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洋生物、水产品评价
1.评价目标
评价海产品卫生质量现状,确定其食用安全性,为海产养殖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评价指标
考虑到已有的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水产品卫生质量指标(Pb、Cd、Hg、F、Cu、Cr、Se、Zn、As等)和六六六、DDT等指标。根据特定地区环境污染特点,增加相应指标,如多氯联苯。
3.评价标准
主要参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鱼)水产品Pb(GB14935—94)、Cd(GB15201—94)、Hg(GB2762—94)、F(GB4809—84)、Cu(GB15199—94)、Cr(GB14961—94)、Se(GB13105—91)、Zn(GB13106—91)、As(GB4810—94)限量值,以及海水贝类卫生标准(GB2745—81)、海虾卫生标准(GB2741—94)、海蟹卫生标准(GB2743—94)。
随着中国加入WTO,海产品卫生标准的制定正在快速发展与更新之中,应及时更新、引用新标准,做到与国际接轨。
4.评价方法
其评价方法有单指标评价和多指标综合评价。对单指标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超标率、超标程度。综合评价是在各单项评价基础上,以“一票否决法”为原则,确定水产品质量级次。
B. 水产行业现状与发展
总产量增长逐渐趋稳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据国家渔业统计数据披露,
201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峰值,随后于2016年跌至6379万吨;2016-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逐年增长,产量变化逐渐趋稳。201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实现6480万吨,较2018年增长0.34%。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