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信金融从哪些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支出压力和风险
比如一些土地开发的项目,当地政府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开发资金或者管理经验,那么通过政信金融引入社会资本,就能选择和企业共同开发,并由企业方负责项目的运作实施。并且按照各自投资的股份比例来分配未来土地开发的收益以及分摊风险。这样既能减少政府的支出压力,也能降低整体的风险
2. 政信投资都通过哪类金融产品进行项目融资
有投资过政信投资集的理财产品,他们家主要是针对不同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的,涵盖有七大产品:四大债权产品:保理、融资租赁、政信债、信托;三大股权产品:国改基金、产业基金、PPP股权。因为他们家算是政信类产品的第一家,所以政信类应该都是一样的吧。
3. 政信金融产品主要是什么领域的投资稳健吗
政信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机构贷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信托、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开发性金融等。政信项目的融资方一般是政府的各类融资平台(地方国资委控股), 政府融资平台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等。年利率一般是6%~9%左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般是地方国资委控股,道德风险非常低,真实性可以得到保障,不至于被骗。而且作为地方国资委控股平台。融资平台实力较为雄厚,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都是极强的,最后政信融资平台具备政府信用,而在中国,政府是不会破产的。安全性高,至少本金安全是有保障。
4. 金融产品创新有哪些策略
将基础金融产品或者衍生产品进行拆分,再组合就是新的金融产品,这是思路,原则上是风险和收益匹配,策略就是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人群。
具体方法:
(一)提高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资产能以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变现能力。流动性高,往往意味着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高。
金融工程产品设计在提高流动性方面的一个最显着的例子是资产证券化。所谓资产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通过组合打包出售转变为流动性很强的债券。资产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市场。在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下,银行短期存款负债与长期贷款资产期限不匹配,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如果将贷款证券化,银行就可以将原来流动性很差的资产转变为流动性很强的债券,可以使资金的流入流出时间相匹配并较快地收回资金,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
除了资产证券化,还有许多金融创新产品的设计也体现了对市场流动性的提高。如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等扩大了市场交易的参与量。除了直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外,有些金融衍生产品还可以通过重新分配风险来提高市场的交易量。例如可转债对债权股权的转化,交易方式中附带的买权和卖权等等。因为风险会使投资者对收益的预期产生影响,相同的风险对不同的投资者影响不同。如果投资者认为风险可以承受,就会加大投资量,这将间接地促进市场的流动性。
(二)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手续费、税收、达成交易的谈判费用等等。金融衍生产品替代标的资产交易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交易成本的降低。例如一个希望买入股票市场组合的投资者如果真的买入市场指数组合的各种股票,其交易成本会相当高。但是如果投资者选择股票指数期货,或者股票指数期权,就可以显着降低交易成本。再如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其交易的品种、数量、期限、交割方式和地点都已经标准化,唯一变化的只是价格。因此双方的谈判成本基本不存在。
(三)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金融市场运行中广泛存在,其也是市场不完全的重要原因。因为信息不对称会对投资者的选择产生很大影响,导致无效行为的发生,例如投资者无法找到最适于投资的对象等等。微观经济学中已经提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为信号显示。因此,开发金融产品,促进各种信息的揭示,对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市场无效行为具有积极意义。开发不同的金融产品本身代表着发行者的不同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其风险收益情况。例如附带回购权的股票,使投资者了解公司内部人对未来股价的看法。再如基金公司不同时期发行不同的基金产品,也可以有利于投资者对机构投资方向的掌握,有助于其对未来市场预期的判断。
3.金融产品创新是指金融资源的分配形式与金融交易载体发生的变革与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各方金融要求多样化、金融交易制度与金融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分配了可支配的金融资源,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适应了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多样化需要和投资风险管理的各种要求。
4.金融资产的本质特性是其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资产。金融产品创新的结果,从其实质来看,或是新产品能以更低的成本达到其他资产能够达到的目标,或是新产品能够实现已有的产品无法实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产品都能真正创造价值。前者使市场更有效率,后者使市场更加完全。
5. 政信金融有哪些项目,能够证实确实是对地方有发展帮助的
政信投资集团一直和云南各个地区的政府有合作。参与地方建设,与600多个县区达成政商关系,480个战略投资项目意向接洽合作中,成为政府项目的合伙人。在充分运用金融产品的同时,政信投资集团为地方政府有效地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助其推进新城镇化建设,落地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
6. 政信金融通过哪些方式来合理分散风险
政信类项目常用的风控措施,除了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以外,还会有土地、房产等实物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措施∞
土地抵押虽然可能会出现没有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等可能使该土地的抵押登记存在隐患的问题,但是土地抵押属于物权转让,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参与,并且主管部门会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核查;“应收账款”根据相关规定,会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增信措施。
7. 政信金融通过什么手段降低投资人风险
通过政策管控——合规设计管控——经济指标把控——合作要素把控——项目系统风险把控——技术支持管控——市场因素把控——竞争因素把控——竞争优势管控——竞争策略管控——产品与市场把控——投资财务指标把控——人力资源管控——利益相关方管控,严密且高标准的风控措施会大大降低投资人的投资风险。
8. 政信金融都有哪些业务怎么实现盈利
政信投资集团的产品是设计多元化创新产品的,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完备的政信产品线,主要涵盖七大产品(四大债权产品:保理、融资租赁、政信债、信托;三大股权产品:国改基金、产业基金、PPP股权)。投资人进行投资政信类项目之后,项目会返利润给到投资人,政信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在8% - 12%左右
9. 我国政信金融的运作方式有哪些
我国投资银行在1997年以前经历了一个混业经营时期。自1997年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原则,即证券业务、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必须分业经营。由此,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已经分离。这些证券公司在传统体制下可以称为投行,与商业银行网点开展粗放式经营,以经纪业务为主,承销业务比重较小。
中国第一家真正的投资银行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一家成立于1995年8月的中外合资企业。这标志着中国有了真正按照国际惯例建立的投资银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组织创新。由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香港李明集团合资组建,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控股比例为42.5%。它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运作,旨在使公司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专业投资银行。CICC正利用其独特的优势,逐步将国际标准化和成熟的投资银行经验引入中国,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投资银行服务。2002年,中国银行成立了中银国际证券,这是中国的另一家投资银行。他们是中国真正的投行,主要从事承销和并购业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是独立发展模式(目前大部分证券公司采用这种模式)和银行控股公司模式(CICC和中银国际属于这种模式)。我国金融业目前和未来仍将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这决定了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在目前和未来仍将采取独立发展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此外,在2003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中国银行排名第15位,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37位。这两家大银行的全球规模优势,使得按照现代投资银行制度建立的CICC和中银国际具备了发展成为世界级投资银行的条件。但是,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必须转变经营模式,完成从银行控股公司到金融控股公司的转型,以加快CICC和中银国际成为世界级投资银行的进程。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兼并重组,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全能银行。就中国而言,入世后,中国金融业将在五年内全面对外开放。我国的分业经营体制限制了业务范围,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和利润。因此,为了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投资业,中国的投资银行最终将选择混业经营模式。