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交互逻辑是什么 我是指产品经理写的FRD中需要的 交互逻辑。。
以下是来源于论坛,先看一下,随后有我的解释:
用“数”和“量”,讲一下逻辑是怎么交互的吧。
数,永远是对整个的某部分的描述;几何(量),一定是对这个部分的命名。
我们看到似乎用某一种数的概念就可以描述一切了,比如说概率,或者random,本身就是说它是一整个的。比如1,2,3这些自然数都是某个数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在不预先有数的知识的时候来说1,2,3。而量,或者说几何关系,则是在对这个部分取名字,于是它永远是描述部分,于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有很多很多题目,都是在描述部分的情况,而它们之所以达不到完美,在于它们很难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除非你把它们简化为命名本身。举个例子说,你看到你的双手了吗?看它,然后你知道它们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其实是身体,对吧),然后,你把它们叫做“手”。这个过程就是刚才我们描述的数和量的相互过程。这里只是用数和量来举例,大家看为什么在数学和文字中这些现象难以说清楚?只能通过隐喻和想象?原因就在于我们说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不是单纯的,你说刚才的1,它其实能体现数,也能体现量,再比如说结构,它也一定可以体现量,也体现更多的某种别的类似于数的东西。如果还不明白,可以想象那个手的例子:)
解释:
交互逻辑中包含两个词,一个是交互,一个是逻辑。
在功能需求文档中,产品经理要告诉研发人员,我们要做什么功能,这些功能怎么用,通过什么流程来用,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交互逻辑来描述的。
交互,是信息和操作,信息如何流向,操作如何进行;
逻辑,是交互的连接,把涉及到的交互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
比如,我们设计一个登录功能,这里面涉及到的交互有:
账号密码发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验证账号是否存在
验证密码是否正确
返回错误信息/返回验证通过信息并登录
跳转到相关页面(包括当前页面、首页、个人首页等)。
以上这些,是交互,而且是登录过程中的信息交互。
但登录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成功,一个是失败。成功有成功的信息交互,有成功后系统的动作。失败有失败的信息交互,并根据不同原因,有不同的信息返回,同时也有系统的动作。
以上这些,是逻辑,而且是系统响应逻辑。
除了信息交互之外,还有人机交互,即用户有什么行为,系统对这些行为有什么响应,返回什么信息等等。
至于数和量,我感觉楼主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应该不是太熟,那现在你可以这样理解:数,是交互。量,是逻辑。
⑵ 如何打造一份逻辑清晰的产品方案
这是《90天产品经理训练营》的第10课-产品规划课程课后笔记,重点讲解产品方案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做。
带着这些问题,和我一起进入课堂,了解产品方案的来龙去脉
产品方案和项目规划是课程的重点,还是以实战为主,通过老师亲身的案例讲解了如何做产品方案,进行项目规划。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人喜欢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以为是需求,其实是针对 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对方提出这个方案的根本原因, 通过不停追问 ,深挖对方的真实需求。
2.产品方案的定义
对于这一段定义,存在太多概念,产品组合策略是什么?产品开发策略是什么?
产品组合策略
所谓组合策略,首先要了解公司所有的产品,在方案中应该罗列所有产品的特点和所处生命周期。
组成策略是对产品项目的增、删、改 ’
互联网项目通常是对一个产品作出相应的方案,应该改为功能组合策略,决定某个周期开发哪样的功能
产品开发策略
产品开发策略有6种:
在产品方案中,根据市场,产品生命周期选择适合的开发策略。
了解需求与方案之间的差异,才能清晰分辨你听到的是需求还是方案,还能让你从需求的视角转变为方案的视角。
1. 需求是感性的,而方案是理性的 。需求通常与人的情感挂扣,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往往是当事人遇到问题后提出的解决方案。而方案则是经过严密的 逻辑思考 得出的结果。
2. 需求是一个点,方案是一个面 。需求往往是一类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痛点,做方案却要考虑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痛点如何解决。
3. 需求是有限的,方案是无限的 。解决方法总比问题多,一道数学题的解决方法就又N种啦。
4. 需求是心灵的,而方案是金钱的 。需求是满足用户的某种欲望,满足人性的弱点,而方案是以盈利为目的,实施起来需要金钱的支持的。
5. 需求是个人的,方案是企业的 。这段话其实我不是很认同,需求可以是企业的,而方案也可以是个人,就看这个需求的来源是哪里,方案的利用者又是谁了。
总而言之,和一般的产品方案的区别就是,用户需求是基础,必须结合运营策略。
既然目的是获取盈利和用户量,那么做产品方案的目标也要围绕目的展开了。
1.深度理解需求的背景。
2.明确解决需求的路径。
3.为项目作准备
一份产品方案,必须具备以下的要素:
1.结构清晰
产品方案的作用是让产品经理自圆其说,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过程,你的方案是给人看的。
任何文档都需要结构清晰,逻辑顺畅,让人看得懂,看得舒服。
2.背景分析
详细的背景分析能人明白这份方案的来龙去脉,阅读起来更加轻松,更容易理解你的思路来源。
3.产品基调
主要是做产品定位,说明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些人的哪些问题。
4.产品框架
梳理产品的功能框架,展示你即将要做的产品具备怎样的具体功能。
5.产品预期
描述产品的目标,衡量产品成功的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说产品是落实功能最重要的一步,方案的拽写思路说明了一切,把分析与具体方案结合得出产品需求的指导方案。
很多人把觉得产品需求与产品方案难以区分,最简单的区分方法就是产品需求是具体的细节实施,主要对象是开发人员,而产品方案则是做需求的原因与策略。
产品方案在小公司比较少出现,因为现在互联网的节奏太快了,没有时间给你详细地做一份方案。
产品方案需要用到的地方:
个人思路整理,助你深刻理解需求,提炼最合适的解决路径
对于个人来说,写一份完整的方案能够整理你的思路,使其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写出来,更清晰。
通过不断思考,结合数据分析,市场分析,能让你更理解需求,从而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提炼出最优解。
项目申报,立项使用
当你有一个想法想要做,请拿出一份方案给你的领导看,给你的开发人员看,让他们明白你要做什么,有什么意义,能够带来什么。
老师举了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例子,说明项目规划的重要性,项目规划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清晰,很难知道你需要什么,前进的路也不清晰。
不能总想着在摸索中前行。
立项能给人带来仪式感,向你的团队开一次立项会议,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你们在做一件 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完成,完成之后的意义吧
我原来以为立项就是开一个会议,原来不是的,能够告诉协作方的手段,都是立项的方式。
你可以通过电话,邮箱,短信等方式进行,不过最高效的就是会议了。
课程当中又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
作为产品经理,你都不带头开立项会议,谁来带头啊?
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做,不要被资源限制住了。
分期是为了设置里程碑,让路途看起来不再遥远。
一个项目开启的时候往往是庞大的,分期是由于 技术条件,时间条件等 资源的限制,把一个大的项目按阶段进行拆分,每个阶段完成一个目标。
个人认为分期是为了更好的坚持,让任务更加具体、可跟踪,并根据阶段目标得达成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分期是为了不走歪路。
项目都是可以调整的,如何调整呢?
看竞品
想与竞品拉开差距,就要做好自己的核心功能,并把这个功能做到极致,让用户离不开你,暂时不用想让用户不爽的地方,而是加大力度做让用户爽的地方。
看反馈
一般会给你反馈的人有两种:死忠粉或者用得超级不爽的人。
通过他们的反馈能了解到好与不好的地方,要仔细分析,得出改进方案。
看数据
数据能真实反映用户最喜欢的地方和不喜欢的地方,找出来,先把喜欢的功能做到极致,再补上不好的功能。
为什么产品方案要结合运营策略?原因很简单,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运营的支撑,不会有人来用。
所以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协调好运营人员,不断与它们沟通,产品研发过程中就要进行运营的布局。
运营很重要,运营很重要,运营很重要。
在课程中,老师多次强调目标的重要性。
无论是做市场分析还是需求分析,行动之前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为什么我每次上课之前都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就是为了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能解决这几个问题,这堂课才算成功。
所谓管理你的上级,就是要你考虑得比上级更加清晰,能有理有据地说服他。
为什么他是老板,而你不是,原因就是他有其独有的眼界,产品做不成功的时候,最痛的是他。
多换位思考。
这是锻炼你思考能力的方式,不要以为只有工作的时候才用到方案,你的人生规划,你的目标管理都需要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看到身边让你不爽的事物,快想想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让你更爽一点。
如果你的方案不够完善,如果资源不支持,你的方案是无法落地的。
当你的方案被拒绝时,要复盘思考,为什么我的方案被拒绝呢?是考虑不周?还是现在的资源不允许。
即使一个方案失败了,你也能获得以下的好处:
1.训练了信息汇总与提炼的能力。
2.梳理了你的逻辑。
3.让你想清楚所做产品的目标,验证了可行性。
产品方案是思考过程,项目规划是落地过程,方案是项目的指导,就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方案的分析过程是项目的立项基础。
方案的产品预期是项目的目标。
方案的产品框架是项目迭代时间,进行分期的基础。
时间管理
考虑开发人员现在的工作量,合理地分配每个人的工作,督促他们完成任务。
预期管理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及时检验阶段性目标,合理地管理老板的预期,一般都是避免预期过高。
复盘
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阶段性的复盘,检讨做得不好的地方。
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复盘,检查与目标的差距有多大,此时的复盘应该要号召相关负责人一起进行。
最近在思考得方案是: 如何又快又好地做一份市场分析与竞品分析报告 。
背景:做作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效率很低,对于数据获取的途径不熟悉。
预期:总结一份可操作的分析流程,必须是具备细节的。
以上为个人课程的一些小小总结,我是唐三笑,渴望成为一名优秀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小菜鸟。
⑶ 什么是产品开发路线图请产品经理回答。
就是产品的逻辑示意图,也就是产品开发前产品经理需要梳理出产品实现的步骤,具体来讲这个产品需要哪些功能模块,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流程,规划完成之后开发人员根据你的开发路线图以及功能需求合理安排开发步骤及时间。
⑷ 产品开发流程5个阶段分别是
产品开发流程5个阶段分别是:
1、计划和确定项目(项目立项)
2、产品设计和开发(原型样件 α、β样件)
3、过程设计和开发(工装样件 γ/OTS样件)
4、产品和过程确认(生产件PPAP样件)
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SOP)
产品开发流程是指企业用于想象、设计和商业化一种产品的步骤或活动的序列。流程就是一系列步骤,它们把一系列投入变成一系列产出。
质量保证:产品开发流程确定开发项目的阶段和沿着开发流程的节点。假定这些阶段和节点的选择是明智的,那么遵循产品开发流程就是一种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方式。
协调:一个清晰的产品开发流程发挥着主计划的作用,它规定开发团队中每一个活动者的角色。当需要团队成员的贡献以及团队成员需要交换信息和材料时,该计划将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计划:产品开发流程包含了完成每一阶段的自然界限。这些界限的时间排列有助于整个开发项目时间表的制定。
管理:产品开发流程是评估即将完成的开发活动效果的标难。通过实际事件和已经建立的流程之间的对比,管理者可以识别出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所在。
提高:应将组织的开发流程进行整理归档,这有助于提高机会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