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淘宝定价不合理怎么处理投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商平台,经销商的低价乱价行为是最让厂商头疼的问题了。这些人为了追求销售额、销量、返利等,利用供货价格的差异化进行低价销售,从而引发价格大战,对整个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 电商乱价怎么办
随着电商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目前品牌方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可能就是低价、乱价和假货的问题。今天我们针对低价和乱价的问题做相关的分析,从而找到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办法,帮助品牌解决目前的困扰。那么作为品牌方,在仅有的防伪溯源和渠道管控下,怎么样才能把电商这块管控好呢?目前主流电商平台淘宝、拼多多、闲鱼等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这个平台正是我们管控的官方渠道!商标证、专利证书、美术作品登记证、生产营业执照等等都是属于产品的知识产权,有了这些资质,就可以去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资质备案。
在进行知识产权投诉举报之前,合理与和网上卖家进行沟通,可以达到保护分销并且收编优质卖家成为网上代理,沟通无果后,常用的处理方法如下:1.商标权:只要卖家商品出现品牌方商标关键词,都可以用商标侵权方式投诉删除;2.官网版权:卖家宝贝描述里有出现品牌方官网图片直接删除下架;3.假货对比:通过购买,或者其他真假对比的方式,鉴别其是否是假货,进行假货投诉。
做好网上价格管控已然成为了品牌维权的一个重要任务,它的意义还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保护品牌价格体系主要是针对淘宝、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做好线上控价,这对于保护品牌的价格体系以及维护线上渠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知道如果不能把价格管控做好,会导致经销商利润空间大大压榨甚至消失,最终对整个销售渠道造成冲击。
3. 商家乱要价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出现商家乱收费情况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处理:1、拨打12345,向其反映情况;2、可以向当地物价部门进行投诉;3、可搜集相应证据去法院起诉。如果是商家的原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报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相关人民法院起诉维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三十八条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对价格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对举报者给予鼓励,并负责为举报者保密。
第四十一条 经营者因价格违法行为致使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多付价款的,应当退还多付部分;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 如何管控淘宝乱价
淘宝乱价是一个令很多品牌商头疼的问题,很多人为了追求销量而恶意降低价格,扰乱市场价格。很多品牌的产品都是有严格的渠道来把控的,包括专供超市,专卖店,实体店。经销商也是签署了协议,都能把控。
如何管控淘宝乱价总的来说,是通过侧面投诉的方式进行。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1、知识产权投诉:
商标权:在网页的主图或描述图中有突出使用品牌商商标LOGO的现象,处理周期3-7天,链接下架,扣2分。
版权:在网页的主图或者描述图中有盗用官方图片文字的现象,处理周期3-7天,链接下架,扣2分(官方指的是公司官网,旗舰店,线上画册,美术作品登记证)
专利: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
专利投诉需要提交资质,提供专利证书和专利评估报告,发明专利只需提供专利证书即可
2、假货投诉:
未生产:店铺等级低,长期不在线,处理周期3-7天,扣0-48分不等
真假货对比:通过信息层面的对比,以假货理由投诉(品牌名的相同型号发票)处理周期3-7天,扣2分
假冒厂名厂址:冒用生产信息,处理周期3-7天,扣2分
购买鉴定:通过购买的方式买到产品,制作假货鉴定报告以假货理由投诉,处理周期7-15工作日,相同型号产品链接全部下架,起扣12分,店铺屏蔽半个月
3、在线举报:
刮码、遮挡商标、类目错放、扩大宣传、销售禁品
淘宝开店成本低,哪怕是一个消费想甩掉手上的闲置物品都能在淘宝闲鱼上销售。淘宝挣脱了空间地域的限制,原来是一个县级的专卖店,只要是挂在淘宝上,那面对的市场就是全国了,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谁都愿意去做的 。其次淘宝的个人C店也是没有店铺租金的、运营成本、所以很多经销商就不顾其他人跟品牌的利益,在淘宝上施虐低价。
传统的渠道,可能是通过约束线下的经销商大头就能遏制住。但是随着电商时代的迅猛发展,就就变成了一张网,这时候传统的方式就很难管控了。
淘宝乱价:指的是经销商或代理商在销售过程中,低于厂家规定的市场价零售的行为,按照市场平台不同,乱价可以分为线上乱价和线下乱价。线上乱价指的是在电商平台上所销售的产品低于市场零售价。线下乱价则是指的是经销商或者代理低于厂家规定的发价格串货市场的行为,在电商平台高速发展的今天,线下带动线上乱价情况普遍蔓延。
微商是有严格的代理制度,那产生乱价的根本原因就是:
1:小代理的加入:在公司和团队的宣传下,产品的知名度迅速增加,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微商人人能做,导致卖家比买家多。
2:大代理变成小代理: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微商圈子,导致小代理手上囤货出不去,所以没办法进货,而大代理因为想发展更多的代理,想要急于套现,只能主动降低价格门槛,使小代理成为终端客户,大代理变成小代理,恶性循环!
3:淘宝低价导致小代理迅速死亡:市场零售价低于小代理进货的价格,小代理手上货出不掉。小代理消失后,大代理批发出不去,也不愿意零售,直到崩盘。
淘宝控价 淘宝维权 京东、阿里、天猫、淘宝平台控价及打击侵权行为,目前大多数的品牌在淘宝都有自己的授权店铺,绝大多数品牌线上的销售都是通过淘宝市场。但目前淘宝市场也是最令品牌方头痛的。假货、侵权、不正当竞争、串货、乱价这些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针对以上情况,大多数公司还不知道如何来管控。少数公司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的招聘相应的专员对淘宝实施监控,去和店主沟通。有的通过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发律师函。还有的通过经销商去管控。1,客服监控。这种管控的方式是最原始的方式。如果网上的品牌连接数不多,低价的也不是很多,前提是他们都愿意配合,那倒可以暂时管控乱价。2,发律师函。之前听过很多公司都在通过线下律师发律师函。我在想,如果别人卖假货,你可以去发律师函,或者通过法律等途径解决。别人店铺卖什么价格,既没有侵权、也没有犯法。你发律师函能有用吗?只能是火上浇油,越管越乱。3,通过经销商管控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方式。很多品牌的包装等都会有条形码、二维码之类的。可以去查经销商,但是我想说,很多C店乱价并不是经销商或者代理商的问题。我觉得很多经销商和品牌方一样。也是希望市场能平稳。很多C店的拿货方式也很多,你处罚了经销商,但不一定就能管控的了乱价的C店。综上所述,我们要去了解,为什么网上会有乱价存在,无非就是利益。有的为了新店开张搞点信誉、有的为了走量、有的是跟风、有的是被逼的下调价格。无非都是想更好的销售产品。那这些店主没有想到品牌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为了眼前利益,会做出降价、串货等有损品牌名誉的举动。很多店铺,特别是C店现在的竞争很大,一个好评、一个信誉对他们很重要。最终是为了有销量。但是这种自私的小农思想势必会损害整个市场和误导消费者。害人害己,更损害品牌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5. 微商产品在电商平台上卖出现乱价的问题可以管控吗
现在电商发展速度很快,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经销商串货、假货低价等问题影响,这样会对品牌的形象和销售造成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公司已经在采取措施了。比如,有的是通过自己公司的渠道管控监控、有的是通过淘宝的相关平台投诉管控。但由于大多数公司对于淘宝的规则不是很了解,无法查到乱价店铺的货源。导致最终的管控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针对品牌商通过渠道管控不好的原因,我自己总结如下:
1,品牌商管控和处罚的只能是一些经销商或者代理商;甚至一些品牌并不会或者不愿意或者说不能处罚经销商。最终导致管控断层。
2,即使品牌方能管控好一级代理或者经销商;但是下面的二级、三级或者说淘宝上乱价的店铺却管控不了,就造成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最终出现断层。
3,只能做到监控和沟通,却不能做到威慑和处罚。肯定管控不住市场。
总的来说,是通过投诉的方式进行。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1、知识产权投诉:
商标权:在网页的主图或描述图中有突出使用品牌商商标LOGO的现象,处理周期3-7天,链接下架,扣2分。
版权:在网页的主图或者描述图中有盗用官方图片文字的现象,处理周期3-7天,链接下架,扣2分(官方指的是公司官网,旗舰店,线上画册,美术作品登记证)
专利:外观专利,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
专利投诉需要提交资质,提供专利证书和专利评估报告,发明专利只需提供专利证书即可
2、假货投诉:
未生产:店铺等级低,长期不在线,处理周期3-7天,扣0-48分不等
真假货对比:通过信息层面的对比,以假货理由投诉(品牌名的相同型号发票)处理周期3-7天,扣2分
假冒厂名厂址:冒用生产信息,处理周期3-7天,扣2分
购买鉴定:通过购买的方式买到产品,制作假货鉴定报告以假货理由投诉,处理周期7-15工作日,相同型号产品链接全部下架,起扣12分,店铺屏蔽半个月
3、在线举报:
刮码、遮挡商标、类目错放、扩大宣传、销售禁品
总的结果来说,要么把低价链接给删除掉,要么查到货源
6. 电商线上乱价怎么办
这个目前真没办法可以管控,就算平台介入也一样。
你看,同样是卖一双鞋子,款式颜色都一样,但是为啥不同卖家价格都五花八门?因为供货渠道不一样,质量不一样,而且可能还加上促销、新店开张等等因素,只能说作为消费者,你觉得哪个适合就购买哪个。
另外,其实线下也是一样啊。同样一瓶矿泉水,有的超市卖1.5元,有的卖1.7,也有卖2块的。只要定价不要超过物价局定的标准,就都在允许范围内,只是卖家利息多少罢了。
7. 乱卖价格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拨打12358举报投诉,可以登录2358网上价格举报系统投诉,可以到当地物价局、到消协投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8. 商家乱定价怎么投诉
法律分析:出现乱定价可以向物价局投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第五条 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价格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价格工作。
第三十九条 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以及法定的价格干预措施、紧急措施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