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旅消费产品有哪些
文旅消费产品有哪些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期间进行历史、文化或自然科学的考察与交流、学习等活动。
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旅游的实质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由于文化表念伍现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大不相同。但是,进行任何文化旅游活动的旅游者都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享受,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满足,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1]
中文名
文化旅游产品
类型
产品
基础
文化旅游资源
目的
获取文化印象、增智
特征分类开发原则开发TA说参考资料
特征
1.非物质性[1]
旅行社卖给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产品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而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这种非物质东西的实质、主要内容是一种服务。例如,桂林的乐满地主题公园,旅游者只有亲自来到桂林,才能享受到它带给自己的快乐。也因为文化旅游产品的非物质性,对于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者来说,闭高旁要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多角度的营销,让旅游者更多地了解旅游文化产品的信息,以达到双赢。
2.不可转移性
文化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主要表现在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无法从旅游目的地运输到客源所在地供游客消费,且只能以文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引起旅游者的流动来实现。因此,只有将旅游者吸引到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品价值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因此,相对于实物产品来说,旅游文化产品是通过中间商的促销活动把游客组织到目的地来进行消费。而且,这种不可转移性还体现在文化旅游产品销售后所有权的变更轿橡上,旅游文化产品的资源设施以暂时的使用权为主,其中的文化旅游产品交换虽以所有权转移为主,但这在整个文化旅游产品中并不占优势。
⑵ 文旅项目有哪些
中国文化旅游项目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
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
发展动力:
(1)外向力:
旅游者自身及所处群体产生的超越既有环境约束的一种期望性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满足探奇求知的需要。人们在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丰富精神世界,就需要去探索和认识外界的事物,或是为了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是为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等。
(2)吸引力:
来自异地地理环境和特殊场景,是旅游目的地特有的环境或场景对旅游者期望的响应。了解和体验其他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活、社会经济生活、风土人情及民族传统习惯等都属于这种需求。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文化旅游
⑶ 甘肃省文旅系统推出“春游甘肃”八大主题产品诚邀广大游客
皋兰什川梨园
【 春绿陇原·踏青赏花游】
山花遍开季,春和景明时。三月的甘肃,大念蔽繁华渐次盛开。玉兰花、迎春花、桃花、梨花、杏花、油菜花、樱花......正值“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美好春游时光。春天就像每一个人的乌托邦,你的“诗与远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想象的样子去追逐。“春绿陇原·踏青赏花游”主题线路产品以兰州为核心辐射全省及周边等相关省份,面向广大游客发出踏青赏花邀请,期待旅途中与您心中的桃花源不期而遇。
线路规划:
线路 1 : 【梨园深处·闻香起舞】兰州—仁寿山(十里桃花)—皋兰什川赏梨花—花下品火锅—兰州
线路 2 : 【三江春韵·古镇奇缘】兰州—河口古镇—兰州
线路 3 : 【夜之清歌·焕彩金城】兰州—夜游黄河楼—兰州老街—观兰州夜景
线路 4 : 【田园烟火·风味人间】兰州—老家浪街—田园李家庄—兰州
线路 5 : 【黄河两岸·亲子互动】兰州—景泰黄河石林—永登越国开心农场—永靖刘家峡水电站—永靖草莓庄园
线路 6 : 【青山清水·自在贵德】兰州—西宁—贵德梨花—黄河少女广场—鲁土司衙门—兰州
线路 7 : 【鸡鸣三省·馥郁金涛】兰州—宕昌官鹅沟—陇南摘茶+汉中油菜花—青木川古镇—剑门关—成都
线路 8 : 【秦风汉马·印象关中】兰州—天水玉兰花—宝鸡太白山—袁家村—马嵬驿—西安
线路 9 : 【脱贫攻坚·山海有情】兰州—景泰黄河石高歼林—中卫沙坡头—闽宁镇打卡—银川
线路 10 : 【梵音天堂·康定情歌】兰州—夏河—郎木寺—若尔盖—康定—稻城亚丁—四姑娘山—成都
线路 11 : 【陇楚情深·你好襄阳】兰州—武汉黄鹤楼—武汉樱花—打卡襄阳(《你好!李焕英》拍摄地)—武汉
康县花桥村
【 乡约田园·魅力乡村游】
甘肃省文旅系统秉承“富了口袋富脑袋”的理念,大力发展乡村 旅游 ,着力打造了一批点上遍地开花、线上风光无限、面上优势互补的知名乡村 旅游 目的地,推动乡村 旅游 已成为全省 旅游 的半壁江山。全省成功打造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32个、中国乡村 旅游 模范村2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 旅游 示范县8个,省级乡村 旅游 示范村310个、乡村 旅游 专业村1270个、田园综合体10个,发展乡村民宿3500多家、农牧家乐21500多户。春游甘肃,省文旅厅于3月19日举行了以“乡约陇原促振兴· 富了口袋富脑袋”为主题的甘肃乡村 旅游 发展指数发布暨2021年甘肃乡村 旅游 启动仪式,结合正在开展“万车游陇南”活动,特别推荐以陇南、甘南为目的地的乡村特色游线路,此线路设计融入了乡村文化、民宿、特色乡村 美食 以及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的文旅活动等,引导游客感受陇原乡村 旅游 的无限魅力。
线路规划:
康县花桥村—武都池坝—宕昌立界农庄—宕昌官鹅沟—迭部扎尕那—夏河太阳沟—临夏八坊十三巷—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西坡·兰州精品民宿)
天水伏羲庙
【 清明缅怀·寻根祭祖游】
甘肃是人文始祖伏羲和轩辕黄帝的诞生地,被誉为“羲轩桑梓”,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值此清明节到来之际,主推“清明缅怀·寻根祭祖游”线路产品,旨在引导广大游客在亲近自然、品味春天的同时,走进肇始华夏文明的摇篮和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家园,慎终追远、希冀未来,牢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线路规划:
全国各地—庆城药王洞小镇—周祖陵景区—泾川完颜村—天水伏羲庙—陇西李家龙宫—兰州什川魏园
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
【 薪火相传·红色励志游】
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 历史 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多年前,西路军西渡黄河,用鲜血和生命开始了腥风血雨、悲壮无畏的西征历程,谱写了中国革滚州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作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值百年建党和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主推以红西路军曾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热土和品 历史 故事、 敬古今英雄为主题的红色 旅游 线路产品,引导广大游客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革命精神洗礼,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线路规划:
线路 1 : 兰州八路军办事处—靖远红军强渡黄河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永昌战役纪念馆—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安西战役纪念馆—西路军魂雕像—敦煌
线路 2 : 敦煌集合—敦煌研究院—莫高窟—观看《又见敦煌》—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徒步打卡玉门老城区—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嘉峪关—张掖屋兰古城—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兰州烈士陵园
碧口古镇
【 梦想专列·环西部火车游】
“环西部火车游”是甘肃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火车+ 旅游 ”集群品牌,享誉海内外 旅游 市场,具有“一趟行程游多点,夕发朝至省时间,快进慢游惬意行,高枕无忧最安全,全能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等 旅游 特点,被誉为“陆上邮轮”和“梦想专列”。春季伊始,“环西部火车游”首趟“陇南直通”春游专列于3月12日开行,此后每周开行两班;并将聚焦省内游、周边游、亲子游、一日游 旅游 市场开发,陆续推出系列“春游”产品,满足广大游客需求,助力甘肃 旅游 市场实现良好开局。
线路规划:
线路1:“环西部火车游”兰州—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温泉两日游;
线路2:“环西部火车游”兰州—陇南(官鹅沟、哈达铺、青木川火车三日游);
线路3:“环西部火车游”兰州—陇南(官鹅沟、鹅嫚沟、哈达铺火车两日游)
线路4:“环西部火车游”兰州—青木川—碧口古镇两日游;
鸣沙山·月牙泉
【 寓教于乐·丝路研学游】
甘肃作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自古就是东西方的贸易大通道和文明大动脉,谱写了人类 历史 上中西文明、古今文化、民族风情、多样地貌、宗教艺术相互融合的“交响曲”。依托丝绸之路黄金路段推出的“寓教于乐·丝路研学游”主题线路产品,不仅涵盖丝绸之路甘肃段厚重的 历史 、多彩的民俗、博大的文化艺术,还囊括了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地貌景观,旨在让学员接受丝路文化熏陶,体验精妙文化艺术,从心灵深处感悟“交响丝路、如意甘肃”。
线路规划:
兰州(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文庙—雷台汉墓—张掖大佛寺—七彩丹霞—高台博物馆—酒泉航天城—敦煌莫高窟—体验古法绘画泥坯画—观看《又见敦煌》—参加《敦煌石窟里的装饰图案》《方寸之美》等研学课程—鸣沙山·月牙泉
崆峒山
【 怡然自得· 健康 养生 游】
甘肃的平凉、庆阳一带因黄帝与岐伯曾在此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着《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教民稼穑”开创了农耕文明的先河,自古以来中医 养生 文化源远流长。“怡然自得· 健康 养生 游”产品设计以平凉、庆阳为 旅游 目的地,打造以“ 养生 、民俗、非遗”为一体的趣味体验式游览路线和 养生 拳、诵道德经、品道家餐 美食 等活动,让游客从中领略中国传统中医 养生 精华的魅力所在,享受不一样的 养生 文化之旅。
线路规划:
平凉(诵读《道德经》,参加 养生 讲座,品尝平凉红牛涮锅宴)—学习《平凉 养生 拳》—崆峒山(访问道源圣地,品道人茗茶,品尝道家清修餐,探秘崆峒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处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品尝崆峒素斋宴)—灵台县中医药 养生 馆(体验传统非遗文化、皇甫谧针灸理疗,体验传统针灸、火罐、刮痧、理疗等)—庆阳中医药博物馆—药王洞 养生 小镇
张掖七彩丹霞
【 西北偏西·甘青大环线自驾游】
甘肃与青海地缘相接、山水相依, 历史 同脉、文化同源。随着国务院《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两省交流合作和兰西城市群发展更加深入推进,享誉全国的甘青大环线自驾游线路,以及沿途世界级的 旅游 目的地,无比震撼的自然美景和极具魅力的风土人情,备受无数 旅游 者的神往。精选推出的“西北偏西·甘青大环线自驾游”包涵了青海湖、茶卡盐湖、莫高窟、塔尔寺、七彩丹霞、鸣沙山·月亮泉等经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全程不走回头路,一次自驾游程跨两省,让您畅游无限。
线路规划: 兰州—西宁塔尔寺—青海湖—茶卡盐湖—东台吉乃尔湖—水上雅丹—《九层妖塔》拍摄地—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嘉峪关关城——张掖七彩丹霞——武威冰沟河景区——兰州
除以上“春游甘肃”八大主题产品外,“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文化 旅游 惠民活动系列主题线路以及全省传统 旅游 线路、经典景区等依然备受广大市场青睐。同时,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主办的“建党百年·春绿陇原”百部百场文艺展演活动暨省直九大文艺院团巡礼惠民演出已从3月12日起拉开帷幕,持续至5月7日,每周五晚8时在兰州音乐厅现场演出,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优秀的文艺创作成果,入甘游客停留兰州期间亦可享受到文艺惠民大餐。甘肃省文旅厅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积极构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 旅游 产品供给体系,统筹推进预约、限流、错峰常态化,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文明的 旅游 市场环境,不断增强入甘游客的幸福感、获得感。
⑷ 武威特产有哪些能带走
武威特产能带走有凉州羊羔肉、武威酿酒葡萄、民勤甘草、民勤红枣、天祝白牦牛、民勤羊肉、民勤枸杞、凉州核桃、凉州皇冠梨、凉州黄白花牛、凉州皇冠梨等等。
凉州羊羔肉质地细嫩,肥而不腻,瘦而不膻,成为脍炙人口的美味食品,堪称塞上佳肴。
武威酿酒葡萄是甘肃省武威市所辖民勤县、凉州区和古浪县的特产。武威市具有种植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悠久。武威酿酒葡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甘草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地产中药材。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由于气候趋于干旱,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逐渐干涸。甘草属耐干旱植物,有防风固沙,遏止荒漠化的作用,且种植经济效益良好。
民勤红枣民勤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每百克含蛋白质1.2-3.3克,糖分24%以上,维生素C80毫克,还含有山楂酸、环磷酸、腺苷和三萜类化合物等,每百公斤热量可达600千卡,具有养胃健脾、益血壮神、防癌抗癌之功能。
民勤羊肉民勤羊肉,甘肃省民勤县主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是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专指产于甘肃省民勤县特定环境下饲养的特定品种,使用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羊肉。
民勤枸杞,甘肃省民勤县生产。民勤枸杞具有色泽红润、颗粒饱满、甘甜味十足。
凉州核桃凉州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凉州区深入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建基地、树品牌、抓龙头、拓市场,不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产业。
⑸ 甘肃有个“六朝古都”,曾与南京齐名,能否通过旅游翻盘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古都,很多人头脑中都只会闪现出一座城市:“六朝古都”——南京。但是在西北偏北的甘肃,也有一座“六朝古都”,辉煌时期曾与南京齐名。它就是武威。凉州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丝绸之路节点之一。可是如今的武威却不尽人意!
⑹ 甘肃武威掘沉睡历史建“丝路步行街”冀重现“盛世凉州”
(新春走基层)甘肃武威掘沉睡 历史 建“丝路步行街” 冀重现“盛世凉州”
走进武威市区,很多地标建筑都有“天马行空 自在武威”的标语,这是当地文旅的宣传口号。有不少游客表示,感觉口号很浪漫,但若深入体验,却会陷入除了“马”不知道去哪儿“浪”,在哪里“漫”。能否将观“铜奔马”的人留下来“慢游”,一直是困扰武威文旅发展的大事。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武威雷台景区文化 旅游 综合体。 杨艳敏 摄
旅游 富地“想留不能留”的尴尬
目前,武威面临的两大交通难题是,没有高铁,也没有机场。这对于当代 社会 快节奏下抽空 旅游 的人来讲,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河西走廊千余公里, 旅游 线路既长,点又分散。“与其花时间在去往武威的路上,不如直奔张掖,然后一路向西到敦煌。”有游客在网络上如此评论。
打开武威市政府官网,在投资环境资源优势板块,很清晰的挂着:武威是中国 旅游 标志之都、中国 历史 文化名城、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 历清握史 悠久、遗存丰富,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02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
在如此多的 历史 文物古迹中,大家最熟知就是“一马”,即中国 旅游 标志“铜奔马”及其出土地——雷台汉墓。网络上还流行一个段子,以武威什么都没有,来反衬富集的 旅游 资源,“只有‘一窟’‘一寺’‘一庙’‘一碑’‘一塔’,还有中国北方五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的天堂寺”等。
据武威市文化和 旅游 局工作人员宋燕介绍,所谓“一窟”即中国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一寺”为西藏归属祖国的 历史 见证地——白塔寺,而“一庙”则是陇右学宫之冠——文庙,“一碑”是研究西夏文字的活字典——西夏碑,“一塔”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鸠摩罗什舌舍利塔——罗什寺塔。
如此丰富的 旅游 资源,却无法将游人留下来。大多来武威 旅游 的人,都选择“一日游”,甚至很多丝路游的客人,将武威作为中途休憩的一站,看完铜奔马,吃个“三套车”就离开了。
历史 上,凉州是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西北商端口重镇,夜经济更是繁荣昌盛。武威要突破留人难,除了及早解决目前交通瓶颈外,还得重塑夜凉州的辉煌。
图为武威市博物馆与宁夏大学联合开发的西夏十二生肖系列书签。武威市博物馆供图
建“丝路步行街”重塑“盛世凉州”
“武威雷台景区文化 旅游 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在某种程度可以解决留人难的部分问题。”宋燕表示,该项目通过发掘古凉州沉睡的 历史 文化、天马文化,提升改造雷台汉墓遗址公园及周边文旅设施,将其答斗庆建设成辐射汉风文化 旅游 、艺术创意体验的特色 旅游 综合体。
2017年,武威市政府与公航旅集团签订了《雷台景区文化 旅游 综合体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期4年,将打造集遗址保护、 历史 教育、 旅游 休闲、文创基地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型5A级城市中央文化观光景区。
“丝路步行街”就位于雷台景区文化 旅游 综合体内,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建设,在原有单一商业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文化、 旅游 、休闲、 美食 新功能,将商业活动、城市休闲、 历史 文化三者相互融合。工作人员说,关键能给游客提供一个吃住行、游购娱的聚集地。
据雷台景区文化 旅游 综合体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共有94幢单体建筑,93幢已完成主体封顶。设计绿化覆盖率高达56%,将成为“城市绿肺,天然氧吧”。集中设计天马漫步园、凉州诗词园及天马博览园三大园区,将文化与自然充分融合,让游客体验文化 旅游 的同时,感受自然和谐之美。
有市民表示,步行街也是“城市窗口”,武威目前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步行销配街,本地吃货们经常去的夜市,不仅停车难,还相对偏僻,游客来了“找不到北”。宋燕认为,如果丝路步行街建成,对于武威 旅游 来讲,将是一个质的飞跃,提升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夜游凉州将重现汉唐辉煌。
唤醒沉睡 历史 让文物活起来
来武威 旅游 ,你还会听到一句话:“有听头、有看头,但是没玩头、没买头”。虽然近年当地挖掘 历史 资源,开发了一些文创产品,但种类相对单一。除了“铜奔马”等纪念品,似乎再没有其它可以带走的东西。从去年开始,武威市博物馆将一些沉睡千年的文物,变成了“睡醒”的网红产品。
该馆联合宁夏大学合作推出了一组西夏十二生肖系列书签,以西夏文十二生肖名称和西夏艺术中对应的动物形象作为视觉设计符号,采用现代铜电镀镂空工艺,创意设计出西夏十二生肖吉祥物,展示新时代传统文化与创意灵感融汇的优秀成果。
武威市博物馆副馆长梁继红举例说,剔刻花陶瓷系列文创,设计灵感正是取材于西夏独特的剔刻花制瓷技艺。将西夏剔刻花瓷器常用纹样和特殊器型相融合,采用手工剔刻,设计出适合现代生活使用的酒具、茶具、文具等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该系列文创还荣获了甘肃省 旅游 商品大赛铜奖。
“千年前古人的艺术创作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八鸟朝阳的图案像穿越而来的一股国潮风。”梁继红说,八鸟朝阳彩绘画像砖是武威魏晋墓中出土的藻井砖。该系列文创品灵感就来源于这块穿越千年依然精美绝伦的画像砖,由此开发设计了抱枕、手机壳、鼠标垫、丝巾、化妆镜等。
“毫不夸张地说,好多文创已经是网红产品了。”梁继红说,武威是文物大市,出土的文物90%都收藏在该馆。如今,文物通过当代人的创新,有了更年轻化的表达。春节即将来临,文创产品作为“买得起、带得走”的文化,将成为一种新年俗,未来,也将是武威新的 旅游 符号。(完)
⑺ 武威特产有哪些呢
武威特产有凉州羊羔肉、民勤红枣、天祝白牦牛等。
一、凉州羊羔肉
凉州羊羔肉,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凉州羊羔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无膻味,具有清香之味,营养价值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效果。
2014年,凉州羊羔肉饲养规模100万只,年产羊羔肉11000吨。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凉州羊羔肉”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⑻ 武威特产有哪些呢
1、凉州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然后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清油“拌”两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天梯山人参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武威
⑼ 武威有哪些名胜古迹和浏览区
武威,古称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聚居着汉、回、蒙、藏、土等38个民族。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心地带,兰新、干武铁路和312国道贯穿全境,地方道路四通八达,是河西走廊最繁华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武威,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有举世无双的“西夏碑”;有气势恢宏、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有中国石窟之祖——天梯山石窟;有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古迹“凉州百塔寺”。武威,农畜土特产品分布广、品质优,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瓜菜基地、酿造葡萄基地和畜禽繁育基地,酿造葡萄黑瓜籽、黄河蜜瓜、白牦牛闻名遐迩。武威,地方工业独具特色。围绕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了皇台酒、凉都酒、西凉啤酒、莫高葡萄酒、荣华淀粉、云晓熏醋、甘青面粉、亚麻织品等一批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河西走廊东端,这里北邻内蒙,南接青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流芳千古的《凉州词》以一曲“葡萄美酒夜光杯”将武威的豪迈壮阔描绘的淋漓尽致,富饶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使这里拥有了“银武威”的美誉。 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大将军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建立汪橘唤了不世的“武功军威”,武威因此得名,此后丝绸之路的繁盛更使武威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商贸重镇。曾出土了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雷台汉墓;反映西夏王国历史与文化的西夏碑与西夏博物馆;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华版图的元代百塔寺;拥有“陇右学宫之冠”美誉的明代武威文庙;规模困凯宏大精美绝伦的天梯山石窟,以及古长城遗址、海藏寺、古钟楼等等文物古迹,无不体现了武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武威的历史也正是一部中华伍腔民族不断对外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吸引着无数人学者、游客深深沉迷于此。 武威市的西南部多高山河谷,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是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中部多平原绿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浓郁的塞外风情令人着迷;东北部的沙漠区人迹罕至,浩瀚的大漠与苍凉的落日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