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日本为什么要进口水产品

日本为什么要进口水产品

发布时间:2023-03-17 11:25:50

❶ 出口日本、韩国水产品所需的标准

韩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相关法规
韩国对水产品的管理措施大都基于卫生标准和检验检疫规定。目前与我国关系较大的水产品管理措施主要有:执行先检验后通关、对冷冻水产品进行金属异物检测、原产地标识、事前确认登记制度等。
2001年,中、韩两国签署了《中韩关于进出口水产品卫生管理协议》,对我输韩水产品卫生标准作了详细规定,该协定中未列出、根据韩国法律又必须执行的标准还有,海洋水产部MOMAF制定的《水产品检定项目》和《食品公典》。具体要求如下:

法律 项目 具体要求
《中韩关于进出口水产品卫生管理协议》 土霉素 0.1 mg/kg以下(冰鲜、冷冻养殖鱼和龙虾产品)
恶唆酸 不得检出(冰鲜、冷冻养殖鱼产品)
麻痹性贝类毒素 80 μg /kg以下(软体双壳贝类及其产品)
二氧化硫 0.03 μg /kg以下(干鱼片)
一氧化碳 20 μg/kg以下(冻罗非鱼鱼块及其产品);200 μg/kg以下(冻金枪鱼鱼块及其产品);l0 μg/kg以下(冻罗非鱼真空包装产品)
细菌总数 100 000/g(无须蒸煮即可食用的冻鱼及软体贝类);3000 000/g(冻鳍鱼内脏)
大肠菌群 10/g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阴性(无须蒸煮即可食用的冻鱼及软体贝类)
霍乱弧菌 阴性(冰鲜、冷冻产品)
金属异物 未检出(冰鲜、冷冻产品)
虎红(焦油色素) 阴性(鱼子酱及其替代物、马哈鱼和缚鱼、鱼片、蜡类、海胆和阿拉斯加鳍鱼籽)
《水产品检定项目》和《食品公典》 汞 0.5 mg/kg以下(海产鱼、贝类(包括软体类)、淡水鱼类,除深海鱼类及金枪鱼除外)
铅 2.0 mg/kg以下(海产鱼、贝类(包括软体类)、淡水鱼类)
镉 2.0 mg/kg以下(贝类)
异物 食品中要求不能检出异物
土霉素 0.1 mg/kg以下(鱼类及龙虾)
恶喹酸 暂定标准为不许检出(鳗鱼)
河豚毒素 肉质部分10 mu/g以下;表皮部分10 mu/g以下
氯霉素 畜产品中不得检出
------------------------------------------------------
日本水产品及其制品相关法规
日本涉及对水产品要求的法规主要有如下几部,相关要求均可从这几部法律中查找到具体内容:

法规名称 具体内容
《食品卫生法》 对水产品的进口程序、检验检疫程序、水产品的成分标准、水产品中农药以及添加剂的标准和规范、水产品标签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检疫法》 主要是针对进口产品是否会带有传热疾病原,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将传染疾病通过进口产品带入到日本国内,包括霍乱和黄热病。日本对进口水产品没有指定的禁止国家或地区。但是对于霍乱发生频率较高、或其他传染病疑似率较高的国家/地区,要按照《检疫法》对进口水产品进行检验检疫。
JAS法 规定了水产品的质量标签以及自愿性加贴JAS标记。进口水产品在通关后可由JAS注册认证组织加贴JAS标签。JAS是生产商或进口商自愿认证,非强制性。
《华盛顿条约》 也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目的。日本关于《华盛顿条约》中规定的水产品的进口,必须按照《华盛顿条约》的规定进行。

其中,《食品卫生法》关于水产品的农药和添加剂的标准和规范、水产品标签要求,具体参见:

水产品中添加剂限量标准
水产品农药限量标准
水产品标签要求

❷ 关于日本农产品进口~!!

一、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日本农产品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10%左右。目前,除大米产量过剩以外,大部分农产品自给不足或不能自给,依赖进口。从70年代起,日本农产品自给率有降低趋势。到1996年,按供给热量算得自给率仅为42%,按粮食供给(包括食用和饲料用的谷物类)算得自给率仅29%,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日本是农产品自给率最低的国家。1996年,日本几种主要食用农产品的自给率分别为大米102%、小麦7%、豆类5%、蔬菜86%、水果和坚果47%、肉类56%、鸡蛋96%、奶及奶制品72%和糖32%。1996年日本的农、林、水产品进口额已经达到82837.09亿日元。 二、日本主要进口农产品 日本农产品的进口范围很广,从原料到食品均有较大需求。主要进口的产品有:粮食(小麦、玉米、大豆)、肉类、乳制品、水海产品、水果及蔬菜、动植物油、糖、茶叶、松香、绒毛、草皮等。 粮食 近年,日本谷物进口年均量约2500万t,占世界进口量的10%,主要用于饲料。 肉类 日本的畜牧业经营规模远远落后于欧美,而且牧场和牧草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左右,由于牧草地少,畜牧业所用饲料大部分依靠进口。进入90年代,日本畜产品的消费有30%以上靠进口。近几年来迫于自然环境的压力和工资成本的增加,日本政府开始对畜产品生产者减少价格支持和放宽进口量限制,肉类进口量大幅度增加。1992年为153万t,比1986年增长80%以上,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市场上最主要的肉类净进口国之一,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0%以上。 水产品 日本人爱吃水产品,人均鱼类消费量仅次于韩国,居世界第二位。日本在出口水产品的同时,也大量进口水产品,是世界水产品进口最多的国家,1992年水产品进口值达128亿美元,占世界进口值的28%。日本人均年消费对虾3kg,近两年日本每年都保持在29万t左右的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3以上。 棉花 日本是世界主要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所需棉花全部依靠进口,肢档除战争年代以外,日本一直是世界最大和最稳定的棉花进口国。70~80年代日本棉花进口量均维持在70万~80万t,占世界棉花总销售量的15%~20%,90年代以来,日本进口棉花逐渐下降, 1993年降至49万t。 羊毛 日本是羊毛的主要消费国,进口量占世界羊毛市场总量的15%,是世界第二大羊毛进口国。 生丝 当前日本生丝需求量约为整个世界总需求量的1/3以上,而日本国内生产量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3~2/5,需要大量进口生丝和绸缎。 木材 二次大战后,日本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60年代初,进口木材只占全部木材需要量的10%左右,到90年代已上升到80%以上。日本的木材进口以原木为主,但随着木材资源的减少和生产国的出口限制,近几年来,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半成品木材进口明显增加。 蔬菜 蔬菜也是日本进哪饥好口的大宗产品李铅,主要品种为洋葱、食用菌、大蒜、冬笋、带夹豌豆、毛豆等。 三、日本农产品主要进口来源 目前,日本农产品进口约62%来自发达国家,32%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约6%来自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美国是日本农产品最大进口来源国,小麦、玉米、大麦、大豆、高粱等大宗谷物产品进口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达80%~90%。另外,美国的牛肉占日本进口量的40%、家禽肉占45%、烟草占59%、柑橘占99%。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中有1/4是对日本。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出于中日贸易平衡的考虑,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也有一定地位,主要出口的产品有玉米、大豆、生丝、茶叶及水产品。例如日本进口生丝份额仍以中国生丝为主,近些年进口中国生丝份额仍保持在80%上下,绢丝等捻丝约占33%~50%。 四、日本进口农产品市场特点 1.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的农产品市场开放 日本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它把自己置身于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这必然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日本与各种国际贸易组织有着广泛的联系,1952年,日本参加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55年,参加了关贸总协定,承担了限期实行贸易和资本交易的自由化义务。1995年作为签字国之一,日本也开始执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中关于农产品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补贴、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等条款,在这一前提下,日本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内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产品进口的措施,实行有限自由贸易政策。 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是不错的,日本政府曾陆续采取了一些促进进口的措施。首先降低关税,日本1956年开始参加关贸总协定的减税谈判(第四回合),到东京回合(第七回合),日本作出了比欧美更大的让步,从高关税国家变为关税水平低于欧美的国家。此后,日本多次采取大幅度减税步骤,1985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市场开放行动计划》,内容之一就是削减1853种产品的进口税。1990年9月,日本政府又决定取消1004项关税,涉及约13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其次是削减非关税壁垒,主要是进口配额限制。在取消农产品进口限制方面,尽管日本动作迟缓,但迫于关贸总协定的压力,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1988年至1990年废除了8种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制。1991年4月起,又取消了牛肉、柑橘的进口配额制。 2.农产品市场开放的美国倾向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日本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买主,但农产品贸易的金额并不大,而美国进口日本的99%以上是非农产品,如汽车、通讯设备、制造业材料等,进口金额却很大。这就造成了美日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进而导致持续和日趋激烈的贸易摩擦。1987年,日本对外贸易顺差总额797.5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顺差就达520.1亿美元。美国经常借此压迫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迫使日本通过双边协定不断扩大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例如美国从1983年起开始向关贸总协定投诉,要求日本对12项农产品实行自由进口。1987年10月,GATT裁定日本对10项农产品实行的进口限制违反了总协定原则。日本被迫采取取消进口数量限制的措施,1988年至1990年废除了8种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制。1991年4月起,又取消了牛肉、柑橘的进口配额制。再以大米为例,日本是个大米自给有余的国家,对大米的进口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美国及欧盟等国为打进日本大米市场,迫使日本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农业协议中承诺如果不开放市场,就接受最低限度大米进口配额。从1991-2000年,最低进口配额为日本国内总消费的3%~5%,1998年度最低限额为68万t。为甩掉进口配额包袱,日本国会1999年3月通过有关法律决定开放市场,实行大米进口自由化,同时把关税高设为每公斤大米351.17日元(约合人民币25元)。日本这一做法立即遭到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新一轮施压行将开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是有求于美国的,因为除了要从美国进口大宗的农产品外,日本还要向美国出口大量非农产品,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日本将对美国采取让步政策。日本农产品市场开放以美国的压力为前提的特点,使得美国以特殊卖主身份在日本攫取了非正常份额,阻碍了其他国家农产品的进入。 3.高筑绿色壁垒 长期以来,日本利用高关税壁垒和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壁垒限制农产品进口。90年代以来,由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对农产品进口高关税的削减,日本转而更加重视采用更为隐蔽、更容易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和更方便实施区别对待的卫生、动植物检疫标准等绿色壁垒。日本先后出台或更加严格地实施了动植物《检疫法》、《食品卫生法》和《药品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有的甚至是苛刻的标准,限制从特定的国家进口肉类、水果、蔬菜、食品及药品等。例如,中国的猪肉、牛肉和中成药就在日本的进口限制之列。绿色壁垒打着保护本国环境和人类及动植物健康的旗号,名义上有合理性;以国际、国内有关立法为依据,形式上有合法性;保护的对象涉及安全、卫生、环境等众多方面,内容上有广泛性;花样繁多,标准复杂,随心所欲,方式上有隐蔽性和歧视性。要扩大对日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将是我们必须面对、了解、适应和采取有力措施打破的障碍。 4.经贸联动,保证进口农产品质量 日本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较高,为保护进口产品的安全,日本积极与农产品供应国建立农业合作关系,由日本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由供应国提供土地、劳动力等,合作生产日本所需要的农产品。例如,日本和泰国用这种合作方式生产玉米,出口到日本作饲料,其最高输出量占泰国玉米总产量的80%。 5.多边贸易倾向 日本许多农产品自给率很低,主要依赖进口,这就决定了日本十分重视稳定的供应源地。由于日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的要价越来越高,尤其随着美国推行不储备农业政策,大幅度削减农业补贴,使得日本越来越担心其市场稳定。作为规避波动策略之一,日本开始注重实行多边进口,积极与周边国建立农业经贸合作,以取得稳定的农产品来源。 来源: http://www.seabridge-china.com/chinese/Article/4980-1.shtml

❸ 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看待这些影响因素

大体的方向有:捕鱼技术因素 ,还有洋流因素。人和自然两个大的方面。日本人爱吃鱼,这跟文化传统扯上关系。需求量大,捕鱼技术就需要不断进步才能满足要求,如今日本远洋捕鱼技术非常的发达昌搭;第二,肢大就是要有 (鱼)<。)#)))≦ 可捕,洋流会影响日本海域的渔场,例如千岛历迅竖寒流;鱼量的多少受自然因素影响。

❹ 台湾为什么还要从日本进口农林水产品

一个社会 会充满 不同的阶级 还有品味
日本水果 本身技术与品管能力很高
所以 一般台湾人在冬天送礼时 会考量 购买 日本的苹果
有些品种 只有日本人种的起来 毕竟 台湾在 梨山高山上 只能种 小蜜苹果或青苹果
因为天气不够冷 种不出 像日本那么高品质的 大苹果
而且 日本 台湾满近的 所以 两地之间的 农产品贸易是很多与频繁!
日本从台湾购买的 农产品 也是很多的 可能比台湾对日本购买的量还要大
因为 香蕉 是全年都有的商品 听说 台湾一根香蕉在日本 可以卖到300日圆 折合人民卖扰币20块碧吵
所以 近年来 台湾种香蕉的 都满快乐的 我也满想中慧旦去种香蕉的 但我娘不给我田去种
因为 从日本辐射后 日本人不敢吃日本生产的水果 大都是购买 外国的水果
毕竟 钱很多 命只有一条!!

❺ 日本靠海,为什么还需从中国进口水产品

日本的鱼类不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跟不上日本国内的消费 众所周知日本人喜欢吃鱼 从中国进口一点不奇怪

❻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有哪些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有洋葱、链森盯白菜、萝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大蒜、南瓜等。

经过调查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占据前几名进口品目是:鸡肉类产品、冷冻蔬菜类产品、新鲜蔬菜类产品、鳗鱼类产品、大豆类产品等。

农作物进口占据了整体的60%,农作物相关产品中,蔬菜以及相关产品占据了2498亿日元的进口额。日本进口中国的蔬菜,一般会要求中国公司对蔬菜进行加工,比如冷冻、加热或者调味处理等,这一类的产品占据了农作物进口蔬菜的主流。

名词解释:

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国家,原则上不需要进口太多水产品,但是从进口额合计来看,日本进口中国的水产品占据了18%左右。其代表的水产物就是鳗鱼和乌贼,从中国进口的活鳗鱼总额是182亿2520万日元左右,加工后的鳗鱼是342亿4503万日春念元左右。其他棚和如河豚、蛤、贝类等量也很大。

❼ 急求日本渔业的发展历史啊!!!重点在历史上 啊!!!~~~

日本是世界上渔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渔业非常重视。受黑潮暖流等影响,日本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 鱼类资源丰富。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鱼是所有日本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占日本人均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的40%以上。

自上世纪6O年代以来,起日本的渔业产量大幅增加,特别是远洋渔业产量增长较快,近海渔业也有所增长,但是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加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远洋渔业受到沉重打击。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近海渔业开始增长,逐渐成为日本渔业的重心。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但渔业产量仍呈逐步下降趋势。日本的渔业产量在1984年达到最高值1282万t。因资源衰退及从业人员减少且高龄化,1989年开始渔业产量连续减产,至2002年渔业总产量降至588万t,渔业总产值18753亿日元;2004年总产量为578万t、总产值16036亿日元。2005年渔业总产中圆量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产量571.9万t,渔业生产额为16007亿日元, 比上年下降29亿日元。

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增长了约36倍。据FAO统计表明,2003年,全球水产品进口量位销培轮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日本321万t、中国232万吨、美国224万t、西班牙161万t、丹麦160万t;出口量前五位的分别是挪威214万t、中国208万t、秘鲁172万t、泰国140万t、美国131万t(日本36万t,列24位)。2003年,全球进口额前五亏信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126.24亿美元、美国117.58亿美元、西班牙49.19亿美元、法国38.03亿美元、意大利35.71亿美元。出口额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53.62亿美元、泰国39.2O亿美元、挪威36.69亿美元、美国34.58亿美元、加拿大33.18亿美元(日本9.52亿美元,列22位)。

❽ 影响日本渔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日本渔业发展现状

(一)日本渔业发展沿革

日本是世界上渔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渔业非常重视。受黑潮暖流等影响,日本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 鱼类资源丰富。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鱼是所有日本人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占日本人均动物性蛋白质摄取量的40%以上。

自上世纪6O年代以来,起日本的渔业产量大幅增加,特别是远洋渔业产量增长较快,近海渔业也有所增长,但是随着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加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远洋渔业受到沉重打击。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近海渔业开始增长,逐渐成为日本渔业的重心。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但渔业产量仍呈逐步下降趋势。日本的渔业产量在1984年达到最高值1282万t。因资源衰退及从业人员减少且高龄化,1989年开始渔业产量连续减产,至2002年渔业总产量降至588万t,渔业总产值18753亿日元;2004年总产量为578万t、总产值16036亿日元。2005年渔业总产量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产量571.9万t,渔业生产额为16007亿日元, 比上年下降29亿日元。

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增长了约36倍。据FAO统计表明,2003年,全球水产品进口量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日本321万t、中国232万吨、美国224万t、西班牙161万t、丹麦160万t;出口量前五位的分别是挪威214万t、中国208万t、秘鲁172万t、泰国140万t、美国131万t(日本36万t,列24位)。2003年,全球进口额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126.24亿美元、美国117.58亿美元、西班牙49.19亿美元、法国38.03亿美元、意大利35.71亿美元。出口额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53.62亿美元、泰国39.2O亿美元、挪威36.69亿美元、美国34.58亿美元、加拿大33.18亿美元(日本9.52亿敏圆美元,列22位)。

(二)日本渔业产业状况

1、捕捞与养殖

日本习惯上将渔业生产划分成海洋捕捞(包括远洋渔业、近海渔业、沿岸渔业,实际大致相当于我国渔业划分中的海洋捕捞和远洋渔业)、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淡水捕捞等几部分。

海洋捕捞历来是日本渔业的主导产业,尽管连续减产,但八成以上的产量仍由海洋捕捞所得。以产量大小排序,渔获主要品种为金枪鱼、鲣鱼、鲑鳟鱼、沙丁鱼、竹荚鱼、鲭鱼、秋刀鱼、鳕鱼、鲆鲽类、鱿鱼等。与2004年相比,2005年,日本的鲭鱼产量大幅上升,但沙丁鱼、扇贝、鲑鱼等产量有所下降;扇贝、鲑鱼等生产额有所增长,但鲣鱼、秋刀鱼和金枪鱼等的生产额有所下降。海洋捕捞总产量441.2万t,比上年减少4.7万t;生产总额1594亿日元,比上年下降0.6%。

日本的海水养殖产量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20万t以上,2005年海水养殖总产量121.1万t,比最高年份1994年的134万t,减少12.9万t;2005年海水养殖总产值4392亿日凯搭元,比上年增加49亿日元。其中鱼类养殖26.9万t(比上年增加2.7%)、1918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4%);贝类养殖42.2万t(比上年减少6.4%)、771亿日元(比上年增加6.4%);海藻类50.9万t(比上年增加5.2%)、1213亿日元(比上年增加2.4%)。海水养殖主要品种为𫚕鱼、真鲷、虾夷扇贝、牡蛎、海带、裙带菜、紫菜,以及牙鲆、河鲀、真竹荚鱼、日本对虾以及珍珠母贝等。

2005年,日本的淡水捕捞、淡水养殖总产量9.6万t,比峰值时1979年产量的一半还少。其中淡水捕捞产量5.4万t,淡水养殖产量4.2万t,总产值1021亿日元,比上年减少13亿日元。淡水捕捞的主要品种为溯河性鲑鳟鱼类、香鱼、鲤鱼、河蚬、鳗等,淡水养殖主要品种为鳟鱼、香鱼、鲤鱼、鳗鱼,另外还有鲫鱼、甲鱼等,单个品种产量通常在千吨以下。

2、水产加工与消费

日本水产加工产品主要有盐藏品、干制品、鱼肉调味品、冷冻食品、油脂与饲肥、冷冻生盯拿拿鲜品、罐制品等。2005年食用品加工总量为209.5万t,比上年减少3.9万t。主要产品加工量分别为盐藏品20.9万t、干制品33.4万吨、鱼肉调味品65.5万t、冷冻食品28.6万t、冷冻生鲜品162.5万t,其他食用加工品为48.4万t。与上年相比,2005年除干制品加工量略有增加外,其余如冷冻食品、盐藏品和调味食品等加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日本是水产品消费大国,2004年国内的水产品消费量为1048万t,比上年减少5%。其中食用水产品消费量占80%,约相当于每人每年消费62.7kg。如果把不可食用部分除去,大约每人每年消费34.5kg。2004年,日本食用水产品的自给率为55%,低于2003年的57%,主要原因是国内渔业生产量减少的同时进口量增加。据统计,20O5年海藻类自给率为65%。

3、水产流通与市场

日本国内有主产地渔港203个,2005年总起水量约288.7万t,与上年大致相等;起水总额为5255亿日元,比上年减少约4%。起水量10万t以上渔港有6个,烧津22.9万吨、铫子21.5万t、石卷15.8万t、八户14.9万t、钏路11.9万t、气仙沼11.6万t,此外起水量较大的港口还有松浦、境、波崎和枕崎。

目前,日本国内大约有900个产地市场,流通量和金额都在减少。针对出现的小规模市场成交量过小、无法发挥市场功能的情况,日本于2001年3月底制定并公布了《水产品产地市场综合和经营合理化相关方针》,各都、道、府、县据此开始市场整合,到2005年6月底,39个道、府、县共减少水产品产地市场33个。

札幌、仙台、东京、横浜、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和福冈10个大都市均设有中央批发市场,从平均价格的变化来看,成交价格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4年交易的水产生鲜品、水产加工品、冷冻品平均价格大致与上年一致,分别为生鲜品770日元/kg、水产加工品730日元/kg、冷冻品791日元/kg。由于秋刀鱼和鲣鱼量减少,主要产地市场鱼类、水产动物类(不含贝类和海藻类)的流通量比上年减少3%,平均价格为182日元/kg,比上年下降5%。虽然市场成交量减少,但是超市等需求量较大的单位不经市场直接购入的量却在增加。

4、水产品贸易

日本进口的鱼贝类大部分为鲜活产品。2004年,日本进口水产品总量348.5万t、16371亿日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6万t和679亿日元。但是,进口数量较最高的2001年少了9%,金额较过去最高的1997年下降了16%。其中进口额1000亿日元以上的有:虾2380亿日元(约占进口总额15%)、金枪鱼2337亿日元(约14%)、鲑鳟类1036亿日元(约6%),其他进口额较大的还有蟹807亿日元、鳗鱼制品657亿日元、鳕鱼籽598亿日元、虾制品522亿日元和鱿鱼437亿日元。

2004年,日本出口水产品42万t、1482亿日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400t和129亿日元,出口量12年来首次突破40万t大关。其中,贝类制品出口量和出口额都在减少,但金枪鱼、鳕鱼等近5年呈成倍增长态势。出口量以中国(除香港、澳门外)为最多,主要品种是鲑鳟类和鳕鱼;出口金额则是香港为最多,以珍珠、贝类干制品、干海参为主。出口的平均单价为350日元/kg,较上年的366日元下跌了4.3%。

2004年,日本进口水产品数量和金额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大陆66.5万t、3357亿日元(除香港和澳门,以鳗鱼加工品、蟹加工品、冷冻虾为主)、美国39.2万t、1477亿日元(以鳕鱼籽、冷冻鳕鱼肉、鲑鳟类为主)、俄罗斯19.9万t、1170亿日元(以冷冻蟹、鳕鱼籽、冷冻鲑鳟类为主)、泰国24.8万t、1103亿日元(以虾制品、冷冻鱿鱼、鲜活及冷冻虾)、台湾18.6万t、1085亿日元(以冷冻金枪鱼、活鳗、鳗鱼加工品为主)。

5、资源保护与增殖

日本于1996年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随之导入了TAC制度和出口规制制度。2001年,日本制定了《水产基本法》,开展了资源恢复计划,并导入了渔获努力量的总体规制(TAE)制度。

日本除了通过法律法规和渔协渔民的自主规制,设置可捕量、渔获努力量、渔船数和马力数限制、禁渔区和禁渔期限制、渔具渔法限制、可捕尺寸限制等以外,非常重视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不断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并投入巨资建设人工鱼礁。

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增殖放流体制。以静冈县为例,其建立了资源增殖推进协议会的体系,由县温水利用研究中心(种苗生产与增殖放流指导)、县渔业振兴基金(提供必要经费,监督放流活动)、县水产试验场(指导放流活动和检验放流效果)组成,下面分成伊豆、榛南和滨名湖三个地区协议会,其下再由各市、镇等渔协承担具体放流、统计、经费募集等任务。日本每年都有全国和地区性的增殖渔业会议,对渔业资源情况、增殖放流实施情况、放流效果评估情况和相关研究等进行交流。日本每年放流增殖的,主要是洄游小、固着性大的鱼礁性品种,近年来,放流种苗均在50亿尾以上,其中有鲑、真鲷、黑鲷、鲽类、牙鲆等鱼类,日本对虾、独角新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甲壳类,鲍鱼、魁蚶、虾夷扇贝等贝类以及海胆等。2004年放流主要品种为白鲑18.5亿尾、真鲷1980万尾、黑鲷328.1万尾、鲽类308万尾、牙鲆2461.3万尾、车虾13464.5万尾、蟹2701万尾、鲍鱼2391.1万尾、赤贝63.8万尾、海胆7464.3万尾等,放流数比上年略为减少。

日本是较早开展人工鱼礁建设的国家之一,自195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各种人工鱼礁。1975年出台《沿岸渔场整各开发法》,要求大力发展鱼礁设置事业、水生动植物的增殖场、沿岸渔场保全事业等三项公共事业。由中央政府每年下达计划,给予财政补助,分别由农林水产部和各都、道、府、县按规定执行。经过30多年的建设,目前全日本渔场面积十分之一以上己经设置了人工鱼礁,年均投入近30亿人民币。日本人工鱼礁的类型多样,结构差异大,根据不同海区的情况设置人工鱼礁,现已经掌握在深水区投放特大型鱼礁的技术。近年来,日本对天然海底藻场的保护和恢复也非常重视,包括政府部门、渔协和渔民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如保护、调查、分析、恢复试验等。

6、渔业劳力与个体经营者收益

截至2005年11月1日,日本渔业就业人数为222510人,比上年减少8490人,减幅3.7%。渔业捕获量的减少、生产规模的缩小,都是导致渔业就业人数降低的原因。按性别来划分,男性186350人(占83.7%)、女性36160人(占16.3%),分别比上一年减少3.7%、3.8%。按年龄层划分,60岁以上的为最多,占46.9%,40—59岁的占38.6%;25—39岁的占11.8%;15—24岁的占2.7%。年轻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减少的幅度却越来越大。

2005年,日本海上渔业每户平均收入为526万日元(约相当于人民币34.2万元),比上年减少0.6%。支出额为305万日元,同比减少1.2%。个人所得为221万日元,减少2.0%。支出明细表里,燃料费用占18.1%,折旧费16.2%,员工费用占12.7%。小型定置网渔业收入为594万日元,支出额为346万日元,个人所得额为248万日元。支出费用中,折旧费占18.6%,员工费用占12.5%,各种手续费占11.5%。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石油价格的飙升,使燃料费比前一年增加13.1%。但私营企业支出额未增反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为了节减经费,纷纷下调了员工工资。

三、日本渔业管理模式与政策方向

日本政府进行渔业管理的部门有:农林水产省水产厅、农林水产技术会议和渔业管理委员会。农林水产省水产厅的主要职责范围为渔业经营改善、金融税制、水产加工与流通、渔业保险·共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渔业指导与监督、渔业相关国际协定与协作、水产试验研究、渔业增殖放流、渔场保全、渔港·渔场·海岸整合、渔业灾害恢复等。

农林水产技术会议负责水产试验研究的政策。

渔业管理委员会主要对周边水域的水产资源进行管理,并对非单个都、道、府、县范围内洄游性鱼类等渔业资源进行管理。审议资源回复计划,确定合适的资源管理措施等。

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简称“渔协”)是由日本广大的中小渔业生产者和渔民组合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同时也是处于政府与渔民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承担基层水产管理任务的机构。日本渔业协同组合的职能主要包括:渔政管理、渔业经营及渔业研发等。其中,渔政管理主要包括共同渔业权、区域渔业权和定置渔业权的分配以及反污染和资源增殖活动等;渔业经营包括获得和发放贷款,燃料、网具和养殖器材等大宗物品的购买、营销和指导活动,制冰和冷冻冷藏业务以及设施利用服务等;渔业研发主要是指教育和领导能力培训活动,包括教育、研究、赞助和参与各种学习会议等。

日本政府根据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渔业形势和渔业发展实际,拟以下述几方面为重点着手调整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包括公海在内的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管理;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促进节能渔业生产发展;促进水产品流通加工合理化,建立受消费者信赖的信息公开制度;制定并实施振兴渔村、确保生态系统健全的政策。

当前日本渔业政策的重心是以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推进渔业改革;培养渔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渔业经营体;促进流通和销售合理化发展;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平台,促进水产品贸易发展。

阅读全文

与日本为什么要进口水产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医学核医学技术有什么区别 浏览:294
大兴区代理刑事律师事务所哪个好 浏览:536
士兵有什么技术 浏览:133
追梦格林被交易哪里了 浏览:549
怎么突出摄影技术 浏览:603
淮安博德建材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514
美甲小程序哪个好用 浏览:55
赛伍技术什么时间上市 浏览:328
闲时在家能做什么代理 浏览:424
烘焙的产品如何去掉腥味 浏览:145
中国彩电市场怎么样 浏览:496
一个统计数据库数量小怎么办 浏览:958
bs程序学什么语言 浏览:382
设置哪个键把信息关掉 浏览:163
成年人吃益生元有哪些产品和食物 浏览:747
二审被上诉人的代理词怎么写 浏览:499
发那科mf如何把程序导出 浏览:920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将来能干什么 浏览:306
怎么增强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 浏览:47
音乐疗法有哪些技术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