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几分钟,教你看懂化妆品成分表
根据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的规定,从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报检的化妆品都需要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出产品配方中加入的所有成分的名称,以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真实成分。
为何要进行此规定?
其实,许多国家早已实行了这样的法规,例如美国自1976年开始实施。在没有此规定的年代,生产商可以随意在产品包装上添加成分信息,导致消费者难以获得商品的真实情况。有了此规定后,消费者获得知情权,能够更自由地选择所需和喜爱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也是国家规范化妆品行业标准的一大进步。
全成分表包含什么信息?
(1) 添加量:全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称按照添加量从多到少排列,排名靠前的成分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更多。例如,水是化妆品中最常用的溶剂,通常排在第一位。
(2) 名称:全成分标识中必须使用该原料的INCI(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化妆品原料国际命名)的中文译名。不能使用如“超强保湿因子”“舒缓成分”等模糊不清的名称,必须使用如甘油、烟酰胺等专业INCI名称。如成分名称标注错误的三无产品应谨慎购买。
(3) 香精香料统一以“香精”表示,不会列出具体香精种类。色素则以着色剂的编号或中文名称标注,例如CI 77891(红)、CI 61570(绿)、CI 42090(青)、CI 19140(黄)等。
哪些化妆品在规定范围内?
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和进口报检的化妆品,包括护肤品、彩妆、洗护发产品、头发定型产品、染发产品、烫发产品、牙膏和漱口水等,都在规定范围内。
如何查找全成分信息?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在国内市场上正规售卖的化妆品在这里都可以查到。
nmpa.gov.cn/WS04/CL2045...
官网优点:信息准确可靠,缺点:查找过程可能较为繁琐,并且有些未正式进入中国的产品可能查不到。
(2) 美丽修行APP:输入化妆品名称可以查看备案信息、全成分表、口碑点评等信息。成分列表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或产品标签,经过后台整理,并且有成分的作用安全等级分析,简单易懂。缺点是偶尔会有成分信息出错,且机器和人工分析存在差异。
每个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一款化妆品通常包含溶剂、表面活性剂(水剂产品为增溶剂,乳化产品为乳化剂)、各种功效成分、油脂(包含纯水剂产品)、防腐剂、香精等。这些成分构成了化妆品的基本结构。
让我们逐一分析:
(1) 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去离子水(简称“水”),有些产品使用如玫瑰水等替代水,尽管增加了高端感,但大部分仍以水为主成分。
(2) 表面活性剂:根据不同作用,表面活性剂分为乳化剂、增溶剂、清洁剂、起泡剂等。在护肤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和增溶剂。
(3) 增稠剂:为了达到化妆品的适当粘稠度,方便使用或提升保湿效果,经常使用增稠剂。增稠剂还具有乳化或悬浮能力,使配方更加稳定。
(4) 油脂:油脂对皮肤至关重要,能保护皮肤屏障,避免失水加速。在化妆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5) 功效成分:保湿剂(如多元醇类、尿素、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美白/抗氧化成分(如烟酰胺、VA、VC、VE、辅酶Q-10等)、祛痘成分(如水杨酸、果酸)、抗衰老成分(如多肽、α羟基酸、VA等)。
注意事项:1)多个成分可能具有多重功效;2)关注成分添加量,仅谈功效是不充分的;3)并非添加量越多效果越好,很多成分有最大添加量限制,超过限制可能产生反作用。
(6)防腐剂:防腐剂的使用对食品保存和化妆品有效期至关重要,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或限制使用的防腐剂。
(7) pH调节剂:用于调整产品整体pH值,皮肤呈5.5弱酸性,适宜的酸碱度很重要。
通过上述理论知识,我们以几个产品为例来了解成分分析。
1) 兰蔻清滢柔肤水:全成分包括水、丁二醇、甘油、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苯氧乙醇、棕榈酸异丙酯、PEG-60氢化蓖麻油、三乙醇胺、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羟苯甲酯、蜂蜜、甘露糖醇、生育酚乙酸酯、羟苯丙酯、香精、透明质酸钠、环糊精、甜扁桃、酵母提取物、琥珀酸二钠、CI 14700、α-异甲基紫罗兰酮、已基肉桂醛。
2) 希思黎全能乳:全成分包括水、矿油、积雪草叶提取物、丙二醇、硬脂酸、三乙醇胺、甘油硬脂酸酯、香精、硬脂醇、苯甲酸、苯氧乙醇、卡波姆、羟苯甲酯、羟苯丙酯、麦芽糊精、羟苯乙酯、迷迭香叶提取物、人参根提取物、啤酒花球果提取物、问荆提取物、PEG-40氢化蓖麻油、辛基酚聚醚-13、硅石、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
3) 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全成分包括水、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甲基葡糖醇聚醚-20、聚乙二醇-75、双-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丁二醇、1,3-丙二醇、甘油聚醚-26、苏丹可乐果籽提取物、苯氧乙醇、角鲨烷、三乙醇胺、油醇聚醚-3磷酸酯、辛甘醇、油醇聚醚-3、卡波姆、油醇聚醚-5、咖啡因、酵母提取物、泛硫乙胺、EDTA三钠、红没药醇、丁羟甲苯、黄原胶、胆甾醇聚醚-24、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鲸蜡醇聚醚-24、透明质酸钠、氢化卵磷脂、白花春黄菊花提取物、紫松果菊提取物、乙基己基甘油、生育酚乙酸酯、RNA钠、水解藻胶、卵磷脂、乳酸杆菌发酵产物、己二醇、黄5(CI 19140)、CI 14700(胭脂红)。
总结来看,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需关注产品中是否有禁用成分或不适合自身肤质的成分。同时,了解成分的添加量和具体功效,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误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化妆品成分表中各成分的作用,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