的还有Microsoft Visual C++,Borland C++,Watcom C++ ,Borland C++ ,Borland C++ Builder,Borland C++ 3.1 for DOS,Watcom C++ 11.0 for DOS,GNU DJGPP C++ ,Lccwin32 C Compiler 3.1,High C,Turbo C等等......
3、Borland Turbo C 或称 Turbo C
Turbo C是美国Borland公司的产品,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大公司。该公司相继推出了一套 Turbo系列软件, 如Turbo BASIC, Turbo Pascal, Turbo Prolog, 这些软件很受用户欢迎。
(3)borland有哪些产品扩展阅读:
C编译的整个过程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主要完成对源代码的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宏定义指令,头文件包含指令,预定义指令和特殊字符的处理,如对宏定义的替换以及文件头中所包含的文件中预定义代码的替换等,总之这步主要完成一些替换工作,输出是同源文件含义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文件。
2、编译、优化阶段编译就是将第一阶段处理得到的文件通过词法语法分析等转换为汇编语言。优化包括对中间代码的优化,如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等;和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进行的优化,如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寄存器存放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3、汇编阶段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指令。
4、链接阶段链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有关的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即将在一个文件中引用的符号同该符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的定义连接起来,使得所有的目标文件成为一个能够被操作系统装入执行的统一整体。
D. C#之父是谁和详细信息
c#之父是Anders Hejlsberg, 一个丹麦天才。他和idsoft的John Carmack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对语言和汇编的理解全世界没几个人能超越。(今天偶然从网上了解到这个大牛,很仔细的找了一些他的资料,人都有这样一个爱好,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便想认识这个下蛋的母鸡,下面是关于此人的一些故事,网上得来,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 当年Philippe Kahn(Borland的创始人)和AndersHejlsberg到美国创业时,便由Anders以汇编语言撰写了Turbo Pascal的编译器,而Philippe则包办了TurboPascal其他的部分。在这两位仁兄开发TurboPascal之后,穷得快连登广告的钱都没有了。Philippe为了在Byte杂志(还记得这个着名的杂志吗?)刊登TurboPascal的广告,和Anders商量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直接约Byte杂志的人到当时Borland的办公室讨论刊登广告的事情。
当Byte的人到了Borland之后,Philippe、Anders和公司的助理小姐故意忙着接电话,接受TurboPascal的订单,并且告诉Byte杂志的人等一下。过了一阵之后Philippe才进入房间向Byte的人道歉,说他们的TurboPascal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订单源源不断地到来,因此可能不需要在Byte杂志刊登广告了,接着Philippe向Byte的人展示TurboPascal这个产品。由于在当时的机器中TurboPascal能够在极少的RAM中常驻执行,又提供闪电般的编译速度,这立刻让Byte杂志的人当场震惊。凭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Byte的人立刻知道这将是一个革命性的软件,因此马上希望Philippe能够在Byte杂志刊登TurboPascal的广告,并且愿意以半价刊登。当然,Philippe也立刻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一个革命性的软件TurboPascal终于在Byte杂志刊登出来了。
当时售价49.99美元的Turbo Pascal立刻为Borland带来了大量的财富,Turbo Pascal也马上成为PC上除了基本的Basic之外最畅销的开发工具,由此正式揭开了Borland影响PC开发工具近20年的历史的幕。
Turbo Pascal是由Anders Hejlsberg亲自开发的,并且和PhilippeKahn谈好的条件是Borland每卖出一套TurboPascal,Anders便从中抽取一份版权费。由于当时软件的价格不算便宜,能够写编译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编译器工程师通常都能够获得优厚的报酬。因此当时Anders Hejlsberg在完成了TurboPascal、并且和PhilippeKahn谈好了合作条件之后,Anders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套TurboPascal会定价数百元美金,因为这不但是当时一般编译器的价格,而且Turbo Pascal还内含了一个开发环
境和编辑器(Editor),这是当时许多工具没有提供的。
没有想到极具商业头脑的Philippe Kahn了解到:如果把Turbo Pascal定价在数百美金,那么TurboPascal可能只会卖出数百到数千套,无法冲出大量的销售额。因此,Philippe Kahn以极大的勇气,瞒着AndersHejlsberg只把Turbo Pascal定价为49.95美金。这种价格在当时对于编译器和开发工具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低价。当AndersHejlsberg知道了PhilippeKahn的定价后,简直快气昏了。因为在这么低的价格下Anders的版税金一定少得可怜,因此当时Anders说他把最好的Pascal开发工具拿去让一个白痴销售。没有想到的是,Philippe Kahn的定价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TurboPascal以极佳的品质和令人不可思议的低价格成为当时最具吸引力的Pascal开发工具。当然,在TurboPascal卖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之后,Anders便再也不提他把专业Pascal编译器让白痴去卖这件事了。
虽然Turbo Pascal快速地让Borland在当时全世界的程序员中成为最响亮的软件新星,但是真正让Borland打人一般计算机使用人群、快速成长为软件巨人的大功臣的,却是Borland早期最重要的产品--SideKick。
在TurboPascal之后,Borland接着推出了SideKick这套软件。SideKick可以说是随后着名的内存常驻软件(Terminate andStayResident-TSR)的始祖,也是Borland跨出开发工具领域、让几乎所有PC使用者认识Borland的关键软件。SideKick在当时以许多丰富的小工具和记事功能让它成为每一个程序员爱不释手的工具。当然SideKick也很快成为了畅销软件,在全球狂卖数10万套,继续把Borland往顶尖的软件公司推进。
所谓的TSE代表Terminate and StayResident。这个意思是说,这类软件在执行后会隐藏在内存的某个位置中,但是并没有出现在屏幕上。不过使用者通过一个快捷键就可以立刻调出这类软件让使用者使用,在使用完毕之后又可以按一个快捷键再度隐藏它。这样的软件运行方式在当时是一项全新的创举。
以我的眼光来看,SideKick这个软件对于Borland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作品,因为我将SideKick归类成"消费型软件"产品。所谓消费型软件,是指可以被所有计算机使用者使用的软件,而不是只给程序员或是开发者使用的软件。凡是现今比较会赚钱或是规模比较大的软件公司大都属于开发"消费型软件"的公司。例如Microsoft除了有和Borland竞争得你死我活的开发工具之外,最重要的是Microsoft拥有两大"消费型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这两类软件才是Microsoft最赚钱的产品。Oracle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数据库几乎是现在任何应用都需要使用的软件。同样,SideKick就属于这一类型的软件,因为SideKick可以被所有的开发者使用来增加生产力,而不管开发者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因此当Borland推出SideKick之后,立刻在全世界狂卖,也成为继TurboPascal之后Borland最赚钱的产品。我认为在后来的数年之中Borland走得比较辛苦,便是因为Borland再也没有推出像SideKick一样属于"消费型软件"的重量级产品,而只有属于程序员和开发者小众市场的产品,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消费型软件"也是到现在我仍然认为Borland应该推出的产品。
由于SideKick的TSR技术是当时独一无二的,而且是如此的好用,这引起了当时许多人的好奇,并且成了所有软件厂商模仿的对象,我还记得稍后许多的计算机信息书籍都以如何学习TSR技术作为卖点。也是因为SideKick和TSR太成功了,因此Borland立刻进行了两个工作。第一当然是马上开发下一版的SideKick,让SideKick继续执类似软件的牛耳,以防止其他软件公司推出类似的软件来分食SideKick打下的天下。
在Borland通过TurboPascal和SideKick大获成功之后,也因TSR技术成为大多数开发者津津乐道的软件公司,许多软件公司都开始模仿Borland的TSR技术开发大量的TSR软件。不过当TSR技术大量被运作之后。最后却造成众多的TSR软件彼此冲突,无法正确地相互共存,这主要是因为许多TSR软件都使用了相同的快捷键来调出/关闭软件,或是隐藏在相同的内存位置。我还记得,当时同时使用几个TSR软件时,必须遵照一定的运行次序才可以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扰人的问题,Borland开始广邀软件公司,想要以Borland为首制定TSR的标准。如此一来,只要所有的软件厂商遵照Borland制定的标准,那么所有的TSR软件就可以彼此正确地运行在PC之中。当Borland公布了这个想法并且发表了初步的TSR标准规格之后,却立刻引起了Microsoft的紧张。因为当时TSR是如此的流行,Microsoft害怕TSR技术由Borland主导之后会让Borland成为PC软件的霸主,进而严重影响Microsoft想主宰PC的计划。
因此在Borland开始正式制定TSR标准之际,Microsoft便站出来反对Borland定义的TSR标准,并且声明Microsoft将在未来的DOS操作系统中加入对于TSR的支持,因此没有必要再额外制定TSR标准。当时的软件公司,包括Borland在内,都无法和Microsoft对抗。在操作系统厂商表明了反对立场之后,Borland的这个构想很快便迫于形势而放弃了。关于TSR的争议应该算是Borland和Microsoft之间的第一场战争。虽然在没有引起太大的烽火之前便很快收场,不过也算是Borland和M1crosoft第一次真正的交手。也正是由于这次的相争,让Microsoft惊讶于Borland快速的兴起,并开始正视Borland这家在当时还算小的软件公司。
虽然在有关TSR的技术之争中Microsoft赢得了胜利,不过很奇怪的是,此后TSR软件反而开始慢慢地退烧。除了一些少数的公用程序软件仍然使用TSR之外,之后便没有什么重量级的软件是使用TSR技术开发的,这算不算是另一桩Microsoft介入之后搞砸的技术呢?
最后再叙述一个从Borland老员工处听来的有趣故事。许多人一直想要知道:Borland的总部在哪里?或是想要知道:为什么Borland会选择Scott Valley作为总部?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年Philippe Kahn和Anders Hejlsberg到美国准备开始创业时,由于没有资金,Philippe Kahn就在西餐厅打工,负责端盘子的工作,而Anders Hejlsberg则努力的在开发Turbo Pascal。
当Philippe Kahn存了一笔小钱之后,两个人便开始了创业大计。首先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公司的总部,可是要在哪里实现PhilippeKahn和Anders Hejlsberg心中的理想呢?虽然当时他们住在L.A.附近,但是光凭PhilippeKahn存的一点小钱是绝不够在L.A.大展鸿图的,因此Philippe Kahn和AndersHejlsberg决定到比较偏远的地方试试。于是这两位仁兄便开着Philippe Kahn的破车往南出发了。听说当PhilippeKahn把车开到Scott Valley附近时刚好没有汽油了,眼看四周的环境觉得还不错,就决定在这个地方展开PhilippeKahn和Anders Hejlsberg的创业之梦。就是这个决定让原本默默无闻的ScottValley在数年之后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高科技盛地。
Anders在不介入Delphi的开发、并且无法主导BorlandJava开发工具开发的情况下充满了挫折感。没有了PhilippeKahn的强力支援,Anders虽然是Borland最顶尖的技术人才,却也无法对抗Borland管理阶层的控制。当然这也与从PhilippeKahn离开之后、Borland开始转型有关。
Anders在Borland遇到了挫折,这对于Microsoft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在此时Microsoft展开了大规模的挖角行动,而且是明目张胆地进行,正是由于Microsoft如此大胆的行动,造成了不久之后Borland对于Microsoft的法律控诉。这次的挖角行动中,Microsoft同时锁定了数个Borland最杰出或是重要的人物,当然Anders是名列第一的对象。1996年,Microsoft终于展开了行动,使用的方式是最直
接的进攻。Microsoft直接派遣加长型的大轿车到Borland大门口接Anders吃饭,第一次Microsoft开出了年薪百万美元以上的条件。不过在Borland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也很快采取了加薪的动作,因此Anders并没有立即对Microsoft作出回应。Microsoft并未因此灰心放弃,很快就再次用大轿车接Anders。这次Microsoft提出了年薪两百万美元以上的条件,希望Anders能够首肯。对于这次的喊价,Borland可有点为难了,因为两百万美元不是笔小数目,这已经比当时Borland许多副总裁的年薪还高。此外,如果 Borland答应也加到两百万以上,那么是不是Chuck也要如此加码?其他的DelphiR&D小组要如何调整?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不过Borland很快找到了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允许Anders从每一套卖出的Delphi版本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版权费。如此一来Delphi卖得愈好,Anders便能取得愈多的回馈。不过据我了解,Anders注重的并不是金钱待遇,因为在Borland创立的初期,由于TurboPascal的编译器都是Anders撰写的,当时也是卖一套Turbo Pascal就可以抽取一份版税。依照Turbo/BorlandPascal全世界销售数百万套来算,Anders早就是富翁了。薪水多一点,少一点并不是他考虑的最主要因素,他心中想的是自由发展的空间。在Borland提出了Delphi的随版抽税,再加上Microsoft并不知道Anders真正想要的东西,因此Anders仍然没有响应Microsoft的第二次。不过,Anders实在是太重要的人物,而且Microsoft在面对Java与日俱增的威胁之
下,非常渴望能够有像Anders这样的人才带领开发下一代的开发工具,这当然也是由于Microsoft以前向Borland挖来的人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所致。Microsoft食髓知味,当然希望能够得到Borland的镇山之宝。在Anders两次不为所动之后,Microsoft决定祭出最后的王牌,由Bill Gates亲自邀约Anders聚餐,进行最后的挖角冲刺。
不管读者喜不喜欢BillGates,不可否认的是Bill也是一个天才。自古英雄惜英雄,在Anders和Bill相谈甚欢的情形下,Microsoft又开出了年薪三百万以上、数万股的Microsoft股票这个超高的条件,以当时Microsoft高昂的股价来计算,真是一笔巨额财富,对于搞软件技术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了。不过这些条件并不是打动Anders的主要原因,Bill最后还答应 给Anders一个小组的人力和充分的资源,供他尽情地发挥。这个条件可说是正中Anders的下怀,因为他最渴望的正是有人能够支持他完成新的计划和想法。我想,在软件产业中大概也只有Microsoft能够拥有这种雄厚的资源可以用来挖角吧。
在BillGates提了这样的条件之后,Borland再也没有本钱能够和Microsoft相抗衡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Anders离开Borland前往Microsoft再开创下一个人生的高峰。在Anders到了Microsoft之后,BillGates果然重用Anders,立刻让Anders负责激活Microsoft的下一轮开发工具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也是Microsoft对抗SUN/Java的整体计划之一。Anders也立刻展现了实力,让Microsoft的编译器技术很快有了提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Microsoft后期的Java Virtual Machine是PC上执行效率最高的,而且在两
三年后,VJ++编译出来的虚拟机械码的执行效率不但比任何的Java开发工具还快,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原生的Windows开发工具,例如Delphi、VB、甚至是VC++还有效率。这真是令人震撼,当然Anders为VJ ++打下的基础现在也展现在.NET的C#编译器以及.NET的JIT(Just InTime)编译器之上,.NET的JIT在许多程序代码最佳化方面比Delphi还先进。因此在两三年前当VJ++即将推出之际,在Borland内部也引起了非常大的骚动,并且严阵以待,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Anders来说,到了Microsoft之后不久又再次登上了生涯的另一个巅峰。因为当初在Borland时,他还如孙子兵法中叙述的藏于九地之下,虽然是不世的天才,但是仅为少数的人所知,即使是使用Borland产品的人在当时可能也不知道Anders这号人物。因为Anders和Borland的作风很像,都是行事低调,不显山露水。但是他被挖到Microsoft之后,由于Microsoft的企业文化向来是激越、张扬个性的,因此Anders也就转变为 动于九天之上,作为负责Microsoft开发工具大军的核心人物,不但广为人知
,成为许多软件人员效法的对象,而且屡获大奖。他不但获得了信息软件业界的推崇,最后也终于获得了信息学术界的认可,可说是实至名归。
E. 请问哥,你有什么好一点的C语言编程软件,推荐一下,真心感谢😋😋
C语言是一门历史很长的编程语言,其编译器和开发工具也多种多样,其开发工具包括编译器,现举几个开发工具供大家选择,当然也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开发工具。
好多刚开始接触c语言的朋友都想知道用上面软件开发c语言比较好,一般来说微软的东西肯定是最好的,更适合新手学习,等上手了就可以接触别的软件了。
Microsoft Visual C++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DEV C++、Code::Blocks、Borland C++、WaTCom C++、Borland C++ Builder、GNU DJGPP C++、Lccwin32 C Compiler3.1、High C、Turb C、gcc、C-Free和Win-TC、My Tc等等,太多了,由于C语言比较成熟,所以编程环境很多。建议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在Windows下做软件开发,编译器的首选当然是Visual Studio,目前微软也有免费的Microsoft Visual C++2008Express版本可供下载和使用。但是,如果考虑做跨平台的软件,选择gcc作为编译器无疑是明智的,无论Linux,MacOSX还是其他的Unix变体,大多选用gcc作为编译器,所以,选择gcc作为编译器能够让你的软件提前通过编译器的验证,能够更容易的在不同平台上通过编译。TDM GCC项目已经帮助大家测试并整合了Windows平台下的gcc安装工具TDM GCC On-Demand Installer,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下载并安装那些工具包。安装完成后,需要修改环境变量,将安装目录加入PATH搜索路径中。
1、TC 2.0:Borland公司的产品,在dos界面下编译运行,小巧、灵活,但是不能使用鼠标。
菜单命令是alt+菜单项的第一个字母,可以调试,在第一次用的时候,可以需要配置一下目录,如下:
第一次使用可能感觉不舒服(鼠标不能用的缘故),慢慢熟悉一段时间,就没事了,当初在学校学习考试都是这个环境。
2、win-TC:在tc2.0的基础上加上了界面,能够使用鼠标,具有语法高亮,可以嵌入汇编等特点,对新手一些,拜托了不能用鼠标的困难。编写完源代码,进行编译运行即可,软件比较容易上手。
3、dev-C++:是windows下一款开发c/c++的开发环境,使用gcc为编译器,遵循标准,功能比较强大,语法高亮,可以进行单步调试(这对排除错误很重要),进行断点设置等功能,遵循C标准,是一款很强大的开发工具。
4、VC++,微软的产品,编译器,链接器,运行,调试等功能于一体的强大开发工具,特点是功能十分强大,对于新手来说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
c语言编程软件(支持win7/win8)是一款支持多语言开发的开发系统。c语言编程软件(支持win7/win8)同时支持c语言,c++以及vb语言的开发,软件能很好的兼容win7以及win8,用户只需设置软件兼容性,把它设为win 98,win xp等等。
为大家提供的c语言编程软件为vc++6.0。VC++6.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个基于Windows系统平台、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它的源程序按C++语言的要求编写,并加入了微软提供的功能强大的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类库。
c语言编程软件(支持win7/win8)的MFC类库中封装了大部分Windows API函数和Windows控件,它包含的功能涉及到整个Windows操作系统。MFC不仅给用户提供了Windows图形环境下应用程序的框架,而且还提供了创建应用程序的组件,这样,开发人员不必从头设计创建和管理一个标准Windows应用程序所需的程序,而是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编程,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它提供了大量的代码,指导用户编程时实现某些技术和功能。因此,使用VC++提供的高度可视化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和MFC类库,可使应用程序开发变得简单。
5、C-Free
C-Free是一款国产的C、C++开发工具,堪称神器,让你爱不释手。
如果你受够了Visual Studio的庞大臃肿,Visual C++ 6.0在Win7、Win8下的兼容性问题,那么C-Free将是一个让你惊喜的选择。C-Free整个软件才14M,非常轻巧,安装简单,可以自由切换编译器。
C-Free最新版本是5.0,注册需要80RMB,可以免费试用30天,过期不注册将无法使用。虽然本教程提供了注册码,但是如果你不缺银子,还是为国产软件做点贡献,购买正版吧。
主要包含如下特性:
支持多编译器,可以配置添加其他编译器;
目前支持的编译器类型:
(1) MinGW 2.95/3.x/4.x/5.0
(2) Cygwin
(3) Borland C++ Compiler
(4) Microsoft C++ Compiler
(5) Intel C++ Compiler
(6) Lcc-Win32
(7) Open Watcom C/C++
(8) Digital Mars C/C++
(9) Ch Interpreter
增强的C/C++语法加亮器,(可加亮函数名,类型名,常量名等);
增强的智能输入功能;
可添加语言加亮器,支持其他编程语言;
可添加工程类型,可定制其他的工程向导;
完善的代码定位功能(查找声明、实现和引用);
代码完成功能和函数参数提示功能;
能够列出代码文件中包含的所有符号(函数、类/结构、变量等);
大量可定制的功能:
可定制快捷键
可定制外部工具
可定制帮助(可支持Windows帮助、Html帮助和在线帮助);
彩色、带语法加亮打印功能;
在调试时显示控制台窗口;
工程转化功能,可将其他类型的工程转化为C-Free格式的工程,并在C-Free中打开。
7、CodeLite
CodeLite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开源,C/C++编程语言的跨平台IDE(定期在Windows XP SP2 / 3下被测试 ,(K)Ubuntu 7.10/8.04 Gutsy Gibbon,和MacOSX 10.5.2 )。CodeLite的源代码使用是遵循的GPL v2许可证的。
F. borland公司有哪些比较出名的软件产品
C++Builder
JBuilder
TurboC
...
G. Borland是什么意思
非常有名的专做开发平台的大公司。产品有大概有:Borland JBuilder,Borland Delphi,Borland C++,Borland C......
H. turbo c2.0是什么
Turbo C是美国Borland公司的产品,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大公司。
Turbo C2.0不仅是一个快捷、高效的编译程序,同时还有一个易学、易用的集成开发环境。使用Turbo C2.0无需独立地编辑、编译和连接程序,就能建立并运行C语言程序。因为这些功能都组合在Turbo 2.0的集成开发环境内,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主屏幕使用这些功能。
现在基本上都用 vc6.0及以上了,当然要学习 c 的话,用它还是不错的。
I. 常用编程软件名称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编程工具也随着发展,使当今的大多数程序开发人员可以摆脱枯燥无味的用计算机指令或汇编语言开发软件,而是利用一系列高效的、具有良好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去开发各种软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编程工具门类众多,优良不齐,对此我们特别针对流行的语言介绍相应的较为成熟完善的编程工具。
二、各种编程工具的简介
(一) Visual Basic
它是以Basic语言作为其基本语言的一种可视化编程工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曾看到过它的身影,它曾是在中国最为流行的编程工具,到现在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它的好坏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这里我们也说说:VB作为一种较早出现的开发程序以其容易学习,开发效率较高,具有完善的帮助系统等优点曾影响了好几代编程人员,但是由于VB不具备跨平台这个特性,从而也决定了VB在未来的软件开发中将会逐渐地退出其历史舞台;它对组件技术的支持是基于COM和ActiveX,对于组件技术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它也显出了它的落后性;同时VB在进行系统底层开发的时候也是相对复杂的,调用API函数需声明,调用不方便,不能进行DDK编程,不可能深入Ring0编程,不能嵌套汇编;而且面向对象的特性差;网络功能和数据库功能也没有非常特出的表现,综上所述,VB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开发工具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它在未来软件开发中逐步被其他工具所代替。
建议:对于编程入门人员,可以先借助VB这个可视化环境大致了解可视化编程的特点,并且可开发与系统无关的综合应用程序。
(二) PowerBuilder
是开发MIS系统和各类数据库跨平台的首选,使用简单,容易学习,容易掌握,在代码执行效率上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PB是一种真正的4GL语言(第四代语言),可随意直接嵌套SQL语句返回值被赋值到语句的变量中,支持语句级游标,存储过程和数据库函数,是一种类似SQLJ的规范,数据访问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灵活性。但是它在系统底层开发中犯了跟VB一样的错误,调用API函数需声明,调用不方便,不能进行DDK编程,不可能深入Ring0编程,不能嵌套汇编;在网络开发中提供了较多动态生成Web页面的用户对象和服务以及系统对象,非常适合编写服务端动态Web应用,有利于商业逻辑的封装;但是用于网络通讯的支持不足;静态页面定制支持有限,使得PB在网络方面的应用也不能非常广泛。面向对象特向也不是太好。
建议:如是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或各类数据库的跨平台开发都可以选用此工具,在开发速度上也可得到一定的保障。
(三) C++Builder/Delphi
它们都是基于VCL库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它们在组件技术的支持、数据库支持、系统底层开发支持、网络开发支持、面向对象特性等各方面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并且学习使用较为容易,充分提现了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开发方法,开发效率高。由于两者都是Borland 公司的产品,自然继承了该公司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代码执行效率高。但是,它们并不是毫无缺点,它们所作的最大不足之处就是他们的帮助系统在众多的编程工具中是属于比较差的。C++Builder 的VCL库是基于Object pascal(面向对象pascal),使得C++Builder在程序的调试执行上都面向落后于其他编程工具。而Delphi则是它的语言不够广泛,开发系统软件功能不足两个比较大的缺点。
建议:C++Builder/Delphi 它们在功能具有非常相似的特点,都可以用来开发数据库,网络、多媒体,但是C++的语法较为灵活使用也较为广泛,而Delphi(Object Pascal)在灵活性上、功能性上以及使用人数上都不如C++。
Visual C++
是基于MFC库的可视化的开发工具,从总体上说它是一个功能强大但是不便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在网络开发和多媒体开发都具有不俗的表现,帮助系统也做得非常不错(Microsoft 在细节方面的处理往往都让人觉得亲切),但是虽然是使用C++作为基本语言,但是它在面向对象特性上却不够好,主要是为了兼容C的程序,结果顾此失彼;在组件支持上也不太好,虽然说除了支持COM,ActiveX外还支持CORBA,但是没有任何IDE支持,是所有C编译器的功能, 需要CORBA中间件支持;最大的问题是开发效率也不高。
建议:如果要使用VC一定要对它的MFC库非常熟悉,不然是写不好的程序的,而且要有一定的耐心,VC的入门比较难。不过掌握了它你可以在网络、系统底层、多媒体开发等领域自由驰骋。
(五) Java编程工具
目前比较出名的是Borland出的JBuilder和IBM出的Visual Age for Java,两种工具都有一定数量的是用人群。JBuilder继承了C++Builder/Delphi的特点,在可视化上做得非常不错,使用简便。由于Java本身语言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网络开发中具有高人一等的表现,而且面向对象特性高,支持的组件技术也非常多,跨平台的特性也使得它在现在和未来的开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系统底层开发和多媒体开发中却表现得并不让人那么满意,这个可能跟设计Java的意图有关吧。
建议:除了在开发系统软件、大规模的图像处理外,都可以使用Java。
三、结束语
Visual Studio.net,相应的有ASP.net 、VC.net、VB.net、C#等
编程工具只是工具,为了方便人们工作而开发的,各有特点,因此,选工具主要的依据自己将要从事的领域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认为那种工具好,那种工具不好。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工具。
J. 请问C++的编译器都有哪些
网上找的,呵呵
1.Borland C++ Compiler 5.5
“Borland C/C++ 5.5.1 for Win32”是Borland公司在2000年免费放出的一个C/C++编译器,其功能完整、包含多种SDK,且容量极小,安装版本大小仅8MB。Borland公司的旗舰级产品“C++ Builder 5”内置的就是这一编译器。
2.Dev-C++ 5.0
是Bloodshed软件公司于2002年9月26日推出的一个基于MingW(即GNU C/C++的Win32版)的微型C/C++开发工具。由于使用了GNU C/C+内核,所以在做软件移植时非常的方便,你可以方便的将一个程序移植到任意一个有GNU C/C++的平台。而且由于基于GNU C/C++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很多,所以使用Dev-C++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由于它的调试不便,帮助不全等问题,也使得它在推广上举步艰难,远比不上Borland C/C++、OpenWatcom C/C++这两个同是免费的编译器。
3.DJGPP
DJGPP是基于32位保护模式的C语言编译器,是一个GNU软件,换句话说,你可以得到它整个系统的源代码,且可以任意修改。它的集成环境RHIDE是仿Borland C++ 3.1的,十分好用,这比Watcom C要强多了。
4.LCC-Win32
运行于Windows9x/Me/NT/2000下的免费的32位C语言编译系统。它的原始发布文件只有 3M,但却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IDE)、速度极快的编译器与连接器、方便顺手的调试器、资源编辑器和版本控制系统。另外还提供图像编辑器和 C 语言源文件格式化缩进器等附加工具。通过它的应用程序向导,你可以单击几次鼠标轻松得到一个应用程序框架,丝毫不比其它庞大的同类软件逊色。 你可以用LCC-Win32开发32位的控制台程序、Windows常规程序、动态连接库(DLL) 以及静态连接库(LIB)。LCC编译器支持标准的ANSI C,同时支持 C语言的扩展。通过下载相关工具,LCC-Win32还提供对Eiffel、Fortran语言的支持。
5.OpenWatcom:Watcom系统编译器是加拿大Watcom公司开发的Intel x86体系16/32位编译器,其最新版是11.0c。
Watcom C/C++的集成开发环境极差,不像Borland C/C++和Visual C/C++那样有漂亮的界面,编译连结不过轻轻一点。Watcom C/C++的大部分使用者都在命令行下编译程序。想想吧!一个需要在命令行下编译程序的编译器,怎么匹敌Borland C/C++和Visual C/C++,甚至是C++ Builder呢?
现在我们所用到的OpenWatcom C/C++ 1.0便是Watcom C/C++ 11.0c开放后的版本,它是免费、而且开放源码的。
6.当然还有我们经常看见的TC2.0 TC3.0 Borland C++3.1 等
需要付费的编译器(有些允许有评估期的免费下载):
Borland C++
Comeau C++ - 支持多平台
Compaq C++
Digital Mars C++
Edison Design Group C++ Front End - 被许多C++编译器厂商采用
Green Hills C++ - 支持嵌入式系统平台
HP C++
IBM C++
Intel C++ - 支持Windows, Linux, 和其他嵌入式系统
Interstron C++
Metrowerks C++ - 支持多平台,可从Metrowerks主页上查询
Mentor Graphics/Microtec Research C++ - 支持嵌入式系统平台
Microsoft C++
Paradigm C++ - 支持x86嵌入式系统
The Portland Group C++ - 针对奔腾CPU优化
SGI C++ - 优化的编译器
Sun C++
WindRiver's Diab C++ - 用于很多嵌入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