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胜利精密什么时候摘帽
扭亏为盈!*ST胜利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406.79%,离摘帽还有多远?
旭日显示与触摸
2020-07-29
订阅
撰文 / 发哥
编辑 / 南城青年
十万元拥有高颜值双联屏还带6气囊
广告
十万元拥有高颜值双联屏还带6气囊
“贵公司中报业绩挺好的,什么时候申请摘帽*ST呀?”近日,*ST胜利(002426.SZ)刚发布了半年度业绩报告,就有投资者迫不及待的对董秘进行提问。
剥离低效资产,终于扭亏为盈
7月27日晚,*ST胜利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ST胜利实现营业总收入42.8亿,同比下降37.8%,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净利润5.7亿,同比上涨406.79%,扭亏为赢。
对于业绩大幅改善的原因,*ST胜利表示由于经营业绩上半年总体持续向好,以及出售资产带来的投资收益。
公告显示,上半年*ST胜利推进聚焦核心主业,收缩非战略性业务,并剥离低效资产,以减轻财务负担和加速回笼资金。其中剥离的资产包括苏州捷力100%股权、南京德乐100%股权、福清福捷80%股权、子公司安徽胜利的3D玻璃业务。
据手机报在线了解,未来*ST胜利仍将进一步缩减非核心业务,加速出售交割等工作,积极回笼资金。
并购扩张发票快,终尝苦果
*ST胜利又叫胜利精密,全名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0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老兵了。目前,主要的核心业务是移动终端产品业务和智能制造业务。
资料显示,从2013年开始,原本主营精密制造的胜利精密开启“买买买”模式,最终形成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和新能源三大主业。
2013年,胜利精密耗资8022.47万收购了合联胜利49%股权、飞拓科技80%股权等4家公司股权,涉及玻璃、消费电子等行业;
2014年胜利精密花费16.57亿元收购了智诚光学、南京德乐和富强科技各100%股权;
2015年,胜利精密又接连收购了5家公司股权,耗资9.17亿元;
2016年胜利精密出资4.86亿元增持了苏州捷力33.77%股权;
2017年10月,胜利精密公告拟发行股份方式斥资4.76亿元收购硕诺尔100%股权,后在去年2月变更为4.86亿元现金收购,去年胜利精密还以4084.8万欧元收购了JOT100%股权。
据统计,在2013年-2018年的6年间,胜利精密共耗资39.41亿元并购了14家公司。
*ST胜利年报显示,业绩承诺方承诺智诚光学2015年、2016年、2017年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4500万元、5500万元,根据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关于苏州市智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2015-2017年度盈利预测实现情况更正的专项审核报告》,更正后智诚光学业绩承诺实现数分别为4163.27万元、-15819.39万元、-23700.94万元,未实现承诺业绩。
对此,深交所曾要求,请公司说明根据协议约定,智诚光学相应业绩承诺方应予以补偿的金额、金额计算依据以及业绩补偿方式。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发表意见。请公司结合业绩补偿履约保障情况,说明公司维护上市公司利益、收回相应业绩补偿已采取和拟采取的措施,分析收回业绩补偿的可能性,并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发表意见。请公司说明对智诚光学进行整合管控的主要措施,智诚光学核心管理团队是否稳定以及经营管理是否对个别人员存在重大依赖,公司能否有效管控智诚光学,是否存在子公司“失控”风险。此外,请公司说明对智诚光学下一步经营计划。
除此之外,深交所还就“2019年公司大额亏损”“2019年资产减值计提金额远大于2018年”“2019年坏账计提比例同比明显提高”等事项问询。
据了解,2019年全年,*ST胜利营业总收入136.5亿,同比下降21%;实现归母净利润-30.7亿,上年同期为-8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离摘帽还有多远?
不过,得益于*ST胜利实行的收缩非战略性业务,今年以来的情况似乎在逐步好转,并且直接反映到股价上,这一个多月以来,从6月23日的收盘价1.49元算起,到7月29日收盘2.09元,*ST胜利已经上涨了40%。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ST胜利的主营业务移动终端营收36.8亿元,同比下降36.3%;智能制造营收4.27亿元,同比下降30.63%;新能源方面营收7800万,同比下降73.67%。
从中可以看出,光靠收缩非战略性业务,剥离低效资产并不是长久之计,能否摘帽,关键还是在主营业务能否实现扭亏为盈。
据悉,*ST要摘帽,股票净利润必须是正。如果公司的主营业务比较正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依然为正,那么就可以摘帽。但如果不正常,或者扣除之后净利润为负数,那就只能摘去*,没办法完全实现摘帽。
大家觉得,*ST胜利今年能摘帽吗?
㈡ 锂电池隔膜真是锂电池工业的难点吗为何我国高端锂电池隔膜依赖进口
除了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温自闭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可以从隔离正负电极、允许锂离子通过、防止高温引起的电池爆炸等方面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从而使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环保性和安全性方面比传统的铅酸和镍镉电池更具优势,使锂离子电池能够取代传统的铅酸和镍镉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和电动自行车。因此,锂离子电池隔膜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关键材料之一,甚至是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胜利精密的隔膜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苏州李杰进行。2017年,胜利精密新增2条基膜生产线和5条镀膜生产线。现在有8条湿膜生产线,基膜设计产能近4亿平方米/年;现有13条涂布覆膜生产线,设计产能1.2亿平方米/年。
2017年,胜利精密的锂电池隔膜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隔膜产量达到16159万平方米,比2016年的8079万平方米增长100.01%;销售额达到1.157亿平方米,比2016年的7552万平方米增长53.21%;其隔膜业务的营业收入也大幅增加。2017年,隔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比上年同期2.69亿元增长76.27%;毛利率达到29.62%,同比下降19.40个百分点。
胜利精密虽然鼓励创新,重视研发,但自2015年以来申请专利近40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PCT专利22项,注册软件着作权11项;然而,其在R&D的投资相对较低。胜利精密R&D人员虽然持续增长,但2017年达到1696人,比上年同期的1499人增长13.14%;然而,其R&D人员占企业员工人数的比例正在下降,2017年为23.65%,比上年同期下降1.89个百分点;R&D投资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保持在1.60%左右,相对较低。
产能扩张的资金空间有限
梳理胜利精密近五个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发现其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18年第一季度,其资产负债率为53.67%,处于合理区间;而其当前比率为1.21,速动比率已降至0.98,小于1。其偿付能力虽然不是问题,但已经被大大削弱,值得警惕,扩张空间有限。
佛塑科技隔膜业务稳步增长
佛山塑料科技主要从事各种先进高分子功能薄膜的生产和销售。目前专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分子功能薄膜等新材料研发生产,已逐步形成以透析材料、光电材料、阻隔材料为框架的产业布局。Its 锂电池隔膜行业主要通过参与惠今高新来实现。
2017年,其光电材料业务与锂电池振膜业务共生产8288.86吨,比上年同期的7221.70吨增长14.78%;销售额7784.64吨,比去年同期的7178.41吨增长8.45%;营业收入达到3.88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57亿元增长8.71%;毛利率达到31.21%,同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显然,佛教整形技术也更注重研发。2017年,R&D员工增加271.3%,达到40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0.48%,比2016年的2.78%增长7.7个百分点;R&D投资8167.0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25%,与2016年基本持平。佛山塑料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1项;授予新发明专利8项,新实用新型专利8项,10项新产品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产能扩张没有财务空间
与沧州明珠、星源材料、胜利精密相比,佛山塑料科技偿付能力较差。从2017年开始,佛苏科技的速动比率一直在1以下。2018年一季度,其速动比率仅为0.57,流量比率仅为0.99,不到1;虽然其资产负债率仍在合理范围内,但一季度资产负债率仅为55.64%;然而,其糟糕的偿付能力限制了其进一步杠杆化的空间,其扩张能力也受到严重限制。如果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陷入债务危机。
未来竞争将会加剧
隔膜龙头企业忙着扩张,有猫腻的资本和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入。7月3日,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计划在江苏省无锡市实施无锡恩杰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建设16条全自动进口薄膜生产线、40条镀膜生产线和5条铝塑薄膜进口生产线;7月4日,普泰来宣布拟以2.62亿元人民币收购宁波彭锋所持溧阳悦泉66.67%的股权,进入锂电池湿隔膜业务。
据GGII统计,2017年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达到14.35亿平方米;随着新产能的逐步投产,中国的锂电池隔膜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届时锂电池隔膜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激烈的价格战可能不可避免。那时,只有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强大R&D能力和优秀财务业绩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和成长,而其他企业只能被淘汰和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