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产品思维
本书作者的经历几乎都是C端经验,所以更多的C端用户的感知。
用户是一切产品的源头,用户心智是用户需求的根源。
抓取用户心智的方法:
用户画像
用户特征
用户场景
用户心流
用户细分
(目标用户、潜在用户、真是用户、边缘用户;用户生命周期是为了转化用户)
从市场角度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从产品平台角度
产品价值=平均创造的用户价值✖覆盖的用户数量
用户体验
可用性: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易用性:用户学习成本
稳定性:异常性
产品落地的核心思维:供给侧能力+迭代思维
互联网产品关键变化:
产品触达成本骤降
认知用户质的飞跃
个性化体验成为课程
生产方式彻底改变
❷ 产品经理必懂的产品思维
入门互联网产品经理、产品运营首先要懂得产品思维——产品思维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对于产品经理、产品运营,要看清产品的本质,就要培养产品思维。当然,培养产品思维并非一蹴而就,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运用产品方法论去实操分析产品,可以快速提升思维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产品思维方法论,在分析产品过程中,大家可以有意识运用方法论,才能融会贯通。
只要是人类参与的事物,必有其目的,也一定有其受众。人们会提前预测可能影响事物的因素,或规避,或利用,提前规划和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目的。
任何事物(产品)的发展都会经历四个过程:缘起(导入期)、发生(成长期)、发展(成熟期)、消亡(衰退期)。
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有:目的和目标、受众(用户)、外部环境(市场)、方向和路径、成本、受益、风险、机会。
同理,产品经理做产品设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产品分析,并非上来就是产品功能设计。
产品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分析产品的目标、产品的用户群体、产品的外部市场环境、产品的设计方向、产品研发及推广的成本、产品的收益、产品的风险点、产品的机遇。
用户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针对客户的各种个性化、细分化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用户至上”,做到“顾客就是上帝”。
产品是什么:本质就是为了解决某类用户某种特定痛点。
这里介绍下黑盒子模型,互联网产品可以理解为一个黑盒子,而通过这个黑盒子,用户可以从哭脸变为笑脸,同时又可以产生一部分钱。
所谓的互联网产品是一种可以给用户带来微笑和金钱的黑盒子,由此可见,产品的核心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当然是要以用户为中心。
产品经理分析需求的核心方法论是:产品需求分析从用户角色、用户场景(痛点)、用户需求、解决方案分析。
其中,用户角色就是相关问题的人;用户场景(痛点)就是在某时间、某地点、某环境下出现了某种问题;用户需求就是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是产品根据用户需求所提出的功能方案。
分析用户角色、场景、需求、解决方案,本质是为了更全面、准备的定位问题,解决问题。
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真的是用户吗?产品的想法真的代表用户的需求吗?
为了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切忌空想,产品要具备同理心,要变成真正的用户。
产品调研过程中,要切身站在需求方、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去感受需求背后的原因,这样才有助于产品方案设计,避免产品并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
知名游戏制作人姚晓光在腾讯一门经典课《像蘑菇一样思考》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扎根蘑菇群,了解蘑菇的生存法则。就像心理医生潜入病人生活一样,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后,可以用用户的方式来思考,才能迅速理解问题所在。
常言道:需求来源于用户,但不止于用户。因为有的用户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这就亟需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以更大的格局来挖掘需求。
互联网巨头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的价值为依归,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用户展开的,真正实现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给大家介绍懂用户四步法:用户定义——接近用户——理解用户——变成用户。
策划一款产品,我们首先要做得就是定义用户。
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我们的产品服务于谁?目标用户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喜好是什么?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使用产品?
真正懂用户、理解用户,光靠凭空想象是不行的,得真刀真枪去接近用户。
常见的接近用户的方法有:用户访谈、回复发帖、阅读反馈、问卷调研、走进场景、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数据等等。
接近用户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当你面对海量用户时,你要变换不同身份、角度、环境、场景,理解各种用户群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把思维改变成用户模式,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忠实用户,这是做任何产品的最佳状态,这需要洞察人性,以己推人。
真正好的产品经理,能够让自己变成一个产品外行。
怎样才能变成产品外行呢?
你要放下脑袋里装下的所有事儿,想象自己是一个很初级的用户,什么都不懂的用户来使用产品,这是非常难的一个功底。因为产品经理们总是太专家了,会把事情想的很复杂,把功能做得很高级,但是这些功能可能并非用户真实所需。
产品迭代是一个长期过程,产品设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不断试错,验证想法。
迭代并不是先草草地做个MVP上线再说,有什么问题通过迭代解决。而是MVP发布后想尽一切办法收集用户的反馈,欢迎用户的吐槽,验证产品对用户需求满足的情况。
如发现满足不够到位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迭代,然后再验证再迭代。
每经历一次迭代都要想办法去掉损害用户体验的功能,加强用户体验好的功能。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后,迅速反应,加紧迭代。迭代是一种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思维。
总而言之,产品经理、产品运营并不是普通用户,而是要以更大的格局来挖掘用户需求。
学习产品必懂的产品思维方法论,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体系构建。相信会让你受益终生。
❸ 你认为产品经理思维应该有哪些
对于讨论激烈的产品经理思维,我认为就是:超出预期的满足用户需求。
具体地说高悔巧,有以下几点重要的思维方式:
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
产品经理首先得是产品的用户,并且,时刻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的目标就是超出预期地解决用户的问题。
首先得找准用户,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产品是普世的,谁都能用的,那说明你没有认真思考过。
举个例子,携程app,谁都可以用啊,谁都可能出行旅游,订个宾馆订个票啥的,00用户后说你的产品形态太老了,无趣,那你要不要改?
这就得看是戚键神马样的用户了,是不是你产品的核心用户,有多大体量,他反映的问题背后是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要建立在你对用户清晰认知的基础上。
4、场景化思维
用户遇到的问题、或者使用产品的目的,一般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特定场景下,有一定频次才会发生的。只有放下内心的评断,真切地感受对方遇到的场景,遇前侍到的问题。
❹ 产品经理的三大思维
你想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吗?每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掌握这套思维对你未来的成长会非常有帮助,坚持辩大看到最后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一、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呢是用来训练你的表达方式,它会让你的表达观点变得更加具有条理性,比如向我的boss来讲解我的方案,在用户需求方面我是怎么 考虑的,在整个解决方案上我的方案为什么会这么设计,他跟竞品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异化我的优势是什么。
在运营方面我的建议又是什么,这个方案的投入成本有多少预计刚上线或者是上线半年之后分别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就是结构化思维,就是说表达问题的时候可以把你所有的信息分成几个维度分别来进行阐述。
二、逻辑化思维
你在表达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应该会包含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应该是碎片化的每一件事情之间他会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你要把这些联系讲述清楚,为什么会这么设计我都考虑过带友哪些因素。整个方案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样。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你的方案在冷启动刚上线的时候怎么推、怎么导流、怎么去做用户留存、怎么能提升你的转化率,就是你所有的内容应该是一环扣着一环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很好的体现出你和你的方案是具有很好的逻辑性。
三、逆向思维
当你看到你的竞品出了一个新品或者出了一个新的功能马上第一反应本能的去思考,竞品为什么做了一个这样的东西,他到底有什么价值呢?他背后的商业逻辑或者是用户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你没有考虑到呢?逆携行竖向思维核心就是培养你的洞察力和你的好奇心你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好奇宝宝,不光是工作哪怕是你的日常生活一样可以用你的逆向思维去发现生活中一些不太寻常的事情。比如在中国方向盘为什么不能在右边呢?这样靠边停车的时候司机不是就可以直接从右边下来吗?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你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就会变的越来越强!
总结
以上就是产品经理的三大思维,如果你能够经常的用这三个思维坚持半年,你就会发现你跟身边产品经理已经完全不一样
❺ 产品经理应当具备怎样的思维
一、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迭代过程,不要过早揪着细节不放
作为一个爱好书法、美术建筑和民谣艺术的PM,我自己本人就是一个细节控。但这些年和各种大大小小的设计师合作过之后,我发现,揪着细节不放真的很要命,十分要命。
我曾经合作过的一个设计师,一个用户资料页面设计了长达七天!要知道,因为这七天,整个研发的进度都被拖慢了近半个月。对于一些大厂而言,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是对于创业团队,七天简直要命。
其实,一个好的设计是一步一步迭代来的,过早地揪着细节不仅会严重拖慢进度。同时,此时的设计并不是依托于用户的反馈或者市场的反应,而是来自设计师的灵感设计。这其实很可怕,因为你想象的未必是真的。
循序渐进会很好地满足设计师对于完美的可控追逐,注意“可控”这个词,所谓“可控”指的是你基于可预期的用户反馈或者产品反应,而带来的一种满足预期的结果。可控是一种客观的情况,而不是你臆想的。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及到一个概念,叫“设计思维 vs 用户思维”。其实表明的就是,设计师不要妄想一步设计出完美又满足用户使用预期的产品,因为你过多在创造时,就代表了你的产品已经走向了艺术那条路,而不是可用这条路。
我的建议是,在早期时,设计师可以用标准化的扁平结构满足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美观,今早交付研发,然后在迭代中优化细节,如icon可以更优化,这个按钮的交互可以更好,页面跳转可以如此更便捷更人性化等等。这些细节的优化不适用于初期,而是适用于中后期。你回头去看看微信早期有多简单,你就知道了。
二、你应该了解设计的可复用性,设计规范是必须的
我相信你一定不停地在被提及设计规范,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设计规范呢?
在我看来,设计规范无非两方面。
其一,你对所有的样式进行了规范,包括字体、对齐方式、按钮、交互跳转以及标准色等等。
这部分的定义,是一个设计师的基本能力,我就不做赘述了。我重点说的是其二。
其二,你要考虑样式的可复用规则。这个就高级了,如果你不懂复用性,你做的所谓规范其实只是你假象的规范,你丢给前端工程师,他们一定会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希望你能懂。
所谓复用,简单说,比如一个选择list页面,你在设计时可能发现,在App中一会儿这里需要一个选择list跳转,一会儿这里需要一个当页下拉列表,一会儿这里又需要一个复选框列表。我已经说了,你不该纠结于这些细节,而是要看看,这些选择list是不是用一套模板就OK了。
举个例子,微信拥有一套复选list的设计规范,当你长按某个聊天对话时,可以选择更多,从而可以选中多个聊天对话,但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在微信的收藏列表中,复选的样式和聊天对话的这个是一样的。
带着这样一个复选的设计,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在规范的是每个控件。Button在一个App中可能出现多次,那么你就应该规范到底App中需要出现多少种Button,每种样式的操作意义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这样一来,你的Button再次出现在其他页面时,你就知道只要摆一个你设计过的Button就可以了,而不用再手忙脚乱再来一个。
三、优先级思维导向,是一个设计师的必备技能
在我看来,优先级思维导向是一个设计师难能可贵的品质。
先举一个例子,购物网站是我们最常用的网站,那么你考虑过一个商品列表中,每个商品信息item所展示的内容的优先级吗?一般而言,一个商品会包含图片、名称、描述、价格、折扣、时间、地域以及保障等等。那么,这些信息要展现在一个小的item入口位置,你如何来排布这些优先级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面试时问过很多购物网站的设计师,我发现很多人都是现场想答案。这可就很麻烦了,这说明你的排列是凭感觉的,而感觉往往是不靠谱的。
一般而言,你需要先搞明白,这个设计要向用户传递什么信息。是刺激点击,还是完成某个操作,或者是展示某个提示。搞明白这些之后,你再看看你的这些信息到底应该如何排列优先级?
说回购物网站这个例子。
如果是一个买衣服的购物网站,比如淘宝,一个商品item的作用是刺激用户点击,而在所有的商品信息中,最能刺激用户的无非图片、名称和价格。因为买衣服的人更多看重的是好不好看,所以图片很重要,你要放大了给用户看,名字也得够清楚,而价格又是网上购物的人必须考虑的,所以你的价格一定得显眼明亮。
那么剩下的信息呢?我们再看看购物时候你还会基于什么做判断。一般会考虑的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商品有啥特点,这个店靠不靠谱、有什么保障、是不是我所在的城市以及销量怎么样等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加一点描述,而保障什么的就作为一个固定区域放在那里,需要时自然用户会看到。
有了这样的优先级思维,你会发现你很多的排版布局都可以遵循这样的优先级规则,你的思路便清楚很多。甚至你一个页面的整体布局也会因为优先级思维而清楚很多。
四、你需要即懂UI,也需要懂交互
这一点我想简单提一下。交互不是一个简单页面切换或者跳转效果,而是一个重要的交互逻辑。
就像我上面说的,交互是有规范的,不能简单去看一个页面的交互酷不酷,而是要看你整个App所传递的交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你需要明白,你的交互是给谁用的,要表达什么,和你整个App的调性合不合。
举个例子,一个垃圾清理软件,它的交互一定要酷,给用户一种要飞的感觉,整个交互背后隐藏了很多暗示。火箭飞走了,就是把垃圾带走了,风扇转呀转,就是把垃圾转走了。所以,这样的App里所有的交互都是酷炫的,这就是所谓强交互。
而像钉钉,它的交互就会正统很多,没什么强交互,基本上就是列表+表格,简单严肃单一。那是因为整个产品的用户更多是商务人士,而商务人士要的稳重和靠谱,酷炫的交互对他们没用。
好的设计师应该多去用用各种类型的App,给自己多积累交互的素材库,并且可以看看这些App的交互是不是满足整个App的调性。
五、体验是有优先级的,切记
最后谈一点,就是挂在无数PM和设计师嘴上的体验问题。港真,体验真的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宝宝。很多时候,你过于专注体验,就会陷入到一个怪圈,自己干得很嗨,可是为毛成就感这么低。
因为体验本身就是一个细活。回到我最初说的那个问题,不要纠结细节。设计师一般使用的软件包括PS、AI以及Sketch等,用这些软件做一个图一定是要扣细节的,那你其实在扣的就是体验。
❻ 产品思维之一【第一性原理】
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和模式框架决定了其思考力的界限。在产品设计领域,有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框架: 本质思维、相对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以及演化思维。 面对需求问题时,学习并使用这几种思维进行交叉验证,可以大大提升产出方案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产品从需求分析、战略制定、方案设计、项目执行,到运营推广、数据分析,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产品经理深度参与,相应就有多种能力要求。其中 最核心的思维能力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即“本质思维”,在物理学领域也称作“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从本源入手,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作为依据,然后层层推导,得出最终结论或方案。”
具有本质思维能力的产品经理往往眼光毒辣、直指要害,论述问题时逻辑分明、极具说服力,令人叹服。 进行产品设计就是在构建体系,而只有了解这个体系的本质,才能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逆向构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做过一个着名的实验:在每次给狗送食物前打开红灯并响起铃声。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要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不管食槽里有没有食物,狗都会开始分泌唾液。生物学上,这是由“条件反射”引起的。对狗来说,最开始分泌唾液的条件是“看见食物存在”这一基本事实。后来,由于实验者不断地将红灯、铃声这两个事物和食物建立起强关联,在狗的认知里,红灯、铃声渐渐和食物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条件反射不仅作用于狗或人类的神经系统,也同样潜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里。只不过这种反射形成的时间比较长,往往容易忽略。
二战时期,英国空军规定,后勤部门要用骆驼粪给战机的皮革座椅做保养。骆驼粪恶臭难忍,但由于数量短缺,时常有战机不能及时得到保养,因此这项规定让后勤兵们苦恼不已。有一次,一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前来探望儿子,看见他正用骆驼粪擦拭座椅,便问道:“你们怎么还在用骆驼粪擦皮革?”儿子答道:“我们一直如此,这是规定。”老兵大笑:“当年我们在北非沙漠地区作战,需要骆驼运输物资。可是,部队中很多皮具是用牛皮做的,骆驼闻到味道就会赖着不走。所以就有人想到用骆驼粪擦拭皮具以便盖住牛皮的气味。没想到30年后,这个方法却被沿用到飞机上,真是太可笑了!”
当时间跨度足够长,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难免会犯下类似的错误。
在产品设计领域也有类似案例,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是由两千多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这个案例的时间跨度更长。由于火箭助推器在制造完毕后需要用火车运送,因此设计宽度与铁轨的宽度相同,铁轨的宽度因循了早期电车轮距的标准,电车的标准则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的轮距是根据过去英国马路的辙迹而来。在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根据罗马战车的轮距所铺设的,而罗马战车的轮距,其实正是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仔细复盘问题的原因会发现,人们执着于错误做法的依据是: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过去都是这么做的。
人类并不比巴甫洛夫的狗强多少,只不过“别人”和“过去的经验”充当了“红灯”和“响铃”。也正是由于时间跨度过长,在心理学上把这样的类似条件反射模式叫作“路径依赖”——不得不承认,这个名字十分形象生动:在某条路上走得太久了,习惯成自然,于是就忘记了最开始为什么要选择走这条路。
所以: 无论看到任何一样东西,要意识到它背后站着无数个设计者,没有“本来就该是那个样子”的产品。大到城市村落的规划、道路交通的设计,小到身边的牙刷、肥皂的设计。所有这些产品背后都有它的设计故事。只有抛开“别人怎么做”“过去怎么做”的禁锢,回归到初始问题进行推导,才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
连环追问法就是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实践第一性原理的最佳方式。它有两个好处:①通过对问题的连环追问,能发现表面问题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②通过对人的连环追问,能弄清楚人们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对问题的追问:
现存的所有行业组织、解决方案、设计模式等,都不是天然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它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凝聚了前人很多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所以,回顾并深入理解这些思考和经验就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我们可以试着提出下面的问题来厘清过去设计者的思路并发现新问题:
Q1:他们当时为什么要那样设计?
Q2: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Q3:所有前提条件直至现在都还保持不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吗?
Q4: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我们要意识到: 这些某种程度上已成定式的思路和经验并不一定是唯一解决路径。尤其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迁、技术变革,解决同一个“元问题”的最佳方案有可能已悄然改变。
抛开“别人”和“过去”这些参照物,才能发现另一种可能。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忠实粉丝,并成功运用它创造了特斯特。
对人的追问: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把对人的连环追问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记载了许多苏格拉底和众人对话的内容。其中不难发现,苏格拉底与人沟通的模式是顺着对方的想法步步深入下去的。 他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肯定——“Yes”和询问——“Why”,不断探询、确认对方的观点,进而彻底了解到那些隐于源头的想法。 对人运用连环追问法的前提是要发自内心地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鼓励他讲出真实想法。这种提问方法也被称为“助产式”提问法。
产品设计者在工作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来确认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搜集用户反馈时,用户会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很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时如何理解问题的本质就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无法通过连环追问法直接确认用户的本质需求,这就像马车时代的用户不可能提出想要一辆汽车的诉求,而会表达为需要一匹更快的马——事实上用户想要的是更快更舒服地到达目的地。 通过连环追问搜集到的用户反馈质量不同,但它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用户提出某种需要背后的真实动机。 要特别珍视“无法理解用户动机”的情况,因为这往往藏着被忽略掉的某种使用场景。
对QQ同步助手新版本进行设计时,我们尝试将云端保存的通讯录与手机本地通讯录保持一致。但后来发现,有些用户并不想要云端备份的通讯录和本地通讯录一模一样。于是,针对这类用户,我们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大致还原这一沟通过程:
Q1:为什么你认为备份的通讯录和手机里的保持一致是无法接受的呢?
A1:因为我备份就是为了让云端的通讯录尽可能全,不然我干吗要备份?
Q2:好的,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手机里存的联系人要比云端通讯录更少、更精简,这样用起来才觉得方便,对吗?
A2:是的。
Q3:为什么这样更好用呢?因为通讯录联系人太多了吗?还是出于其他的考虑呢?
A3:是的。我是做大客户销售的。第一,我不希望手机通讯录一打开所有客户资料都能看到;其次,我存的联系人数量很多,但有些人我联系的频率极低,只希望有个备份,不希望他们一直驻留在我手机里。
Q4:好的,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有一部分通讯录资料你不想让它显示在手机里;但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偶尔)可以快捷地把它们找回来。
A4:是的,想找的时候通过你们软件能看到就行。
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了用户的真实意图,并将这一特殊情况纳入后续设计之中。 当然,用户的需求并不是都要充分满足的,还涉及到需求取舍的问题。
在全面了解用户需求时,运用第一性原理,站在用户立场上进行追问,往往能获得比较深入的洞察。只有全面地“看到”用户的各种需求,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取舍。全面而彻底的“看到”,是通往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如果穿越到2011年,作为微信的产品经理去设计“群”功能,你将如何思考,如何设计?
回到问题的源头,对微信来说,用户为什么需要“群”?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看看类似产品都是怎么做的。当时,类似具有群功能的产品有:腾讯QQ、阿里旺旺等即时通信产品,有新浪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产品,以及诞生不久的Google+。
这里需要澄清,当我们谈到“第一性原理”的运用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必须抛弃“类比思维”,也就是不去看同类产品是怎样做的,而直奔自己的设计目标。但在真实的设计过程并非如此,相反的,对前人方案的充分理解是运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拒绝被同类产品的设计影响”和“压根不懂同类产品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运用连环追问法厘清过往设计者的思路:
Q1:他们当时依循了怎样的设计规则?
A1:总结主要的设计规则如下:(1)由某个用户进入“群功能”的入口发起创建,生成一个全新的群ID;(2)他把这个ID告诉相关的好友,群ID层层传播,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群功能”入口搜索到这个群ID,加入群;(3)发起人(群主)审核(当时对于是否需要审核机制,不同产品有不同定义,但这点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后,申请人进群。
Q2: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群?
A2:因为“群”作为一个“联系中心”存在,更像是某种特殊的会议或组织,这种组织一般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提供特定服务而存在的。
Q3: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A3:前提条件是:用户之间的关系虚拟大于现实,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不高。
Q4:现在所有前提条件都还保持不变,并没有发生变化吗?
A4:发生变化了。由于微信的注册方式以手机为主,并且加好友策略非常谨慎(双向确认),在这样的用户关系链里,现实大于虚拟,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很高。
Q5: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A5:有,用户需要更加贴近真实环境的群社交形式。
通过以上连环追问,就弄清了微信群设计的目标:让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和真实世界一样自然、高效的群体交流。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作为微信产品经理,依然可以运用第一性原理去整理真实世界里人们的社交群聚关系。通过观察和梳理,你或许能够找到群功能设计的关键:
Q1:真实世界里,群体有哪些特征?
A1:群体存在场景中,人们随着场景的转换接触不同的群体:上午工作时,会因为要讨论问题而聚到一起;中午吃饭时,附近的几个同事聚到一起商量去哪里吃;下班后,几个好友分别联系着一起去踢球,或逛街、看电影。
Q2:它们的人员是固定的吗?
A2:群体具有随机性:在所有场景中,群体参与者并不固定。讨论A项目工作的是一拨,讨论B项目可能又是另一拨;相约活动的好友也不一样,可能今天和这拨人踢球,明天又是另一拨,吃饭或看电影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拨。
Q3:人们认知群体的过程如何?
A3:对群体的认知存在于个体:人们是通过“有甲、乙、丙这些人在这个群里”的认知来识别不同群体的。所以当你想要发起一次聚会,总会先去联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基于这些特征,对比旧产品的设计方式,可以继续追问:
Q4:在真实世界中,群ID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吗,它的存在是必需的吗?
A4:不是。因为随机性大于固定性,群ID是一个固定的、提前预设的东西。
Q5:人们不会有一个“群”的概念,但事实上确实一直身处群体之中,是吗?
A5:是的。
追问到这里,产品的设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了。
其实当时并非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产品——2011年6月,谷歌推出了社交网络产品Google+。Google+以圈子(Circles,即Google+的“群”)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它主打的“圈子”群形态不认为“群”是一个辅助的沟通手段,而认为“人们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群”“群是人们固有的属性标签”,只不过“在不同的群里,他们的标签不同而已”。Google+确实在尝试一种更加贴合真实社交关系的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它的提问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圈子”设计在最初添加好友的时候就要求用户直接把好友拉进某一个“圈子”。
如果继续再问多一个问题,也许Google+就不会做这样的功能设计了:
Q6:当人们想要向一个“群”发起交流也就是说点什么的时候,是先产生说话的动机,还是先联系群体里的所有人?
A6:先产生说话的动机。
所以,Google+那种“先把人拉到定义好的群里”,再等着“什么时候有机会用户会去群里讲话的”产品模式,事实上是很不合理的。
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的追问,微信群完成了“更贴近用户自然使用方式”的群功能设计。群1.0设计认为“群功能”是中心:所以使用1.0的群时,要跑到“群功能”入口位置去创建,拉人时必须提供群ID,人们也要通过搜索群ID才能进群。用户一直在围着“群功能”打转。而群2.0设计认为“用户”才是中心,至于群功能,让它无形地存在就好。所以没有什么创建的说法,你拉人直接开聊就是了;搜索的时候也是一样,你只需要直接搜某个人就行。常用的、人多的群,人聚好了再取名字以方便查找。
值得警惕的是:并不是所有“定式”都能被优化。如果做设计全都另起炉灶从头来一遍,却不考虑成本问题,就容易走进第一性原理的误区。大多数情况下,成熟的“定式”远比莫名其妙的新点子来得高效。要避免“为颠覆而颠覆”,不要“重复造轮子”。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回归原点,什么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轮子”?
最好的办法是时刻保有从源头思考的意识,充分理解过往设计思路和关键环节,关注旧模式的前提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新的优化空间,快速判断是否存在新的解决方案。 第一性原理是一种从问题源头进行思考的意识,好的设计者能够把这种意识纳入所有思考过程。
有人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不再追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了。因为当影响事件的因素无限多时,想要了解完整的因果关系几乎不可能,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效。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可以协助我们预测用户行为。比如,借助大数据可以知道在女装电商网页上展示男装广告的效果会很好,还能知道用户A行为和B行为的关联度极高,但也许这两个行为在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思考吗?看数据不就好了吗?
这里有两个值得思考的点:大数据的基础是海量数据,对于一个产品初创者,在没有可靠的量级数据前提下,直接使用第三方数据做出的判断极有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有海量数据作为基础,作为产品设计者,在分析问题时,依然需要保有“第一性原理”的意识。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测试模型、发现意料外的事实,但如何使用和定义这些数据现象,又是另一回事。大数据时代,能深刻理解数据并用好、用对的设计者,才是真正的大赢家。
❼ 产品思维都包括哪些方面
产品思维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1.对于问题的系统化思考与表述。
2.直截了当、简明扼要的沟通。
3.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4.扩展视野,兼顾全局。
❽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分享五种产品思维
1、整合思维
(1)流程整合所有客群的相似需求可使用同一套产品流程进行满足。对用户来说,通用流程的好处是可以液喊铅降渗余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对业务来说,可以统筹业务线,提高管理效率。
(2)数据整合数据整合比较常看到的是搜索和内容业务,比如微信的搜一搜,搜索范围涵盖朋友圈、公众号文章、小程序、音乐等,将微信生态所有内容打通,提高搜索的全面性和准确率。再如微信读书,看一看版块把微信读书的想法、微信的在看、微信关注的公众号内容全部整合,丰富内容体系,满足用户消费更多内容的需求。
2、差异化思维
(1)按操作流程状态分类:该种分类方法适用于任务流程较长的产品,比如电商产品的购物、信贷产品的申请额度。由于任务流程较长,所以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随时可能会流失。根据经验,流程状态一般有未完成、处理中、操作成功、操作失败。未完成状态: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意愿不强,操作太麻烦,担心闹好安全性等,随时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流失。产品可以做的是需要再细分每个环节,分析用户流失的具体原因,在流程上做出优化;运营也需要细分流失原因,通过一些营销手段防止用户流失,以及召回已流失用户。
(2)按生命周期分类:新户:指新注册且未使用核心功能的用户(不同公司不同业务可能定义不一样)。新户的需求主要是想要快速体验核心功能,所以产品和运营需要做的是降低新户体验门槛,比如缩短体验路径、赠送优惠券等等。一般来说,新户只有促成第一笔交易,才有可能有后面的转化,所以新户交易很重要。
3、前筛思维
(1)注册时根据用户属性,提前拦截。比如在注册落地页,用户注册时如果判断用户质量太差,则可拦截不让用户注册,节省没必要的成本;(2)用户使用产品时拦截。可能这一类方法只适用于信贷产品,因为信贷产品要背坏账率。
4、兜底四维
(1)系统挂掉:为减少系统挂掉带来的影响,可减少系统之间的耦合性,还有加强数据监控管理;
(2)交易多层校验:涉及资金交易的业务,系统架构必须设计严谨。比如信贷产品借钱使用免息券,比较好的校验机制是运营人员配置免息券时校验>前端选择免息券时校验>后台系统放款时校验,多层校验把损失降到最低;
(3)用户超时未提交:如选项为选填,需要设计一个超时时间,超过时间系统自动执行下一步,确保用户流程的顺畅;
(4)用户输入为空:当用户输入为空时,一般会赋予一个默认值,避免系统出错。
5、闭环思维
(1)多任务流程引导如果一项任务是需要来回操作的,则需要设计闭环流程。比如支付宝双12消费券抽奖,一天有三次机会抽奖,每抽完一次则弹窗引导继续抽奖;比如邀请好友助力活动,助力者在助力完成后,往往会引导助力者也邀请好友,将助力者转为发起者。
(2)善于使用用户行为数据除了流程上的闭环,善于利用用户数据,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一种闭环。比如常见的个性化推荐服务。
❾ 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都需要哪些思维
首先需要人的思维能力,需要你埋隐可以充分的协调员工的工作。其次,你需要有弯春厅洞察市场需求的思维,你不仅仅要发现现在的需求,还要帮消费者发现他们没有发现的需求森茄。
❿ 《产品方法论》-梁宁.产品思维
清明节期间,有幸听了得到《 梁宁 · 产品思维 30 讲》,对于没有系统培训过产品思维的,非常有帮助,梁宁把产品方法论讲得很透彻,从同理心触发、如何抓住机会、打造系统能力、用户体验、如何创新,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一一讲解,慢慢体会,感觉慢慢的都是干货。
其, 主要讲产品的全局观,对于大多人大多时候,面对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你可能只负责其中一个搜索框,或负责挖掘生成数据而已,这时更多时候是负责产品局部功能,可能这里面的方法论很多暂时用户上,但如果你需要走得更深更远,终究是会排上用场的。不管是局部还是全局,都需要用同理心去判断产品,用用户体验地图,服务蓝图是校验产品是否在正规上。。。
产品思维,需要我们根据观察和判断,建立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确定性。
运用交互的能力,在连接和迭代中,深化与用户的关系。
这也构成了《梁宁 · 产品思维30讲》的 5 个课程模块——
(1)、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2)、 机会 判断:从一个“点”,看到一个“体”
(3)、系统能力:组建系统,制造确定和依赖
(4)、 用户体验 :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5)、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
愉悦 即 满足,爽是崩了很久,突然满足。
不爽 即 不满足,愤怒:感觉自己边界被侵犯
恐惧 是 痛点 ,不满足 不等于 恐惧
满足是度量产品与人 、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关系。服务用户,本质是让用户满足”--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茫然,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做产品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做好产品,最重要的是理解用户和自己,以下有5个层次帮助我们分析一个产品
首先,用专业化视角对人和产品做出判断,思考在哪个层面下功夫。
然后,回到内心,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情绪,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防御意识。
这是我们做好一个产品的起点。
1、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
怎样做好机会判断?
(1)、从你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点”开始;
--通过痛点、痒点、爽点进行切入。 痛点的背后一定有恐惧; 有需求,还能被及时满足,这就是用户的爽点; 网红系列产品击中的是痒点——让用户成为理想的自己。
(2)、要看到这条“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点”;
(3)、当“面”打仗时,“面”上的“点”是有红利的;
(4)、CEO 应该去找到外部势能,为组织赋能。
总结一下,做好一个产品,要对这些机会做出判断——
附:
第一套用户画像:第一只羊 / 头羊 / 狼
第一只羊是种子用户,让他得到及时满足,才能引入更多的羊;
头羊是意见领袖(论坛版主、微博大V、淘宝店主……),当头羊自发管理羊群时,产品就建立了自组织;
狼是利润的贡献者,如果你向B段收费,那狼就是B端。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 / 笨笨 / 小闲
大明对于自身需求非常了解,核心需求是价格或硬货,忠诚度低;
笨笨有需求方向,但不明确。可能会逛 10 家店看了 200 条裙子,最后买了一顶帽子……一旦决定了要买的产品,大概率会变成“大明”;
小闲没有消费需求,单纯为了打发时间。
两套画像互为补充,你想服务哪种羊,就要按大明、笨笨、小闲,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设计你的产品。
4、场景:在特定空间 / 时间,触发用户情绪
“场”是时间和空间,用户可以在一个空间里停留和消费;“景”是情景和互动。
在这个空间时间里,要有情景和互动让用户的情绪触发,并裹挟用户的意见,这就是场景。
很多时候,你以为用户是在消费产品,其实是在消费场景。
吃午饭有哪些场景?
你自己带便当,一边看网剧一边吃,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起叫便当,在会议室里边吃边聊,这是一个场景;几个同事一起出去吃,然后AA制结账,这是一个场景;中午请客户吃饭,这是一个场景;中午情侣约会也是一个场景。
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
但入口不是场景,只有能触发用户情绪的场景才是真正的流量入口。
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向用户交付确定性,建立依赖。
保障确定性的核心要素是效率,一次次迭代和选择,将会成就你的产品和人生。
完成一个产品,需要建设“系统能力”。
就像想拥有好身材,就必须得有控制饮食和保持运动的系统能力……
1、 整体流程 和 确定性 --ATM机为例,需要七个岗位:战略、运营、现金、密码、硬件、客服、技术。
2、小米的 效率 革命
3、微信 迭代 的刻意与惊喜
4、 领导力 :带领团队穿越生死
1、用户体验层次
2、绘制用户体验地图
1、人物角色
2、描述用户目标和预期
3、服务触点: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到实现他的目标之间,会跟你的产品,有哪些接触
4、用户使用路径:使用路径与服务触点关系:用户在宜家逛是使用路径,在宜家向工作人员咨询是服务触点。
5、用户情绪曲线:场景是要触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3、服务蓝图 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服务蓝图要做到: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用户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目标
一条路:清晰的路径
三个点:峰值、终值、忍耐底线
4、上瘾机制:用户激励系统
建立激励机制,就是一旦完成预定动作,给他满足;并且让他清楚,完成预定动作,就能得到满足。
在游戏里,资源是虚拟的,激励是极为确定的事。
5、起好名字,建立产品口碑
网络贴吧、网络知道的缔造者俞军说,产品经理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互联网是增量的竞争,没有创新的产品根本不应该被做出来。
同级别竞争大体量占优,创新是小企业的唯一活路。
1、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未来已来,只是分布的不均匀。
创新不是高不可攀或者神秘浪漫,不是必须超越环境,横空出世。
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你需要捕捉灵感的瞬间。
婴儿恒温箱的发明和迭代
婴儿恒温箱的灵感,来自于斯蒂芬医生去逛动物园,看到的小鸡孵化器。
为了让发展中国家具备维护婴儿恒温箱的能力,普赖斯蒂洛团队,用汽车配件做出了新的婴儿恒温箱。
创新重要的是面对痛苦,起心动念,也许它们正在某个动物园、某个车库里,等着你的眼睛看到它们。
2、新要素与新物种
新产品一定要有新要素,否则不具备竞争力。
也许用户的前端体验,依然是那个产品和服务,合理运用其他领域的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可以诞生出新物种。
亚朵酒店在流量和转化率方面的新要素尝试
(1)、引入合伙人房东,实现快速落地和前期投资;
(2)、设计众筹,让消费者变成带路粉;
(3)、引入IP属性,与“吴晓波频道”合作,成为社群酒店;
(4)、场景电商,销售酒店用品。
3、三级火箭:互联网的降维打击
三级火箭是互联网圈的常用概念:
第一级,获取头部流量;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玩转三级火箭的几个要素——
第一,第一级火箭一定要高频,只有高频才能推动低频;
第二,通过第一级火箭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要快速展开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这也是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的难题;
第三,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狠人。
三级火箭,不是偶然干成的,而是一开始就想着颠覆现有的行业,干掉现有的企业。
如果不是狠人、不是积蓄已久、没有掌握高频应用场景,不能承受指责……三级火箭还是没法轻易玩。
火箭为什么要有三级?
火箭要想突破大气层,必须引入分级设计。
如果卫星重一吨,火箭分成二级的话,要耗费 149 吨燃料进行推动;
分成三级,需要 77 吨,四级需要 69 吨。
分级越多,风险越大,三级火箭是成本和可控性平衡后的选择。
4、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颠覆式创新是屠龙术,是产生新帝国的机会。
随着社会能力的升级,新的需求被释放催生新的价值网。
颠覆式创新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开启了一个新的价值网?是不是到了“新大陆”?
诺基亚对手机的定义是通信产品,iPhone 对手机的定义是互联网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
看上去是一样的产品,但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张价值网。
诺基亚曾经是手机霸主,虽然在它传统的价值网里依然可以生存,但它在新的价值网里是边缘企业。
传统老企业没有办法快速对新价值网做出反应,我们看到的新价值网,就是我们的机会。
所谓管理得好的公司,往往与现有价值网紧密对接。
响应现有客户需求,紧盯对手,满足投资人。所有的弦都绷得高效、流畅,没有冗余和浪费,管理无比完美。
一旦传统企业形成像基因一样的“组织心智”,就很难迅速对接新的价值网。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结束语
课程临近尾声,梁宁从另外的维度,对产品能力做出了精彩的诠释。
1、怎样成为顶级高手
我们容易学到的是套路,但靠套路成不了高手;
让我们成为高手、促使我们做决策的,是那些微观体感;
要想自己为结果负责,开门立户创业,必须有长在自己身上的微观体感;
产品好手必须同时拥有微观体感和套路;但要想成为顶级高手,还必须要有宏观能力。
2、找到人生的确定和依赖
商业是以利润为中心,人生是以意义为中心,商业并非人生的全部。
人死前盘点自己的一生,其实没有人看这一生赚了多少利润。
做自己真实能做到的,做你有内心确定感的事,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
最后,以课程中的这段话与你共勉——
愿你伟大时代,置身局内。
看到时代的浪潮,
不再抱怨波涛滚滚的凶险,
而是能看到,大海的本身就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