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产品和好设计有什么关系
好产品和好设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商品如果有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更加吸引人的眼球,进而使的产品能更好的被人们所接受
2. 浅谈产品、设计、开发三者的关系
以下内容完全是自己的理解,如不认同请自行绕过~~~ :)
本人是设计出身,从最开始的平面,Web,UI,到近几年从事的UE,他们都可以统称为设计,但是在这里设计主要是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UI/UE设计。
之前在从事UE工作的时候也做过一些产品和需求的工作,但是近期的经历算是真正的深入到产品工作里面了,知道做产品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是近期的工作经历让我想通了一个之前一直有疑虑没想明白的事儿,那就是产品和设计到底要怎么配合工作,他们都该从哪个方向上使劲儿才能有更好的产出,他们和开发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我奶奶工作的地方玩儿,她们的单位叫麻纺组,经常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手工制作麻绳;
在九十年代初,工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这种麻绳还是比较畅销,因为有很大的用途,盖房子,拉重的东西,捆犯人等等...
制作麻绳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步 纺麻线
首先,她们会把一些很乱,长短不一但是可以用的麻线归置到一起,通过一个手摇的机器把麻线纺成一根一根像小手指一样粗的麻绳;
然后,再把一根一根小手指一样粗的麻绳再纺成更粗一点的麻绳。
第二步 编麻绳
有了更粗一点的麻绳后,就开始第二步的工作编麻绳;
一个人编的方法:首先要把一头固定到一个地方比如栓到一个结实的柱子上,然后一个人像女生编辫子那样编,这样的方法有两个问题,1是慢,2是编的麻绳不紧,不结实;
两个人编的方法:一个人一头,两个人面对面一起拉着编,这样编的过程中一直有反方向的力,这样编的麻绳又快又结实。
看到这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了:
第一步的纺麻线多像产品前期的工作啊,把一些很细小但是有价值的东西整理出来去编更粗一点麻绳,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能做什么呢,当然是去帮忙寻找有用的麻线交给产品;
在第二步,编成品麻绳的时候,设计最低的工作要求也是要当好那个结实的柱子,就是说你可以不产生相向力,但是当产品提的需求到设计这里必须要从用户体验去把控住,这一点不能松如果固定不住那么这个麻绳编出来可能就是不达标或者只是看着很粗,用的时候就知道不牢靠;更好的设计要求是什么样呢?当然是能够当对面那个人,和产品一起去编这个麻绳,产品从大的方向去考虑问题和需求,设计从用户体验的方向去解决问题优化方案,形成相向的合力这样编的麻绳更快更结实。
到目前为止只谈了产品和设计关系,那么开发呢?
我的理解是,一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就像一群人去打捞宝藏,开发是要下到10米深的洞里把宝藏拿出来的人,怎么下去呢?当然是用产品和设计一起编的绳子拴牢这个人下到洞里,然后开发抱着宝藏,再靠这根绳子把他们拉上来;如果这个绳子一看就不结实不牢靠,开发敢大胆的下去吗?就算下去了,能再把他们一起拉上来吗?
这个绳子是产品和设计共同的产出,也是整个团队有机会获得宝藏的关键!
你的绳子要怎么编,够不够结实,够不够牢靠呢?
3. 人性化设计的为什么要实现产品人性化设计
设计人性化要求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1.人性化产品设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设计才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2.人性化产品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与质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而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具体、个性化,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本身,既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所以设计师应设计出更有个性的产品。一句话,人性化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