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产品定价的策略有哪些
美国一位名叫米尔顿·雷诺兹的企业家,1946年到阿根廷去谈生意,偶遇市场上的圆珠笔,虽早已问世,但由于没有批量生产而鲜为人知。
他认为圆珠笔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回到国内以后,一个月的潜心研究,就拿出了样品,利用人们当时原子热的情绪,取名为“原子笔”,虽然生产成本只有0.5美元,根据人们追新求异的心理,将价格定在12.5美元一支,零售价20美元,以显示原子笔的非凡之处。一段时间后,这种笔以其新颖、奇特和高贵的形象风靡美国,订单像雪片般飞向雷诺兹公司。半年时间,不仅收回了2.6万美元的投资,而且获得了155万美元的丰厚利润。随着其他厂家的介入,竞争加剧,产品生产成本降至0.1美元,零售价卖到了0.7美元一支,但此时雷诺兹早已大大捞足了一把。
Ⅱ 作为营销部经理,你将如何为新产品定价
新产品的定价如此重要,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 一、价格调研要先行
国内企业习惯于拍脑子决定,对调研缺乏认同,“发财的点子明明就在眼前,还用得着花那么大的精力于调查吗?”可以说,这是许多中国企业制定价格失败的主要原因。要制订出适合企业、适合市场、适合目标群体的价格,就非常必要去深入地了解它们。
1、品牌影响调研。调查我们所推出的新产品,它所使用的品牌是否具备一定的影响。如果是有影响的品牌,例如娃哈哈,要推出一个新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较高。如果是没有影响的品牌或者新品牌,就要考虑将价格定得低一点。
2、竞争对手价格调研。研究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价状况,并在其中寻找到价格空白点与制高点,寻找一种价格的缝隙,在这种缝隙中杀出一条血路。
3、消费者心理价位调研。研究消费者对该类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最佳心理价位及最高心理价位。一般而言,每类产品都会有一定的价格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便会让人难以接受。
4、产品成本调研。我们应该了解,与同类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是否具有成本优势。如果是,我们就可以以一种低价格去快速占领市场,如果不是,我们就要考虑以高品质的形象去支撑一个高价位。二、制订价格有基本“法”
1、成本定价法
成本定价法是一种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方法,也是传统的、运用得较普遍的定价方式。具体做法是按照产品成本加一定的利润定价,如生产企业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商业零售企业则以进货成本为基础。由于利润一般按成本或售价的一定比例计算,故将一定的期望利润比率(百分比)加在成本上,因此,常被称为“成本加成定价法”。
至于新产品的利润比,每个行业有着不同的利润分配原则,因此在成本定价时必须按照行业的利润分配规律定价。例如,饮料的批发商在每瓶饮料上可能只赚几分钱就可以满足。但在保健品领域,经销商没有30%以上,甚至高达100%、200%的利润空间,积极性根本就不会被激发。
2、市场定价法
市场定价法,即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参照进行定价。
市场竞争地位分为四大类:市场领导者、市场挑战者、市场跟随者、市场补缺者。市场领导者在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在同类产品的定价上应走高价路线,略高于市场平均价,并与市场跟随者拉开一个档次;市场挑战者是市场领导者最大的对手和威胁,在定价上采取的是不让步、不服输、咬得紧、不松口的策略,即领导者定多高的价,挑战者会八九不离十的应对着;市场跟随者紧跟在领导者和挑战者背后,以模仿着称,其产品价格通常低于领导者和挑战者一个价格层级,接近于市场平均价,如PC中的二线品牌爱必得、金长城即是属于此类。而由于市场补缺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市场所稀缺或不足的,具有很强的差异化,专业性很强,目标市场较窄,用户对价格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所以在定价上同样可实施高价策略。
3、心理定价法
心理定价法即根据顾客能够接受的最高价位进行定价,它抛开成本,赚取它所能够赚取的最高利润。即顾客能接受什么价我就定什么价。我们的一个客户,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按成本定价只有八九十元,我们经过消费者调研后发现,客户所能接受的心理价位在200元以内,于是我们建议其定价188元,比原来高出一百元。新产品推出市场后,价格并未成为顾客购买的障碍,反而本着好货当然价高的心理,认为这是一款品质相当好的产品。定价中高出的100元实际上成为了厂家的纯利润,卖一个产品相当于卖原来定价的五个。
根据顾客的购买心理和行为习惯,在零售价格中,常用到以下策略:
(1)尾数定价策略。在确定零售价格时,以零头数结尾,使用户在心理上有一种便宜的感觉,或者是按照风俗习惯的要求,价格尾数取吉利数,也可以促进购买。该策略适用于非名牌和中低档产品。
(2)整数定价策略。与尾数定价策略相反,利用顾客"一分钱一分货"的心理,采用整数定价,该策略适用与高档、名牌产品或者是消费者不太了解的商品。
(3)声望定价策略。主要适用于名牌企业、名牌商店和名牌产品。由于声望和信用高,用户也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产品,但是,滥用此法,可能会失去市场。
(4)特价定价策略。这是利用部分顾客追求廉价的心理,企业有意识地将价格定得低一些,达到打开销路或者是扩大销售的目的,如常见的大减价和大拍卖,就属于这种策略。该策略主要适用于竞争较为激烈的产品。滥用此法,会损害企业的形象。三、如何应用高价策略
在大多数情况下,新产品定价应该“黑”一点,以为今后的降价、促销等留下余地。
新产品上市初期务必将价格定得高些,就是要在短期内赚取超额利润。当其他厂家也推出此类产品,就要快速推出新的替代性产品,以此来更替原有的一线产品,同时将这种退居下来的产品价格做重新调整,给新产品定价让出一定的空间,与新产品在价格上拉开距离,降低一个价格档次,确保该产品销售期的延长。
通讯和IT业在这方面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精妙案例。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其实手机厂商推出的所谓新产品,大多没有太多的功能上和性能上的变化,而换换机壳.变变色彩或多种铃声下载,即可使那些追求时尚的俊男靓女趋之若骛。可见,厂商要推新产品并非向某些人想象得那么难,设备工艺也不见得要做太大的改进。其实只需一点点小变化,然后在广告诉求上把这点小变化所引领的时尚前卫的价值作为大卖点来宣传,即可直捣这些“时尚派”的心窝。
就目前而言,一部手机5000至7000元的价格虽然高了点,但对于那些追逐潮流的“时尚派”来说,自然还是会咬咬牙接受的。其实,厂商要的不是量,而是高价产生的品牌效应。退居二线的产品,此刻即可以实行促销价,旋即砍掉800至1500元不等,为一线产品让出位置,又为自身找到更理性的目标购买者。二线产品由于厂商在前期已获得了超额利润,这一时期的价格下调,是一种价值回归。
深究厂商的促销手法即可发现,二线产品才是厂商主推的产品,也是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主流的产品。随着新产品的问世,原来的二线产品已退居为三线产品,价格自然做"高位跳水"状。看似价格在不断走低,实则厂商以此来“走量”,已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四、怎样应用低价策略
采取低价策略是为了让新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以期将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设定低价格,应基于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市场必须对价格高度敏感,以便使低价格能促进市场的增长;第二,生产和销售成本必须随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少;最后,低价能帮助自己排除竞争,否则价格优势只能是暂时的。五、级差价格体系咋构建
为新产品定价后,就要根据通路的实际情况分配相应的利润空间,建立一个能够稳定市场的级差价格体系。
具体做法是将产品销售网络内的经销商分为总经销、二级批发商、三级零售商,价格分为:总经销价、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同时设置合理利润。
为保障总经销的利润,要求总经销在各地按出厂价出货,而总经销的利润包含在出厂价当中,厂家可以在各种场合公布出厂价,但对总经销的价格却严格保密。
为保障二级批发商的利润,总经销对外出货实行四种价格:对二级批发商执行出厂价,对超市执行批发价,对团体消费者实行团体批发价(高于正常对商业单位的批发价),对个人消费者实行零售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二级批发商可以按相同的价格销售给超市、团体和个人消费者,并以确保应得利润水平为前提。
为保障超市利润,总经销和二批在对团体和个人消费者销售时,严格按照团体批发价和零售价销售。
实践证明,建立合理的级差价格体系,能够有效地稳定市场价格秩序。否则,窜货等扰乱市场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在产品的价格制订以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应当针对消费者、经销商进行价格测试,测试制订的价格是否最终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如果确有不当之处,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Ⅲ 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有哪些
在营销组合各因素中,可以说订价策略最痛苦与最危险的策略。需要营销人和决策者既要在决策前做大量的调研工作,也要在决策时具备相当大的勇气。
从定价的主要目的上看,定价的策略主要以下三种:
一、 新产品上市定价策略
1. 渗透定价策略 其目的在渗透市场,立即提高市场营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并能快速而有效地占据市场空间。亦即此种订价策略以高市场占有率为最主要目标,营销利润反而退为次要目标。
2. 撇脂定价策略 其目的在于立即赚取丰厚的市场营销利润,正如海绵吸水或奶油蛋糕的脂肪一般,从中吸取高厚的利润。亦即此种订价策略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立即赚了暴利,而市场营销量与市场占有率可能无法相对提高。
二、 价格管理策略
价格一经确定后,仍要设定"收放自如"的弹性管理策略。
1. 折扣与折让 (1) 数量折扣 (2) 交易折扣 (3) 现金折扣 (4) 季节性折扣
3. 运费负担 (1) 工厂交货定价 (2) 统一交货定价 (3) 基点定价
4. 产品线定价
5. 价格控制 (1) 统一转售价格 (2) 价格保证制度
三、 价格竞争策略
1. 价格竞争的考虑因素: 企业采行"价格竞争"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以避免陷入"恶性价格竞争"。
(1) 期望利润之大小。
(2) 市场潜能与特性。
(3) 客户与竞争者的预期反应。
(4) 市场需要性之高低。
(5) 竞争压力大小。
(6) 成本高低。
(7) 市场细分化的问题。
(8) 是阶段性营销传播还是长久性调价?
2. 竞争者先采用价格竞争时:
(1) 研究背景资料: 了解竞争者的营销策略特征,对利润的看法、财务状况、销售业绩,公司产能等。 分析竞争者价格竞争的用意与期间长短。 研究竞争者在每年的营销传播办法是否有固定的特征。
(2) 评估竞争者: 根据销售情况、消费者反应,评估对手的效果。 对消费者、本公司产品以及业界所造成影响。 只是单纯价格或是尚有配合其他的营销传播活动。 决定不予理会或采用"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分项进行加以应战。
(3) 迎接挑战
(4) 心理备战
3. 企业本身先采行"价格竞争"时
(1) 配合因素 由于企业利润组成因素有下列三项:
利润=(销售单价-成本)×销售数量
故就长期观点而言,"降低价格"必须确保下列因素配合:
销售数量的提升 (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成本的降低 (需要了解成本降低的技术基础或扩大产量后带来的成本降低因素)
(2)事先作好应对竞争者的跟进措施。降价规划之时,就应考虑对手会采取何种反击方式,本公司可事先备妥数种应战方案,不仅可避免在匆促应战下的措手不及和坐失良机,更可发挥机动灵活的迅速反击行动,保持在竞争中处于主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