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护肤品为例分析产品五层次
分析产品五层次的方法如下:
用户体验的要素分为五层,也是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
一、战略层: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目标,并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找到平衡点。
例如,通常的商业目标是赚钱,而用户是要省钱,这种最底层的冲突没法通过产品设计解决,而要靠商业上找准价值的切入点。
二、范围层:做好需求采集工作(市场调研和用户研究,尽可能多地收集),确定功能范围和需求优先级(资源有限,做最有价值的)。
三、结构层(信息架构,技术部门):完成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产出产品的功能结构关系,网站地图等。
四、框架层(交互设计,产品):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到了这一步,才出现用户真正能看到的东西。
常见错误:是从以为这里才开始算设计,忽略了上面的几层,这样在大前提不正确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必然会成为一个悲剧。
五、表现层(视觉设计,设计师):包含了视觉设计和内容优化。
这部分是最有意思的,但设计师一定要理解好商业和用户的目标才能做出正确的设计。
六、说明
顺序:整体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时间上是顺序的。
注意:每步的界限模糊,彼此交叉,而且必须反复迭代的,又有一点从商业到产品到技术的感觉。
(1)如何做产品层次扩展阅读:
产品整体概念五个层次的建立,可以使经营企业正确地认识产品,并在营销的过程中,结合产品的五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通过为顾客提供更高的顾客让渡价值来获得顾客忠诚,从而实现产品的可持续经营。
企业在对产品整体概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应努力在五个层次上展开营销活动,尽可能的增加产品的价值,降低顾客购买时付出的成本,只有这样本企业的品牌才能抵抗国内外同行产品的竞争。
开发核心产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利益。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细分市场消费者需求存在的差异,开发不同的产品,在成功定位的基础上有效地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利益。
㈡ 构建产品的五个层面
构建产品的五个层面
这算是一套方法论吧,对构建产品很有帮助。这套方法主要来自于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这本书,作者Jesse James Garrett 在过机场安检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一个三维矩阵一下子蹦了出来,根据这个矩阵拓展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原则。
以下干货
我们都有去电商平台购物的经历,成熟的电商平台给我们一系列清晰的,有条不紊的体验,事实上这是由一系列完整的决策组成的:网站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如何运转、它能让你做什么,这些都是彼此依赖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也想做出这样牛逼的平台(产品层面),应该怎么下手呢?
首先把产品分类,按照最基本的双重性质分为: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和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
举个栗子
功能型产品主要关注的是任务,所有的操作都被纳入这一个过程,去思考人们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可以把功能型的网站理解为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的组合工具。
信息型产品关注的是信息,产品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用户的意义是什么。
太抽象了就想想经常使用的产品,比如淘宝,它虽然是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信息,但它的本质是一个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而微博就是典型的信息型媒介类产品(当年我浪媒体基因为证,咳咳)
自下而上的五个层面: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架构层、表现层。这是一个产品应有的基本架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讨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问题,以及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用户的体验问题。
贴个图好理解:
先说说这五个层面都代表什么
战略层:网站的基本范围层是由战略层决定的。战略层包括了经营者想要从网站得到什么,还包括用户想要从网站得到什么。简单点也可以理解为来自外部的“用户需求”和我们对产品的期望“产品目标”。这里要注意的是,关于定义太狭义和太广义都有问题,我们应该用尽可能具体的词汇来定义我们期望的产品本身能完成的事情。
范围层:也有人喜欢叫它功能层,但是这样不全面。因为这一层中,针对于功能型的平台类产品可以理解为功能规格或是功能组合,但是对于信息型的媒介类产品来说,这一层更多的是以内容需求的形式出现。
结构层:在这一层我们要完成交互设计,这里的交互设计不是简单的我点一个按钮,弹出个什么效果,而是偏向于流程的设计,定义系统如何相应用户的请求。当然还有信息架构,合理的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很多产品出现了难以理解的操作,是个人都用不明白,一般就是结构层的信息架构出现了问题。
框架层:架构层其实应该分三个部分,信息设计:一种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界面设计:安排好能与用户互动的界面元素;导航设计:屏幕上的一些元素组合,允许用户在信息架构中穿行。
表现层:产品最终的感知体验。
这种把产品划分为不同模块和层面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我们去思考用户体验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
其实以上说的两个维度、五个层面、各种模块,随便拿出一个点,都可以再开一个帖子专门讲。比如导航如何设计,比如信息架构错了,是从中间层推倒重做还是先应对必须添加的新功能。
很多产品经理或者是设计这个产品的人,只从第三层开始,没人去想战略层和范围层,觉得那只是老板定的,我负责实施就可以了,或是刚想和老板交流,就发现老板讲的你听不懂或是不认同,不知道是老板思维混乱还是自己level太低,犹豫中退下阵来开始码功能。这种想法设计出来的产品一般都不像是给人类用的,因为每一层都是相关的,就像战略层的用户需求决定了范围层功能模块,而功能模块决定了结构层的流程设计,如果中间断层或是理解不到位,产品做出来很容易想象是个什么样子。
总之以上干货只是心法,也就是“道”,光看这个其实并么有什么乱用,必须要在项目的实践中运用,让它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到那时候你对产品的感觉就会上一个层次了。
好了,先写到这里,希望接下来可以针对这五个层面展开来写点东西。
大家中秋节快乐。
㈢ 产品设计的三个层次
随着中国的中产阶级越来越来,人们消费开始转型升级,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向满足文化需求。为此我们的产品设计也要由注重功能转为注重颜值和体验感。人的大脑活动有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意识层,本能层是天生的、最原始的需求,比如“好看”;行为层是后天学来的经验和动作,比如“好用”;意识层是最高层、需要理性的参与,比如说看推理小说,需要大量思考才能获得更多乐趣,叫做“好有意思”。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需要设计出满足这三个层次好看、好用、好有意思的产品,才能让用户形成对产品的兴趣、购买、喜欢!具体如何做?我们一层层来学习。
第一本能层:好看。
好看是个统称,就是所有的直接感官刺激,带来的情绪包括好闻、好听、好看等。我们去购物,如果看见漂亮的商品,第一反应是我想要,然后才是它能干什么?多少钱?如果看见丑的产品,第一反应这个东西真难看,估计也不好用。所以产品设计时一定要把好看当成好用的一部分,有了颜值的产品,更容易打动用户购买的心弦。想象一下我们逛街时看见漂亮的美女,我们都会驻足多看几眼。
第二行为层:好用。
高颜值带来的喜爱是否能延续,要看产品能否能帮用户完成任务,操作是否便捷有趣?比如 :我在商场闲逛时被一款漂亮的圆柱式冷暖格力空调所吸引,我会忍不住停下来问空调的功能是否好用。比如:它的制冷效和制热效果怎么样?空调声音是否小不影响睡眠?因为空调要经常使用,所以我还会问它的能耗,它是变频节能空调吗?现在污染很严重,它属于绿色环保空调吗?只有满足了我好用需求,我才会下定决心购买它。
第三意识层:好有意思。
本能、行为都是人类潜意识的反应,而意识层的设计,需要用户想一想,判断一下,才能突然领悟产品的妙处,觉得产品好有意思。我们在外面出差和旅游,以前用户都是希望入住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好有意思、个性化体验的特色民宿,因为民宿可以提供定制化服务,每个房间都配备私人管家,帮你提供出行方便和生活所需。比如:帮你预订车辆、提供翻译、安排周边旅游,早餐根据你的需要定制等服务。常规酒店电灯都是需要住客一个个去开关,民宿电灯根据你在民宿的生活场景设置一键搞定,分为睡觉、看书、聊天、看电视等模式,你只要根据你在民宿的活动按一键就可以。例如:以前买个杯子就是给自己喝水和保温,而55度杯子一炮而红,不仅因为外观漂亮,而且它好用、好有意思,只要摇一分种,100度热水就会变成55度温水直接饮用,避免我们的等待时间,而且保温时间可以长达6个小时。
学了以上三层的产品设计思维,希望我们在产品设计的道路上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