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副产品有哪些加工工艺
农副产品的加工工艺主要有八种,分别是产品预热、杀青、除湿定色、产品熟化、物料收缩、回汗处理、提升香味、风干回潮。预热阶段只需加热不需排湿,这一阶段是为了使农副产品内外温度保持平衡,大约需要5-30分钟;杀青是为了高温破坏物料的氧化酶活性,还能起到除臭、提香以及杀菌的作用,杀青可以运用在茶叶、金银花、菊花等农产品加工中;除湿定色是通过低温快速除湿保存农产品色泽;熟化是指提供合适的温度以及湿度促进物料的熟化、成分合成等,腊肠、地瓜等都需要熟化;物料收缩对工艺要求较高,要调节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使物料均匀收缩,保证农产品的优良品相;回汗是指停掉烘干设备,让农产品在一定温度下完成水分迁移;提香是指通过高温促进物料的香味生成;风干回潮是指将物料温度降至常温,使物料本身水分达到恒定状态,再进行装袋处理。
B. 有叶菜烘干不变色技术
烘干蔬菜具有新鲜的色、香、味、形、质,而且便于储存,在蔬菜旺季将过剩地区的蔬菜加工成脱水蔬菜,销售到缺菜地区,这样不仅每个季节都能吃到想吃的食物,口感品质都不变化,至于蔬菜烘干机使用方法及技术工艺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个步骤:原料挑选
选择具有丰富肉质的蔬菜品种,蔬菜烘干前应严格选优,剔除有病虫、腐烂、干瘪部分。以八成成熟度为宜,过熟或不熟的亦应挑出,除瓜类去籽瓤外,其他型蔬菜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但不宜在阳光下曝晒。
第二个步骤:切削、烫漂
将洗干净的原料根据产品要求分别切成片、丝、条等形状。预煮时,因原料不同而异,易煮透的放沸水中焯熟,不易煮透的放沸水(水温一般在150℃以上)中略煮片刻,一般烫漂时间为2~4分钟。叶菜类不烫漂处理。
第三个步骤:冷却、沥水
预煮处理后的蔬菜应立即进行冷却(一般采用冷水冲淋),使其迅速降至常温。冷却后,为缩短烘干时间,可用离心机甩水,也可用简易手工方法压沥,待水沥尽后,就可摊开稍加凉晒,以备装盘烘烤。
第四个步骤:蔬菜烘干
应根据不同品种确定不同的温度、时间、色泽及烘干时的含水率。食品烘干机采用空气能热泵形式烘干系统较好,空气能的制热属于缓慢提升,这样对于蔬菜的干燥是比较合理的,能够保持蔬菜原有的组织纤维与营养成分,而且通过压缩空气,提取空气热能的方式全过程不含有害物质,同时也比较省电环保,将蔬菜放入物料托盘,将物料托盘插入物料车推入烘干房,关闭密封门就可以开始烘干生产了。烘干温度范围为65℃—85℃,分不同温度干燥,逐步降温。一般烘干时间为8-10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一批次。
高品质的食品烘干机直接影响到蔬菜烘干后的品质,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与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速度比较接近,使蔬菜脱水后的品质好、色泽好、产品等级高。
C. 什么是太阳能干燥技术
实际上我们日常中的晒粮食等时用到的太阳光就是最简便的太阳能干燥技术。太阳能干燥就是使被干燥物料直接吸收太阳能或通过太阳空气集热器所加热的空气进行对流传热,间接地吸收太阳能,物料表面获得热能后,再传至物料内部,水分从物料内部以液态或气态方式扩散,透过物料层而达到表面,然后通过物料表面的气膜而扩散到热气流中,通过这样的传热传质过程使物料逐步干燥。太阳能干燥已被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和橡胶、制鞋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干燥方法。
D. 简述农产品干燥的意义是什么
干燥是农产品收获后的必要处理环节,目的是除去农产品中多余的水分,以便于加工、运输、储藏和使用。农产品干燥方法主要是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
自然干燥是不借助任何机械或物理化学方法,仅利用自然条件,也就是利用环境中的风能和太阳能把农产品中所含的水分除去。自然干燥所需工序和投入较少,因此在干燥领域中被广泛采用。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
微波真空干燥技术是把微波和真空两者结合起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微波可为真空干燥提供热源,克服了真空状态下常规热传导速率慢的缺点,因此极大减少了干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射频干燥技术
射频干燥技术是一种高频交流电磁波形式的干燥技术,它的频率范围是 3 k Hz ~ 300MHz。射频干燥技术是通过引起物料内部带电离子的振荡迁移,从而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热风微波干燥技术
干燥过程中的物料表面蒸发的水分如果没有空气流将其带走,其表面将会形成一层水蒸气薄膜,又称为蒸发界面。在干燥过程中,水蒸气是持续蒸发,薄膜层会慢慢加厚,当 F ( 薄膜层厚) = f ( 蒸发界面)时,会导致物料中的水分停止蒸发。为了使水分能够继续蒸发,必须采用通风状态,使得物料表面的水蒸气薄膜破坏掉,因此将微波技术和热风技术有机结合,称为热风微波干燥技术。
太阳能干燥技术
太阳能干燥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而进行干燥的技术。太阳能干燥根据太阳能接收及能量输入方式可分为温室型、集热器型、集热器型-温室型和聚光型 4 种类型。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真空冷冻干燥简称冻干,是一种先将含水物质低温冻结,然后使冻结物质中所含水分在真空的条件下直接升华而干燥的过程。
膨化干燥技术
膨化干燥的原理首先是将新鲜的果蔬物料经过一定的预处理和预干燥,根据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将物料放在相对低温高压的膨化罐里,然后不断改变罐内的温度、压差,使得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水分瞬间汽化蒸发,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带动组织中物质结构变性,使得物料形成均匀的多孔状结构具有一定的膨化度和脆度。
滚筒干燥技术
略带倾斜并能回转的圆筒体慢速滚动,内部的顺向抄板使内部物料不断抄起又撒下,让物料表面有更多的机会均匀接触吹入内部的热空气,热空气温度升高使饱和水汽压降低,加速物料水分蒸发,使得物料中水分排出从而得以较快地均匀干燥。
E. 目前农副产品如何实现快速烘干
主要特点
1、能满足燃煤或电加热烤箱的不同控制要求
2、风机正转、反转控制;
3、单路冷风门或排湿风机排湿控制输出;
4、语音或短信报警提示;
5、使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工业级高性能单片机、模块化设计、稳定可靠;
6、分段式烘烤工艺,内置多套成熟工艺曲线,用户可自选,也可自设,满足不同农副产品烘烤需要;
7、可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加热设备和排湿设备工作;
8、历史状态数据记录(温湿度记录、设置记录)和查询;
9、实时检测循环风机电压、电流,过载、过流即时报警;
10、时检测电网工作电压,具有欠压、过压报警功能;
11、兼容干湿球和相对湿度传感器;
12、多台控制器自动组网集中监控功能;
技术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参数
工作电压
AC380V±20%/AC220V±20%
加热控制方式
燃煤/电加热(单相/三相)/热泵
温度检测范围
0~99.9℃
温度分辨率/精度
0.1℃/0.5℃
温度控制精度
±2℃
湿度检测范围
相对湿度:5%~99%;干湿球:0~99.9℃
湿度分辨率/精度
相对湿度:1%/3%;干湿球:0.1℃/0.5℃
湿度控制精度
相对湿度:±1.5%;干湿球:±1.5℃
传感器线长
4.5米,标配:干湿球温湿度选配:相对温湿度传感器
控制输出容量
鼓风机
继电器输出,最大导通电流3A/AC220V,额定功率≦750W
冷风门
单冷风门控制
继电器输出,最大导通电流0.8A/DC12V或10A/AC220V
循环风机
继电器输出,最大导通电流40A/AC380V(大功率风机可配交流接触器),风机额度功率≦3.5KW
排湿风机
继电器输出,最大导通电流10A/AC220V,额定功率≦500W
电加热
继电器输出,单相加热功率≦15KW,三相电加热功率≦40KW
热泵
继电器输出,最大导通电流10A/AC220V
通讯方式
RS485/GSM/ZigBee
外壳材料
ABS阻燃塑料(阻燃达到民用V—1级)
外壳防护等级
IP54M
外型尺寸
330*250*100mm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金银花、大枣、药材、果蔬、海产品等各类农副产品烘干;
F. 冻干技术
冻干技术概述
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起伏和徘徊后,在最后的20年中取得了长足进展。进入21世纪,真空冻干技术凭借其它干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在医药、生物制品、食品、血液制品、活性物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外,其应用规模和领域还在不断扩大中。为此,真空冷冻干燥必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应用技术。
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水的三态变化。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相态既可以相互转换又可以共存。 当水在三相点(温度为0.01℃,水蒸气压为610.5Pa)时,水、冰、水蒸气三者可共存且相互平衡。在高真空状态下,利用升华原理,使预先冻结的物料中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态升华为水蒸汽被除去,从而达到冷冻干燥的目的。冻干制品成海绵状、无干缩、复水性极好、含水分极少,相应包装后可在常温下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由于真空冷冻干燥具有其它干燥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该技术问世以来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医药、生物制品和食品方面的应用已日益广泛。血清、菌种、中西医药等生物制品多为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也为保存生物活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
优势所在
干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晒干、煮干、烘干、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等,但普通干燥方法通常都在0℃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所得的产品一般都存在体积缩小、质地变硬的问题,易挥发的成分大部分会损失掉,一些热敏性的物质发生变性、失活,有些物质甚至发生了氧化。因此,干燥后的产品与干燥前相比,在性状上有很大的差别。
冻干法则基本上在0℃以下进行,即在产品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只在后期降低产品的残余水份含量时,才让产品升至0℃以上的温度,但一般不超过40℃。在真空条件下,当水蒸汽直接升华出来后,药物剩留在冻结时的冰架中,形成类似海绵状疏松多孔架构,因此它干燥后体积大小几乎不变。再次使用前,只要加入注射用水,又会立即溶解。
相对常规方法,冻干法具有如下优点:
* 许多热敏性的物质不会发生变性或失活。
* 在低温下干燥时,物质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损失很小。
* 在冻干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保持原来的性状。
* 由于在冻结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因此体积几乎不变,保持了原来的结构,不会发生浓缩现象。
* 由于物料中水分在预冻以后以冰晶的形态存在,原来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溶解物质被均匀地分配在物料之中。升华时,溶于水中的溶解物质就析出,避免了一般干燥方法中因物料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所携带的无机盐在表面析出而造成表面硬化的现象。
* 干燥后的物质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几乎立即恢复原来的性状。
* 由于干燥在真空下进行,氧气极少,因此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得到了保护。
* 干燥能排除95%~99%以上的水分,使干燥后产品能长期保存而不致变质。
* 因物料处于冻结状态,温度很低,所以供热的热源温度要求不高,采用常温或温度不高 的加热器即可满足要求。如果冷冻室和干燥室分开时,干燥室不需绝热,不会有很多的热损失,故热能的利用很经济。
正所谓没有完美的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成本高。由于它需要真空和低温条件,所以真空冷冻干燥机要配置一套真空系统和低温系统,因而投资费用和运转费用都比较高。
应用现状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工程、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材料科学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药品冷冻干燥包括西药和中药两部分。西药冷冻干燥在国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多较大型的制药厂都有冷冻干燥设备。在针剂方面,冷冻干燥工艺采用的比较多,提高了药品质量和贮存期限,给医患双方都带来了利益。但目前冻干药品的品种不多,产品价格高,干燥工艺不先进。在中药方面,目前还只局限在人参、鹿茸、山药、冬虫夏草等少量中药材的冻干,大量的中成药还没有采用冻干工艺,与国外差距较大。日本几年前就开展了"汉药西制",改变了中药的熬制方法,解决了中药不能制成针剂或片剂的传统,也解决了中药不治急病的难题,因此我国中药冻干工艺及产品的研究很有潜力可挖。
在生物技术产品领域,冻干技术主要用于血清、血浆、疫苗、酶、抗生素、激素等药品的生产;生物化学的检查药品、免疫学及细菌学的检查药品;血液、细菌、动脉、骨骼、皮肤、角膜、神经组织及各种器官长期保存等。
设备的现状与发展
冻干技术的应用和设备是分不开的,到目前为止,冻干设备的形式主要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设备的规模从不到一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都有。
间歇式冻干设备
间歇式冻干设备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别是在食品领域适用于季节性强的食品生产。采用单机操作,如果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间歇式冻干设备便于控制物料干燥时不同阶段的加热温度和真空度的要求。设备的加工制造和维修保养易于进行。但由于装料、卸料、起动等操作占用时间较多,因此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也不高。
连续式冻干设备
近年来,国内外开始探索和使用连续式真空冷冻干燥设备。连续式设备的特点是适于品种单一而产量庞大、原料充足的产品生产,特别适合浆状和颗粒状制品的生产。连续式设备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简化了人工操作和管理,其主要缺点是成本高。
随着GMP认证的结束,国产的优秀医药用冻干设备全面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功能齐全、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可实现在线清洗(CIP)或蒸汽消毒灭菌(SIP),各项技术指标都能满足生物制品和药品冻干生产的需要。相比之下,国外冻干设备的品种规格比国内多,配套设备齐全,节能型结构比较精致,连续式冻干设备生产量大。为保证冻干产品的质量和节能,常采用冻干设备与其它干燥设备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冻干设备,例如喷雾冻干设备。
在未来,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冷冻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源将是广大冻干行业工作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