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硬件类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是材料,要对材料要无比敏感,‘质感’是无法被数字化的,你指定一个pixel是255,255,255,它老老实实的就是白色,而你无法指定手指触摸到一种材质时传递给大脑的触感。不同材料所使用的颜色,表现出来会完全不同。曾经在做搜狗手机输入法和友录通讯录时,用上两三天的优化RGB值来配一个颜色就会觉得自己很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到了硬件领域以后发现这完全不叫事儿,软件上改一改颜色成本几乎为0,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对程序员吐点口水就完了。硬件改颜色字体是灾难,一次少则几百块钱,多则上万块钱,最重要的几天时间就出去了。空气果的前面板是简单的白色,为了目前这个白色我们打出了几百块白色面板,试各种白色的细微差异,试各种胶的质感(发现苹果那只无线鼠标的胶比我们在市面上能找到的其它遮光度要好很多,而且也显得更厚),要让它显得白,它就不能是纯白,要让它有些地方透光,在有些地方遮光,和后面板的结合要致密,要好装配,要耐磨,要环保。。。。以我非常敬佩的乐泡的周总为例,他设计了最好的国内高端移动电源,我自己因为太喜欢它,先后买了20个送人。材质是橡胶绒,挺生僻的一种材料,筛选出合适的橡胶绒是第一步,然后确定合适的颜色,最后再用一种工序在橡胶绒上以一种特定的密度喷上一种特定直径的细砂。。。直至手感令人满意。比起技术而言,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工作。最后说句有点黑暗的话,优质、美观让人爱不释手的工业产品,要么糟蹋人(设计者的心灵和肉体或生产者的肉体),要么糟蹋环境,大部分时候一起糟蹋。第二个词是技术,太多的固件工程师满足于‘Make hardware work’,满足于在单片机中把驱动调顺,把数读出来,扔给一个OLED显示屏就完了,内存只放很少的东西,没有存储。这样比起写一个App来说当然非常简单,甚至不太需要内存管理,多任务也太好做了,也没有文件系统,没有网络。而如果真想用互联网的方式打磨一个硬件产品的话,相当于在一个单片机上写一个App,内存和CPU资源万分之一于智能手机,又要求同等品质的用户体验。所以最好你能找到两个从95年前后在C语言上起家,后来又有在移动手机App开发经验,对用户体验敏感的同时又有深厚的操作系统底层经验的程序员。
⑵ 做一个好的智能硬件产品,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既然是智能硬件产品这是需要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的,而智能产品往往和创新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⑶ 产品经理从产品层面应该怎样分析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会抓住一切机会来了解更多有关客户的信息,因为了解客户的需求对于构建有用的产品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进行客户访谈,进行调查并检查产品内分析。我们从产品分析中收集的数据告诉我们用户如何实际使用产品-而不是他们想要做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在使用产品的方式,甚至我们认为他们如何使用产品。
作为PM,诸如“用户每天花费多少时间?”之类的问题会出现。“他们最会采取什么行动?” “哪些功能使用得最少?” 对于了解您的用户并为我们提供有关如何改善他们的体验的线索,这是非常宝贵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什么是产品分析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它们。如何真正了解您的用户,以便您还清“同情债务”;以及如何使用分析来帮助指导新功能开发
让我们开始吧!
产品分析简介
为了定量了解用户对您的产品的处理方式,第一步是对产品进行分析。想法是针对用户可以在您的产品中执行的每项操作触发一个事件,以便您可以汇总查看有多少用户使用功能以及他们使用该功能的频率。例如,如果要跟踪用户单击特定按钮的次数,则可以触发一个名为“ big-red-button.click”的事件。从那里可以看到哪些功能需要工作,哪些是最重要的,然后使用该信息确定更改的优先级。
在Atlassian,我们试图使每个人都尽可能容易地获取数据并能够运行自己的查询和报告。我们使用一些内部开发的工具来提供这些服务,但是Google Analytics(分析)工具也可以帮助您入门。这导致从开发人员到PM到设计的每个人都提出了有关用法的问题,并试图了解我们构建产品的影响。
“无偿债务”:最新的债务
让我们尝试一下这个新术语“同情债务”。
产品内分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帮助您偿还同情债务:通过概念测试和客户访谈等活动收集的定性反馈;以及在产品中收集的定量数据,例如产品分析和NPS调查。
例如,Confluence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它具有很多功能,这些功能几乎没有分析功能。其中之一是仪表板,这是大多数人使用Confluence的旅程的开始。实际上,我们现在正在大修它。产品经理:产品分析的内容有哪些我们从客户访谈中获得了有关仪表板的一些反馈,但是我们没有从定量角度真正了解使用情况所需的所有产品分析。我们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例如:
仪表板有多少用途?人们在典型的Confluence会议中访问仪表板多少次?
人们实际使用仪表板做什么?所有更新供稿?受欢迎的提要?导航到某个空间?
人们想要在仪表板上显示什么?我们可以根据人们访问仪表板后的工作来确定最好的东西吗?
⑷ 新产品经理如何做一款新产品
最近刚刚学到的一点思路,来分享下,相互交流。
题主问的是“新产品经理如何做一款新产品”,其实是否是“新”产品经理,做一款新产品的思路是一样的。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认为“如何做一款新产品”。
做新的产品,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战略层、需求层、功能层。
一、战略层
要做一个产品,这个是谁提出来的?在公司的话,一般是老板提出来;如果是自己创业,那应该是自己根据时常调研出来的需求。那么,你要了解,我们做这个产品,战略层是什么?这是我们的目标,知道了要做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开始做,防止做的过程中南辕北辙。
二、需求层
需求层是让我们了解,用户真实需要的是什么。产品经理的面试,面试官往往都会问一句话:你怎么判断真需求还是假需求?因为工作中遇到的需求太多了,不加判断的话,很容易迷失其中。例如,互联网界最着名的例子,用户说他要一匹非常快的马,其实给他一辆车才是正确的,他想要的是更快的移动,而不是真的是一匹马。
三、功能层
首先强调一下,功能和需求是不一样的。功能是实现需求的一个手段,当我们调研了产品有某个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功能方案来满足它,最终可能会因为资源等原因,选择其中一个功能。用户的需求是恒定的,所以你的功能做的越好,用户达到需求的做功也越少,用户体验也越好。所以,团购和在线选坐都能满足我们买电影票这个需求,但是因为在线选做的功能更强,用户体验更好,所以它提到了团购,赢得广大用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