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品运营如何做好数据挖掘与分析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数据分析能力,除了数据产品经理,其他产品经理并不需要数据挖掘能力。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则要建立数据分析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
这两年,随着大数据、精益化运营、增长黑客等概念的传播,数据分析的胡御思维越来越深入人心。处于互联网最前沿的产品经理们接触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但是却一直困扰于如何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那么产品经理该如何搭建自己的数据分析知识体系?数据分析的价值又在哪里?产品经理做数据分析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又如何学习数据分析?本文将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问题。
Part1|数据分析体系:道、术、器
“道”是指价值观。产品经理要想是做好数据分析,首先就要认同数据的意义和价值。一个不认同数据分析、对数据分析的意义缺乏理解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个工作的。
“术”是指正确的方法论。现在新兴的“GrowthHacker”(增长黑客)概念,从AARRR框架(获取、激活、留存、变现与推荐五个环节)入手进行产品分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分析方法。
“器”则是指数据分析工具。一个好的数据分尺做慧析工具应该能帮助产品经理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工作,节省产品经理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产品经理更好理解用户、更好优化产品。
Part2|数据分析的价值
产品经理不能为了数据分析而分析,而要将落脚点放到产品和用户上。数据分析应该帮助产品经理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迭代,驱动产品和用户增长。
当我们上线了一个新的产品(proct)或者功能时,需要对其进行数据监控和衡量(measure)。然后从监控中采集到产品的用户行为数据(data),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learn)。最后从分析中得出结论和观点(idea),如果数据证明我们的新产品/功能是优秀的,那么可以大力推广;如果数陵答据说明我们的产品还存在问题,就需要对产品进行新一轮的优化(build)。
在“产品——数据——结论”的不断循环中,我们不断用数据来优化我们的产品,加快产品迭代的步伐、提升用户体验。
Part3|数据分析的方法
1.流量分析
a.访问/下载来源,搜索词
网站的访问来源,App的下载渠道,以及各搜索引擎的搜索关键词,通过数据分析平台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平台通过归因模型判断流量来源,产品经理在分析这些流量时,只需要用自建或者第三方的数据平台追踪流量变化即可,第三方平台如GoogleAnalytics、GrowingIO等;
b.自主投放追踪
平时我们在微信等外部渠道投放文章、H5等,许多产品都会很苦恼无法追踪数据。
分析不同获客渠道流量的数量和质量,进而优化投放渠道。常见的办法有UTM代码追踪,分析新用户的广告来源、广告内容、广告媒介、广告项目、广告名称和广告关键字。
c.实时流量分析
实时监测产品的访问走势,尤其要关心流量异常值。举个例子,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一个产品Bug导致用户疯狂抢购造成的流量峰值,产品经理发现实时数据异常后迅速下线该产品修复Bug,避免了损失扩大。
2.转化分析
无论是做网站还是App,产品里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做转化分析:注册转化、购买转化、激活转化等等。一般我们借助漏斗来衡量用户的转化过程。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很多,我们总结了三个大的方面:渠道流量、用户营销、网站/APP体验。以渠道流量为例,通过优选渠道并且量化分配我们的投放资源,可以有效提升总体的转化率。
3.留存分析
在互联网行业里,通常我们会通过拉新把客户引过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有一部分客户逐渐流失了。那些留下来的人或者是经常回访我们公司网站/App的人就称为留存。
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网站/App等有过任意行为的用户,称之为这个网站/App这段时间的活跃用户,这个任意行为可以是访问网站、打开App等等。
现在大家经常会用到所谓的“日活”(日活跃用户量,DAU)、“周活”(周活跃用户量,WAU)来监测我们的网站,有的时候会看到我们的“日活”在一段时期内都是逐渐地增加的,以为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做留存分析的话,这个结果很可能是一个错误。
留存是产品增长的核心,用户只有留下来,你的产品才能不断增长。一条留存曲线,如果产品经理不做什么的话,那么用户就慢慢流失了。
这是一个常见的留存曲线,我把它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振荡期,第二部分是选择期,第三部分是平稳期。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找到触发留存的关键行为,帮助用户尽快找到产品留存的关键节点。之前我们发现我们产品里面,使用过“新建”功能用户的留存度非常高;于是我们做了产品改进,将“新建”按钮置于首页顶部刺激用户使用,效果非常好。
硅谷流行的MagicNumber(魔法数字)也是留存分析的一部分,比如Facebook发现“在第一周里加10个好友”的新用户留存度非常高。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不断探索我们产品里面的魔法数字,不断提高用户留存度和活跃度。
更详细的留存分析方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你能找到的最深入的留存分析文章-留存·增长·MagicNumber?。
4.可视化分析
用户体验,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形象化。目前一个普遍的方法就是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可视化,以热图的形式呈现。
借助热图,产品经理可以非常直观了解用户在产品上的点击偏好,检验我们的产品设计或者布局是否合理。
5.群组分析&挖掘用户需求、改进及优化产品
千人千面,产品经理对用户精细化的分析必不可少。不同区域、不同来源、不同平台甚至不同手机型号的用户,他们对产品的使用和感知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产品经理可以对不同属性的用户进行分群,观察不同群组用户的行为差异,进而优化产品。
之前我们做过一次分析,网站的总体注册转化率是6%;但是使用Chrome浏览器的新用户注册转化率高达12%,使用IE浏览器的新用户注册转化率才1%。这样一分的话,问题就很明显了,极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产品经理应该关注一下这个问题。
Part4|数据分析的书籍
做好数据分析,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的,需要在产品规划设计、产品升级迭代中不断实践。下面的这些书籍对于产品经理学习数据分析都有一定的帮助:
推荐1:
@范冰XDash
的《增长黑客》
这是国内对于增长黑客的第一本详细介绍,作者从AARRR的视角切入,描述了大量产品优化、产品增长的案例,对于产品经理非常有益。
推荐2:埃里克·莱斯的《精益数据分析》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介绍数据分析的相关指标、不同行业的数据分析要点,并且有大量的数据分析案例和翔实数据。如果想要把数据分析落地,这本书对产品经理是非常有帮助的。
推荐3:我们一直在做互联网行业数据分析知识的普及,目前我们已经做了14期“GrowingIO数据分析公开课”,面向产品经理、运营等等,这里是GrowingIO的产品和分析师写的《互联网增长第一本数据分析手册》
这里面汇编了我们一年多来数据分析、产品优化的实战案例,里面不少文章被被大号转过,例如《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数据产品经理》等等。
下载电子版的分析手册,请参考这里互联网增长的第一本数据分析手册。
推荐4:埃里克·莱斯的《精益创业》
作者提出了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等产品设计和优化的理念,影响深远。
总之,数据分析是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学问,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多。产品经理要想做好数据分析,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思维体系,在价值观、方法论和工具三个层面上储备相关知识。同时立足于产品和用户,用数据来打磨产品,用数据来检验迭代,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实现择优就业。
⑵ 产品经理,如何做需求分析
作为产品经理,每天要接触到大大小小不同的需求,在面对需求时,需要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用户的问题,找到用户需求的最本质,给予最合适的方案,满足用户需求。
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平常最基础且重要的工作,确保需求的可行性,随之进行后续的操作和跟进,需求分析也能发散出比较多的思考。
需求到底该如何分析?
需求的真伪判断,在产品的生命周期里,我们需要对每一个需求进行判断,不管是宏观层次还是执行层次。而对于真伪需求的判断总是模棱两可的,我们需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当前公司战略、技术水平等很多情况进行斟酌。
用户的需求也像一座冰山,有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只有很少一部分需求暴露在海平面以上。
有时候我们收到用户需求后,并且按他们的要求做了,但是在上线之后才发现所做的东西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是怪自己还是怪用户。可能他们提需求的时候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当然没法告诉你了。
这就需要产品经理从自己专业的角度上出发,帮客户找到那些隐藏的需求。我们经常所说的需求挖掘,主要就是找到隐藏在冰面下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分成意识到的需求、无意识的需求、进一步的需求三种:
1、 意识到的需求 :表面上的需求,就是一些直接体现的问题,这些大部分产品经理在调研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获取到;
2、 无意识的需求 :这种问题需要产品经理对业务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发现。只有对这类场景能做到“感同身受”的话,产品经理设计的过程中才能够设计出更合理、更高效的方案;
3、 进一步的需求 :这是项目的深层需求,用户对于他们自己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办法提出关键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产品经理对问题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以创造用户未想到的功能。
⑶ 产品经理如何分析用户需求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亨利福特
每一个产品狗都应该很熟悉这句话,正如码农喜欢将’对象’、’实例化’,’高内聚、低耦合’等挂在嘴边一般,但熟悉的并不一定真正了解,而要在实践中做到,知和行并不是天然一致的。
用户需求是产品经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不管是前期的行业调研、竞品分析,还是产品研发过程的沟通传达,还是产品上线后持续的迭代改进,头脑里都需要围绕用户需求展开。
产品经理要挖掘出真实的用户需求,是需要花些功夫的。用户需求,字面上看,由用户和需求两个词组成。分解来看,
首先,你的产品不是氧气,不是黄金,不可能所有人都需要,因此要确定具体的目标用户,越精准越好,通过用户研究来确定核心用户。然后去了解这些用户在现实生活中,或是在使用别的产品过程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用户们需要被满足,但尚未被满足的,即所谓的痛点。
挖掘核心用户的痛点,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另外,在研究竞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尽量让自己变成小白,初步去感受竞品的不足,并思考潜在的机会。
通过以上两步,就能给出用户画像了。简单的理解,用户画像就是真实用户的虚拟化表达,但具备了真实用户的典型特征,以此为基础,产品经理就要从用户和需求的分析中加工出用户需求了。
在2007年,9家交响乐团联合聘请了一支研究团队,对客户流失进行了分析。他们将用户群体分成6大类:核心听众、尝试听众、不表态听众、特殊场合出席者、茶点式听众、高潜质听众。
通过数据发现,尝试听众占全体客户的37%,却仅仅购买11%的门票,流失率高达91%。研究人员列出了体验古典音乐的78种不同特征,然后利用在线调查和其他考察用户行为的测试方法,浓缩出其中的16项,并对这16项特征的进一步分析,最终发现,初次听的人,不能很快地找到演奏厅附近的停车位,他们得不停地绕不停地绕(要是在现在,GPS分分钟搞定),这种麻烦地图影响了他们再次消费的意愿。
当然,结论是简单的,但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却非常考验研究者们的分析能力,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产品经理在挖掘出真正的用户需求之前,也必须运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思维框架,逐步去逼近真相,才有可能找到用户的心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