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备件库存怎么进行管理
备件库存的管理:
1、备件入库管理
入库备件必须逐件进行核对与验收。
(1)入库备件必须符合申请计划和生产计划规定的数量、品种、规格;计划外的零件须经纺织设备科长和备件管理员批准方能入库。
(2)要查验入库零件的合格证明,自制备件必须由检验员检验后填写合格单,外购件必须附有合格证。并在入库前对外观等质量进行适当抽验。
(3)备件入库必须由入库人填写入库单,并经保管员核查,方可入库。
(4)挂上标签或卡片,并按用途(使用对象)分类存放,方便查找。
2、备件保管管理
(1)入库备件要由库管人员保存好、维护好,做到不丢失、不损坏、不变形变质、账目清楚。
(2)备件管理要做到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要做到库容和码放整齐。做到账、卡、物三个一致。备件在区、架、层、号四定位。
(3)备件入库上架时要做好定期涂油、防锈保养和检查工作。
(4)定期进行盘点,随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备件动态。
3、备件发放管理
(1)备件的领用一般实行以旧换新,由领用人填写领用单,注明用途、名称、数量,发放备件须凭领料单。对不同的备件,企业要拟定相应的领用办法和审批手续。
(2)对大修、中修中需要预先领用的备件,应根据批准的备件清单领用,在大修、中修结束时一次性结算,并将所有旧料如数交库。
(3)备件发出后要及时登记、消账、减卡。领出备件要办理相应的财务手续。
(4)支援外厂的备件须经过设备处长批准后方可办理出库手续。
4、处理备件管理
符合下列条件的备件,应及时处理。报废或调出备件必须按要求办理手续。
(1)由各原因所造成的本企业已不需要的备件,要及时按要求加以销售和处理。
(2)对备件废品查明其废弃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并报请主管领导审批处。
备件库是收储、保管以及发放备件的场所,也是零配件流转中心。备件的库存管理是提供备件资料来源的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管理工作。通过实际消耗的积累,可逐步弄清备件的消耗规律,修正储备定额,使之既无积压,又能保证维修需要。库管人员应根据备件卡,将消耗至订货点储备量的备件及时提报资料,以便编制自制或外购备件申请计划,补充库存。并在处理备件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⑵ 要知道每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和工时消耗定额应怎么做
材料消耗定额,要获得产品相关消耗材料清单,确定测算方法和测量环境,通过实验生产统计的方法得出。
工时消耗定额,要先明确产品相关的生产活动,及辅助活动,进而测算这些活动的时间,确定测算方法和测量环境,通过实验生产统计的方法得出。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节约和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生产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燃料等的数量标准,包括材料的使用量和必要的工艺性损耗及废料数量。
其中包括这些方面的测算:主要材料(主要实体),辅助材料(比重小的实体),周转性材料(工具类),.零星材料,消耗性材料(水,电,燃料)。损耗率。环境影响因素:人员熟练度,施工工艺和方法。
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可以在实验室中先获得基础数据,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测量和用统计方法进行拟合和修正。
1. 其中要考虑每一项材料的测量方法规定,测量工具选择,测量环境条件的配备,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录入。不同的测量工具在精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测量工具的变更,也会对测量数据产生影响。不同的测量方法也会对数据产生影响,所以监测过程需要有规定的程序。
2. 对于工具材料可以采用多次折旧的方法估算。
3. 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施工工艺和方法对材料有影响,所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普通工人。 随着生产工人熟练程度的上升,可以进行再次测算。
4.如果改变生产次序或方法,可以重新进行测算。
5. 少量加工和大量加工,消耗性材料(水电等)分摊值可能不同。所以测算时也应按不同生产量确定阶梯性的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制定的一个目的是降低原料库存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也为企业生产估算,合同交付承诺及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持。
工时定额:将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时间消耗的限额。
时间定额由基本作业时间、辅助时间(工人生产准备和管理,学习平均时间)、布置工作场所的时间、休息时间等组成。
获得的方法与材料测定相似但这时测算的是时间。
可以在实验室中先获得基础数据,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测量和用统计方法进行拟合和修正。
1. 其中要考虑每一项生产活动的时间测量,监测过程需要有规定的程序。
2. 对于辅助时间及不便测算的时间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再用统计方法均算。
3. 由于工人的熟练程度施工工艺和方法时间有影响,所以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普通工人。 随着生产工人熟练程度的上升,可以进行再次测算。
4.如果改变生产次序或方法,可以重新进行测算。
工时定额是估计生产进度的重要因素。它假设所有生产材料按时按质按规定的地方准备好后,进行理想化生产的时间。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测算,可以先测算制定多种半成品和部件的工时定额,再用它们计算最终成品的工时定额。
⑶ 怎么做好工时定额管理有什么好的方法
工时管理规定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工时定额由技术部根据各工序加工复杂程度、精度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工时定额。
2.制定工时定额时应力求:先进、合理、公正。
3.非工艺工时由生产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合理地按排工时。
4.未制定工时的零部件由生产部门负责给定工时。
三.工时统计管理
1.员工每天按工艺尘迅文件生产产品、经检捡人员确认合格后填写工时单、并双方签字。
2.批量产品每日应按件/工时×加工数量填报。未完工序应在当日工时单上注明产品名余兄丛称、标注未完字样,按1.要求签字上报,待加工完成后合计产品数量一次报清。
3.工时单上交时间:白班次日9时竖樱前、中班次日班前、夜班当天班后9时前,节假日顺延。无特殊情况过时不候。
4.废品不计工时。返修品、返修时间不计工时。本人无法返修需按排他人修复的工时,由责任人担负。
四.工时更改制度
1.当操作者对工时定额有异议时,应及时向班组提出异议、由班组长向工时制定部门提出复核。如确需更改,由更改人在工艺单上更改并签字。
2.技术部门和有关工时管理部门应每半年对工时定额进行一次复核,确保工时定额科学、合理。
⑷ 如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
1、材料消耗定额是正确地核算各类材料需要量,编制材料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x0d工业企业的材料物资供成计划,主要是根据计划期的生产任务和单位产品的消耗指散定额,先算出各类材料的需要量,再考虑到材料的内部资源而确定的.因此,消耗定额是确定材料需要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定额,计划指标就失去依据,也就不可唯旦氏能编制正确的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2、材料消耗定额是有效地组织限额发料,监督材料物资有效使用的工作标准.有了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才能使企业供应部门按照生产进度、定时、定量地组织材料供应,实行严格的限额发料制度.并在生产过程中,对消耗情况进行有效地控制,监督材料消耗定额的贯彻执行,千方百计地节约使用材料,同一切浪费材料的现象作斗争.
3、材料消耗定额是制订储备定额和核定流动资金定额的计算尺度.工业企业在计算材料储备定额和流动资金的储备资金定额中,都有一个每日平均需要量的因素,而每日平均需要量又取决于每日平均生产量和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两个因素.由此可见,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的数量.因此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资金定额,必须要行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或完成某项生产任务,合理地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一般工业企业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用绝对数来表示.。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当迟差是全面的和系统的.除了正常生产的产品以外,还应该包括新产品试制、技术改造和设备维修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
材料消耗定额的类型在机械制造和其他装配式生产的企业中,由于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材料消耗定额又可分为单项定额和综合定额.单项定额一般是指制造某一种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综合定额实际上是单项定额的汇总,一般中指整机产品(如电视机、机床等)的材料消耗定额.这两种定额既互有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单项定额主要作用于为小生产车间发送材料的依据,又可以用来核算和分析实际消耗与定额消耗的差异,综合定额主要用于编制材料物资的供应计划.
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工业企业为制造产品而消耗材料数量的多少,是反映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促使企业更好地使用和节约材料物资,每一个工业企业都要制定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这对于企业从生产准备,投料制造,一直到完成产品生产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⑸ 什么是定额管理
定额管州态理是指,当某一费用要素定义的分配标准是按工作量定额或材料定额时,可以在本功能下,录入该费用科目核册迹源算的项目的州中工作量定额或材料定额数据。
⑹ 定额成本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额成本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定额成本制订。在实行控制制度的企业,定额成本既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基础,也是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制度产品定额成本,能按在以下公式进行:
直接材料应该分别按各种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的消耗定额乘以其相应的计划价格,并加总得出定额成本。同样,直接工资也应分别按各车间和工序的工时定额乘以相庆的计划工资率,并加总得定额成本。制造费用则应该根据各车间部门的费用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单位产品中去,并加总得出定额成本。将上述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定额成本加以汇总就可得出单位产品的定额成本。也可以根据工艺流程,分别各生产车间制订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及制造费用的定额成本,然后把各车间的定额成本加以汇总得出单位的产品的定额成本。若产品是由多种零部件构成,一般可先按照以上方法制订出零件定额成本,然后再制订部件与产品的定额成本。若产品零件较多,也可不编制其零件定额成本,而编制其零件定额卡,再根据零件的原材料与工时的消耗定额以及原材料计划单价及计划工资率和费用率,直接编制部件的制订可采用定额成本卡片形式进行。
(2)实际成本计算。在实行定额成本控制制度企业,产品实际成本由定额成本和定额差异、定额变动三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定额差异+价格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差异指的是产品生产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定额成本的数额。实际成本超过定额成本数额为超支,称作不利差异,要用正数表示;实际成本低定额成本的数额为节约,称作有利差异,要用负数表示。计算定额差异不仅是为了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更有利对产品成本进行切实有效的控制与考核。定额差异计算当分别各个成本项目进行。直接材料定额的差异的确定方法有限额法和整批分割法与定期盘存法等三种。
限额法,是采用限额领料单实行限额领料,假如发生超限额的领料需另填超额领料凭证,这一些超额领料数就是不利差异,假如限额领料单有余额,说明实际消耗低定额是有利差异。
整批分割法,就是将汪物分隔后产品毛坯数量乘上消耗定额求出定额耗用量,再和实际耗用量相比较得出定额差异。
定期盘存法,是隔一定日期,对生产里存余材料进行盘点,根据材料领用数与盘存数计算出一定日期材料的实际消耗,再和定额相比较得出定额差异。直接材料的定额差异只包括耗用数量上差异,不包括其价格差异耐圆,价格差异另外单独列示。
直接工资差异因工资形式不同而异,在计件工资形式下,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工资为定额工资形式中,有工时差异和工资率差异两种。工时差异是实际工时和定额工时之差乘上计划工资率。工资率差异为实际工资率与计划工资率之差乘上实际工时。制造费用定额差异一般以实际发生额和按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调整的费用计划相比较而得出。定额差异一般由产成品和在产品共同负担,可按两者定额困亩液成本的比例进行分摊。如果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与完成程度较为稳定,定额差异可一部由当月产成品负担。
定额变动指的是由于修改现行定额,按新定额计算的定额成本和按旧定额计算的定额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于产品结构改变和生产技术进步与生产组织改善、新设备的使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原因,作为产品消耗尺充的现行定额和定额成本也需相应修订。定额一般在月初变动,这时应把月初在产品中的原定额成本按照新的定额进行调整,并计算出月初产品的定额变动数,从而使月初在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因定额修订而发生变化。计算公式为:
月初定额变动=(原定额-新定额)×月初在产品里变动定额的零部件数量
如果发现定额有显着不合理情况,现行定额可在月份内修订。此时由于产品实际成本计算是以变动前月初定额成本作为计算基础,而自变动日起是要根据新定额来计算定额成本,揭示定额差异,因此,对定额月里变动后的投产的产品要计算定额变动。计算公式为:
月中定额变动=(新定额-原定额)×自变动日到月底变动定额的零部件数量
鉴于当月是按变动前原定额为基础计算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所以次月仍需按月初变动再行计算定额变动。对各月发生定额变动,如果产品生产周期不足1个月,要全部由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负担。否则也应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的比例进行分摊。
在实际工作里,实际成本计算大多通过采用成本计算单或产品成本明细账进行,具体格式视企业的生产组织、产品品种及零部件的多少而异通常分别设置月初在产品和当月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合计、差异分配率、当月完工产品及月末在产品等栏目,在各栏目中再按需要设置定额成本和客额成本,分别按成本项目填列到上述有关的栏目中进行计算。
(3)定额成本控制。实行定额成本控制制度,可以在生产耗费发生的当时,随时抱示脱离开行定额各种差异,有利考核生产各个环节成本控制的成效,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在具体实行时,应当注意各类差异区分。当耗用原材料发生多用或少用时,要将用料数量差异单独反映;当人工的工时发生多用或少用时,要将工时数量差异单独反映;当工资发生差异时,应把人工的工资差异数单独反映;当工资发生差异时,应把人工的工资差异数单独反映;当发生制造费用超过或低于计划是霜将费用差异异数单独反映。对发生的各种差异,要分析原历,找出有关的责任者,以便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各种浪费与损失,总结经验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定额成本控制,要和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并建立在职工参加管理的基础中,使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达到降低成本目的。
⑺ solidworks如何把一个零件的不同规格进行管理
Solidworks提供了一种在零件和装配体设计中管理不同燃拦规格的功能,称为“变体”功能。通过使用变体,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多个零件及装配体设计,以满足各种特定需求。此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有效地实现一些重要的设计目标,比如把设计成本降至最低,改进产品性能,增强可用性和减少库存数量等。
通过使用Solidworks变体功能,用户可以实现一些重要的设计目标,如:
1)便捷地创建不同规格的零件:可以使用变体功能创建不同尺寸、形状、角度和颜色等变体,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2)将设计成本降至最低: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在零件和装配体设计中使用变体功能,以降低设计成本,并确保设计符合客户的要求。
3)改进产品性能:可以轻松地创建和管理不同规格的零件,以改进产品性能,并使产品更容易使用。
4)增强可用性:可以通过使用变体功能,显着增加悄昌可用的产品规格,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减少库存数量:可以使用变体功能,以减少库存数量,有效地节约成本。
最后,使用启段扒Solidworks变体功能可以有效地管理不同规格的零件,进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帮助用户降低设计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增强可用性,减少库存成本等。
⑻ 成本原始记录的基本内容,与成本有关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
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一节 定额管理
第七条 企业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没轿档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八条 各项定额的制订,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企业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企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第二节 原始记录
第九条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枯乱限额领料单、委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毛坯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工作命令单、加工路线单、毛坯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帆轮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三节 计量验收
第十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
1.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其应由运输机构负责的,要填写物资破损清单,由运输机构签证,明确交接双方的经济责任。
2.入库验收。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发票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分别采取点数、过磅、检尺、量方等适用的计量折算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检验部门质量检定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属于材料的定额损耗,可在规定允许的损耗范围内点收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
(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三)对于外发加工的半成品,在拨出和完工入库时,都应进行合格数量的计量和交接,如发生外部责任的报废或短缺,应及时办理索赔。
(四)对于车间完工的零部件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
第四节 价格体系和内部结算
第十一条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互相提供产品、材料或劳务等经济事项,如生产部门之间转移半成品,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提供劳务,管理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等。因此,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企业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实行以货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的内部结算。
第十二条 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
(一)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由物资供应部门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财务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二)企业辅助部门劳务供应,可以市场价为基础,由企业主管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
(三)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内部转移时,可采用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企业应当编制全部产品的零部件及整机的定额成本。
鉴于产品零件定额成本的制订是一项较大而浩繁的工作,牵涉到各个方面,根据若干企业的经验,特制订以下规定:
1.此项工作应由企业主要领导牵头,直接监督检查有关职能部门按要求提供下列资料:
1-1 产品机件明细表,包括组装件、借用件、随机备件、标准件、电气件等明细表。
1-2 产品零件加工及装配工艺路线表,加工工时定额明细表,材料定额明细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油漆材料等。
1-3 产品零件外协加工费明细表。
1-4 各种材料、外购件的以市场价为基础的计划价格。
1-5 以实际成本结合预测成本为基础的工缴定额单位成本。
2.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将数据及资料输入电算机,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维护及负责填发信息变动通知单。
(四)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
第十三条 内部结算的方式和组织。
(一)内部结算的方式,本着既满足往来结算的要求,又简化手续的原则,选择使用,一般以厂内支票较为适宜,也可由企业根据其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二)内部结算的组织,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财务部门设立结算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结算,核算工作较简单。另一种是厂内银行,具有结算、信贷、控制等职能,但核算工作较复杂,企业可根据管理需要选定适当的组织形式。
第十四条 各种内部结算价格,以每年修订一次为宜,但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影响成本的准确性,可在企业领导下,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
第五节 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十五条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经济核算制,在企业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各单位(成本中心)分级归口管理的经济核算网络,形成纵向为厂部、车间(分厂)、小组(个人)核算;横向为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物资供应、生产计划、经营销售及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全面经济核算制。各核算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明确分工职责,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和成本管理责任制考核,开展内部经济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