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什么公式可以计算不同日期相同产品及型号的差价
举例:
应用共涉及四个表:
产品销售金额表:实现同一产品不同出库日期不同价格,计算销售金额。
表名:定义出库日期在某个时间段时,引用哪个价格表中相应产品的价格。
产品价格表20140701:自2014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价格表。
产品价格表20140725:自2014年7月25日开始生效的价格表。
...价格表有可能随着计算时间范围增大还会不断增加。
产品销售金额表:
“价格发文时间”公式
={=MAX((C2>=表名!$B$2:$B$3)*(C2<表名!$C$2:$C$3)*表名!$A$2:$A$3)}
C2:出库日期
表名!$B$2:$B$3:规则生效时间
表名!$C$2:$C$3:规则结束时间
表名!$A$2:$A$3:发文时间
❷ 商品进销差价怎么计算好像有不同的公式自制半成品也要计算进去
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企业用的会计科目,生产企业没有这个会计科目,所以自制半成品用不到计算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公式很简单,比如购进商品成本20000元,该商品售价26000元,按售价入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等于26000-20000=6000
商品进销差价 公式是售价减去进价,没有别的公式。
❸ 商品进销差价怎样算的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售价)*100%。
购进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商品进销差价。
销售结转成本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库存商品。
❹ 商品价差是什么比方说::
商品差价是指同种商品处在不同购销环节、不同购销地区、不同购销季节或由于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主要有购销差价、地区差价、批零差价、季节差价和质量差价等形式。
商品差价的基础,是商品在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别。商品差价是价格体系的基本内容,它体现价格体系运动的纵向关系,反映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需要经过经营者的采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因此要耗费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其货币形态就是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等内容,这就构成了商品的价格差异。此外,生产同样商品由于时间、地域上的差别,会引起劳动的耗费发生差异,从而形成商品差价。
即,第二个是
❺ 超市促销产品的差价怎么算
正常供价1.5超市销售价为1.8,该超市毛利大概是17%,
如果促销价卖1元的话,你要刨除你和超市签订的合同点数,
然后报出你的促销供价,一般情况下,超市的采购会为了维护毛利和你谈促销供价,也就是压价,最终确定下来促销供价,
补差价=(正常供价-促销供价)*销售数量
至于是货补还是帐扣货款要你们自己定
以上仅供参考,各个超市不近相同哦
❻ 商品进销差价的含义,如何使用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成本的差异
简单理解:同一种小商品,购进数量大、购进价格“频繁变动”,同时当期销售数量大。例如:进同一个型号的笔,每天进货一只,每天价格涨1毛:第一天为1元、第二天未1.1元、1.2元。。。第30天进价为3.9元。卖价为3元(30只总货值90元)。当月卖了15只(销售收入45元)。
商品进销差价的核心就是,购进的成本与售价的差,合计、打包甩一边。等到销售的时候,再把总差价找出来,除以总货值,找出分摊比例,从本次售价中把差异扣减掉。得到这批次销售的成本。
根据例子,我们只需要登记进销差价(成本与售价的差)第一天-2元、 第二天-1.9元、第三天-1.8元。。。第30天0.9元,打包加总得到:-16.5元。
①每只分摊多少进销差价?总差价÷总货值,每只分摊-16.5/90=-0.1833进销差价。
②本次售价分摊多少?15只45元售价分摊:45×(-16.5/90)=-8.25元进销差价。也就是说,这15只的成本=45元-8.25元=36.75元。
这种情况很难适用【实际成本法】下的: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法。(∵实际成本法,适用于价格相对稳定,单独标价的批量不多)。
①如果用个别计价法或先进先出法,你得给每支笔,贴个便利贴,写上价格,不然你不知道自己卖出的总成本。
②如果用加权平均和移动加权平均,天~~每只笔买进来,就得算个平均价,30天就得算30次。第一天=(期初成本0+第一天成本1)/(期初数量0+第一天数量1)=1,第二天=(0+1+1.1)/(0+1+1)=1.05,第三天依次类推。。。
③用进销差价就很简答了,每购进一次,做一次差,写在小本子上,月末做一次加减乘除就ok了
❼ 农福产品怎么赚差价
农副产品贸易公司把农民手里的农富产品收购进来,再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
例如一斤黄豆从农民手里收上来要两元钱,卖出去是肆元钱,当中有两元价差,再扣除运营成本,剩下伍毛钱,这伍毛钱就是农副产品公司挣的钱。
差价是指不同等级,不同交割月份,不同商品,不同交割地点的期货价格差异。也指同一商品因各种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价格差别,如批发和零售的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进货与卖出货的差额是一些商人盈利的主要部分。
❽ 商品进销差价如何计算啊!
薄合计价\x0d\x0a 1.若是用现金购入\x0d\x0a借:库存商品—100000\x0d\x0a 贷:商品进销差价—20000\x0d\x0a \x0d\x0a 现金—80000\x0d\x0a2.销售商品现金收款\x0d\x0a借:现金—100000\x0d\x0a \x0d\x0a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x0d\x0a3.转成本\x0d\x0a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x0d\x0a \x0d\x0a 商品进销差价—20000\x0d\x0a 贷:库存商品—100000
❾ 请问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举个例子.其中的进价和销价包括什么内容具体一点好吗我是新手.
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商品售价60元,进价40元,则20元就是他们的进销差价.
计算方法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具体看:http://ke..com/view/1001606.htm
❿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和实际差价率计算法三种。 (一)综合差价率计算法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二)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 分类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的各类(组)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计算方法与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基本相同,只是计算的范围已缩小,各类(组)的差价率计算出来以后加以汇总,即形成企业全部商品的进销差价。
(三)盘存差价计算法 盘存差价计算法又称实际差价计算法,是通过实际盘点,求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