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产品上线之后做什么

产品上线之后做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0 02:03:08

1. 如何运营推广一款全新的app上线前、后该做哪些事

在谈一款app运营之前,有必要先梳理清楚一款新app是如何诞生:

1.曾几何时,有了一个idea;

2.需求梳理、沟通、分析,勾画产品设计草图(产品经理根据沟通、交流、分析结果制作出产品功能脑图);

3.绘制产品原型图(①全局流的图,方便后期与程序猿对接;②产品业务流程的泳道图,根据项目具体要求;③简单交互的原型,工具:axure,墨刀等);

4.UI设计、验收;

5.项目规划(①细化需求;②技术方案;③项目管理:项目排期、任务分解);

6.产品开发;

7.交付测试、验收合格、上线;

8.运营推广。

(app推广框架图)

APP大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上千款app诞生,意味着每分钟左右就一款新的app诞生,且大部分app的生命周期未扛过三个月。相信很多cp们都有同感,app的推广变得越来越难了。究其原因,打开任意一个应用商店不难发现应用类app同质化太严重了,提供同样功能同种服务的app不胜枚举。比如相机:快手,美颜相机,相机360,天天p图,玩图,美人相机,美妆相机等等好几百种,而且好多名字还相似。大环境如此严峻,那么作为产品运营人员该怎么办呢?


一、产品上线前


一个新app上线前我们该做哪些事呢?

1.理清自家产品的每一个小细节,试问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将来怎么去跟别人讲清楚。

2.了解产品定位,我们的产品是什么,有哪些功能?产品受众有哪些,在哪里?我们的产品可以解决用户在什么情况下的什么问题?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其实你弄明白了这四个问题,你也就发现了产品的宣传推广点在哪,你后期推广的方向也就有了。

3.竞品调研分析,你得去了解市场上和你同类app有哪些?了解竞品ios和android端的下载情况、流量。了解竞品做了哪些热词?可以用APPying搜索竞品自身品牌词的热度,以及这些词是否上过热搜榜。看看竞争对手在推广上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

4.做好产品的详细描述图文,包括产品描述文案,产品的截图,关键词,一句话描述等。最好还准备一些数据分析模板,包括app的留存,活跃度,新增用户,各渠道推广效果等。

5.开通app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这个很重要,微博和微信是大众化的产品,基本上智能机上都装有。

开通这两个官方媒体几个好处:

第一、当产品上线后,用户了解到app词条可以很轻松的通过微博或公号关注你和你互动,信息反馈。而且好微博或公号内容还容易引起用户转发,扩大宣传。


第二、这两个官方媒体会成为后期做活动营销推广的重要渠道,因为这里能培养一批忠实用户,而且往往是种子用户的来源。


6.建立网络、搜狗等网络词条,知识问答。当然这个也非常重要,因为在app刚上线初期,网上关于你app描述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建立app网络,将会成为用户了解你产品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后期做品牌营销的话,也能为你引来更多的潜在用户。

在建立网络时一定要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因为你app面对可能是不同文化阶层的大众。同时应该配上app清晰的截图。千万别小看网络,这里技术含量很高,国内一些app网络写的确实烂,有些写的太专业,没从用户角度出发;有些修饰辞藻堆砌显得很啰嗦,让人看下来一头雾水。

网络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图文并茂地告诉用户,我的产品用了什么功能满足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的需求。


7.申请各大应用市场开发者账号,整理各大市场首发要求的文件。由于许多应用商店对新上线的app设有新品推荐栏目,所以你的去了解他们推荐的的规则。

8.根据以上的准备制定一个推广计划,最好是先策划好几个活动,因为后期宣传推广比较忙怕没时间。

前期准备工作纷繁复杂,当然我例举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不同的app准备会有不同。CP们可以根据自己产品定位做相应的调整。

二、产品上线后

app上线后的推广,这里我把推广渠道分为四大类:线上、线下、自媒体和综合渠道。


线上推广

1.上线各大android平台和app store,现在各大安卓市场都有活动,而且都是免费的,可以去申请。联想、小米、华为、机锋、搜狗每周都有专题。如果你的产品打磨的非常好还可以免费获得新品推荐:像应用宝、小米、360、华为新品推荐,魅族的尝鲜榜,联想乐商店的新鲜热辣,网络的金熊掌奖,豌豆荚设计奖等等。这些资源都不错,都可以去尝试。


2.刷榜冲榜,刷榜价格比较高,国内榜top25名价格在每天1万左右。但即使这样刷榜在国内还是非常受欢迎,尤其是appstore,毕竟绝大部iphone用户都会去appstore下载app,而且ios榜现阶段除了花钱冲榜,或有重大新闻使得用户主动在app store去搜索下载,否则一般app基本不可能上热搜榜。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比较火的微信积分墙,“微信积分墙”相对于传统积分墙最大的区别是载体不同,它是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在公众号内嵌入积分墙代码,微信用户通过完成积分墙各种广告任务获得奖励。


“微信积分墙”的基本流程可以总结为“关注公众号”-“完成新手任务(绑定微信号、苹果账号和手机ID等信息)”—“进行下载任务”—“获得奖励“这一系列的操作并不算太复杂,基本上在三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一个游戏或应用的下载并拿到相应的积分或奖励,这个无疑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而且用户获取内容的成本也比以前降低不少,用户不需要再单独下一个App,在微信里面就可以完成任务并兑换奖励。


从广告主层面看,微信积分墙则可以减少刷量行为的产生,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微信在注册的时候就严格限定与手机号绑定,增加了“刷客”们的成本,而且在之后一系列关注公众号等人工操作,更大程度上屏蔽恶意刷量,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3.新闻推广,一种效果不错的推广手段,能在极短时间内使产品获得大量曝光,得花一点预算,撰写一篇新闻稿,注意文章标题一定要够吸引眼球,同时发布到多个主流新闻门户网站上,造势,给人一种这款产品很火的感觉。

4.换量,主要谈一下app之间的置换。换量的具体形式有内容合作,开屏广告、弹窗、焦点图、应用内推荐等。

建议:①在评估要不要换量时你需要考虑两者的用户是否一致,是否有竞争关系,对方品牌形象等。②在换量时不要拘泥于等量或同时换量,而应注重双方的资源价值是否基本对等。③资源好点的CP们多帮助资源有限的小伙伴,要相信,最终都会达到互利互惠的效果。


线下推广

1.地推,地推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我们的潜在客户遇到,而不是仅仅看到。当地推人员将自己产品信息亲自送到群众手里的时候,人们更加容易记住。


很多人觉得地推费时费力费钱,觉得没必要,其实不然,地推对前期口碑宣传非常重要。地推是最能与精准用户直接沟通推广方式之一,能让潜在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信任感。而且在地推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产品哪些方面还需改进以提高用户体验。

方法论:①地推派送的小礼物印上产品的logo或产品介绍的二维码,地推人员穿印有产品logo的T恤;②公交车站放一把印有产品logo的太阳伞宣传效果是不是很好,公交车wifiapp下载;

③老用户拉新或奖励;

④ 口碑营销等等.

注意事项:推广时注意场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最好能在用户最需要你产品的场景下去推广,甚至让用户觉得非用你产品不可。举个栗子,某一天你下班要回家时,外面下着大雨,打不到出租车,这时如果有个人开着车来到你公司门口,说“我是滴滴、神州...的司机,愿意送你回家,而且还比出租车便宜“。那你是不是非常愿意坐,是不是可能还会把这事跟你朋友说。


2. 手机厂商预装,大厂商:华为、酷派、联想、oppo、Vivo、小米、魅族、中兴、三星。中小厂商基本以深圳的中小厂商为主,亿通、邦华、朵唯,这些品牌手机可能大家很少出过,因为他们的渠道厂商和上面的特点不一样,他们都是在四线的城市以下建立渠道。而且他们的销售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是通过打广告,他们主要是给销售人员高提成的方式在销售。

方法论: 大品牌厂商预装量越大,相对谈判难度就越大,用户起量周期也比较长。刚开始最好拿他们不是很旗舰机型的项目去谈,在过程当中建立关系,然后覆盖整个产品链。

对于手机厂商预装,只要有钱,一次预装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问题。

3.刷机,与手机专卖店合作等


新媒体推广

1.微博推广,很重要的渠道,因为平均每天超过8000万人在刷微博,如果在微博发现一个好玩的app,可能顺手就下载了,所以微博宣传推广做的好,会有不错的效果。微博宣传推广的关键点就落在文案内容撰写上了。

方法论:① 将产品拟人化,以讲故事的形式输出,构建场景,展现app功能(看看杜蕾斯);

② 载体形式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图片或视频下面附上下载链接(这里有些人会设置自动跳转到下载商店,可能下载量有提升,但用户精准度,留存度也是你需要考虑的,所以究竟要不要设置自动跳转你可以做个对比)。


如何推广微博文案:

① 关注业内相关微博账号,保持互动,提高曝光度;

②借助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借势营销推广;③ 策划活动:有奖转发,花钱请大号转发;④ 微博九宫格或空间九宫格,产品曝光还不错,价格也不贵;⑤ 其他渠道配合宣传推广。


2.贴吧论坛发帖,找20-30个权重高的论坛发帖,做好帖子的维护并及时回答用户提问,定期收集用户反馈的信息建议。

方法论:① 帖子一定要做精华帖,帖子不在多,而在精,精华帖能长期出现该社区的前面,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② 雇水军盲目乱发不如重复跟同一个帖效果好,帖子千万不要以广告的形式,硬广没人看,也没人会跟帖;③ 有资源,有条件,联系论坛或贴吧管理员做相关活动推广。


3.微信、qq及公众号推广,与微博、论坛推广差不多,特别适合做冷启动,前期耕耘,后期收获。如果前期积累相当数量的粉丝,产品上线后同时发文引爆,效果与粉丝数量和文章质量有关。

4.PR推广,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内容的传播者、导流者,无论微博Kol、微信公众号、媒体网站的专栏或各大社交网站,去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平台来讲述一个好的品牌的故事,当然这些平台也会是用户对品牌产生UGC的最好渠道。

方法论:①创始人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创始人心酸历史,产品的故事,品牌故事...②故事反复打磨,但不能包装过度,抓住用户痛点,引起用户共鸣。


综合渠道

适合拿到风投的CP们。能快速使产品曝光,占领市场,有利于品牌的建立。

1.电视广告与网络广告配合

具体形式:① 明星代言与网络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导航广告、超级广告平台等)配合;

② 综艺节目赞助或电视植入与网络广告(搜索引擎、广告联盟、导航广告、超级广告平台 等)配合。

...


2.户外广告与网络广告配合

具体形式:① 楼宇电梯广告与网络广告配合② 公交车站广告与网络广告配合③ 公交车身广告与网络广告配合...


3.社会化广告与BD联盟广告配合

具体形式: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社群与BD联盟(协会联盟、校园联盟、同业联盟、异业联盟、媒体联盟、社群联盟等)配合...

4.多个(>3)渠道配合

2. 产品经理在项目上线后应该做些什么

总结

  项目虚知链上线后,作为产品需要关注的事情有几个方面,一是APP数据,二是用户反馈,三是需求提取。

一、APP数据

新增用户:第一次启动应用的用户;

新增独立用户:全体应用的新增用户的总和(去重)

活跃用户:当天启动一次的用户即为活跃用户,含新用户和老用户;

活跃独立用户:当天应用的活跃用户总和(去重)

MAU: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人数。

DAU: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用户留存率:在互联网行业中,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开始使用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被认作是留存用户。这部分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即是留存率,会按照每隔1单位时间(例日、周、月)来进行统计。

用户留存率中的40-20-10法则:如果你想让游戏、应用的DAU超过100万,那么日留存率应该大于40%,周留存率和月留存率分别大于20%和10%。

次日留存率:(当天新差孙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1天还活跃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2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用户中,在往后的第2天还有活跃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7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7天还有活跃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第30日留存率:(第一天新增的用户中,在往后的第30天还有活跃的用户数)/第一天新增总用户数。

另外就是APP的埋点数据,这个功能的点击率是多少?这个功能有多少人打开,又有多少人使用了?有多少人在频繁使用这个功能?等等,这些埋点数据要时常关注。结合数据变化来反思功能设计的问题,从而优化产品。

二、用户反馈和评论

  产品上线后,用户的反馈和评论对于产品人员来讲是尤为珍贵的材料,一方面这是你的真实用户的直观感受,另一方面他们再表达直接的需求。那么,怎么样处理用户的意见就显得格外重要。用户反馈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肯定不行的。很多情况下用户表达的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要学会去挖掘用户背后的需求本质。多去研究世界上一些革命性的产品,多去了解人。

当看到四处飞来的意见时,我们要学会思考,而不是全盘接受、全盘照抄。

是不是我们的目标?想想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猛缓

使用场景是否成立?还是这只是极个别人的场景需求。

用户目标是否正确?我们的APP是不是用来满足用户这个需求的?

产品定位还正确吗?如果做了这个功能,还符合我们产品的定位吗?

如果要做这个功能,那么自身的项目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如果需要举全部资源来做这件事情,那就要慎重再慎重。 

三、需求提取

也许用户的意见是个圆形,但经过分析之后,很有可能得到需求是个三角形。

客户需求有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两大类。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得知的往往都是一些显性需求。客户的显性需求并不是客户真正的需求。企业需要根据所收集的显性需求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捕获,以了解客户的隐性需求是什么,进而分析出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就是一个需求分析的过程。

3. 当产品上线后,应该做什么

产品的上线来源于需求,而需求用于驱动业务发展,所以最后结论就是:产品上线用于驱动业务的发展。
简单理解就是:吃饭是因为饿了,饿了就需要吃饱饭,不然就要饿死,所以吃饭是为了不饿死。
但是,产品上线了,却不是一定能完全适配我们的业务,就像我们饿了吃饭能填饱肚子但却不一定能吃的爽吃,吃得舒服,因为吃的菜可能不合我们的胃口!而上线一个产品也是这样的道理,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满足前期的需求,但是也要适配业务的发展。因为任何需求的考虑或者是统计,总是会有遗漏的,有遗漏就一定会有不可避免的瑕疵和缺陷,所以发布产品后,请尽快去了解该产品是否与业务适配了!那么,如何确定是否适配了业务呢?就我们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讲,举个栗子:
最近我们上线了一个产品下单购买和订单查询与物流查询的功能,这个功能我们前期都是用另一套逻辑做的,那么上线了之后就马上投入使用了。几天后,我去问我们的客服人员,这几天产品的销量大不大,出现问题的情况多不多?最后得到的反馈是销量大,问题不多;相比较之前搞一次活动,客服问题一大堆的问题,这次的新功能上线真的是解决了很多以前的老梗,老毛病了!去问一个最了解客户的人,最了解问题出在哪的人,那就是客服了,因为客户有问题第一时间就会联系客服,客服是在第一线的,最了解用户的情况的!
当然只问客服感觉还是不够的,这个时候数据就显得很关键啦,咦,什么数据呢?该数据可以是产品下单的点击量,同期活动的活跃数,用户的反馈,用户群的一些消息,其实正规的来说,活动数据是需要进行可视化统计和管理的,这方面在后续做产品经理或者是去大公司有条件完成后要多注意这个。因为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比个人的主观意见和一些看似缥缈的猜测来的更加真实和靠谱。关于数据的分析和运营的埋点,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个好的产品应该要懂,要考虑的一点吧!一会继续学习加强!

结论:上线后多关注用户反馈,第一线的同事反馈,同时多去各种渠道了解用户的情况,然后参考一些可靠的数据,让自己更加了解产品与业务驱动的适配是否真的完美贴切,如果不是的话,请尽快结合当时情况进行产品的微调

产品适配业务后按理说是正常的运营,然后客户进行使用。这个时候把自己当成一个初级小白去体验自己的产品,往往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例如,这个购买之后,我能不能看到网站给我的一些其他推荐呢?我在使用这个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可能网站再给我提供一点更加人性化的东西呢?
说到底就是去用,去体验自己的产品这样的话才会发现用户的痛点,痒点还有兴奋点。而体验这个事情虽然是任何时间,任何阶段都可以去做,但是产品刚刚上线去体验的话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感觉,因为第一感很难模拟,我们会对一个很熟悉的东西往往会产生一个偏执的见解与看法,所以就会习惯性地去这样操作,去这样使用;很难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一个刚使用该产品的小白用户,这有点类似于“缓存”这个概念,一点有了缓存,很多后续的操作就会和之前第一次的操作是一样的
。产品刚上线,还是热乎乎的时候,这时候是没有多少“缓存”的,趁着这个时候尽快去体验自己的产品,然后发现更多的问题和需求显得就很必要啦!

结论:上线的产品,趁热打铁,详细且带着思考的问题去体验,这样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潜在的需求,方便后续的升级迭代。

当上一个产品经过我们的两步检验后,你发现了问题或者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需求之后,记录下来,然后存在你的需求池或者是需求表当中,我们差不多就可以接手下一个新的需求啦!
当当当~ 现在来到了下一个产品设计的时间,那么按照经验来说,流程应该是怎样呢?需求的来源可能是:

不管什么需求来了, 首先 应该的是:
需求审核,也可以叫做需求评审。简单说就是这个需求能不能做,要怎么做,能做多少,有哪些是必须的,有哪些是不必须的,一顿讨论之后。来了一个大致的方案;然后产品开始动手做一些数据的整理,思路流程的整理,然后自己画好原型
其次 就是要:
原型画好了之后,整理好设计的思路和流程,然后继续开会,和一些相关人员讨论一些细节是不是需要改,有哪些是不能做,或者是什么东西是理解错了的,一顿噼里啪啦的讨论后,定稿,然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啦!

最后 进行开发,然后中途不断的有一些新的意见或者东西进来,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就是,一旦开始动手做了,那么需求这个东西要加进去就意味着要考虑的东西有很多了,千万不要强行加一些容易捣乱现有的逻辑的需求,不然程序猿哥哥听了可能要打人。可以加的是一些锦上添花却又不是很麻烦的东西,如果实在是要打乱现有逻辑的东西加进去,那么这个时候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就很关键啦,毕竟重做一些东西会让开发感觉你这个产品很不够专业,也让人觉得很心累。好吧,我就是那个不够专业的产品,因为我也干过这种蠢事,尴尬啦!

以上是我几个月产品的见解,很多东西写出来感觉很稚嫩,也感觉很单薄;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文字都是需要历经很多坎坷才会变得更加厚实与意义非凡的,所以,我选择迈出第一步,记录下自己的见解!锻炼文字能力,同时也希望能记录下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产品经验!

4. 产品运营的工作内容

产品分为,产品设计阶段、冷启动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长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衰退阶段
产品运营在各个阶段的工作如下:
一、产品设计阶段
需要规划平台的栏目、内容、产品、SEO、用户运营等的基础条件,融入平台产品中。主要是研究目标客户的画像,根据画像提供产品方向,并坐好以后接手运营的条件规划。
二、产品冷启动阶段
产品上线后,需要拉人进来体验,那么首先拉入之前已经做好的种子用户,进行客户体验,并通过服务种子用户,完善产品不尽人意的体验。
主要负责:种子用户的寻找、提供完善产品需求
三、产品成长阶段
首先需要通过推广运营或者渠道运营,扩大流量的来源,同时,内容运营、用户运营需要及时的做好跟进。
主要负责:各种数据指标,提升产品、用户DAU等等指标数据。
四、产品成熟阶段
主要做好用户运营,提高产品价值,并转化。
五、产品衰退阶段
产品运营是需要跟着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最开始产品的设计,到上线、成长到最后的衰退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制作不同的运营工作内容,以满足当前产品的需求,当然,不同的阶段,产品运营的负责对象也是变化的。

阅读全文

与产品上线之后做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食品代理批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浏览:122
代理生意利润怎么样 浏览:796
暖房小程序审核要多久 浏览:870
徐菜市场在哪里 浏览:911
怎么做康师傅喝开水代理商 浏览:916
为什么安卓市场屡次停止运行 浏览:707
智慧家庭产品怎么买 浏览:8
下塘农贸市场在哪里 浏览:182
成功的交易系统应具备哪些要素 浏览:335
永泰有什么农产品 浏览:111
sqlite如何打开数据库 浏览:292
英雄联盟的登陆程序是哪个 浏览:536
广州外贸服装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351
手机信息里面的字如何调大细 浏览:722
舜天华为代理怎么样 浏览:979
支付平台代理怎么做 浏览:292
淘宝上做虚拟产品怎么发货 浏览:755
mvp方法产品的需求来源有哪些 浏览:657
成都电力技术学院怎么去读 浏览:416
股市交易怎么查询历史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