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对于大批中国游客去日本疯狂购物这件事,你怎么看
对于中国的大批游客,去日本疯狂购物的这个世界小编觉得,有一部分人去日本是真的想要买一些好物回来用,但是有一些人是在盲目跟风,盲目崇尚别国的物品。有些国人觉得自己有了一些经济能力,所以就要追求生活上的品质,于是就疯狂的买日货、韩货或者是其他国家的货物,如果是真正需要还好,如果只是盲目地推崇的话就没有必要了。
所以对于日本购物这件事情,大家一定要摆正心态,在思想上不要有偏见,不要一味的觉得别人的东西好,自己的东西不好,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虽然每个人的钱都是自己挣的,所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跟别人没有关系,但是疯狂无脑的去买日货,也是一种浪费的表现。如果大家做不到抵制日货的话,至少要做到不能够去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原则。
② 为什大多数国人都爱购买外国品牌
有两种原因,第一,这类人比较低调,可以说是非常享受生活,什么东西好,我就用什么,管它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当然了,有些东西,我们不可否认确实是外国产的比较好一些,比如苹果手机,跑车等,虽然我国也有自己的产品,但术业有专精,国外产品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好的。
第二,这类人,就是纯粹装逼了,自己明明生活质量很一般,但是为了自己那不可一世的傲娇与炫富心理,于是买外国的产品,并在朋友圈、空间大肆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买了多好多贵的产品是的,比如,一些女人们,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包包、化妆品等。
真正有教养、有内涵的人是从来不会刻意去炫耀些什么的,反而,他们很是低调平凡。
无论什么产品,只要自己用的开心,那么它就是自己眼中的最好的那一个。
③ 喜欢购买国外的产品就是崇洋媚外吗你怎么看
大多是盲目跟风,有历史的原因,以前我们的产品质量问题不少,给国外的产品有了可乘之机,在加上国外广告投入量比较大,对我们的产品造成了很大困扰,所以说时间长了就让一部分人有了盲目崇拜
④ 为啥中国人都想买外国的东西
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一向是非常出名的,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在国外的免税店里买国货。比如说茅台、中华之类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大多数喜欢购买国外物品的人第一考虑的就是质量问题。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很好了,但质量问题一直都是让人头疼的。
有一些国内的不良商家,他们出售在国内的物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反而出口国外的个个是顶尖好货。第二个考虑的就是价格问题了。很显然,国外的东西要比国内便宜很多,不然大家也都不会每次出国游后买一大堆东西。这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同样的东西,在国内卖的很贵,出口国外后就降低了价格。
最后则是服务态度的问题了。相比于国内的某些店铺来说,国外免税店的大多数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很不错的。其实在这些年里,国内厂家在质量、价格以及服务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一点不好解决的就是人心。人一旦对一个物品觉得失望后,就很难再去相信。
国内的许多商品都曝出过太多的负面新闻,这些才是最不好解决的。想让国人坚持买国货,就得用很长的时间来树立好招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⑤ 为什么中国人最爱买外国货!.
中国人买外国货是有多方面原因的:1.一些外国货的质量确实比中国的好,这一点不得不承认
2.一些人为了面子,为了炫耀自己,才买外国货
3.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和中国人都走向了世界,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
⑥ 国人为何如此热衷于购买外国产品
固然是有崇尚外国月亮的心里作祟,抑或是图个新鲜感,看着现在网上各类平台的街货,想让自己脱离于这种大众狂潮外,国外的相对于来说会比较便宜,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买着便宜自然会更愿意买一些。
⑦ 如何看待中国游客在欧洲抢购奢侈品的现象(消费行为学)
借经济危机汇率震荡的时机而出国血拼,正成为了许多有钱中国人的潮流。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像抢白菜,像春运,像蝗虫”
买奢侈品与抢白菜
刘飞是在12月26日早上9点到达伦敦庞德街的。9点半赶到了英国第二大百货商店Selfridge。她当天的目标是淘一件Miu Miu包 (Prada的副品牌),结果还没到Selfridge,就看到店外绵延成Z字状的队伍。刘飞在队伍中遇到一个熟人,说早上6点就打车过来了,但从店子营 业到现在,队伍才移动了几十米。队伍移动得慢,全是因为店内Gucci 50%的折扣。
12月26日在西方被称作Boxing Day,名称据说来源于过去圣诞节后,富人会给仆人和低收入人群派发礼物,Boxing便指将礼物置于盒中。这一天人们都会去逛商场购物,而商家通常会有大幅折扣以配合。
但这几年的队伍里,出现了大量的中国人。“就像在唐人街。”刘飞说。
2008年下半年持续至今的经济危机,在令国内商家愁云惨雾,担忧消费停滞的当口,却让遥远的异国掀起了阵阵消费热潮。
这个冬天的早晨,刘飞还转战 Westfield,欧洲最大shopping mall,到其Gucci店子一看,也是很长的队伍,队伍中众多黄皮肤同胞。她觉得整个伦敦都是中国人在排队购物。
这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王齐也曾在Selfridge前产生过。
王齐是1月22日到达伦敦,把自己的春节安排在伦敦,就是为了购物。1月24日上午10点,同样站在Selfridges百货公司门前,王齐突然觉得自己是在上海呢,“大街上到处都能听到中国话,到处都是中国人在排队抢购。”
Selfridges百货公司主要销售的,是被视为奢侈品的世界顶级服饰品牌。面对动辄万元的单件商品,“大家都像买白菜一样,甚至不像是在买,是在抢。”王齐说。
王齐是在伦敦读的大学。这一次她还发现,奢侈品店里的服务员,态度明显没有以前好了。“可能看到来买东西的中国人太多,不再担心自己的东西卖不出去。”
“买白菜”的夸张比喻背后,隐藏着中国物质紧缺时期的记忆。即使现在,在国内,一些人仍然基于经济并不宽裕的原因而以“抢”的方式,购买价格打折的 生活必需品。2007年10月10日上午8时,重庆市数百人在一家家乐福超市抢购打折食用油,最后引发踩踏事件,导致3人死亡。
但这一次,在异国,同样是中国人抢购(并且是跨国抢购)的却是价格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中国人均月收入的奢侈品。
香港成了这股浪潮的又一个直接的受益者。2008年12月底,李冉和朋友想到香港的亚洲LV旗舰店逛逛。但保安说,人满为患。后来进去了,店里满是来自中国内地的“血拼客”。
在全球性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岁末年初的香港购物游客量不降反增。统计显示,2009年1月份赴港旅游人次与往年相比,增长了40%左右。而来自内地的中国血拼客们占去了大比重。
百年来的最佳销售纪录
几经折返后,下午2点,刘飞赶到了selfridges的Miu Miu店里。“我才看到Miu Miu店里都空了,总得买一个吧。”于是转到Prada店,发现“也基本上空了”。
毫无疑问,这是过去半个多世纪英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
但是2008年12月26日中午,Selfridges百货公司创造了该店100年以来的销售纪录:一个小时的营业额高达100万英镑。
美国贝恩公司2008年11月2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即使最富有的消费者也正在削减开支,但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奢侈品消费却在不断增长。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的2008年的财报显示,中国五成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流向境外。
“牛津街的一家LV的店子,甚至要求中国顾客必须用护照登记购买记录,每人最多只允许购买两个包包。估计是担心中国人把他们的陈列品都买走了。”王齐说。
中国血拼客队伍甚至出现在了欧洲一些机场的免税店。1月22日去伦敦的航班上,空姐就提醒过王齐,如果要在伦敦的希斯罗机场购买香烟,一定要早去。 王齐以为空姐开玩笑,没在意。2月初回上海的时候,路过免税店,果然发现有同胞在排队。轮到她的时候,服务员说,整个店子,就剩下7条香烟了。
这些中国血拼客表现出了强大的购买力。“像蝗虫一样。”王齐说。她的一些到米兰、巴黎等地旅游的朋友,发现那里也和伦敦一样。2008年圣诞节前夜,一位中国旅客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商店一口气购买了近5万欧元的法国红酒,成为法国媒体的热门新闻。
除了王齐、刘飞这些自己飞到英国血拼的白领,更多的游客依托旅行社满足自己到欧洲购物的欲望。春节前后,一些大的旅行社纷纷推出欧洲购物团,血拼字样成为最直接的招揽符号。
⑧ 如何看待国人喜欢买外国的产品
这得看什么类别了。比如香水和化妆品这类的,当然还是国外的质量比较高。一些小商品还是国内比较有优势。但整体上来说还是国外的产品的确比中国好,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实用价值,都还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