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崆峒区特色工业产品有哪些

崆峒区特色工业产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4-20 17:39:04

1. 山西有什么特色产品

山西土特产

汾州核桃 山西汾酒 灵丘莜麦面 运城池盐 大蒜 黄河鲤鱼
山西香醋 竹叶青酒 稷山板枣 木版年画 菖蒲酒 玉堂春酒
沁州黄小米 大同火锅 北芪黄酒 晋祠大米 平遥牛肉 闻喜煮饼
太谷壶瓶枣 恒山白酒 六味斋酱肉 山西熏醋 运城相枣 上党腊味驴肉

汾州核桃
山西汾州核桃历史悠久,其核仁味道甘美,富脂肪和蛋白质,不论生食或制成糕点糖果,均清香可口。还是一种益智健脑食品,能补气 益血,润燥化痰,治肺润肠,且味甘平,对于 “温补肾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疗效。

山西汾酒
汾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厂。
相传杏花村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汾酒在唐代已有盛名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里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清香纯正、醇厚绵软、甜润净洁的特点。汾酒虽为60度高度酒,但没有强烈的刺激性。

灵丘莜麦面
山西灵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适合种植莜麦。莜麦经过淘洗、晒晾、炒熟、磨制成面,名曰“莜面”。
莜面的吃法花样非常多,有推窝窝(即拷栳栳)、搓个卷、推刨渣、搓鱼儿、压饸烙……等。莜面性寒,必须经过“三熟”,方可进食。即先把莜麦炒熟,磨成面;再把莜面用开水泼熟,和好以后,做成各种花样蒸熟(约15分钟左右)。吃的时候可分冷热两种菜:冷菜是烧茄子、拌黄瓜丝、水萝卜丝,再配以盐汤辣子炝油,菜与莜面拌起来,清香可口;热菜是羊肉臊子,配点蘑菇,开笼后将莜面蘸上羊肉蘑菇鲜汤,更是香味扑鼻,美不可言。

运城池盐
产于山西运城。是盐湖中主要资源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镁的矿藏总储量达八千三百七十多万吨。溴、钙、碘、钾、硼以及锂、刨、锶、镓、铷等多种稀有元素的储量也很丰富。还有一种与盐共生的硝板,即白钠镁矾,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钠、硫酸镁的复盐,厚度2-4米,贮量为一千六百多万吨矿体露出地表。这是经过前人几千年产盐而形成的一种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

大蒜
产于山西灵丘。《后汉书》云:一天,名医华佗遇到一辆车上躺着一个病人,这人得的是一种怪病,喉咙眼里象噎住了东西,吃饭咽不下去。华佗诊视后,对病家说,你到饭铺里去买二升蒜和醋来,令病人吃下去。华佗走后,没有多久,病人就吐出一条蛇来。病家拿着蛇找华佗道谢,见华佗屋里的墙壁上挂着数十条蛇,才知道华佗的医术高明。此虽神奇之说,姑置勿论,但祖国医学实践总结肯定,大蒜为“除风邪,杀毒气”。因而,大蒜的杀菌作用是千真万确的。大蒜消毒、杀菌、去腥、解腻,使菜肴更加味美可口的功能。在夏季凉拌冷菜和凉拌面食中酌加此品,并能“解暑气”,增加食欲,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防癌、抗癌,减缓老化和保持健美的作用。

黄河鲤鱼
主要产于河津、永济、芮城、垣曲等县的黄河之中。黄河鲤鱼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名气,史书上曾有“黄河之尺鲤,本在虞津居”之记载。在古代医林篡药上也有记载:“彩而金者,洛鲤最贵,江汉次之,昊会而下”,并有“一登龙门而身价百倍”之美谈,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已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黄河鲤鱼体内含钙、磷营养素较多,剌少肉多,个大味美。具有和脾养肺、平肝补血之作用,常食鲤鱼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经济价值很高。

山西香醋
要提到山西,最不能忘记的是醋,山西酿醋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分熏醋和陈醋,分别以太原益源庆和清徐老陈醋最为有名,山西的醋有独特的沁香和悠长的后味,绝对称得上中国最好的醋。

竹叶青酒
山西竹叶青酒,是以优质汾酒为底酒,配以广木香、紫檀香、公丁香、零陵香以及当归、砂仁等十余种名贵药材和竹叶浸泡而成。具有养血、舒气、和胃、益脾、消食等功效。解放后,被评为国家名酒,并获得金质奖章。

稷山板枣
稷山板枣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主要产于稷山县的城关、化峪、下曲3个乡镇。
板枣果实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为扁圆形,略带上宽下窄状,故名板枣,成熟后为黑红色,果肉白绿色,制干后的好枣,皮无皱折,丰满有弹性,肉淡红色,即使压扁仍可复原,可拉出30-60厘米的金黄亮丝。含糖量31.33%,含酸量0.1%,每1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99毫克,还含有钾、钠、钙、锰、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为高级补品,药用价值极高。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

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这幅画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木版年画。画中人物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着名美女,画中美女体态丰韵轻盈,神情奕奕动人,造型优美,形象逼真,可见,晋南木版雕印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年画行销甚远。先由画工描画好画稿,再由该工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再印制到纸上着色,或者套印而成。
特点:整个生产过程,既有绘画工艺,又有雕刻技术和印刷技术。牌画内容十分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戏剧场面、人情风俗、花鸟走兽等等。

菖蒲酒
产于山西垣曲。菖蒲酒远在汉代已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据《后汉书》记载:“孟陀,字伯良,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在《争类统编》一书中也有:“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明宫史》里有:“宫眷内臣……初五年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的记载。到了清代,每年农历“端阳节”,则“君臣痛饮菖蒲酒”。由此可见,菖蒲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酿造历史。评酒家爱新觉罗.溥办先生品尝此酒之后,即兴挥毫写下七律一首《菖蒲酒颂》诗: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琼浆玉液庆延龄,盈轶连牍见经传。
典故: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
菖蒲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菖蒲酒之所以珍贵,主要在于它采用了当地特产九节菖蒲这种名贵中药材。九节菖蒲生长在海拔1994米高的历山之巅,素有“无志者难以求取”之说。采集仅限于农历“小满”前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内。过早菖蒲浆不足,质差;过迟,菖蒲蒲苗枯萎,难寻。酿造菖蒲酒的水是历山脚下舜王泉水。据说,此泉是舜王亲手开凿的。舜王泉水为矿泉水,常饮能医治诸病,延年益寿。
功效:此酒具有提神、化痰、清头明目、轻身坚骨之功。常饮可补脑益智、延年益寿。宋代医学家王怀隐所着《太平圣惠方》一书载:“菖蒲酒,主大风十二,通血脉,治骨立萎黄,医所不治者。”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足见菖蒲酒确有抗衰老和强身健体之效。
菖蒲酒的选料之精和酿造工艺之细,非同寻常。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只能精选三至五斤九节菖蒲;酿酒用的豌豆,须从大小不一的豌豆粒中筛选出最大的;高梁,须把每粒都破成六、八、十瓣方可;发酵是在深埋土中的地缸里的进行;出酒则是在每日凌晨鸡鸣之前,酿出之酒还要密封起来,存入地下,数年之后,方可饮用。

玉堂春酒
产于山西洪洞。宋朝,民间以霍山泉水酿造的玉露春酒就以其绵甜爽净的高雅风格蜚声燕京。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下大迁民,民间都以玉露春酒送别亲人。明朝正德年间,传说苏三和王景隆为了感谢崇公道的恩德,授意民间酒师在玉露春的基础上加工成玉堂春酒,六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民间。
玉堂春酒以其清香、绵甜、爽净,回味舒畅,余香悠长的特点。有适饮祛病强身、多饮不上头的独特风格。

沁州黄小米
产于山西省沁县(古称沁州)的一种小米。该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食之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

大同火锅
产于山西大同市,大同铜火锅不仅能取暖,而且可作为食具,大同铜火锅造型特别多,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它由底盘、火座、锅身、锅盖、火筒和小盖等6个部位组成。

北芪黄酒
产于山西代县。北芪黄酒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金代名士礼部尚书赵秉文(号闲闲老人),在其《代州书事》中有“金波沉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之诗句描述代州黄酒。那时的酒,只是初级黄酒,生产规模小,属于家庭酿制。
代县黄酒采用北方典型的生产工艺,把当地盛产的黄芪药材热浸勾兑陈酿而成为北芪黄酒,其特点泽金黄,清晰透明,甘甜适口,味道鲜美。具有补中益气,健身活血,提神御寒舒筋活血,平肝舒气之功效,医学上也常用为药引,也可作烹调佳料,经常饮用可延年益寿。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产于山西省太原市的名胜游览之地 —— 晋祠一带,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质色稍褐而透明,做饭时即使连蒸几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连,吃起来油香可口。晋祠大米之所以有名,除当地土壤好,并含有碱的成分外,主要是晋祠有三股清泉从下涌出,人称晋水;除自然条件外,还实行科学管理。

平遥牛肉
产于山西平遥。平遥县南政、宁固等村和介休县的郝家堡,以郝家堡质量好,产量最高,由于郝家堡邻近平遥,所产牛肉历史上大部分由南政、宁固等地集散,故统称“平遥牛肉”。据传,明代中期,平遥牛肉就闻名于世了,距今忆有三百多年产销历史。到了清代、民国时期,许多达官显贵把它作为宴客的必备佳肴。本世纪30年代,平遥牛肉运销北京、天津、西安等外省市,当时每逢秋冬之季,各地行商纷去集平遥,贩运牛肉,平遥牛肉遂悲声北国。平遥牛肉外观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一选优质菜牛或老残牛宰杀后,即时剔骨,再将全牛一劈两半,按头、脖子、排沙、前膘、脊肋骨、挪头、膘围、二道墩、敦子肉等九部分分为十六大块。二腌肉。将切好的牛肉晾二、三小时,用当地产的硝盐撒在肉块上,好入缸,用牛肚封缸存放,腌时间随季节而定:夏季半个月,春秋一个月,冬季二、三个月。三煮肉。腌好的牛肉,捞出后用冷水洗净,分层入特制筒式大锅,一般每锅八百斤,加含碱井水和硝盐煮制,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汤沸锅冒小泡。”且煮时不盖锅盖,以利肉中异味和水分蒸发,煮到八成熟时,压火,使其自然焖煮。待全熟后,出锅上架,最后用苦布封盖,上市出售。
久食扶胃健脾,老少皆宜,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

闻喜煮饼
系山西传统的八大名点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历代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宫,堪称国式糕点的绝产。其制作方法荟萃了传统工艺和现代糕点加工技术,选用优质面粉、蜂蜜、芝麻、香油、食糖等上乘原料。
成份:富含蛋白质、植物脂肪、糖类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元素,是具有滋补健身作用的高级营养食品。

太谷壶瓶枣
太谷县里美庄为主产区,榆次、平遥、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壶瓶枣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栽培,果实大,以形似“壶”状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质脆,甜酸适度。
鲜枣含折光糖37.8%,总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鲜枣含维生素C493.2毫克。干枣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为22.66:1。每100克干枣含维生素C30.13毫克。
红枣味甜可口,营养丰富,保健医疗价值很高,民间有“每日食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的说法,长期食用,对增进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其叶、枝、核、枝皮及树根均可入药,主治心腹邪气,有益气、补血、养胃、安神之功,凡身体一切虚弱之症,久服轻身延年,坚志强力。

六味斋酱肉
产于山西太原。六味斋最负盛名的产品是酱肘子,在清干隆年间即为贡品,慈禧太后为经常吃到酱肘子,特赐给送酱肘人一块进宫腰牌,拿着这个“特别通行证”可以直入深宫无须禀报。
特点:从外观色泽看为酱红色或红褐色,用刀切开后,内部组织为粉红色,口感绵烂利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尤其是皮软嫩。在六味斋的传统工艺中,酱汁纯属卤制酱肉的老汤经滤渣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东西。酱肘花于1982年被原中商部评为优质产品,享受了地方熟肉产品的最高荣誉,1984年、1988年连续复评合格。1988年,酱肉又被评为部优产品。自1981年起酱肉、酱肘花一直被评为省优产品,此外省优产品还有排叉、酱猪头肉,市优产品有排叉、酱猪肝、叉烧、酱大肚、酱头肉。

山西熏醋
产于山西临汾。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大曲和快曲作糖化酵剂,酒精和醋酸采用固体发酵,制得的醋坯置入瓷缸内,加盖。外部用火熏制5-6天,再经陈酿勾兑而成。色泽红棕发亮,浓度适当,醋香浓郁,酯香纯正,绵酸爽口,并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还原糖、醇类、酯类等。

运城相枣
运城相枣主要产于运城北相镇、泓芝驿镇、席张乡沿涑水河一带。
相传公元前70余年就有栽培,为历代皇帝所御用,亦称贡枣。据传,乔阳村郑天性的曾祖父保存的一罐相枣,经170年后启封,形态完好无缺。相枣果实硕大,果形端正,色泽紫红,皮薄肉厚,核小味甘。
相枣营养丰富,据化验,鲜枣含糖量25.21%,含酸量0.3406%,每100克果实中含维生素C474毫克;干枣含糖量73.46%,含酸量0.84%,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润心肺,养血安神,止咳,治高血压等药效。

上党腊味驴肉
山西上党特产腊味驴肉,起源于干隆年间。该产品选用新鲜驴肉,配以花椒、大料、丁香、桂枝、桂皮等20余种中草药,采用传统工艺,经真空包装,高压灭菌精制而成。
工 艺 类

工 艺 用 品

澄泥砚 全国四大名砚之一,现由新绛、五台两县的工艺美术厂生产。澄泥砚的历史可上溯到唐代,为陶砚,以泥沙再造而成,其质细腻,柔中有坚,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护毫,兼具陶石双重优点。

台砚 我国名砚中的后起之秀,原料为五台、定襄一带储量丰富的天然纹石,质坚浑润,色亮悦目,如晶似玉,研磨发墨技,发泽保湿,润笔生辉。台砚论石色、雕技、图案不在其它名砚之下,现主要由定襄石刻厂生产。

大同铜火锅 大同市金属工艺厂生产,历史悠久,盛誉中外。以黄铜精制,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品种众多,特别是以着名的大同九龙壁为图案的镶银火锅,更是色泽斑斓,雍容华贵,既是高档食具,又可用以装饰陈列。

山西琉璃 生产历史之长,工艺之精,质量之高,选型之美,色泽之艳,均为全国之首,最出名的有河津吕家、太原南郊马庄苏家及阳城后则腰乔家。产品分玻璃砖、琉璃瓦、“法花”及居室陈设品四类。品种繁多,光亮如镜,色艳久鲜,防腐防潮、坚固耐久,选型精美,为历史上许多重要建筑所采用。

候马蝴蝶杯 候马市陶瓷厂生产,从全世界1万多种蝴蝶中精选美丽品种,彩绘制作,选型古朴,设计精致,出神入画,杯中彩蝶酒满飞现,酒干即隐,令人拍案叫绝。

山西地毯 为其它地毯所不及的两个特点是:采用优质羊毛为原料,主要工序采用手工制作。山西地毯色质优良,技艺精湛,品种众多,富有弹性,行走舒稳,结实耐用,图案典雅,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国际地毯市场上的珍品。

并州剪刀 传统名牌产品,唐代着名诗人杜甫曾赞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并州剪刀选材精良,制作精细,造型刚劲,史称砍骨不卷刃,剪毛不沾尘。现由太原刀剪厂生产。

高平丝绸 以晋东南特产优质蚕丝为原料,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软、亮、柔、轻四大特色着称,品种繁多,尤以美丽绸为最佳。产家为高平丝织厂。

平定砂货 用本地特殊性有的花粘土和白土作原料,主要为实用砂货和砂锅、砂壶等数十种。造型美观大方,色泽淳朴,壁薄体轻,坚实耐用,透气良好却不渗漏,煮食味道鲜美,贮食色味不变,价格合理,实为砂器精品。

阳泉铁锅 主要有砂换锅和广锅两大类,规格数百种。特点是:煮食不变味,锈不脱皮,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不炸不裂等。

潞城草帽辫 生产始于明代,以麦杆为材料,成品色泽洁白,辫条匀称,两面光滑,不见接茬,用以制作的草帽缀工细腻、精美。

玉米皮编 主产于灵丘县,现有茶垫、汽车坐垫、地席等10多个品种。造型精美,光洁舒展,富有弹性,透气良好,远销国外。

霍州古瓷 唐时已扬名四方。主要生产实用瓷器,如盆、罐、瓶等,造型精巧,工艺考究,工笔彩绘精美。

清流陶瓷 壶关县清流陶瓷厂生产,主要有茶具、酒具、餐具等日用陶瓷,历史悠久,产品新颖,资质细腻。现每年有20余种300多万件产品销往美、加、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子铜乐器 长子县所产,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同行业八大产家之一,产品40多种,所产乐器音质纯正,音域宽广,畅销国内和东南亚各国。

大理石 陵川县所产,质地坚硬,结构精密,打磨后镜面光泽五光十色,产品达28种,有珍奇的经常斑玉、金星墨玉、红云、晚霞及汉白玉等,是绝佳的工业及艺术用材。

代县木器 以箱、柜、桌、椅等产品为主,款式新,工艺精,为山西木器行来之冠。所产“推光漆”器远销日、法、美等国。

观 赏 工 艺

平遥推光漆器 平遥推光漆厂生产,是一种高级油漆器具,以手工涂漆推磨而得名,俗称金漆家具。该产品平滑光亮、雅致美观、坚实耐磨、防热、防潮、防腐、彩绘图案精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用于厅室陈设,别有韵味。

新绛云雕漆器 新绛县工艺美术厂生产,以精工剔刻的彩云般的图案而得名。彩用漆、画、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所产云雕案桌、围屏、首饰盒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尤其是云雕案桌,五彩祥云,徐徐翻动,古朴雅致,光彩照人。

稷山螺钿 稷山工艺美术厂独家生产的一种传统漆器,属细软螺钮,系选用内陆湖泊特产贝壳珍珠层,与金银扁丝制成各种精美图案,镶入漆器后反复磨研而成。产品数10种,色泽斑斓、秀丽娟美、玲珑别致。

太原玉雕 主要由山西工艺美术厂生产,原料主要采自山西名类珍贵玉石,产品品种多达数百种,其中以链子瓶、凤、提梁卤、嫦娥奔月、晋祠侍女等最为有名。

黑釉瓷器 主产于怀仁县吴家窑瓷厂,以当地优质粘土为原料,采用传统无铅色料配方制釉涂面,一次高温烧制而成。成品质坚色正,釉面光润,耐酸耐碱,图案精美、华贵夺目,在国内外市场上独树一帜。

仿古铁器 太原市北城区金属工艺厂生产。主要产品有仿制的东汉马踏飞燕、明九龙鼎、西周云炉等100余种,其形象逼真,酷似原物,几可乱真。

山西剪纸 已在山西广泛流传了1000多年的传统民间工艺,主要分剪裁与刀裁两种制作方法。北以广灵彩色剪纸为代表,南以浮山单色剪纸为代表。多以当地风物、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象征人民康乐致富吉祥长寿等方面作为剪纸内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平阳木板年画 早在宋代就已流传开来,闻名的“四美图”即当时的代表作。现由临汾工艺美术公司制作,题材广泛,刀工细腻,印制精美,有浓郁的地方风韵。

云岗艺术瓷 产于大同煤峪口煤矿陶瓷厂,采用全国独一无二的彩釉涂画锻烧和烘漆彩绘相结合的综合工艺。成品光亮润滑、鲜艳瑰丽,色彩奇特,品种达130多种,有“云岗佛像”、“大肚弥勒佛”、“老寿星”、“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猪八戒吃西瓜”等等,行销20多个国家。

西塑 又称“面人”,是平鲁县所产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品或人物形象,蒸熟后再行彩绘,精巧细致,形体生动,常作为吉祥物品供人欣赏或馈赠亲友。

中 药 类

药 材

恒山黄芪 主产于浑源县境内恒山背阴山坡上,是享誉中外的中药材。长期服用有补气补血的作用。以此为原料加工成的正北芪片畅销全世界近70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黄芪还广泛用于佐餐和烟酒制作。

党参 主产于长治,因该地古称上党,故名党参。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

岢岚五加皮 岢岚县特产。即杨树根皮,入药味兼甜苦,性湿微寒,具有消肿祛湿、湿五中、坚筋骨、散风邪等功能。以五加皮为主料调制的五加皮酒为药酒珍品。

忻州甘草 质量好,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和中,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此外还是食品、烟草的原料之一。

猪苓 盛产于山西主要山区,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利尿渗湿,兼具解热治疗肿瘤等疾病效用。

五台台参 因产于五台山而得名。条短粗肥,皮紧肉松,具有补中益气、驱寒扶热之功能,可治虚寒病症,又为强壮渲补药品。

饮 食 类

名 酒

汾酒 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自南北朝时开始酿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素以色、香、味三绝着称。其色晶莹透明,有如水晶美玉,反复颠倒,绝无悬浮沉淀;其味清香纯正,悠久修长;入口回味生津,余味无穷,是清香型白酒中的典范产品。因含脂丰富,有害杂质极微,又被称为名白酒中最卫生的精品。汾酒曾在1916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优胜金质奖,以后又多次荣获酒类评比的最高荣誉奖。1982年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多年来一直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叶青酒 是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的又一名产。竹叶青酒以汾酒作原料,配以陈皮、砂仁、当归、零陵香、公丁香、广木香、紫檀香等10余种中药材,经蛋青、竹叶、冰糖浸泡而成。酒精含量为45度,酒液金黄淡绿,晶莹透明,芳香醇厚,余味无穷。该酒不仅是酒林佳品,而且具有和胃、消食、除烦之功效,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竹叶青酒同样被列入全国八大名酒之一,获得过国家金质奖,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

白玉汾酒 杏花村酒厂名产之一。以汾酒作底,与中药材“紫油桂”混合浸泡,蒸馏提香,加入糖液,形成独特味道。该酒清亮透明,芳香浓郁,绵软甘甜,落口清爽。由于紫油桂“温肾祛火、去寒止痛”的药用功能,使白玉汾酒成为一种有效的暖胃酒。

玫瑰汾酒 杏花村酒厂又一名产,与白玉汾酒齐名。它是把鲜玫瑰置入汾酒中浸泡数月后,拌糖蒸馏加糖液配制而成,具有典型的玫瑰清香味,清亮无色,柔润爽口,甜美味久。经常少量饮用该酒,可起到舒肝理气、去闷除烦之功烦。

汾雁香 新降县所产,山西省优质名酒,属清香型。以优质高梁为主料,辅以玉米芯,采用多种微生物制的酵母共同发酵,该酒无色透明,清香纯正,人口绵顺,落口余香,酒度虽高达61度,但饮之畅快而无暴烈之感。

潞酒 产于长治市,已有8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为山西历史名酒之一,酒名取自唐朝时该地所置地名潞州。该酒以精选高梁为主料,以谷糠、稻皮为辅料,综合了附近诸县几十家传统酒坊的制曲、配料和酿造工艺等特点,形成了现在的这种酒体晶莹清亮、酒味清香纯正的65度清香型大曲白酒。该酒包装尤为黑色瓷坛造型最美,古色古香,不饮自醉。

珍珠红 山西历史名酒,长治所产。以潞酒为酒基,添加白芷、红叩等18种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酒色呈宝石红,清彻透明,芳香爽甜,酒度40度,有祛风湿、散寒气、健脾胃、理气血之功效。

桑落酒 永济县所产,已有1000多年的酿造史,曾是宋朝宫廷御酒。选用优质高梁为原料,稻皮为辅料。系清香型大曲白酒 ,酒度65度,酒质晶莹,酒味醇香,甜绵爽净,余香悠长。为采用古籍秘方制作,有逐寒蓄热、祛风明目、顺气活血之功能。

玉屏酒 为隰县午城佳酿。酒体晶莹澈亮,色泽正典,气味芬芳,甘爽顺口。以优质午城白酒配以黄芪、党参、防风、白术、檀香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加糖调制而成,酒度42度。因采用我国古典医药名方“玉屏散”配制,故名玉屏滋补良药,又是筵宴珍品。

六曲香 祁县酒厂出产,国家优质酒。是该厂首创的利用多种微生物酿制的曲曲优质香型白酒,因选用6个菌种制曲曲,香味异常,故称六曲香。主料为优质高梁。辅以谷糖,稻壳,制作独特 、精细,使该酒色、香、味俱佳,人称“六曲飘香”,酒度65度。

玉堂春酒 是洪洞县酒厂所产,以发生在该县的着名历史故事“玉堂春”为名。该酒高酒度为61度,低酒度为38度,酒质醇厚微甜,酒性柔绵,清香爽口。用白细瓷瓶盛装,瓶上绘有“玉堂春”的故事中女主人公苏三的俏像 ,装璜考究,极富情趣。

2. 千祥镇的特色工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千祥工业蓬勃发展,千祥镇坚持不懈地实施“主攻个私经济,实现富民强镇”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基础步入了最辉煌的时期,形成了皮具、草席、竹木制品、五金、电镀、布轮、油石、皮带等多行业结构体系,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外,还远销东南亚、西亚、北美、西欧、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千祥镇皮革工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千祥镇有各类皮革加工企业及加工点120余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90%的产品外销国际市场,外贸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6家。皮具厂家能够根据各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开发、设计、制作各种款式的产品,主要生产书包、工具包、旅行包、登山包、挎包、女袋、背包、箱包等近十大系列三十多个品种,是中国三大皮具出口基地之一。皮革工业的强劲势头,顺应而生的是东阳市十大特色园区之一的千祥镇皮革工业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600亩,首期工程200亩已完成征地、土地平整工作,企业已陆续进入园区施工,18家企业已竣工投产。
草制品业是千祥工业经济的另一朵奇葩,主要产品有麻经席、密经席、纱巾席、沙滩席、垫席、忱席和行席等,除内销全国各地,还外销日本、韩国、西欧、北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草制品出口生产基地。千祥镇拥有各类机械2000多台,年产值超亿元。
布轮、宫灯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也有较高声誉。千祥宫灯为中国民间艺术品一绝,主要有木雕宫灯、棚灯、有机玻璃宫灯、精雕绸面宫灯、竹丝木雕宫灯五大类三十多个品种,远销欧美、东南亚。

3. 工业产品的市场特征是什么

工业产品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产品,凡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而且目的在于生产另外一种或多种产品或服务的产品,都是所谓的工业产品。工业产品主要分为主要设备、附属设备、原材料、零配和物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与完善,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程度。
与其他消费品相比较,工业产品及产品市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产品标准和参数规范性强,技术含量较高工业品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与快速消费品行业在营销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采购方对工业品提供商的选择一般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要求比快速消费品高。
第二,工业产品用户较少,单次购买金额较大工业产品的购买多为企业或组织,用户较为集中交易频率不高,但每次交易涉及金额较大,少的是几万,多的是几千万。
第三,工业产品购买的计划性较强,购买程序复杂与购买其他快速消费品相比,工业品的采购往往不仅仅是需要事先有预算计划,购买行为较为理性,购买过程较为规范,重视购买契约的完备性。另外,采购的决定往往不是某一个人来决定,而是由一群人来做团队讨论来抉择的,周期往往拖得非常长。
第四,对营销人员要求较高,既重视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又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比较简单,因为客户并不是太看重销售人员,他们关注的重点是品牌、质量与价格,因为在客户的眼里,产品同质比较多,可以选择的竞争性产品也比较多;然而,工业类产品的销售,对于销售人员要求比较高,不仅仅需要懂得销售技巧,还有技术、产品知识、客户关系等,它要求销售人员必须建立足够的信任感。
第五,更加强服务水平,注重对需求方的指导和培训工业品行业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要求快速消费品更高,因为工业产品的使用情况,对使用者而言影响较大,一旦所够工业产品出现问题,损失较为严重,因此,购买方在购买的时候在强调其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对产品的提供方的服务水平。

4. 我是平凉人,想知道一下,平凉的历史,及平凉的来历,有哪位能告诉我仅仅想知道而已,

平凉市情概况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和崆峒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3%。
区位优势明显。平凉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也是欧亚大陆桥第二通道的重要中转站,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初步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干,县乡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西兰银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3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6件。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莲花台等闻名于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吸引了众多彪炳史册的着名人物,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诣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修身治国之道;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与西王母相会于回中;秦始皇、汉武帝先后西巡,登崆峒而揽胜,寻道理而治国;秦王李世民泾州大捷,展雄才而凯旋;李白、杜甫情系崆峒,佳作传世;成吉思汗驻跸陇山,建有寝宫;明代韩王就藩平凉,传十一世;名道张三丰访道修炼,历时五年。近代以来,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冯玉祥、张学良、于右任等爱国人士纷至沓来,留下了历史的印迹,特别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平凉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地灵人杰的平凉还孕育了世界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唐代着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孺,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刘锜,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清初名臣慕天颜等一大批文韬武略杰出人物。经过多年的挖掘开发,初步打造出了崆峒、西王母、大云寺、皇甫谧等有较强吸引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四大“文化名片”。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灵气,充满了魅力,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自然生态良好。平凉地处东经105°20′——107°51′,北纬34°54′——35°46′之间,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7.4——10.1℃,年降水量420——600毫米之间,平均日照总时数2144——2380小时,无霜期156——188天,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生物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及省级森林公园5处,森林覆盖率达到22.3%。平凉是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中药材产地,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盛产小麦、玉米、洋芋、谷类,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党参、黄芪、甘草、冬花等150多种中药材和山药、百合、蕨菜、甲鱼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前景。
资源相对富集。平凉土地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现有农业用地101万公顷,其中耕地38万公顷、林地32万公顷、牧草地14.7万公顷。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煤炭、石灰岩储量居全省首位,全市煤炭探明总储量37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41%,不仅是优质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市内的华亭煤田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石灰岩探明总储量2.4亿吨,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到200多万吨,成为陇东最大的建材基地。油页岩、铅锌矿、硫铁矿、陶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水资源总量16.7亿立方米,年径流量为13. 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9亿立方米,全市理论水能蕴藏量为11.2万千瓦,能够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力资源丰富,共有劳动力135.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3.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9万人,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务经济的明显优势。旅游资源遍布全市,境内有主要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特别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道教名山崆峒山,被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区”和“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崆峒道源胜地旅游区、泾川西王母朝觐旅游区、古灵台商周文化和皇甫谧针灸文化旅游区、静宁成纪文化及农业观光旅游区、庄浪云崖寺人文自然及梯田建设生态旅游区、华亭莲花台人文自然及关山森林生态旅游区、崇信五龙山人文自然民俗旅游区风景绮丽、独具特色。
投资环境优越。经过多年的努力,平凉投资发展的硬件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着改善。以优化环境、集聚人气、提升形象、实现双赢为目标,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入手,着力创建融资平台,激活民间资本,狠抓环境优化,坚持以诚信招商、以环境留商、以感情融商,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平凉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建成了崆峒区二十里铺、华亭县石堡子、静宁县八里等一批具有较强聚集力、辐射力的工业集中区,促进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兴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流动,民营经济已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40%。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和第十六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第七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等全国知名节会和国家级赛事,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平凉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初见端倪,目前,平凉人气聚集、商贸发达,开放、合作、共赢、和谐的投资发展环境已经形成,成为投资兴业和创造财富的热土。 发展步伐加快。全市经济步入了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亿元,较上年增长12.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23亿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0元,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50元,增长10%。特别是围绕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开发,做大做强了能源煤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培育形成了“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四大特色品牌。2006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880万吨,占全省产量的近50%,发电量84亿千瓦时,占全省的近20%,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平凉金果”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并成为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全国市级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实现了直接出口。静宁、泾川两县分别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称号,全市果树经济林151万亩,果品产量51.46万吨,以紫花苜蓿为主的耕地种草面积达107万亩。平凉红牛品种优良,年饲养量89.76万头,其证明商标注册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牛肉制品、皮革等产品畅销国内外。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平凉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黄金线路和辐射周边3省区14个市的旅游经济圈,道源寻根之旅、丝路遗珍之旅、人文生态观光之旅、绿色休闲之旅、佛教艺术溯源之旅、黄土风情体验之旅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之旅等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旅游者,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平凉以黄土高原人文生态旅游的鲜明特色和崭新形象,成为甘肃东部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城市。2006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开发前景广阔。未来五年,是平凉发展史上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加速发展期。全市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强市富民为根本,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主攻三大目标(小康平凉、和谐平凉、魅力平凉),建设四大基地(全省煤电化运基地、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推进六个跨越(在统筹城乡发展、做强地方工业、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上推进新跨越),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平凉,这颗美丽的陇东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开放的平凉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谋求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

5. 金淘镇富有特色的工业产品、农业产品有哪些

这个比较多了,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大米,玉米,蔬菜,小麦……等等都有。

6. 在西平有什么加工的项目

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市,辖崆峒区和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6县,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6.83万人,有汉、回、蒙、满等18个民族,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良好、资源富集,风物绮丽、民风纯朴,有着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312国道横贯全境,宝中铁路纵穿南北,平定高速、西长凤高速加紧建设,天平铁路、西平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天平高速公路和宝平高速公路也即将开工建设。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寻根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独具魅力,出土于泾川县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为甘肃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是甘肃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平凉各族儿女在平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市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实干攻坚抓突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5亿元,增长42.1%;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0.1亿元和8.24亿元,增长24.6%和18.4%;财政支出达到55.3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2414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0元,增长10.4%,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并培育形成了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推出了“平凉煤电”、“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平凉旅游”四大特色经济品牌。相继实施了平凉电厂、华亭电厂、崇信电厂、煤田开发、煤制甲醇和750KV超高压输供电等十大过10亿元工程,陆续引进了华能、中水、徐矿、海螺、雨润5家全国500强企业。平凉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和“2007中国魅力城市200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平凉已进入一个机遇增多、优势凸显、活力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个跨越”的总体思路,以保增长、扩内需、强基础、调结构、促和谐为主线,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强化投资拉动,突出产业开发,加强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在煤电和煤化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壮大旅游产业、改善民生民计六个方面集中突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旅游产业———打造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基地 ▲平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文化底蕴深厚,为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境内发现齐家、仰韶等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于泾川县的佛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全市有各类旅游景点100多处,国家2A级以上景区12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顾客最满意的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全国首批30个“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之一。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人类开元第一城———静宁成纪文化城,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景点。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蕴涵着西周文化的神秘魅力。秦皇祭天第一坛———华亭莲花台,以“人修的龙门洞,天生的莲花台”而久负盛名。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崇信县境内的4A级景区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自成风景,引人入胜。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等森林峡谷险峻幽深,旖旎多姿。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水域景观独具魅力。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开发,先后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化名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和景区景点功能配套建设,旅游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市星级宾馆(饭店)达到18家,旅行社15家。与周边14个城市建立了旅游经济区域联盟,共同构建了丝路遗珍之旅、寻根朝觐之旅、红色教育之旅、休闲度假之旅、西北风情之旅五条精品线路,成为甘肃旅游的重点区域和陕甘宁三省(区)旅游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开发出了五大类上百种旅游商品,发掘恢复的“中国纸织画”备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平凉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优惠的旅游发展政策,是您投资兴业的热土。我们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对全市各旅游景点门票均常年优惠,对外地旅行社组团来平旅游进行奖励,对旅游招商项目在土地开发、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全面优惠。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及社会各界前来旅游观光、开发建设,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煤电产业———打造甘肃最大能源煤化工基地 平凉属鄂尔多斯聚煤盆地中煤层最厚地段,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市。市内华亭煤田为甘肃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35.75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54%,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用煤,也是目前全国最好的气化用煤。全市现有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18户,矿井31对,年设计生产能力2200万吨以上;发电公司3个,总装机容量154万千瓦。2008年,全市原煤产量2014万吨,发电量93亿千瓦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二分之一强和近六分之一,以煤电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果菜产业———打造中国优质果品基地 平凉是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最佳适生区,现有果树经济林158万亩,以红富士为主的优质果品达85.27万亩、年产量65万吨,形成了3个果业集中区和12条优势果产业带,五个县(区)被国家列入“名优特经济林示范县”,两个县获得“中国苹果之乡”、“中国红富士之乡”称号,获得全国第一个苹果类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示范基地认证,特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蔬菜种植面积62.9万亩。建有规模果品加工企业20多家,加工能力35万吨,“平凉金果”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俄罗斯及港澳地区。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平凉市境内共有公路总里程9075.3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82.5公里/百平方公里,在中东部居第一,其中等级以上公路4278.3公里。现有国道1条161.7公里、省道5条436.3公里、农村公路1689条8477.3公里;通油路的乡镇100个,占96%,通乡油路里程和站点建设项目在全省居于第一。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全市公路网,有效地发挥了公路对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围绕公路建设,平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构建“平凉至西兰银三小时经济圈、市内两小时交通圈”的构想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有综合信息站,乡有汽车服务站,村有停靠点”的目标。今年,天平、西平铁路开工建设,平定高速公路通车,西长凤高速业已开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平凉经济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2008年,平凉市实施了中心城市“三十工程”,建成了南山生态公园、泾河水面、泾河大桥主体等重点工程,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加快。“三十工程”建设,让平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平凉城镇园林绿地总量达到230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27.17%。6县城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城镇化水平提高到29.8%。 草畜产业———打造甘肃绿色畜牧基地 平凉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饲养量97.4万头,出栏33.5万头,居甘肃农区之首。建有景兴10万头肉牛精细加工厂、西开牧业5万头屠宰线、百兴集团福利制革厂、凯沣出口牛肉罐头加工厂、旭康牛肉食品生产厂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牛皮加工能力100万张,草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成功注册全国第一件活牛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牛肉、皮革、熟肉制品、骨制品等销售全国市场,活牛及牛肉出口国外地区。

7. 平凉特产是什么

平凉,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拥有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崆峒山等,是体会丝路遗珍、寻根朝觐、西北风情的好去处。
平凉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距离省会兰州铁路600余公里、公里约340公里。平凉距离西安更近,铁路距离330多公里,公路不到250公里。
平凉历史悠久,目前已发现的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有460多处,如传说中西王母降生处回中山上的王母宫,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被西周第一台的古灵台等历史遗址,以及西周青铜器、南宋银本位货币银合子、佛舍利金银棺等堪称“中华之最”的文物。
平凉的旅游景点,除了上述的人文景观,最着名的被誉为“道教第一山”的崆峒山。此外还有:第一个全国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百万亩梯田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龙泉寺、千年菩提树、“华夏古槐王”;崆峒十万沟、静宁仙人峡;泾川温泉、庄浪天池朝那湫、陇上名泉贯珠泉等。
平凉制革业早在明代就已相当发达,是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皮毛集散地。出产的裘皮主要有滩二毛皮,各类羔皮,狐皮,山绵羊毛皮等,其中以滩二毛皮和西路黑狐皮最为着名。

山药:
山药块茎供食用,并可入药,性平,味甘。有健脾胃,主治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等症之功效。
百合:百合肉质肥厚,含有多种植物碱,维生素,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营养丰富。
蕨菜:
蕨菜主要分布在沿吴山一带,具有组织柔软,鲜嫩、无污染、色泽绿等特点,盐渍加工后即可食用。核桃:核桃是当地久负盛名的土特产品,具有皮簿,出仁率高,低糖份,低水份,高脂肪,高蛋白等特点。食用可补脑,健肾,乌发。
白豌豆:
白豌豆是主要粮食作物,因其色白,颗大粒饱,无虫蛀,蛋白质含量高,而多被周围客商争购。
平凉作为中国西部一个欠发达的城市、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都相对较低。这几年平凉商贸事业有所发展,建立了中山商场、星兴商厦、工商联大厦、平凉商城、新世纪大厦等规模较大的商场,基本满足了当地人民生活的需要,围绕着这些商场,平凉市把新民路、解放路等道路建设成了商业繁华街道。
平凉的物产丰富,从农产品到食品到工艺品到工业原料,平凉的特产种类非常繁多,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华亭核桃、灵台牛心杏、静宁烧鸡、锅盔、地毯、漆雕、动物毛皮等。
滩二毛皮和西路黑狐皮
平凉是陕甘宁三省的动物毛皮集散地,制裘业发达,主要出产滩二毛皮、狐皮、羔皮以及各类羊毛皮等。其中尤以滩二毛皮和西路黑狐皮最为珍贵,滩二毛皮是滩二毛羊羔的羔皮,以轻暖美观着称;而西路黑狐皮则以稠密、轻韧、美观大方而着称,是上等的裘皮。

8. 平凉的化工怎么样

平凉市六个集中突破强势推进

一、煤电化集中突破:四大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今年以来,平凉市煤电化产业以建设四大园区为突破口,集中全力做大做强煤炭石油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群,取得可喜进展。到9月底,煤电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2亿元,占年计划的68%,同比增长8.5%。全市进一步研究探索全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科学途径。在多次深入调研后,提出了2020年前四大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布局重点及对策建议。着力建设华亭煤电和煤化工初级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崇信煤电和煤化工中间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崆峒区煤电和煤化工精细产品循环经济产业园、泾川陇东能源化工低碳经济示范园四大园区,做大做强煤炭石油开采、火力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促进煤电油化工捆绑式开发、一体化发展,形成独具平凉特色的煤电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化体系,通过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融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煤电油化工产业的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二、基础设施集中突破:四项建设进展良好。平凉市交通、水利、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电力重大基础设施四项建设顺利实施,进展良好。平定高速预计年底可建成通车,目前完成投资21.3亿元;西长凤高速已完成投资2.4亿元;西平铁路目前完成投资3.1亿元;天平铁路完成投资1.7亿元;9条通乡油路已建成5条,在建4条。截至9月底水利项目建设已完成各类投资2.07亿元,解决了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修梯田8.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60.52平方公里。15项城镇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已开工14项,完成投资1.37亿元。

三、农业农村集中突破:牛果增效农民增收。 平凉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实施“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两个保障、实施三个突破、突出四个带动、培育五类典型”的工作计划,抢抓机遇,强力推进,保持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到9月底,平凉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99元,同比增长15%。平凉市突出牛、果两大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全力实施“两个全覆盖”工作计划,成效明显。全市肉牛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58.52万头和23.18万头。新植果树经济林26.31万亩,其中苹果24.86万亩。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国际果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前半年,全市苹果直接出口2122吨,创汇157万美元,其中向欧盟出口苹果75吨,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苹果直接出口欧盟国际高端市场零的突破。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全市夏粮总产达到34.25万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建设20个市列新农村试点,完成124个“三清五改”村庄综合整治。扶贫开发步伐加快,狠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全市34名市级领导和159个单位共为75个贫困村协调落实帮扶资金305万元,落实帮建项目230多个。

四、城市建设集中突破:三大任务齐头并进。平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重点、攻难点、破难题,确保三大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截至9月底,平凉市城乡建设已完成投资21.69亿元,占年度计划23亿元的94.3%。 城市规划编制进展顺利。今年计划的184项各类规划编制完成120个,完成投资1860万元。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加快。中心城市以柳湖新区中心商务区和市民休闲广场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稳定推进,截至9月底完成投资6203.8万元。县城建设力度加大,各县坚持以配套完善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力以赴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到9月底,已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630套、19.23万平方米。同时,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已实施改造2.33万户。城镇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部署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集中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流动摊点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容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城镇形象有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五、旅游产业集中突破:五项工作全面突破。平凉市旅游产业集中突破工作,狠抓宣传促销、项目建设、景区创建、商品开发、行业管理五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到9月底,平凉市共接待各类游客29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99.5%和105.2%。全年在建旅游项目43个,其中新建项目26个,续建项目17个,现已完成投资3.03亿元,占计划任务的105.9%。抓景区创建,全力扩大产业集群。庄浪云崖寺,泾川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景区,莲花湖公园、成纪文化城、南山生态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全部经过了省旅游局的初评和终评,目前创建整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抓商品开发,努力提升旅游附加值。各县区相继开发形成了一批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品位较高的旅游商品和工艺品。据统计,全市7县区共开发旅游商品、工艺品、纪念品12类20多个品种。抓行业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开展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引导旅游酒店提高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对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接待单位严格监管,严格对新申报旅游社的初查,把好准入关;抓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历练内功,实现了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迅猛提升。

六、民生民计集中突破:“三保”保出人心稳。平凉市民计民生工作紧紧围绕“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加强重点项目调度,加快组织实施进程,列入省市考核的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在“保增长”方面,全市组织实施民计民生基础建设项目225个,完成投资4.57亿元。社会福利项目7个,市儿童福利院、市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进入后期。 在“保就业”上,制定政策扶持创业,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创业促就业实施办法,争取到位再就业资金635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亿元,筹集担保基金2280万元。前9个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2万人。在“保稳定”上,不断完善城乡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市级统筹工作。到9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87万人,农民工参保3552人,参加企业职工大额医疗保险2.64万人。全市新农村参合农民179.39万人,平均参合率97.85%。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107个乡镇、1545个建制村的4937名村干部全部参保。截至9月底,全市五项社会保险共参保58.84万人,征缴基金2.19亿元。

9. 崆峒区的政治体制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30056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8551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38267万元;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3399万元;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34704万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7053万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149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97%。
2010年全年发电量89.45亿千瓦时;水泥232万吨;机制纸2.41万吨;面粉4.11万吨;白酒150千升。
崆峒区有120万千瓦火电厂1处,750千伏变电站330千伏变电站各1处,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小水电站1处 。 崆峒区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百合 、山药 、杏干 、黄花菜 、蕨菜 、洋芋等,畜产品质优量大,尤以牛肉 、羊肉、皮毛出名。
2010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538.72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14205.69万元,养殖业总产值40019.71万元。
2010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32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9.51万吨。油料产量8776.8吨。
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47万亩、育苗面积0.3万亩。崆峒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5%。
2010年全年新修梯田2.41万亩,累计达到62.2万亩。崆峒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62150亩。
2010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51万吨。大家畜存栏达15.67万头,其中黄牛存栏15.30万头,牛出栏11.93万头。猪存栏和出栏分别为3.10万头和3.02万头 。 崆峒区区属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文化、博物、图书馆各1处,藏物1514余件,藏书8.9万余册。新建6个乡镇文化站、90个农家书屋和2处农民体育活动场所。区属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5%和96.5%。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数字电视入户5000户。
2012年,崆峒区新增文化企业14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崆峒数字影城建成投入使用,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6.8万套,完成“村村通”入户2000户,农村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建成花所乡体育健身中心和7个“一村一场”工程。
2013年,新建索罗乡体育健身中心和7个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场所。 截止到2010年,崆峒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75所,其中:普通高校1所,高级中学4所,完全中学3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完全小学21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6所。
崆峒区有普通高校招生2654人,在校生6455人;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4715人,在校生12772人,毕业生4847人;普通高中招生2891人,在校生9787人,毕业生3527人;普通初中招生7760人,在校生20678人,毕业生5263人。中小学在校学生达到76567人。其中,小学46091人,中学30465人。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分别达到99.85%和98.33%,毕业率均达到100%。
2010年度崆峒区参加高考考生4588人,比2009年减少171人,上线人数达3836人,上线率为86.8 %,其中本科上线973人,上线率22%。
2012年,新建寨子街小学等中小学校舍3.9万平方米,建成世纪花园等城乡幼儿园4所,为3.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早餐。
2013年,崆峒区新建白水镇中心幼儿园等9所学校,平凉铁中教学楼等41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截止到2010年,崆峒区有科技服务机构148个,科技特派员100个。
2010年共有14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截止到2010年末,崆峒区共有卫生机构267个,其中:医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卫生院19个,门诊部2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采供血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诊疗、卫生所、医务室207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650张。卫生机构人员数3261人,卫生技术人员282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1041人,注册护士1085人 。
2012年,崆峒区急救中心、白水镇中心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中医医院门诊楼、红十字会老年病医院托老中心建成主体。
2013年,崆峒区建成大寨、寨河卫生院综合楼和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29.87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7499元和3953.35元。
2010年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97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105万元。全年一般预算支出达到119858万元,其中:其中拨付教育资金2324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20414万元,医疗卫生资金9917万元,环境保护资金6630万元,交通运输2310万元,住房保障资金2661万元,地震灾害后重建资金10058万元。
崆峒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5.6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72.78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为28.94亿元;2010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7.41亿元,中长期贷款48.68亿元。
2010年全年保险业务收入19278.39万元。支付已决赔款7885.88万元。
2006至2012年,崆峒区连续6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实行金穗惠农新农合“一卡通”,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安置高校毕业生586人,为7133人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2.4亿元,困难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受理区长热线和群众来信来访4181件。 2012年,崆峒区完成投资6.2亿元。
2012年,崆峒区新建三天门和新生巷社区,新民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主体,重点乡镇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建成,检察院办案技术用房和基层派出所业务用房项目顺利推进 。
2013年崆峒区平沿路改造二期、东大门道路改造一期、大岔河桥、羊渠沟桥全面建成。投资1.6亿元,实施以“八沟一河”为重点的城市防汛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累计铺设雨污水管道13公里,砌筑护岸4.5公里,安装护栏2.3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5.5%。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建成虎山公园、南部面山绿化、平沿路二期绿化亮化和老城区绿化改造提升等项目,新增城区绿地3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4.3%。2.5万平方米公租房和15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楼建成主体,棚户区改造建成安置楼6万平方米,16个住宅小区建成商品住宅58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5平方米。
崆峒区东瞰西安,西上兰州,南赴宝鸡,北抵银川,绾三省而连六县,自古就是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比邻周边城市在200-400公里之间,宝中铁路、312国道、银武高速贯通境内,随着宝(鸡))平(凉)、天(水)平(凉)高速,天(水)平(凉)、西(安)平(凉)铁路的建设,将形成以5条高速公路和3条铁路为依托,国道和一、二级公路为骨架,县乡村道路为支线,辐射周边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二、三小时经济圈,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凸现。区内分别设有客、货站点,公路交通辐射周边三省,区内公交事业蓬勃发展 。
2010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9738万元。
2010年全年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64950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24304万人公里;铁路旅客发到量90.59万人。铁路货物发到量317.72万吨。
201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130.8万元。2010年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9247户。
2010年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9101户。2010年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达到32813户;数字数据网用户(DDN)188户 。

阅读全文

与崆峒区特色工业产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30万做什么代理 浏览:431
盛德鑫泰估计什么时候上市交易 浏览:255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2020招了多少人 浏览:48
渠道信息系统的职能子系统有哪些 浏览:426
嘉兴海鲜市场怎么走 浏览:879
无钱无技术该做点什么 浏览:207
什么是技术能力和沟通能力 浏览:611
什么是先刑事后民事审理程序 浏览:929
手撕鸡怎么打开市场 浏览:582
小米如何数据备份到电脑 浏览:971
小程序的链接怎么提取纯视频 浏览:549
微信小程序李白怎么得 浏览:731
任务栏按钮怎么显示程序小图标 浏览:166
番禺工商技术学校饭卡什么样 浏览:164
退税中交易附言怎么写 浏览:490
代理美容护肤品要注意什么 浏览:187
数据资源局和人社局哪个好 浏览:393
快递到了不发信息为什么 浏览:728
毛栗子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683
房产交易数量哪里查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